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犟龜》教學設計 (鄂教版六年級下冊)

    發布時間:2017-8-23 編輯:互聯網 手機版

      

    一、 教學分析

      通過單元教學,達到落實國家課程標準規定的“認識世界,發展思維”的要求。童話是兒童感興趣的文學作品之一,《犟龜》這篇童話結構嚴謹,語言及寫作技巧講究,“童趣”很濃,時代特征鮮明,具有創新意義,有助于開發學生的發散思維,培養他們自主學習的能力。新課程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強調沒有問題的課不能算成功的課,以問題為中心的討論式學習是新課程課堂教學的一種新模式,因此,新課標下的語文課堂要從學習者的角度設計教學環節,為學生提供探究問題、解決問題、張揚個性的機會,滿足兒童希望自己是一個發現者、探索者的精神需求。基于上述要求,本課教學在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清作者思路,把握文章結構的基礎上,以發展思維能力,培養想象能力為重點,通過閱讀、質疑、討論等方式,努力激活課堂教學的氣氛,力求生動活潑。

    二、 教學目標

      (一) 邊閱讀,邊思考,對文中有疑問的地方大膽提出,學會質疑。

      (二) 能經過具體的分析,廣泛的討論后解決問題,學會釋疑。

      (三) 通過質疑、釋疑,了解童話特點,感悟文章內容及意義。

      三、 課時安排 1課時

      四、 教學模式 質疑課型

      五、 教學過程

      分為三個基本步驟。

      第一步: 讀課文,發現問題。

      第二步: 讀課文,提出問題。

      第三步: 讀課文,分析、解決問題。

      六、 教學步驟

      第一步: 讀課文,發現問題

      1. 導入

      上課伊始,與學生一起認識兩個詞語: 質疑、釋疑。

      (學生回答,教師明確)

      師: 今天我們就按照質疑、釋疑,即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來學習一篇課文: 《犟龜》。

      2. 教師指導

      科學家愛因斯坦說:“提出一個問題往往比解決一個問題更為重要。”從某種意義上說,發現問題比解決問題更重要,因為發現問題是解決問題的前提和基礎,如果發現不了問題,又怎能談得上去解決問題?因此,善于發現問題,是我們學習語文的一項基本功。

      怎樣去發現問題呢?

      (1) 從詞語上發現問題。如: 表現性格的詞語,體現動作的詞語,突出中心的詞語等。

      (2) 從句子上發現問題。如: 重復出現的句子,描寫的句子等。

      (3) 從內容上發現問題。如: 表現的中心。

      (4) 從寫法上發現問題。如: 寫作的特點。

      3. 通讀全文

      學生自己讀書,標出段序,發現疑難問題或自己想知道的問題,標上記號。

      第二步: 讀課文,提出問題

      學生可能提出很多問題,重點整理出下列九個問題:

      (1) “犟”是什么意思?在文中有什么深刻的含義?

      (2) 第二段有個詞“沉思”,能否與第三段的詞語“想”互換?二者內容上有什么不同?

      (3) “我的決定是不可改變的。”課文中反復出現這個句子有什么作用?

      (4) 結尾句“我一直說,我會準時趕到的!”的用意是什么?

      (5) 課文中其它幾種動物各有什么特點?可以將它們比作生活中什么樣的人?

      (6) 為什么說28世到29世隔了一個世紀呢?28世總不能隔了100年才生個孩子吧?

      (7) 烏龜想參加28世獅王的婚禮,卻參加了29世的婚禮,算不算勝利者?

      (8) “后來,它來到了一片鮮花盛開的草地,草地上聚集了許多動物,它們都興高采烈,充滿了期待的喜悅。”這是什么描寫?有何作用?

      (9) 作者寫這篇文章的用意是什么?

      第三步: 讀課文,分析、解決問題

      1. 再讀課文,分析、解決問題

      閱讀課文,分組討論,找出答案。

      (1)“犟”是什么意思?在文中有什么深刻的含義?

      認定一個目標,并且堅持不懈。任何一種動物的勸阻,都沒有使犟龜放棄自己的目標。“犟”并不是固執己見,相反,只要有助于實現追求的目標,別人的意見他都是樂意接受的。

      (2) 第二段有個詞“沉思”,能否與第三段的詞語“想”互換?二者內容上有什么不同?

      不能。“沉思”的語言環境限制了它的內容。小烏龜聽了鴿子的談話陷入了沉思,然后引出下文: 如果所有的動物都被邀請了,當然也會包括我。為什么我不去參加這有史以來最熱鬧的婚禮呢?當然,“沉思”只是表現去不去參加獅王婚禮的決定,不含別的內容;“想”的內容完全不同,包含著決定后的種種行動和思考: 會碰到什么困難,時間短怎么辦;路途遠怎么辦,有人勸阻怎么辦;甚至想到趕不上獅王28世舉行婚禮怎么辦。

      (3) “我的決定是不可改變的。”課文中反復出現這個句子有什么作用?

      這句話在文中是運用了反復的修辭方法,意在強調小烏龜認準目標不動搖的決心。

      (4) 結尾句“我一直說,我會準時趕到的”的用意是什么?

      表現小烏龜完成自己追求的目標的決心,戰勝困難不可動搖的決心。

      (5) 課文中其它幾種動物各有什么特點?可以將它們比作生活中怎樣的人?

      蜘蛛腿長而且靈巧,但認為路途太遠不愿去,可將其比作有優越的條件而不去奮斗的人;壁虎可比作在其位不謀其政的人;不祥的烏鴉可比作總是郁悶愁苦、沒有生活樂趣的人。

      (6) 為什么說28世到29世隔了一個世紀呢?28世總不能隔了100年才生個孩子吧?

      一世是一代的意思,就是一代又一代的國王,并不是100年。說明小烏龜經過一個漫長而曲折的過程。

      (7) 烏龜想參加28世獅王的婚禮,卻參加了29世的婚禮,算不算勝利者?

      是勝利者,因為它的目的是參加婚禮,見識那種熱鬧、盛大的場面。

      (8) “后來,它來到了一片鮮花盛開的草地,草地上聚集了許多動物,它們都興高采烈,充滿了期待的喜悅。”這是什么描寫?有何作用?

      環境描寫作用: 襯托人物喜悅心情,為小烏龜達到理想的境界創設一種美好的氛圍。

      (9) 作者寫這篇文章的用意是什么?

      做任何事情要想獲得成功,不僅要認準一個目標,堅持到底,還要有勇氣去戰勝各種艱難險阻,這也就是童話所要告訴我們的道理。

      2. 課堂小結

      強調發現問題的重要。

      總結發現問題的方法。

      3. 布置作業

      附: 板書設計

      犟 龜

      米切爾恩德

      質疑、釋疑怎樣去發現問題?

      過程: 1. 從文章題目上

      一、 讀課文,發現問題 2. 從字、詞、句上

      二、 讀課文,提出問題3. 從文章內容上

      三、 讀課文,分析、解決問題4. 從文章寫法上

    [《犟龜》教學設計 (鄂教版六年級下冊)]相關文章:

    1.大班語言犟龜教案

    2.《犟龜》閱讀答案

    3.犟龜幼兒大班優秀教案

    4.犟龜教學課件幼兒園

    5.犟龜讀后感三篇

    6.鄂教版小學科學課件

    7.

    8.小學信息《曲線工具的使用》說課稿鄂教版

    9.鄂教版語文五年級上冊《我的寫作夢》教案

    10.鄂教版三年級上冊語文期末測試題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亚洲精品无播放器播放 | 香蕉九九在线播放 | 亚洲成Aⅴ人的天堂在线观看女人 | 久久国产精品二区视频 | 中文字幕你懂的免费看 |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四区五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