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塘邊的叫聲(網友來稿) 教案教學設計

    發布時間:2017-6-1 編輯:互聯網 手機版

      池塘邊的叫聲

    教材簡析

    《池塘邊的叫聲》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北師大實驗教科書第二冊12單元“朋友”中的一課,課文通過青蛙和小魚輕快活潑的對話展現了朋友之間相互關心的美好境界,以童話的形式反映了朋友之間的友情的美好與可貴。使學生知道小魚是一個天真、好奇、友情有義的小家伙,也體會到青蛙那一片樂于助人、善解人意的

    胸懷,和他說到做到、言行一致的好品質。

      教學目標:

       1、認知方面-------(1)初步認讀本課的15個生詞,綜合運用所學的識字方法。(2)通過指導,學生能夠正確、流利、有感情地練讀課文。

      2、能力方面-------(1)通過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提高學生的朗讀能力,具有初步的理解能力。(2)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的能力。

      3、情感方面--------體會友情的美好可貴,學習禮貌待人,熱心助人的品質。

      教學重點: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表演故事。

      教學難點:續編故事,表演故事。

      教學方法:情景法、討論法等。

     學習方法:以多種方式朗讀為主,討論法為輔。

    一、畫面激趣導課

    “正說反做”游戲后,小朋友表現的真棒!陳老師有一份禮物送給大家,(出示畫面)請看大屏幕,看完后,告訴老師,你看到了什么?今天我們要來讀的故事就發生在池塘邊。出示課題:池塘邊的叫聲。仔細看老師是怎樣寫這幾個字的。 指"塘":這是今天要學習的生字,誰來讀。好記嗎?誰來說一說?

    二、初讀感知短文內容

    1、想讀這個故事嗎?遇到不會讀的字怎么辦?(生說識字方法)又輕又快的打開書,自己讀一讀。聽好老師的要求:

    (1)圈出不認識的生字。

    (2)標上自然段的序號。

    2、師:喜歡這個故事吧,你們能不能自己讀讀課文?生:能!

    師:遇到不認識的字怎么辦?

    生:圈出來,看生字表上的注音,也可以查字表。

    生:可以問老師,問同學。

    生:還要把這個字多讀幾遍。

    師:好!大家互相幫助,讀課文,遇到不認識的字,就用我們剛才說的這些辦法來解決。聽好老師的

    (學生讀書積極主動,教師巡回指導,并提醒個別精力不集中的同學。大多數同學讀過兩遍后,教師叫停,總結表揚學生讀書認真,仔細。)

    。)

    (1)讀得這么起勁,誰愿意讀給大家聽?師:喜歡這個故事吧,你們能不能自己讀讀課文?

    生:能!

    師:遇到不認識的字怎么辦?

    生:圈出來,看生字表上的注音,也可以查字表。

    生:可以問老師,問同學。

    生:還要把這個字多讀幾遍。

    師:好!大家互相幫助,讀課文,遇到不認識的字,就用我們剛才說的這些辦法來解決。聽好老師的

    (學生讀書積極主動,教師巡回指導,并提醒個別精力不集中的同學。大多數同學讀過兩遍后,教師叫停,總結表揚學生讀書認真,仔細。)

    師:課文共有幾段?

    生:共有七段。

    師:誰愿意讀給大家聽聽。(找四名同學每人讀兩段課文)看哪個小組的同學認真聽,并用手指著字,讀到哪兒指到哪兒。(學生開始讀書,遇到不順的地方,師生一起幫忙,順利讀完,教師小結,并總結學生讀書認真,

    聽講認真。)

    要求:這些同學讀的時候,其他同學用手指著聽,你用手指到了嗎?特別注意你不會的字別人是怎么讀的?

    (2)指名說說自己讀得怎么樣?

    (3)師評價:老師覺得在這么短的時間里你們就能讀得那么通順,真了不起。

    3、知道池塘邊的叫聲是誰發出來的?(貼出青蛙)板書。讀"青蛙"兩字。我們的故事里還有誰?(貼出小魚)板書。

    4、青蛙和小魚的故事有意思嗎?還想不想讀故事了?自己再讀一讀,特別注意把圈出的字多讀兩遍。這次咱們看看誰讀得最流利。

    三、認讀漢字

    1、 同學們讀課文很認真,老師發現有的同學不能把課文讀順,原來里面藏著許多生字娃娃,這些生字娃娃和小朋友一樣也非常喜歡交朋友!你看,生字娃娃和他們的好朋友來了!會讀的可以大聲讀出來!(帶拼音的生字詞語)

    2、 同學們的聲音真響亮。如果把生字娃娃的小帽子摘掉,還認識他們嗎?(生字詞語)請推薦我們班音讀的最準的小朋友來當小老師,來領讀好嗎?

    3、 這些生字娃娃很調皮,他們非要和小朋友單獨見面不可,你有什么辦法記住他們呢?

    4、 細心的小朋友已經發現了,這兩個字的顏色和其他字不一樣,為什么呢?(生說)原來他們是多音字,你有什么辦法來記住他們呢?

    5、 我想請小組長幫助老師一起來檢查一下大家認字的情況,請小組長聽清老師的要求,先拿一張卡片,自己看完之后,再讓其他小朋友看一下,并領讀這個生字,看哪一個小組學的最認真!

    6、 識字游戲(摘蘋果)

    四、美讀感悟

    1、 同學們學習很認真,很努力,老師很高興,生字娃娃也非常高興,因為他們和你們已經是好朋友了,我想和大家一起讀讀課文,好嗎?(老師讀第一段,女生讀2、4、6段,男生讀3、5、7段)

    2、 大家讀的很好,你們小組內分段讀,好嗎?男生讀1、3、5、7單數段,女生讀2、4、6雙數段,讀完以后,說說誰讀的好。

    3、 課文讀完了,你知道了什么?

       第一自然段

      自讀,師指圖:池塘里發生了什么事?

      小魚是怎么和青蛙打招呼的呢?自讀,提示:想一想,每天早上我們來學校,遇見小朋友我們是怎么和他們打招呼的?生 1,(多有禮貌的孩子),生1(能再熱情一些嗎?),生2、3,來,我們一起跟青蛙大哥打聲招呼吧?齊讀。

      今天我們教室里也來了很多其他學校的老師,來,誰來和老師們打聲招呼?生4、5。

      (4)小朋友,現在假如你是水里的另外一條魚,你還可以怎么打招呼呢?

      (5)青蛙大哥要去干什么呢?我們來讀一讀這句話?自讀,生1,(還不夠熱,再把它讀得熱一些)生2、3,(有熱一些了)、(好一只熱壞了的小青蛙)生4、5。

      (6)齊讀,老師看見了好多只熱壞了的小青蛙了!

      (7)示“洗澡”,青蛙是準備去哪里洗澡?水多嗎?數一數,兩個字里面就有六點水,池塘里的水真多,洗起澡來多涼快呀!

      什么?青蛙在岸上玩了半天,這可真讓小魚感到好奇的了,那他會說些什么呢?

      第二自然段:

      我們來找找這個句子,找好了嗎?大家一起讀。

      誰想做一做這條好奇的小魚?誰把他的話讀好了,我們就把掌聲送給他。生1,(你肯定去過一兩次岸上,誰從來沒去過?)生2、3、(老師覺得他的這個“從來”讀的特別好,讓人一聽就知道他確實是一次都沒有去過)

      丁丁也告訴大家一個小秘密:他讀書的時候,不僅加上一些動作,還加上表情,同學們都夸他讀的好。

      還有愿意讀的嗎?讀給同桌聽。

      好朋友小魚從沒去過岸上,青蛙的大眼睛轉了一下,想出了什么好辦法呢,我們快去讀一讀。

      第三自然段:

      自讀,你覺得這個辦法怎么樣?生1說,生2、3,示“趴”,你一看這個就想到了什么?小魚有腳嗎?沒腳能趴嗎?

      怎么讀才能讓別人感到,青蛙覺得自己的這個辦法挺好的?生1,(還不夠自信),生2、3、4 ,(這只小青蛙還挺有把握的)齊讀。

    小魚覺得這個辦法不行,老師也覺得這個辦法不行,老師也想做一做這只著急的小魚。

      第四自然段:

      范讀,你覺得老師讀的這條小魚急嗎?我就是一邊讀一邊把自己想象成小魚,

      自讀,生1(你真是小魚的好朋友,比他還急呢?),生2、3(老師怎么一點也沒感覺到急呢?),指讀“不行”,生1、2、3。

      小魚是怎么表示他的著急的?示“連連”,剖析字形,想象一輛車接著一輛車是什么樣子?停下來了嗎?沒停就是(不停)。

      讀這句話要是再加上動作,就更有意思了。加上動作齊讀。

      這個辦法不行, 還有更好的辦法嗎?

      第五、六自然段:

      自選周圍的好朋友一起讀,要記住丁丁和老師告訴你們的讀書的好辦法喲!

      自薦2人分角色讀,眾生評議。

      繼續練讀,鼓勵:好朋友在學習中都是互相幫助的。

      指名兩三對好朋友讀

      你希望有青蛙這樣的好朋友嗎?討論:怎樣才會有這樣的好朋友呢?

      分男女讀。

      故事就要結束了,那池塘邊的叫聲到底是誰發出來的呢?

      第七自然段:

      齊讀,

      丁丁說他不知道“傍晚”指的是什么時候,生對著丁丁的頭像現場交際。

      分角色朗讀:

      剛才老師發現在讀書的時候,有的小朋友特別喜歡讀青蛙的話,有的小朋友又特別喜歡讀小魚的話,下面就由小朋友自己選擇角色,老師讀敘述的話,可以邊讀邊加上動作。

      來,為我們出色的朗讀鼓掌吧!

       表演故事:

      小朋友想不想演一演小魚和青蛙,在你的周圍找一個小伙伴來 表演這個故事,表演的時候可以用自己的話來說,能用書上的話 就更好了。

      指名一對表演。

      續編故事:

      播放蛙聲,這是什么聲音?

      如果你就是青蛙大哥,你會給小魚講什么故事呢?指名說大致內容。(發生在青蛙周圍如田間、水溝、小河里的稻草人、瓢蟲等的故事。)

      講給同桌聽,指名1、2。

      小結:課外拓展:

      丁丁說今天很高興,不僅和3班的孩子們一起到郊外去聽了池塘邊的叫聲,還和大家交上了朋友,下課了,他提議:我們回家想一想,還有什么辦法能讓小魚知道岸上的事。

      教后小記:

      力求體現課改新理念,知識與能力-----突出工具性,體現“感悟運用積累”;過程與方法-----增強主體性,讓學生經歷學的過程;情感態度價值觀-----滲透人文性,讓學生真正體會友情的可貴。

      在課改中,熱點問題冷處理,如學習方式,合作起來探究什么?語文課中,各種活動是為什么服務的?現在就有很多課改課就是夸大語文課的活動性,本節課就本著正確處理好形式與實效的關系,力求做到:充分自主,有效合作,適度探究。正確處理好主導與主體的關系:活而不亂,動而不濫,樂而不散。切莫讓語文課肥人田,荒己園。

      這節低年級的語文課雖然不是純粹的識字課,但低年級的教學重點仍然是識字,因而

      (1)我原則上是在具體的語言環境中進行字的形、義的學習,同時把識字也有機的融合在情感感悟之中,融合在讀中,以讀代講,品詞品句品讀,以多種形式的讀去充分調動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和生活積累去感悟,去理解字詞,如“打招呼”、“連連”,以及對“好奇”的理解,從而使學生體會到友情的可貴。

      (2)教育部基礎教育司關于當前九年義務教育語文教學改革的指導意見中,在識字教學部分提出:識字教學應充分考慮漢字的特點,以提高識字教學效率。同時,讓學生在識字過程中初步領悟漢字的文化內涵。因此,在這節課中,我適當的滲透字理,幫助學生理解字的形、義,如“趴”、“洗澡”和“連連”等。

      4、利用真實及模擬的情境進行口語交際的訓練,如“打招呼”,和對“傍晚”的理解。

      5、注重閱讀的過程就是教師、學生、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在動態閱讀中超越文本,如:青蛙會給小魚講什么故事?及“連連”還可以怎么說?

      6、教學的結束并不是學生學習的結束,學習的延伸既有趣又有意義。讓學生帶著問題回家思考。

      7、反思:在教學中教師仍是有著很大的預設性,雖然我在努力擺脫他的陰影,對于師生、生生的互動,仍不能很好的恰當處理,而增強課堂上的動態生成。

    ?

    [池塘邊的叫聲(網友來稿) 教案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1.池塘邊的叫聲課件

    最新文章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亚洲精品正在线污污污 | 亚洲午夜精品宅男国产天堂 | 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性爱视频 | 在线观看午夜福利院视频 | 日韩精品加勒比在线观看 | 亚洲精品亚洲字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