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守公共秩序
一. 導入:
1.出示掛圖: 同學們請看圖,你知道這是什么地方嗎?人民人們正在干什么?(醫院,人們正在等待看病)
2.師述:圖上這位年逾古稀的老人叫徐特立,他曾經是毛主席的老師,后來有在黨和國家的重要崗位上擔任領導工作。他正在對身邊的警衛員說些什么呢?讓我們一起來聽聽《徐特立看病》的故事。 播放課文錄音
二.學文明理:
1.學生邊聽錄音,邊思考出示的問題:
(1)警衛員見候診室人多,想找張大夫給徐老看病,徐特立是怎么說的?
(2)張大夫為徐老看完病,想幫徐老交費取藥,徐特立又是怎么說的?
(3)從故事中可以看出徐老是個怎樣的人?
2.學生組成交流小組,進行交流。
3.全班交流匯報:從中可以看出徐特立雖然身份特殊,但能自覺遵守公共秩序。(板書:7.遵守公共秩序)
4.師小結:是啊,遵守公共秩序是高尚的行為,無論是誰,在馬路上行走,在車站候車,在閱覽室看書,在影劇院看電影等等,都必須遵守一定的公共秩序。如果只顧個人的自由,不顧他人的利益,就必然會影響人們的正常的學習、工作和生活,甚至會影響社會的安定。所以,我們要從小養成遵守公共秩序的習慣。
三.辨析導行:
1.同學們,徐特立老人自覺遵守公共秩序給我們做出了榜樣,那么我們少先隊員在公共場所應該怎么做呢?(在公共場所也應該自覺遵守公共秩序)
是啊,《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的第十七條也要求我們做到: 出示規范內容
2.在我們身邊有沒有自覺遵守公共秩序的好榜樣呢?
3.這里還有幾位同學,他們中間有沒有我們的榜樣呢? 出示辨一辨
每講一題,均要說說這樣做會造成什么后果?
(1)參加會議遲到是對開會者的不尊重,不禮貌。開會時講話,既會影響發言者的發言,又影響參加會議的人認真聽講。
(2)小林做的對,對于不遵守公共秩序的人進行提醒、教育,是自覺維護公共秩序的行為。小海這樣做會擋住別人的視線,影響他人觀看球賽。
(3)遵守公共秩序不應該要老師督促,而是要自覺遵守的,遵守公共秩序是高尚的行為。
4.同學們說得都很好,思想上認識了,行為上有沒有落實了呢?老師這里有4個信封,每個信封里都有一道題目,考驗大家是不是真正做到了遵守公共秩序。
(1)小品表演:圖書館里靜悄悄的,小華和小明來到圖書館看書……
(2)小品表演:放學了,小紅和小靜一起乘車回家。她們在車站等車,車來了,她們……上了車,她們坐到了位子,車開到下一站,上來一位老奶奶……
(3)小品表演:小軍來到超市購物。拿齊了需要的東西,準備結帳……
(4)小品表演:學校組織學生看話劇表演,同學們觀看時……演出結束,全體演員謝幕,同學們……
每表演完一個,其他同學辨別他們的做法是否正確。
5.小結:通過本課的學習,看來同學們已經知道在公共場所應該自覺遵守公共秩序,這是維護人們正常社會生活的基本需求,也是一種高尚的行為,希望你們都能成為自覺遵守公共秩序的小公民。
四.作業:
選擇你熟悉的公共場所進行一次社會調查(如車站、超市),觀察人們遵守公共秩序的情況如何,如不理想,你有什么好的建議?
時間 地點 公共秩序遵守情況 體會 建議
調查人:
[遵守公共秩序(網友來稿) 教案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10.遵守校紀校規黑板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