廬山的云霧 教案教學設計(蘇教版三年級下冊)

    發布時間:2017-4-6 編輯:互聯網 手機版

      

    教學目標

    1. 會認本課的生字新詞,運用看圖、聯系生活實際、聯系上下文等方法理解詞語的意思。

    2.引導學生感受廬山云霧的特點,體會作者是怎樣具體描寫這些特點的。激發學生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愛及贊美之情。

    3.感知總分段結構的特點,能夠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精彩語段。

    教學重難點:引導學生感受廬山云霧的特點,體會作者是怎樣具體描寫這些特點的。

    教學時間:3課時。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1.(課件出示廬山風景)教師相機介紹:廬山位于我國江西省的九江市,以雄、奇、險、秀聞名于世,吸引了絡繹不絕的游客。而到了廬山,不能不看的就是那里的云霧。(板書課題)

    2.這節課,就讓我們跟隨作者去欣賞廬山的云霧。

    二、整體感知,理解詞語

    1.出示自讀要求。

    2.自由朗讀課文,邊讀邊畫出這課的生字新詞,爭取把它們都讀對,爭取把每一句話都能讀通順。如果遇到不理解的詞可以查查字典,也可以請教老師或周圍的同學。

    3.課件出示詞語,先自由讀,再開火讀詞語。

     重點指導學習以下幾個字:

    (1)彌漫:注意這個字的聲母是“m”。

    (2)漂:如果放在句子中還能讀對嗎?在課文中還有一個“飄”字是風字部,你讀讀這句話。

    課件:在山上游覽,似乎隨手就能摸到飄來的云彩。

     還沒等你完全看清楚,它又變成了漂浮在北冰洋上的一座冰山……

     小結:看來,漂浮在水面要用“三點水”的漂,而“隨風飄蕩”就是“風字部”的飄。

     3.同學互相質疑:在這些詞語中,有哪個詞你不太懂?

    師生共同解疑。

    4.指名輪流逐段朗讀課文。

     5.選擇一段自己認為最有意思的讀給同桌聽。

    6.思考:廬山的云霧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

     根據學生匯報,教師相機板書。

    三、指導寫字。

    1.出示本課的生字,學生認讀

    2.自主識記字形,指名說說方法。

    3.重點指導“幻”“罩”

    4.學生描紅。

    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入

    1.聽寫詞語

    2.指名讀課文。

    二、精讀課文。

    1.學習第一自然段

    (1)廬山的云霧給人留下的印象是“變幻無常的云霧,給廬山增添了神秘的色彩!”學生朗讀有關語句。

     (2)指導朗讀:能通過你的朗讀把我們帶入這神秘的人間仙境嗎?

    2.學習第二自然段

    (1)廬山的云霧給人留下的印象是“千姿百態”。

    (2)自由讀第2自然段,找一找文中都描寫了云霧的幾種姿態。

    (3)選擇你最喜歡的一種姿態的云霧,美美地讀給你的同桌聽,再說說你喜歡它的理由。

    (4)全班交流。

    (5)指導朗讀第2句。女同學讀描寫籠罩在山頭的云霧的句子,男同學讀有關纏繞在半山的云霧的句子。

    (6)云霧的位置不同,姿態不同,作者打的比方也不同。誰能通過你的朗讀,讓我們感受到云霧的千姿百態?

    (7)讓我們通過朗讀,再一次領略云霧不同的姿態吧!教師來讀第一句話,每一組同學讀云霧的一種姿態。邊讀邊想,通過這樣形式的朗讀,你又發現了什么?

    (8)嘗試背誦。

    (9)總結:看來,這美麗的云霧已經常駐在你們的心間了!學習這一段時,我們通過總起句抓住了云霧千姿百態的特點,又通過朗讀,感受到作者用形象的比喻把這一特點寫具體了,讓我們領略到它神秘的色彩。

    3.學習第三自然段。

    (1)課文中還有一個自然段也是用這種先總起,再分述的方式來寫的,誰找到了?

    (2)請同學們默讀第三自然段,想一想,廬山的云霧還有什么特點?作者又是怎樣具體描寫這一特點的。邊讀邊畫出有關語句。

    (3)全班交流。

    (4)云霧的變化不僅姿態多,更神奇的是--它變化的速度還特別快!能通過你的朗讀讓我們感受到這一特點嗎?自己先試一試。

    (5)快看看這云霧又變成什么了?(課件出示四幅畫面。)

     選一兩個你喜歡的或你想象到的云霧的樣子寫在這一段的末尾。

    (6)你看,眼前的云霧說變就變     (學生嘗試填空)

     課件出示:眼前的云霧,剛剛還是一瀉千里的九天銀河,轉眼間就變成了      ……

    課件出示:明明是漂浮在北冰洋上的一座冰山,還沒等你完全看清楚,它又變成了      ……

    師:我們目不轉睛地看著,可是一眨眼,它又變了:

    課件出示:眼前的云霧,剛剛還是     ,轉眼間就變成了       ;明明是      ,還沒等你完全看清楚,她又變成了   

                  。

    (6)總結:就在我們一眨眼一喘息的時間,這廬山的云霧就有這么多的變化,這就叫“瞬息萬變”。你覺得“瞬”在這里表示什么?

    三、總結

    第三課時

    一、復習導入。

    1.指名朗讀課文。

    2.提問:廬山的云霧有什么特點?

    3.板書課題。

    二、精讀課文。

    1. 學習第4自然段

    (1)置身于這“千姿百態”的云霧之中,你們舍得離去嗎?欣賞到這“瞬息萬變”的云霧,你們還想踏上回家的歸程嗎?來到廬山的人們,都會有這樣的感受      

     全班齊讀最后一個自然段。

     (2)指導朗讀:讀出我們對廬山云霧由衷的贊嘆,讀出我們依依不舍的留戀之情。

    三、指導寫話。

    1.指導回憶本課二三兩段的構段方式

    2.出示“傍晚,天空出現了千奇百怪的云彩。”寫一段總分結構的話。

    四、總結全文,擴展延伸

    1.雖然我們戀戀不舍,但我們終究要告別廬山,揮揮衣袖作別這變幻無常的云霧。最后我請同學們推薦3名同學配樂朗讀課文。我們一起來讀最后一個自然段,讀出我們游覽廬山的感受!

    2.我們的祖國幅員遼闊,在其他地方,山間的云霧又是什么樣的呢?老師推薦你們兩篇文章。《阿里山的云霧》、《黃山云海》,還有一篇是著名作家老舍先生寫的《廬山云霧》,感興趣的同學可以 讀讀這三篇文章,領略不同地域的云霧的不同姿態,感受不同作家筆下的云霧的不同特點。

    板書設計:

    3.廬山的云霧

    千姿百態

    瞬息萬變

    教學反思:                 (二)

    朗讀是培養語感的重要方法,是閱讀教學中最經常、最重要的訓練方式,“書讀百遍,其義自現”。 在這堂課上,我給了學生的充分地讀,有自由讀,指名讀,合作讀等等。特別是對“霧來是……霧去時……;霧濃時……霧稀時……”這句話的朗讀指導,通過比較句子,讓學生結合自己經驗談了對這句話的理解,品讀了語言文字,體會其間的情感。在學生的朗讀聲中,我也確實真切的感受到了 “霧來時”的 “風起云涌”, “霧去時”的“輕輕柔柔”,“霧濃時”的“遮遮掩掩“以及“霧稀時”時的“隱約之色“。這樣的訓練,不僅讓學生讀得非常到位,更重要的是,使學生在有形的訓練中無形地入情、入境、用情……最終獲得知識與情感的雙豐收,收到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廬山的云霧 教案教學設計(蘇教版三年級下冊)]相關文章:

    1.廬山云霧的教案

    2.廬山的云霧優秀教案

    3.廬山云霧的課件

    4.廬山的云霧課文的課件

    5.廬山的云霧課文課件

    6.廬山的云霧教學課件

    7.廬山云霧閱讀及答案

    8.蘇教版《角》的初步認識教案

    9.望廬山瀑布優秀教案

    10.望廬山瀑布教案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色性国产精品不卡视频 | 亚洲免费人成影院在线播放 | 在线观看日本高清区 | 亚洲欧美综合另类久久精品 | 亚洲一区二区人妖: | 五月丁香伊人青青草原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