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雪圖》教學設計 (北師大版四年級上冊)

    發布時間:2017-3-14 編輯:互聯網 手機版

       《瑞雪圖》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瑞雪的大而美麗,體會作者喜悅的心情。

    2、標畫重點詞句、品味重點詞語,聯系上下文理解“紛紛揚揚,萬籟俱寂、極目遠眺、粉妝玉砌、幻映”等詞語的意思。

    3、在老師的引導下,學習以動襯靜的寫法,體會作者觀察、寫景的順序。

    4、聯系時代背景,理解“瑞雪”的含義。

    教學重點:

    在老師的引導下,學習以動襯靜的寫法,體會作者觀察、寫景的順序。

    教學難點:

    聯系時代背景,理解“瑞雪”的含義,并拓展看圖說話和寫話訓練。

    教學時間: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1.初讀課文。知道課文主要寫了什么?

    2.學習生字新詞。

    3.再讀課文,理清課文的線索。

    4.學習第一部分,學習為第一天白天描繪的圖景加上小標題的方法。

    5.學寫生字。

    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

    一、 復習回顧,導入新課。

    師:孩子們,今天讓我們繼續來學習《瑞雪圖》生齊讀課題。

    師:通過上節課的學習,我們了解到作者是按照是按怎樣的順序來描寫這幅雪景的?(指名回答:“下雪前-下雪時-下雪后”,師板書)師:根據下雪前的天氣變化,我們為下雪前的圖景加上了一個什么小標題?(生答:天氣驟冷)

    二、 細讀課文第二部分。感受“下雪時”的景象。

    師:是呀,天氣突然變冷預示著一場大雪即將降臨。這場雪下得怎么樣呢?請孩子們打開語文書,默讀第三自然段,找到句子,并用浪線勾畫出來。

    交流反饋。

    課件出示句子“這雪下得很大,也下得很穩。”

    指名朗讀。

    師:這句話中的關鍵詞是什么?

    指名回答(很大,很穩)。用符號標注出來。

    師:聯系上下文,找一找,你從哪些詞語或句子能感受到雪下得很大?

    交流匯報。

    上文--第二自然段:鵝毛般的大雪,紛紛揚揚(紛紛 :眾多。揚揚:飄落的樣子。形容雪、花、葉等飄落的樣子。)隨機學習AABB式詞語。

    下文--第三自然段

    (1)雪花的形態--大片大片、簌簌落落(體會疊詞的作用-- 使描繪的景色或人物更加形象,富于藝術魅力。)

    (2)時間--一會兒。

    (3)聲音--不斷降落的沙沙聲和樹木的枯枝被積雪壓斷了的咯吱聲。(復習以動襯靜的寫法)

    指導朗讀。

    抓住“開始的時候--不久--一會兒--夜里”這幾個時間詞,體會這場雪下得很穩。

    師:是的,這場雪不僅下得大,而且下得穩。教師引讀:開始的時候--不久--一會兒--夜里--這跟我們平常觀察到的下雪情形是多么地相似呀!

    師:無論是作者白天看到的還是夜里聽到的,都讓我們感受到了雪下得既大又穩!你想用一個什么詞或短語來概括第一天夜里下雪時的情景呢?指名。(板書“大雪紛飛”或“山村靜夜雪彌天”)

    三、 細讀課文第三部分,感受“下雪后”的景象。

    師:大雪“整整”下了一夜。下得時間---(生:好長啊!)第二天早晨,天放晴了,太陽出來了。推開門一看--(播放課件,感受雪后美景)

    師:作者也看到了這些景象,看到這么美的景象,作者情不自禁地發出了感嘆-- “嗬!好大的雪啊!”來看看這兩個句子你有什么發現?兩個感嘆詞,兩個感嘆號,表達了作者此時此刻什么樣的心情?(高興、激動、喜悅、興奮、驚喜……)指導學生朗讀。

    師:請孩子們小聲自由地讀課文第四自然段描寫雪景的句子,把自己感受最深的句子勾畫出來多讀幾遍。(停頓一會兒)再說并在句子旁邊寫寫自己的體會。可以是一個詞甚至是一句話。

    交流匯報。著重感受ABB式詞語和兒化詞的精妙。指導朗讀。指導學生用“景美”概括第四自然段。

    這么美的景色,作者采用了什么樣的方法來進行描寫的呢?讓學生明白由遠及近、由整體到部分,靜態和動態相結合的寫作方法。

    續寫本段。作者在整體中介紹到“那山川、河流、樹木、房屋,都籠罩上一層白茫茫的厚雪。”后文中只寫了樹木,你能在山川、河流、房屋中選擇一樣事物像作者那樣來描寫嗎?

    交流,點評。

    3、學習第五自然段。

    師:這雪景真是美不勝收啊。那么下雪后的人們在干嘛呢?用“有的……有的……還有的……”說話。最后一句體會作者的喜悅之情。概括出“人歡”。

    人們為什么這么開心?

    理解“這是入冬以來膠東半島上的第一場雪。”想一想:一場雪和第一場雪有什么不同?

    師:是的。第一場雪強調了“第一”。在四十多年前的膠東半島,這的的確確是入冬以來的第一場雪,出示背景資料:(指名朗讀)

    《瑞雪圖》,是峻青1962年在膠東半島農村寫的一篇散文。當時,我國連續幾年遭受自然災害,糧棉歉收,人們都企盼豐收年的到來。文章通過寫膠東半島入冬以來下的第一場雪及關于雪的聯想,表達了作者對這場預兆豐年的大雪的喜悅之情。1962年,由于蘇聯是第一個成為共和國的一個國家,我們也要成為共和國時,蘇聯來幫忙,給我們指導發展之路,并且借給了我們很多的錢。但是1961年,蘇聯推出了為我們倘開的致富之門驟然關了起來,并且要求中國盡快退還蘇聯借走的錢。于是毛澤東就說:“就算勒緊褲腰帶,吃草根,也要把蘇聯借來的錢還回來!”于是就鬧了這三年的自然災害,數人因為饑餓導致死亡。在1962年的冬天,下了一場雪,使作者聯想到了“瑞雪兆豐年”這個諺語,心情無比喜悅,他抑制不住內心的喜悅,觸景生情,寫下了這篇散文《瑞雪圖》。

    3、三讀最后一段,關注標點和語氣詞。

    一讀:是啊,雪景美,但更重要的是,雪是農民的希望,國家的希望啊!作者怎能不打心眼里喜愛、贊美這第一場雪呢!讀最后一段。

    二讀:“冬天麥蓋三稱層被,來年枕著饅頭睡。”一層厚厚而疏松的積雪,像給小麥蓋了一床御寒的棉被。雪中所寒的氮素,易被農作物吸收利用。雪水溫度低,能凍死地表層越冬的害蟲,也給農業生產帶來好處。想到這里,目睹此情此景,作者忍不住發出了--讀最后一段。

    三讀:瑞雪兆豐年。這場雪,在人們最需要的時候它就來了,作者也關心著人民,關注著國家,所以借景抒情(板書)用他的筆寫出了發自肺腑的贊美之情!(板書贊美)--讀最后一段。

    板書設計:

    下雪前 彤云密布

    (借景抒情)

    瑞雪圖 下雪時 大雪紛飛 喜悅、贊美

    (及時的大雪)

    下雪后 景美人歡

    [《瑞雪圖》教學設計 (北師大版四年級上冊)]相關文章:

    1.關于瑞雪的成語

    2.關于瑞雪的散文

    3.北師大版四年級上冊認識更大的數教案

    4.瑞雪寄情思散文

    5.北師大版語文四年級上冊第八單元考試題

    6.北師大版四年級上冊數學教學計劃

    7.孫瑞雪愛和自由的句子摘抄

    8.北師大版春潮課件

    9.北師大版倒數認識課件

    10.北師大版數學課件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 亚洲欧美不卡高清在线 | 欧美一级日韩国产 | 久99视频精品免费观看福利 | 午夜亚洲国产精品福利在线 | 午夜性爱视频久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