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栗坡縣麻栗鎮樓梯寨小學 王紅
這篇略讀課文節選自作家管樺寫的同名中篇小說,選入課文時有改動,講的是在那戰火連天、槍炮轟鳴的抗日戰爭時期,晉察冀邊區的少年雨來,聰明勇敢,游泳本領高強,為了掩護革命干部,機智地同敵人作斗爭的故事。圍繞這一主題,課文分六個部分敘述。
第一部分講雨來的游泳本領高。雨來生活的蘆花村在晉察冀邊區的北部,是抗日根據地。蘆花村旁有還鄉河,雨來每到夏天就到還鄉河游泳,所以練就了一身游泳的本領。
第二部分講雨來上夜校受到愛國主義教育 。
第三部分講雨來掩護區交通員李大叔。在戰斗形勢異常緊張的關頭,生活在革命家庭中的雨來,在危急的情況下毫不慌張,勇敢地掩護了李大叔,并機智地把敵人引開。
第四部分講雨來和鬼子進行不屈的斗爭。雨來機智地回答敵人的盤問;拒絕了敵人的哄騙和利誘;在敵人威脅、毒打下也沒有屈服。
第五部分講蘆花村的人們誤以為雨來犧牲了。
第六部分講雨來并沒有死。雨來能夠在敵人的槍口底下巧妙逃生,進一步表現雨來的機智勇敢。
本文的故事情節緊湊而又豐富多彩、跌宕起伏,將一位熱愛祖國、不畏強敵的少年英雄展現在讀者面前。
選編這篇課文的目的,一是讓學生在閱讀中了解戰爭年代人們的生活,學習小英雄雨來勇敢機智的品質,從中受到愛國主義教育。二是運用聯系上下文等方法理解文中含義深刻句子的意思。本文篇幅較長,因此要訓練學生用較快的速度閱讀課文,了解內容。
本課教學的重點是體會雨來機智勇敢的優秀品質,難點是用較快速度閱讀課文,把握課文主要內容。
教學這篇課文,分角色朗讀是一個重要環節,它有利于情感的激發,不僅可以加深對課文的理解,還可以鍛煉小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想象能力和鑒賞能力。下面是我對《小英雄雨來》一課的朗讀教學案例:
師:同學們,這個本領高超、機智勇敢的小英雄同鬼子進行著不屈的斗爭,你們想不想通過朗讀把他的勇敢表現出來?
生:想。
師:現在,我們分角色朗讀第四部分吧。
師:但在你們練讀之前,我想問問讀雨來的話要用什么樣的語氣?
生:機智的。
生:害怕的。
生:勇敢的。
生:不屈的。
師:呵,有這么多想法呀。那具體都用在哪個地方呢?一會兒自己去嘗試體會,好不好?那怎么讀鬼子的話呢?
生:鬼子是狡猾的,他們開始想哄騙雨來說出李大叔藏在哪,所以應該讀出他們的狡猾來。
生:鬼子的話應讀得狠一點兒,突出他們的兇殘。
師:你們能想到這些真不錯。這都來源于你們對雨來這個人物的喜愛,還有你們從影劇院視作品中獲得的那些感受。好,下面同學們就在小組內帶著你的這些想法練習分角色朗讀。8分鐘后,每小組在班上進行分角色朗讀比賽,我們來評一評哪組讀得最生動形象,好不好?
生:個個情緒激動,都說“好”。(組長開始分工,然后練習。同學們對故事情節都很感興趣,朗讀的欲望都很強,都積極地全身心的投入進去。)
師:好了,每個小組練得都很起勁,現在我們開始比賽分角色朗讀,第一組開始。
師:(大概25分鐘每一組都輪完后)現在大家評一評,哪組讀得最形象?最能讀出當時雨來和鬼子說話的語氣?
生:第三組
生:第二組
師:我認為每一組都不錯,最好的是第二組,其次是第三組。他們能設身處地的進入當時的情景,繪聲繪色的讀出雨來和鬼子說話的語氣來。
師:現在,我們選三位讀得最好的同學來分角色讀給全班同學聽。(都躍躍欲試,把手舉得高高的。)當這三位同學朗讀時,如果你認為他當時對這個地方的朗讀語氣掌握不對,那么你可以喊停,然后用你的感受來讀。如果讀的好的話,下面就是你繼續,這樣行嗎?
生:好,好……(表示十分贊同)
師:狡猾的鬼子的話由誰來讀呢?
生:老師,讓高忠澤讀吧,剛才小組練習時他讀的可好了,就像電視劇里的鬼子兵。
師:好,這個任務交給他。那我們的小英雄雨來呢?
生:老師,張信誠讀吧!
師:為什么?
生:我覺得他能讀出雨來的機靈語氣來。
師:呵,平時你就是個鬼精靈,好吧。那旁白就由韋開艷來說。
三位同學繪聲繪色地讀起來。由高忠澤扮演的鬼子說話了,他一張嘴就是對電視劇里日本鬼子說話的特有方式的模仿:幾個字一停頓,什么什么的。學得簡直惟妙惟肖。同學們都笑了,贊許地笑了。高忠澤不慌不忙繼續認真的讀著。當旁白讀完:“雨來用手背抹了下鼻子,嘟嘟囔囔地說著。之后,雨來用奔磕的語氣讀:“我,我在屋里,什么也沒看見!边@時一位同學喊停了。
師:你有什么想法嗎?
生:老師,我認為雨來這個地方讀的不好。我認為應該這樣讀:(她用一種鏗鏹有力的,視死如歸的語氣)“我在屋里,什么也沒有看見。”
此生反駁:不對,她這種語氣是錯誤的。
師:闡述你的理由。
生:前面提示說雨來是嘟嘟囔囔的說的這句話,我為了表現這一點,故意讀了“我”之后停頓,再把這句話讀完。雨來是在同鬼子耍心眼呢。
師:聽他這樣解釋,你贊同嗎?
生:我同意。剛才我聽他讀錯了,我并沒有認真去想雨來是在什么情況下說這句話的。
師:你的做法沒錯,你叫停證明你認真聽了,而且你們倆的讀進行比較后,雨來身上的兩種品質“不屈”和“機智”都讀出來了。但是同時也告訴我們應該用什么樣的語氣讀同一個人說出的話還要具體去聯系前邊的提示語,要善于抓住最關鍵的那個詞。有時我們也可以根據自己的理解進行改編。
教學反思
讓每組都到班上分角色朗讀,既鍛煉了學生的膽量,又鍛煉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讓學生評出讀得最好的組,既集中了學生注意傾聽的精力,又培養他們公平公正的進行自我評價和對他人評價的能力。讓一部分學生朗讀時,如何調動其他學生去傾聽?我想也應該創設一種情境的,讓聽的同學也有機會參與進來。那么他聽的就認真,仔細。他在捕捉參與進來的機會。然后讓這些同學都充分表達自己的觀點,這就是智慧與智慧較量的過程。誰的證詞最有力,誰就獲得大家支持、認可。其實這也就是感悟文本,理解文本的過程。它不需要教師過多地指導,只是在適當的時候調整下方向,引導學生入情入境即可。必要時教師的一個示范學生即會恍然大悟。學生聲情并茂的朗讀是一堂課靚麗的一道風景,是一場心智交融的過程。讓學生的朗讀要由“心”而讀,由“情”而發。
[《小英雄雨來》教學案例分析 (人教版四年級下冊)]相關文章:
4.小英雄雨來讀后感
10.《小英雄于連》閱讀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