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涼山州冕寧縣城廂小學 劉克美
黨的十六大三中全會明確提出了科學發展觀,而“以人為本”則是科學發展觀的本質和核心。高爾基曾經說過:“誰愛孩子,孩子就愛他,只有愛孩子的人,他才可以教育孩子。”在實施素質教育、新課改理念下的今天,把愛獻給教育事業,獻給學生,在愛學生的基礎上進行教書育人,以求大面積提高教育質量已成為廣大教育工作者的必修課程。
班主任是全面負責班集體的教育管理者、組織者和領導者,是學生健康成長的引路人。班主任的愛對學生學習、個性發展影響很大。蘇聯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教師技巧的全部奧秘,就在于如何愛學生。”班主任應把愛灑向每一個學生的心田,把每個學生當作自己的兒女、朋友。尤其是后進生,他們經常受歧視,挨批評,壓抑、自卑,逆反情緒越來越嚴重,逐漸變得冷酷、孤獨。盡管有些后進生妄自尊大,旁若無人,為所欲為,但內心是空虛的。因此,班主任應讓后進生沐浴在愛河里,用真摯熾熱的愛去溫暖他們。下面就談一談班主任如何轉化后進生的辦法,希望能與各位同行交流。
一 確立后進生也能成材的堅強信念
“朽木不可雕也”,這是我國古代教育家孔子評價其弟子的一句話,現在看來極不妥當了。當今時代,隨著科學技術的日益發展,過去被人們當作廢物的鋸末、木屑,現在都被人們用科學的方法派上了大用場。這就充分說明,只要方法得當,任何廢物都能變廢為寶。
后進生是相對的,在后進生中同樣有出類拔萃的人才,這也被古今中外的事實所證明。德國大詩人海涅是學校里盡人皆知的后進生,老師常常罵他對詩“一竅不通”,可后來,他竟成了大詩人。在現實生活中這樣的例子也不少。據《中國青年報》報道,一個平時連兩位數都不會做的后進生,他談起“養鳥經”來卻口若懸河;一個六門功課都開紅燈的后進生,居然心靈手巧能諳熟地拆裝多種規格的電視機。由此可見,只要我們正確認識和對待后進生,教育得法,持之以恒,后進生也必將能成為社會的有用人才。
二 寬容和尊重后進生
在人生旅途中,每個人都會犯或大或小的錯誤,每個人都希望得到他人的寬容和尊重。有一個名人說過,教育的真諦是對人的獨特個性的寬容與尊重,教育的寬容與尊重是愛的具體表現。在班級管理中,我在關注學生個性的同時,更關注學生的劣性。工作中,我常對自己說,發怒是無能的表現。當學生有錯誤時,我首先想到的是,我有責任引導他們,幫他們改正錯誤。在長期的工作中,我悟出了兩點:一是寬容學生。容忍學生的過失和錯誤,并且創造條件讓他們改正,讓學生心悅誠服自覺地改正錯誤,讓他們體會到老師的關愛。二是尊重學生。只有尊重學生的人格和自尊心,平等地對待每一個學生,才能使學生在學習和生活中有愉悅感、安全感和尊嚴感,學生的潛能、智力才能得到充分的發展。
愛學生,就要充分尊重學生的人格,想方設法鼓勵和幫助學生,全心全意關心和培養學生,替學生著想,為學生負責。學生是祖國的花朵,是國家的未來,是社會明天的棟梁。十年樹木,百年樹人,班主任的責任重大,不能有半點疏忽。班主任要為后進生營造一個公平、公正、團結舒心的學習環境,更要注重新的社會條件下學生們復雜心態的追根溯源,積極探索獨生子女、單親孩子等有益于后進生健康成長的教育方法。更為重要的,還要注重學生潛力的挖掘和不同興趣愛好的培養,因材施教,幫助學生準確定位,為最終成材打下基礎。
三 善于發現后進生的閃光點
素質教育要求我們必須面向全體學生,不但要培養他們的共性,更應注重學生個性的發展與培養。班主任對所有的學生應一視同仁,不能厚此薄彼。要關心、愛護后進生,對他們的進步加以肯定,因為他們的點滴進步實屬不易。決不能對他們加以排斥、挖苦、諷刺,挫傷他們的積極性。偉大的教育家陶行知曾說過:“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頓,;你的譏笑中有愛迪生。”
事實上,我們每個人都有閃光的地方,就算是那些不愛學習,成績很差的學生也不例外。他們雖然在學習上沒有盡心盡力,但往往關心集體,熱愛勞動,樂于助人,在關系到集體榮譽的時候,往往表現得較為突出。這些事實,證明了班主任要時時處處關注每一個學生的一言一行,善于發現他們身上的閃光點并及時予以肯定和表揚,使他們意識到老師隨時隨地都在關注他們。
四 傾聽學生呼聲,做他們的知心朋友
有人做過一次調查,問學生有煩惱時向誰傾訴,沒有一個學生回答向老師傾訴,這不得不引起老師們的反思。古人說過不平則鳴,學生有煩惱就應該讓他們說出來。班主任應走進他們中間,傾聽他們的呼聲,做他們的知心朋友。
后進生的問題往往是多種多樣的,有時讓班主任很煩惱。很可能剛解決一個問題,過不久新的問題又來了。遇到這種情況,許多班主任要么滔滔不絕、不厭其煩地對學生擺事實、講道理;要么對其加以訓斥,甚至把學生罵得狗血淋頭。但學生的反映往往是聽道理時左耳進右耳出,根本不把老師的話當回事,受訓挨罵時口服心不服。出現這種情況的原因是未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因此,班主任在找學生做思想工作前,應先對學生的一系列“問題”進行冷靜的分析。在與學生交談時要盡量使用探討、商量的口吻,以朋友的姿態接近學生,這樣才能取得學生的信任,真正找出“問題”所在,對癥下藥,切實解決“問題”。
五 只有愛是永恒的
愛學生是老師的根本,是教育教學不可缺少的法寶,更是轉化后進生的重要條件。轉化后進生是班主任教育工作中的一大難題,是班主任能力高低的具體表現,是直接關系到全面貫徹國家教育方針,推進素質教育,培育“四有”新人,提高勞動者素質的重大問題。沒有愛,教育也就失去意義。可以這樣說,愛是皮,教育手段是毛,皮之不存,毛將焉附。要做好后進生的轉化工作,必須讓愛像潺潺的溪水流進后進生的心田。
轉化后進生的教育工作是一項長期、復雜、艱巨的教育系統工程。轉化后進生要懷著滿腔熱忱,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則,進行反復、耐心的教育;還需要學校、家庭、社會密切配合,共同形成一體化的教育網絡,才能獲得良好的教育效果。轉化后進生的經驗千條萬條,愛是這些經驗的頂梁柱。只有讓愛的陽光溫暖后進生的心靈,讓后進生沐浴在愛河里,才能真正達到預期的效果。
[讓后進生沐浴在愛河里--淺談班主任如何轉化后進生 班級管理反思(六年級上冊)]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