綿陽南山中學雙語學校 何亦工
現代教育應充分體現人的主體性,應追求以人為本的全面和諧的發展。著名教育學家葉圣陶先生曾經說過:“教是為了用不著教”。這一句看似平淡的話卻富有深刻的哲理,它既道出了教學的目的,又說明了學生在掌握一定的方法后能主動地獲取知識,能自主地尋求發展的道理。我還聽到過這樣一句話:“今后的文盲不再是不識字的人,而是那些不會學習的人”,所以在新的世紀,自主學習就顯得尤為重要。作為一名教師,在教學中應充分運用教學策略,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鼓勵學生對待問題時敢想、敢問、敢說、敢做,讓他們在知識的海洋里自由地探索,從中尋找快樂,得到提高。在“如何提高學生自主學習實效性”的研究中,我作了如下探索:
一、通過質疑,發掘學生自主收集資料的能力:
在人教版十二冊《草船借箭》一文中,有這樣一句話:“諸葛亮神機妙算,我真比不上他!”在教學這篇課文前,我把諸葛亮神機妙算,“妙”在哪里?這個問題拋給了學生,讓他們自主地去收集資料。在這一課前的《讀寫例話》中,我們已交給了學生收集有關資料的方法。在正式上這一課時,學生圍繞問題匯報的資料相當豐富,有的用課文中的事例進行說明,有的用《三國演義》中其它章節的內容進行說明,還有的運用了電視劇中的情節進行說明。通過這一環節,學生再結合課文內容的敘述,很快就明白了諸葛亮神機妙算體現在“知天文、曉地理、明人心”。
二、“先學后教”,提高學生自主閱讀的水平:
閱讀教學是語文教學的基本環節,它能夠使學生獲得多方面的知識,能充分發展學生的思維,提高他們的認識,使之受到思想教育和美的熏陶。小學語文中的閱讀教學是根據面向未來的需要及教育新理念和新課程標準的要求,來幫助學生自己在學習中掌握和運用語文工具,逐步達到自主閱讀、自主感悟的目的。在教學中采用“先學后教”這一教學方法,可以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習的積極性,讓學生自己主動地學習。這種教學方法可適用于篇幅較長的略讀課文。如在教學《景陽岡》一文時,我把四分之三的教學時間讓給了學生,讓他們自主學習,最后我只用了不到十分鐘的時間對武松打虎這一片斷與學生一起進行了賞析,效果還不錯。當然“先學后教”的前提是充分相信學生,相信他們有能力自主學習。教師在學生自主學習的過程中不可放任自流,要像導游引導游客自己品味山水一樣,引導學生自己到知識的高峰上去探尋寶藏。
三、激發想象,培養學生自主延伸的能力:
想象是一種特殊的思維活動,想象力作為一種創造性的知識能力,是一種強大的創造力量。在課堂上教師要引導學生主動探索,把新舊知識有機地結合起來,充分發揮想象力。教學中,教師應巧妙地運用文中“空白”,激發學生用自己的才智展開想象。如《盧溝橋》一文中,介紹了石獅的四種姿態后,有一個省略號,我就讓學生結合自己的理解,充分想象還有哪些獅子姿態。一時間,一石激起千層浪,學生想象力之豐富,遠遠超過了我的預料,各種描寫獅子的姿態的語句脫口而出;又如《魯濱孫漂流記》一文,文章末尾寫道“這艘船在海上航行了半年后,終于回到了英國”。我讓學生展開想象,去續寫魯濱孫回國后的情節。后來,以交上的習作來看,絕大多數同學有話可說,其中還有不少精彩之作,有的描寫魯濱孫回國后與親人相見時的悲喜交加的場面,有的描寫魯濱孫和野人“星期五”在英國重新創業的情節,還有的甚至寫到了魯濱孫回到英國,但不適應發達的現實生活又回到荒島上……
總之,自主學習是一種熟悉而又陌生的學習方式,教師要在教學實踐中不斷地探索和運用,只有當學生把自主學習當成了一種學習習慣時,自主學習的實效性才可能真正地體現,學生才可能真正地成為學習的主人。
[讓自主學習成為一種習慣]相關文章:
1.數學自主學習計劃
3.書寫習慣課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