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題: 《孟母斷織勸學》
課時數:2
A類:
1. 認識“孟、推、剪”等8個字,會寫“母、淚、孩”等7個字,理解本課詞語的意思。
2. 分角色朗讀課文。
B類:
3、小組合作,演一演這個故事。
4、學生通過學習,自己能體會母親對孩子的教育的良苦用心,懂得學習、做事都要持之以恒,否則將一事無成。。
第一課時
教學板塊
學生課堂練習單
板塊一【目標4;五分鐘】
1、故事導入,激發興趣。
戰國的時候,有一個很偉大的大學問家孟子。孟子小的時候非常調皮,他的媽媽為了讓他受好的教育,花了好多的心血呢!他四歲的時候,父親就去世了,母親由于思念父親,就住在墓地附近。孟子就和鄰居的小孩一起學著大人跪拜、哭嚎的樣子,玩起辦喪事的游戲。孟子的媽媽看到了,就皺起眉頭:“不行!我不能讓我的孩子住在這里了!”孟子的媽媽就帶著孟子搬到集市旁邊去住。到了集市 ,孟子又和鄰居的小孩,學起商人做生意的樣子。一會兒鞠躬歡迎客人、一會兒和客人討價還價,表演得像極了!孟子的媽媽知道了,又皺皺眉頭:“這個地方也不適合我的孩子居住!”于是,他們又搬家了。這一次,他們搬到了學校附近。這里,孟子天天看到先生教學生念書,也跟著他們學了起來。有一天,孟子對媽媽說:“媽媽,我要讀書,你把我送進學堂里去吧。”孟母終于發出了舒心的微笑……這就是“孟母三遷”的故事。
2、導入新課。
在孟子進入學堂以后,發生了一件事,讓孟子的母親非常的生氣。到底發生了什么事呢?孟母又是怎樣教育孟子的呢?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的一個故事,24課《孟母斷織勸學》。
1、聽故事,思考:故事中講了一件什么事?
2、思考老師提出的問題,留待學習課文時解決。
板塊二【目標 1;十五分鐘】
1、初讀課文,理解題意。
(1)自讀課文,生字借助拼音讀準確。
(2)再默讀課文,思考:“斷織”是什么意思?“勸學”是什么意思?勸學的結果如何呢?
所以,這個故事講的就是孟母通過( )來( ),最終孟子( )。
(3)現在請同桌當小裁判,看看課后的生字會認了嗎?會給它找詞語朋友嗎?
(4)老師還要考考大家,先讀字卡上的生字,再組詞。小火車開動起來吧!
1、借助拼音讀準課文。
2、思考、回答老師提出的問題。
3、和老師一塊說說這個故事講了什么。
4、和同桌互認生字。
5、開火車讀生字。
板塊三【目標2、3、4;本課時占用約二十分鐘】
1、認識劇本。
剛才讀課文時,細心的小朋友就發現了,這篇課文的格式和我們以往學過的課文不一樣,有哪些不一樣呢?
括號里的話提示了場景、人物動作、神態;括號外的內容是人物對話。
像這樣的格式的文章,叫做劇本。
2、感悟劇本內容。
(1)這個劇本中有那幾個人物呢?(孟子和孟母)
(2)劇本中的孟子是一個怎樣的孩子呢?
(先是不愛學習,逃學,后來知錯就改)
所以,孟子逃學回來,母親問他時,孟子的話應該用什么樣的語氣來讀呢?(不在意)
當孟子看到母親把布剪了,應該用怎樣的語氣來讀呢?(疑問的語氣)
當孟子聽了母親的教誨,認識到了自己的錯誤,應該用什么樣的語氣讀?(慚愧)
(3)劇本中的孟母是一個怎樣的母親呢?
(嚴格教育孩子、耐心)
孟母的話又該用什么樣的語氣來讀呢?( 耐心)
(4)你覺得孟母的那句話最能打動你的心?
(剪斷的布,是一塊沒有用的布;逃學的孩子,是一個沒有出息的孩子。)
讀了這句話,你會怎么想?
(5)選擇你喜歡的角色,認真的說一說他(她)的臺詞。
(6)我們來合作,老師讀孟母的話,請孟璐同學讀場景,其他同學讀孟子的話,有信心讀好嗎?
(7)臨近三個同學合作,分角色表演讀。
1、找出這篇課文與以往課文格式的不同之處。
2、思考:孟子的話怎么讀?
孟母的話怎么讀?
3、選擇一種角色,練習讀。
4、和老師合作讀。
5、三人小組合作讀。
板塊四:布置作業
1、和爸爸媽媽演一演,爭取脫離課本,也可以加上自己的動作和語言,為明天的上臺表演做準備。
2、熟練認讀文中的生字,詞語。
第二課時
板塊五: 【目標1;五分鐘】
1、復習導入。
(1)男女生分角色讀課文。
(2)同桌互讀生字。
1、讀課文。
2、讀生字。
板塊六:【目標1;十分鐘】
1指導寫字。
讓學生先觀察,師生共同交流分析要寫的字,教師相機指導難寫字
2 、學生下筆描紅并試書寫
1、觀察、交流,掌握寫字的方法。
2、在田字格內書寫。
板塊七【目標3、4;本課時占用約二十五分鐘】
1、小組內脫離課本試演。組員提建議改進。
2、請兩組學生到講臺上表演。
1、小組內試演。
2、到講臺上表演或觀看表演,提出意見。
板塊八【目標4,八分鐘】
1、學習了這個劇本,你有什么收獲?
(1)學習、做事都要持之以恒,否則將一事無成 。
(2)感悟孟母斷織勸學的良苦用心。
2、想一想,在你學習不認真時,你的媽媽會怎樣教育你?
可能你的媽媽有時會因為太生氣而批評你、責罰你,但是,作為孩子,一定要理解母親的良苦用心,做個孝順、懂事、明理的好孩子。老師相信你們會做到的。
1、梳理自己對課文的感受。
2、想一想自己有沒有遇到這樣的情況。學會理解長輩、知錯就改。
板塊九:布置作業
1、搜集孟子或孟母教子的故事。
2、完成課后的練習。
板書:
23、孟母斷織勸學
孟母斷織勸學
孟子逃學 知錯就改
學習、做事要持之以恒
[《孟母斷織勸學》教學設計 (S版二年級上冊)]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