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潔就是紀律
100多年前,留學英國的日本海軍上校,“浪速”號驅逐艦艦長東鄉平八郎,應邀參觀大清帝國的海軍。那時候,清朝的北洋艦隊外表看來很有氣勢,水師提督、御賜一品頂戴丁汝昌是大紅人,所有的大型軍艦都是在英國格拉斯各訂造的;可是在東鄉平八郎登上“鎮遠”號巡洋艦后,有兩件小事使他看穿了清廷的海軍:1.他看到水兵把洗過的衣服曬在大炮的炮管上;2.他下船后,發現白手套臟了,可見所有的欄桿、扶手都沒能保持干凈。于是東鄉向當局報告:“清朝海軍雖然噸位多,但不堪一擊!”
果然,在1894年(光緒20年)發生了甲午之戰,總噸位僅有6.13萬噸的日本海軍,一舉擊潰了堂堂的北洋艦隊,名艦如“來遠”、“威遠”、“靖遠”相繼沉沒,丁汝昌自殺。簽訂了馬關條約,把臺灣、澎湖列島和遼東半島割讓給了日本。
東鄉的判斷為何那么準?照說,把衣服曬在炮管上也不會影響大炮的射程啊?欄桿、扶手有一點不干凈又何妨?可是再往深處一推,覺得東鄉確有道理,因為這兩件事表明了清朝海軍缺乏嚴明的紀律。一支沒有紀律的軍隊,武器再精良,也是不會打勝仗的。
沒有一個有效率的機關或國家是不整齊清潔的。
“效率”有關人的部分,必須來自紀律;而長期的、徹底的維持整齊清潔,是形成紀律的不二條件。不信你看練兵的營房里,天天掃,天天擦,天天要把被子疊成豆腐塊,不這樣,紀律哪里來?
凡是政治安定、社會安寧的國家,大部分也是整潔的。其中除了外表的紀律之外,凡是長期生活在整潔環境中的人,久而久之,必然會培養出一份理性與愛美的情操。因為內心里有秩序的清潔,便是道德。不信的話,可以注意一下:凡是愛打架、搞派系、不好好讀書的學校,其廁所、教室、操場的角落,大多比好學校要臟得多。
因此,有些古人的話有時真是誠哉斯言。因為那是他們吸取了多年的經驗和觀察才得出來的。象朱柏廬的《治家格言》中,第一句就是“黎明即起,灑掃庭除”,此語看來簡單平庸,但實在有學問極了。
[班會上講故事 班級工作日記(三年級上冊)]相關文章:
5.班級學生工作總結
6.白狐的故事日記
7.我與書的故事日記
10.班級學期工作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