《孔明借箭》教學設計 教學教案設計(S版五年級下冊)

    發布時間:2017-7-27 編輯:互聯網 手機版

      《孔明借箭》教學設計

    -- 曹彩霞 2009年下期

    一、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聯系全文內容,理解全文中心句,認識孔明、周瑜這兩個人物的特點。

     2、進一步感知作者敘述故事和刻畫人物的方法。

     3、引導學生課外閱讀,把對名著《三國演義》的認識加深、擴大。。

    二、 教學重點、難點:

     1.讓學生讀懂課文,在讀的基礎上,認識孔明借箭成功的主要原因是有膽有識,足智多謀。

     2.能從課文所描寫的人物性格中體會文章首尾呼應的作用。

    三、教學準備:

     1、師生共同閱讀《三國演義》中有關孔明借箭的內容資料。

     2、查閱搜集介紹孔明及故事中人物的文章或相關資料。

    四、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新課

       同學們,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孔明借箭》。(出示課件題目)。

    。ǘ、深入學習課文

    1、學習第三段

       請同學們翻開書迅速瀏覽課文,看看課文中哪個詞最能概括孔明的特點?(板書:神機妙算)

       你從哪句話知道的?(“瑜大驚,慨然嘆曰:‘孔明神機妙算,吾不如也!’”)

      “神機妙算”是什么意思?(驚人的機智,巧妙的謀劃,形容有預見性,善于估計客觀情勢,決定策略。)

       針對“神機妙算”,你能提出哪些問題?教師選擇板書問題。

      2、這節課,我們就來重點研究孔明“神機妙算”到底“神在哪里、妙在何處?聯系全文思考:哪些地方體現了孔明的“神機妙算”?(一邊默讀,一邊勾劃,一邊批注。)

      生默讀課文,思考。

      請同學們分組研究這個問題,建議每個小組中的人員分好工:先是一人讀課文,其余同學邊聽邊想課文中哪些材料與解決這個問題有關;讀完課文后互相交流、討論,一人準備匯報,其余同學準備補充。(學生讀文討論,教師巡視,點撥引導)

      3、討論交流,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思考:

      *“是夜,大霧漫天,長江之中,霧氣更甚,對面不相見。孔明促舟前進,果然是好大霧!”選擇這樣的天氣,說明孔明精通天文、氣象,預測準確。正因為大霧漫天,什么都看不清,曹操才不敢輕易出動只叫弓弩手射箭,孔明借箭的妙計才得以實施。

      會不會是湊巧趕上大霧滿天呢?聯系上文說說!暗谝蝗,卻不見孔明動靜;第二日亦只不動。至第三日四更時分,孔明密請魯肅到船中。”(引導學生反復誦讀此句,要讀出孔明的胸有成竹、從容不迫。在讀中悟到孔明早在三天之前就已算準了這場大霧。)

      我覺得這個句子寫得太羅嗦!前兩天不是沒動靜嘛,沒動靜有什么可寫的?完全可以寫成這樣嘛:第三天四更時候,孔明秘密地把魯肅請到船里。這樣寫既清楚又簡練,多好!改不改?為什么?”(組織學生議論)

      小結:“只有這樣寫,我們才能真正體會到孔明的胸有成竹。大家看,這就是神機妙算的孔明!”

      *“遂命將二十只船,用長索相連,徑望北岸進發!

     。ò汛挥美K索連接起來,一字兒擺開,既便于統一行動,避免走散,又不留空檔,使受箭面積大。)

      *“孔明叫把船只頭西尾東,一帶擺開,就船上擂鼓吶喊!

     (軍事擂鼓吶喊,既造聲勢,又提示射箭方向。)

      *“魯肅驚曰:‘倘曹兵齊出,如之奈何?’孔明笑曰:‘吾料曹操于重霧中必不敢出。吾等只顧酌酒取樂,待霧散便回。’”

      “吾料曹操于重霧中必不敢出……”這是話中有話、話后有話呀!你能把孔明沒說出來的話說出來嗎?(小組討論后組織全班交流。)

      學生交流提示:

      霧這樣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來,一定會叫弓弩手朝我們射箭;

      霧這樣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來,一定會叫弓弩手朝我們射箭,箭一定會像下雨一樣;

      霧這樣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來,一定會叫弓弩手朝我們射箭,這10萬枝箭我是借定了。

      “你們真是孔明的知音啊!既然如此,那課文為什么不把這些話寫出來呢?”

      小結:孔明如此談笑風生,鎮定自若。為什么?因為他深知曹操疑心重,用兵謹慎,在看不清虛實的情況下,不會輕易出動,只叫弓弩手朝他們射箭。這樣寫,不僅使課文含蓄,而且給讀者以思考回味的余地。

      孔明算得準不準呢?從那里可以看出來?

      出示:“操傳令曰:‘重霧迷江,彼軍忽至,必有埋伏,切不可輕動。可撥水軍弓弩手亂箭射之!s一萬余人,盡皆向江中放箭:箭如雨發!

      “孔明叫把船吊回,頭東尾西,逼近水寨受箭,一面擂鼓吶喊!睘槭裁?兩面受箭,既能多受箭,又可保持船體平衡,

      可見,孔明方方面面考慮得那么周密、那么成熟、那么滴水不漏,安排巧妙,你們說孔明神不神?(生齊答:神。)妙不妙?(生齊答:妙。)

      什么時候曹操才知道上當了?出示:“待至日高霧散……這里船輕水急,已放回二十余里,追之不及!

      看來孔明也早已算準了借箭的地理位置。

      難怪周瑜長嘆一聲,說:“孔明神機妙算,吾不如也!”

     4、學生理解以上內容之后,教師再引導學生突破難點:“借箭起因”

      學習方法:分角色朗讀,其他學生做人物心理分析。

      周瑜:表面客氣設下圈套→步步相逼話里藏刀→置人死地而后快。

      孔明:表面糊涂早已察覺→立下軍令狀胸有成竹→置于死地而后生。

     5、出示討論:那么,周瑜到底在哪些地方不如孔明呢?

     。ㄌ崾竞笥懻摻涣鳎

      生:我覺得周瑜的智商不如孔明,因為周瑜想到的是“造箭”,而孔明想到的是“借”箭。

      生:周瑜的胸襟不如孔明,周瑜心胸狹窄,嫉賢妒能,而孔明寬厚待人,善于把握全局。

      生:孔明考慮問題的能力、觀察事物的能力,掌握天文、地理的能力都要勝過周瑜。

      教師提示:根本區別在于,提到箭,周瑜想到的是什么,孔明想到的是什么?由此你覺得兩個人的真正差距是什么?

     6、小結:孔明借箭成功的原因有哪些?

    ①孔明精通天文,氣象,利用有霧的天氣,其借箭的妙計才能實施。

    ②利用曹操謹慎、多疑的性格特點,大霧滿天,曹操看不清虛實,不敢輕易出兵,只得放箭。

    ③考慮周全,安排巧妙,孔明用二十條船以繩索相連,一字排開,兩面受箭。

      請同學們自己組織語言,練習復述課文。

      題目“孔明借箭”,箭是借來的嗎?題目說“孔明借箭”合適嗎?為什么?

      出示后人借這件事贊美孔明的一首小詩:

         一夜濃霧滿長江,

         遠近難分水渺茫。

         驟雨飛蝗來戰艦,

         孔明今日伏周郎。

      這首詩是后人用來贊揚孔明的智慧的。引導學生齊讀、背誦;同時指出:這首小詩精煉地概括了草船借箭的經過,其中的“驟雨飛蝗”用來比喻曹軍射來那么多的箭。要求學生課后把這首詩抄下來,背熟。

    (三)、課外延伸。

      1、你還知道《三國演義》的那些歷史故事?選擇周瑜、魯肅、曹操三個人物中的一個,談談自己的看法。

      2、有興趣的同學可以去看看《三國演義》。

    (四)、布置作業:

      1、繼續分角色朗讀課文并練習復述課文。

      2、繼續閱讀課外讀物。

    [《孔明借箭》教學設計 教學教案設計(S版五年級下冊)]相關文章:

    1.s版五年級下冊教學計劃

    2.語文S版《神鳥》教學課件

    3.草船借箭教學課件

    4.《草船借箭》教學隨筆

    5.s版五年級下冊語文教學計劃

    6.語文s版下冊教學計劃

    7.s版程門立雪教學課件

    8.《草船借箭》課件

    9.草船借箭課件

    10.s版搭石課件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最新91地址中文字幕 | 伊人久久精品视频 | 伊人色综合久久天天网 | 午夜福利片91区 | 亚洲国产免费综合 | 亚洲欧美日韩精品永久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