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學(xué)們,你們覺得作文難嗎?今天老師就帶領(lǐng)大家一起來探討關(guān)于怎樣作文的問題。
一、 作文,就是用筆說話 。
“作文、作文,難死小人!”“作文難,作文難,提起作文心就煩。”
這些,成了某些學(xué)生的口頭禪。其實啊,作文是件非常容易的事。為什么這樣說呢?
作文與說話本是一回事。人,每天都要說話。人們平常說話時,何曾有為難、發(fā)愁或勞累的感覺呀?作文呢,其實就是說話,只是不用口而用筆罷了。對此,我國現(xiàn)代著名作家、教育家葉圣陶先生早就說過:“作文就是用筆說話。”換句話講,把嘴說的話用筆記錄下來,就是作文。也可以說,凡是會說話、會寫字的人,就會寫作文。因為:平日說什么,就可以寫什么;想說什么,就可以寫什么;想怎么說,就可以怎么寫。
1.說什么就寫什么。
生活是豐富多彩的,像百花筒,像七彩陽光。校內(nèi)、校外,同學(xué)們聚集在一起,有說不完的話。說話,都說一些什么內(nèi)容呢?無非是向別人講述自己每天或每時每刻看到的、聽到的、想到的內(nèi)容或親身經(jīng)歷的事情,表達自己的喜、怒、哀、樂。把自己用口說的這些內(nèi)容,改用文字原原本本地寫下來,就是作文,就是文章。換句話說,同學(xué)們作的哪一篇文章,能離得開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思所做呢?例如:
自 畫 像
我姓王,名鑫。“王”就不用說了,是爸爸傳下來的姓。“鑫”呢,從字體上看是三個“金”字落在一起,也許是爸爸媽媽希望我長大了當“大款”。
我現(xiàn)在已經(jīng)度過了12個春秋了。 我長得不算好看,大臉盤,一雙不大的眼睛,高鼻梁。我的優(yōu)點很多,但最大的優(yōu)點就是爭強好勝。記得那是在上學(xué)期,我參加了中心校舉辦的作文選拔賽。那時,我滿有把握,心里想:肯定能被選上。可是,事實卻與我想的相反,我落選了。當消息傳來的時候,猶如晴天霹靂,在我的頭上炸響。我放學(xué)回家,實在是控制不住了,就趴在桌子上哭了起來。媽媽見我哭得如此傷心,問明了原因,說:“這說明你作文水平不高。沒關(guān)系,失敗乃成功之母嘛!這次失敗了,我們還有下一次的機會。以后的機會還多著呢!”我聽了哭著說:“失去了這次機會,恐怕小學(xué)就再也沒有機會了。”說著,我又哭了起來……
我的缺點也不少。上課的時候,我經(jīng)常搞小動作、說話。就因為這個,老師時不時地盯著我所在的這一片。有時候,我上課說話,老師還把我叫起來。因為有這個毛病,我感到很煩惱。我有意克制自己上課不說話,可就是管不住自己,嘴巴老想說。
同學(xué)們,你們對我有些了解了吧!對我有什么看法,請快告訴我。
【簡評】這篇短文就是小作者在課堂上,向全班同學(xué)、向新任課教師介紹自己時說的話。課下,她把自己說的內(nèi)容用文字詳細記錄下來了。瞧,這不是一篇十分優(yōu)秀的文章嗎?同學(xué)們不妨也試一試,先向伙伴介紹一下自己,然后拿起筆來把自己的“像”畫下來。
【思考練習(xí)】
(1)為什么說會說話、會寫字的人,就會寫文章?
(2)先向伙伴介紹一下自己,然后拿起筆來把自己說的話記錄下來
2.要說真話,真實話 。
平常,同學(xué)們湊在一起,總要說真話,說自己的心里話。除非想有意欺瞞對方,人才說假話。說假話、謊話不好。為什么要說真話呢?說真話,說發(fā)自內(nèi)心的實在話,怎想的就怎說,這是一種良好的品格。也只有說真話、實在話,別人才愛聽,才能感動他人。說假話、謊話,心口不一,讓別人厭煩,不能感動自己,又豈能打動他人呢?
作文的目的,無非是要別人了解自己,表達自己喜怒愛憎的思想感情,進而感染、打動讀者。因此,作文也一定要寫實在話,寫自己的心里話,不能說假話、謊話。這是作文最重要、也是最基本的要求。例如:
我 眼 中 的 爸 爸
天底下,我最不歡迎的就是爸爸,因為跟他在一起,我處處不痛快。
就拿這個星期天的事來說吧。我家對門的戴云哥哥參加山東省中學(xué)生運動會回來了,得了兩枚金牌和一枚銀牌。媽媽興致勃勃地把獎牌拿來給家里人看,只見那閃光的金牌和銀牌,系在鮮紅的緞帶上,沉甸甸的。全家人都替他高興,我更是佩服極了。媽媽順手把三枚獎牌掛在我的脖子上,爸爸笑瞇瞇地看著我說“兒子,好不好看?”我羞紅了臉忙點點頭。爸爸忽然讓我把獎牌送回去,我拿著獎牌往外走,心想,爸爸肯定又有什么陰謀,要不然不能讓我這么快就送去。果然不出所料,我一回來,他的臉色已晴轉(zhuǎn)多云。只聽爸爸說:“超超,你看了這些獎牌有什么感想?”你看看本來高高興興的事,又弄這么復(fù)雜,讓我談什么感想。戴云哥哥從小愛好體育,又受訓(xùn)練多年,我和他是井水河水兩回事,哪有什么感想。可我又不敢不說,只好說:“向他學(xué)習(xí)唄!”爸爸臉一沉說:“就這么一句?不行,去屋里好好想想!”我憋了一肚子氣又不敢違抗,只好像士兵一樣絕對服從命令,進自己的屋“好好想想”。
再說家里每天刷碗、倒垃圾,本來是媽媽全部承包,無怨無悔。可是爸爸卻偏偏讓我干,他和媽媽袖手旁觀,還不時地挑毛病,說什么從小就要養(yǎng)成愛勞動的好習(xí)慣。他平時愛給我買書,我是很歡迎的,可是我讀完了,他卻要我講給他聽,或給我提出書中的問題,稍有疏漏,就又遭頓訓(xùn)斥,說什么要認真看書,勤思考,不能看熱鬧。再比如,在家做作業(yè),隨便輕松一下,可爸爸卻不讓,“玩就玩,寫就寫,要講效率。”嗨!反正他都有理,處處跟我過不去。就連玩,我也玩不好。記得有一次,爸爸帶我到煙臺山公園玩,本來玩應(yīng)該是很開心的,可是爸爸一在就不一樣了。他給我講煙臺山的來歷,講燈塔的用處等等。我必須得認真地聽,因為爸爸隨時會考我。所以他帶我去玩,就和上課一樣得全神貫注,這能叫玩嗎!
爸爸不讓我痛快的事情太多了,幾乎天天都有。哎!什么時候我才能歡迎爸爸呢!
【簡評】這篇文章最大的特點就是說真話,寫實話。文章一開頭,作者就直言不諱地道出“天底下,我最不歡迎的就是爸爸”;然后,便講述爸爸“處讓我不痛快”的事例;結(jié)尾,再次強調(diào)“么時候我才能歡迎爸爸呢”。透過小作者這些真實的心里話,一個在生活中事事注意培養(yǎng)教育兒子的嚴父形象便躍然紙上了。盡管小作者可能一時還沒有認識到父親的這些良苦用心,還沒有體會到父親那滾燙的情懷,誤解了父親;可是小作者勇于說真話、寫實話,這一點是十分難能可貴的。
【思考練習(xí)】
(1)作文,為什么要說真話、寫實話?
(2)以《××,我想對您說》為題,向父母或老師寫一寫心里話。
3.怎么說就怎么寫 。
人在平常說話時,除要有意模仿他人之外,一般都是想怎么說就怎么說,愛怎么說就怎么說。因此,由于性別、年齡、性格、生活環(huán)境和生活經(jīng)歷等方面的差異所致,所有人說話的特點是各不相同的,每個人都會有自己說話的個性和“棱角”。這就好比人的長相,是各有特別之處的。個性、特點,這就是美,是不分優(yōu)劣的。
作文呢,也是如此,提倡:嘴上怎么說,手就怎么寫,即“我手寫我口”;寫自己想說的話、愛說的話,不說空話、套話,不刻意追求、模仿他人說話的腔調(diào)兒。這樣,由于寫了自己想寫的情景,說了自己喜愛說的話,貼緊了現(xiàn)實生活,抒發(fā)了真情實感,因此寫出來的文章,就容易做到內(nèi)容具體;生活氣息濃厚,語句表達順暢,有特色。
可以這樣講:“解放”自己的口和手,著眼于現(xiàn)實生活,緊緊貼近生活的脈搏,隨心所欲,怎么說就怎么寫,平日愛怎么說就怎么寫,充分體現(xiàn)自己的語言個性,這是提高作文水平的一個“秘訣”。例如:
愛 嘮 叨 的 媽 媽
我的媽媽是個40多歲的中年婦女。她什么都好,就是有一條:愛嘮叨。這
也是我和爸爸最受不了的。
“何揚”媽媽看到閑極無聊的我大聲說道,“我跟你說過多少次了,有空兒多讀會兒英語,放假多少天了,英語書連摸都不摸,開學(xué)以后……”“又來了,真煩,我去還不行嗎!”我小聲嘟囔著,不情愿地走進了小屋。“還有你,何新,星期日一大堆衣服不洗還看電視!去,快去!”“哎呀!知道了!知道了!”爸爸也放下遙控器急忙朝洗衣機走去。我們家就是這樣,我和爸爸總是受“老媽”的壓制。可又有什么辦法呢?我們只好默默地忍受她那喋喋不休的嘮叨。
有一次,我正在玩游戲機,媽媽干完了活,走進了大屋。“又玩上了?”我感到勢頭不對,回頭一看媽媽的臉:這張臉拉得老長,眉毛也由“10點10分”變成了“11點5分”。“剛開始玩,不過10分鐘,再說,作業(yè)也做完了。”我試探道。
“我最反對你玩游戲機了!玩游戲最費眼睛,你的視力是5.3,應(yīng)該好好保護。再說你有空干點什么不好,看書、畫畫、打球,非要……”我雖然有自己的一大套反駁媽媽的話,只是不想聽她那無休止的嘮叨,無奈只好將游戲機關(guān)上。
媽媽平時還非常愛干凈。只要她回家時看到家里的“臟、亂、差”現(xiàn)象后,就一下子變臉且把矛頭指向我和爸爸:“我一不在家,你們就把家里折騰得亂七八糟,還得我來收拾……”我們立即放下手中的事,一邊忙著答應(yīng),一邊以“每秒120個動作”的速度收拾家務(wù)。
說起來也怪,嘮叨是不愛聽,可是聽慣了不聽還不行。長時間的家庭生活已經(jīng)把“媽媽”和“嘮叨”融為一體了。如果沒有“嘮叨”就沒有媽媽,如果沒有“媽媽”就沒有“我們這個家”。看來嘮叨也是一種愛的表達方式,嘮叨也是一種情感的交流。
我愛我的媽媽,我愛她那喋喋不休的嘮叨。
【簡評】讀了這篇習(xí)作,我們不難感受到:作者的語言非常隨便,充分體現(xiàn)出自己的個性特點。如:“我和爸爸總是受‘老媽’的壓制。可又有什么辦法呢?”“這張臉拉得老長,眉毛也由‘10點10分?’變成了‘11點5分’。”“我們立即放下手中的事,一邊忙著答應(yīng),一邊以‘每秒120個動作’的速度收拾家務(wù)。”“說起來也怪,嘮叨是不愛聽,可是聽慣了不聽還不行。”也正是因為語言這樣隨便,文章才顯得這么生動,耐人尋味。
【思考練習(xí)】
(1)作文,為什么要提倡怎么說就怎么寫?
(2)以《那次,我真的很____》為題,寫一寫自己當時高興、生氣或委屈的情景。要求平日怎么說就怎么寫。
二、學(xué)會留心周圍事物 。
“內(nèi)容”(寫什么)決定“形式”(怎么寫),作文材料是排在第一位的,是壓倒一切的。作文時,無話可說,沒的可寫,這是最讓人犯愁的事。俗話說得好“巧婦難為無米之炊”。那么,怎樣才能使作文有話可說、有話可寫呢?出路有若干條,其中學(xué)會觀察,養(yǎng)成留心周圍事物、留心生活的習(xí)慣,是最為重要的途徑。作文就是生活的一部分,就是把你在生活中的所做、所想、所說寫成文字。法國大作家巴爾扎克曾說:“生活,無非是一堆細小情況,而最偉大的熱情就受這些情況管制。”
有人可能會抱怨說,現(xiàn)在的生活很單調(diào),自己生活的周圍更是枯燥、乏味,沒有什么可觀察、留心的。事實果真如此嗎?生活本身就是一個百花筒,今日的生活更是豐富多彩,充滿七彩陽光。只要我們注意觀察、感受一番,就會發(fā)現(xiàn)周圍有許許多多的事物可以入文;只要我們熱愛生活,留心周圍的生活,認真地想一想,就會發(fā)現(xiàn)生活中有許許多多看似很不起眼兒的小事,但確確實實是很好的作文素材。
簡而言之,生活中有寫不盡的內(nèi)容。可以說,生活處處皆文章。就怕蒙住自己的眼睛,塞緊自己的耳孔,視而不見,聽而不聞。
學(xué)會留心周圍事物,不是一件太容易做到的事,需要邁好“三步”:第一步,學(xué)會跟蹤觀察;第二步,學(xué)會定向觀察;第三步,學(xué)會隨機觀察。
第一步:學(xué)會跟蹤觀察 。
跟蹤觀察(也可以叫做追蹤觀察),就是對生活中的某一個事物或者自己周圍的某一個人物,進行連續(xù)的、多次的、反復(fù)的觀察(這種觀察,一般不是一次兩次能夠完成的),從而獲取具體、詳實的作文素材。這是學(xué)會觀察、養(yǎng)成留心生活習(xí)慣的最初始的階段。
比如,同學(xué)們經(jīng)常吃某種蔬菜(或水果),但不見得就能很好地把它寫出來。其中很重要的一點,就是對這種蔬菜(水或果)不是真正了解、熟悉。要想寫好這種蔬菜(或水果),就需要對它的生長過程進行跟蹤觀察,同時做到觀察一次就及時地如實記載一次。若生長過程太長,要作好計劃,定期觀察,并一一記下這種蔬菜(或水果)不同階段的外形、顏色等。這樣,就為寫好這種蔬菜(或水果)做了充分的準備。
又如,同學(xué)們從小就生活在媽媽身旁,終日享受著媽媽無微不至的關(guān)懷,但不見得就能出色地把《我的媽媽》、《媽媽的一天》、《媽媽的星期天》這些文章寫出來。其中根本原因還是對媽媽所付出的一切,不十分地了解、清楚。這就需要對媽媽進行跟蹤觀察,捕捉更多、更為感人的作文素材。
大家再讀讀下面這篇習(xí)作,想想文章為什么寫得這樣具體、引人。
金 絲 熊
我家養(yǎng)了一只金絲熊,它既是一個小笨笨,又是一個機靈鬼。
金絲熊披著一件淡粉色的“絨毛大衣”,摸上去,非常柔軟光滑。它的腦袋尖尖的,是小三角形。它的兩只眼睛又黑又亮,宛如兩顆黑色的瑪瑙。它的耳朵很小,但是很靈敏,不然,怎會有一聲風(fēng)吹草動就嚇得它躲在墻角里呢?它的鼻子真是小巧玲瓏,綠豆般大小的黑鼻頭上有兩個小洞洞,那就是它的鼻孔啦。它的嘴巴翹翹著,仿佛在跟誰賭氣。它的四肢下,長著五趾叉開的小爪。它的尾巴很短,還微微翹起,走起路來還左右搖擺。
有一天晚上,金絲熊趁我在看電視,把它的“小屋”咬了一個大洞,跑出去玩了。第二天清早,我被一陣“撲撲”的聲音吵醒。原來,金絲熊玩了一個晚上,玩累了,想回自己的“小屋”去睡覺,可是怎么也找不著洞口了,真是個小笨笨。
一個暑假的中午,我切了一些蘿卜條喂它,它用小爪捧起蘿卜條的一端狼吞虎咽地吃了下去。隨后,一條、二條……幾分鐘就吃光了。我正想稱贊它吃得快,忽然發(fā)現(xiàn),它那尖尖的頭變扁了,太奇怪了!我想仔細看看這是怎么回事。這時,它正背對著我津津有味地品嘗蘿卜條。我看了它一眼,心想:這又是哪里來的蘿卜條?我一定要解開這個謎。于是,我便裝著若無其事的樣子走回屋,又馬上躲到離金絲熊比較近的一個衣柜后,靜靜地看著它的一舉一動。金絲熊身體使勁地蠕動。突然間,它嘴里涌出了一根蘿卜條,接著,兩根、三根……不一會兒,就堆起了一座“小山”。然后便津津有味地吃了起來。我想起《十萬個為什么》里給我們的解答是,金絲熊嘴的兩側(cè)有兩個囊,為了讓自己吃得多些,便把食物藏在囊中,當想吃的時候,便把食物弄出來,獨自享用。小小的金絲熊,卻有那么多鬼點子,真是個機靈鬼。
金絲熊,我真喜歡你。
【簡評】這篇習(xí)作寫得很出色。文章中,詳實而生動地描述了金絲熊可愛的外形,趁小主人不注意逃出“小屋”卻迷途難返的情景,為吃得多些而把蘿卜條藏在囊中的秘密。文章之所以寫得如此具體、引人,這全是小作者跟蹤觀察的結(jié)果。
【思考練習(xí)】
(1)什么叫跟蹤觀察?為什么要學(xué)會跟蹤觀察?
(2)跟蹤觀察“媽媽下班之后”或““媽的星期天”,然后以《媽媽下班之后》或《媽媽的星期天》為題,寫一寫自己觀察到的內(nèi)容 。
第二步:學(xué)會定向觀察 。
定向觀察(也可以叫做有重點的觀察),就是對生活中的諸多人物或事物,進行有方向、有選擇、有重點的觀察,從而獲得具體、詳實的作文素材。這是繼“跟蹤觀察”之后,學(xué)習(xí)觀察,養(yǎng)成留心生活習(xí)慣的第二個階段。
例如,要同學(xué)們寫《我尊敬的一個人》。這就需要同學(xué)們在家庭成員、親戚鄰里、學(xué)校教職工等廣大人群中,進行有選擇的、有重點的觀察,進而發(fā)現(xiàn)和積累足以表現(xiàn)這一人物某一方面品質(zhì)的作文素材。
又如,教師要同學(xué)們在本周寫出《我的小伙伴》或《他,真值得我學(xué)習(xí)》這些作文。這就需要同學(xué)們在兄弟姐妹、周圍親朋好友、學(xué)校同學(xué)伙伴等眾多人物中,進行有方向、有重點的觀察,進而發(fā)現(xiàn)和積累足以表現(xiàn)這一人物的、動人的作文素材。
為了發(fā)現(xiàn)和積累表現(xiàn)寫作對象身上更生動、感人的素材,在定向觀察的基礎(chǔ)上,當然也可以作一些跟蹤觀察。如下面這篇短文:
我 的 爸 爸
如果有人問我,你最崇拜的人是誰?我會毫不猶豫地回答:我最崇拜我的爸爸。
我的爸爸是一個才不出眾、貌不驚人、四十開外的普通工人。他長方臉,掃帚眉,大眼睛,經(jīng)常穿一身半舊的中山服,一雙總不離腳的打著補丁的鞋。爸爸是一個儉樸的人。他常說:“現(xiàn)在咱生活好了,但仍需要儉樸,沒聽歌中還唱‘勤儉是咱們的傳家寶’嘛!”爸爸的一個背心,不知穿了多少年,縫了又縫。為此,我勸爸爸:“您買個新背心,又花不了多少錢。買一個算什么!”可爸爸卻說:“這個背心還能穿,湊合著就甭買了!”唉,真是的。聽,弟弟也和爸爸開玩笑呢:“爸爸總和這背心形影不離,好像這背心跟您感情有多深似的。”爸爸聽了,只是撲哧一笑。爸爸儉樸可不是這一件事,多著呢!
吃飯的時候,總能看見爸爸吃剩菜、剩飯。瞧,別人都吃著香噴噴的米飯,不住地往碗里夾著炒雞蛋、花生米、炒芹菜……爸爸卻啃著昨天的剩饅頭。我又開了腔:“您是何苦呢,放著新做的飯不吃,吃剩飯。”爸爸笑著說:“沒關(guān)系,饅頭就咸菜,挺好吃的。再說,這剩飯沒人吃,扔了怪可惜的。”接著,又啃起干饅頭來。
爸爸在吃穿方面儉樸,在工作上更是注重節(jié)省。前幾天,廠里要爸爸寫材料。爸爸就從早到晚琢磨起來。用的紙恨不得每個角落都寫上字,更甭說背面了。我又對爸爸說:“您怎么這么傻,紙又不是咱家的,公家的還不隨便用!”爸爸說:“公家的就是國家的,國家的就更不能浪費!” 。
啊,爸爸的形象是那么深刻地在我的心靈里打下烙印,它督促我永遠做一個儉樸的人。
【簡評】在眾多值得尊敬、愛戴的成員中,作者定向觀察的是自己的爸爸。在確定了重點觀察對象的基礎(chǔ)上,作者又少不了進行一番細致的跟蹤觀察。正因如此,小作者才發(fā)現(xiàn)了這么多優(yōu)秀的作文材料,以致從衣、食、用三個方面表現(xiàn)了爸爸儉樸節(jié)省的好品質(zhì)。
【思考練習(xí)】
(1)什么叫定向觀察?如何進行定向觀察?
(2)定向觀察學(xué)校中的老師或同學(xué),然后以《我尊敬的一位教師》或《值得我學(xué)習(xí)的一個同學(xué)》為題,把觀察到的內(nèi)容寫出來。
第三步:學(xué)會隨機觀察。
隨機觀察,就是在自己的生活領(lǐng)域內(nèi),面對五彩繽紛的大千世界,隨時隨地留心觀察,及時捕捉生活中各個方面各個角落的人物、事物、景物,及偶然看到的、聽到的并由此想到的事件。
隨機觀察,事先不可能有什么準備,也不可能有什么專門的目的、方向。因此,這種觀察是比較難做到的,是學(xué)會留心生活、養(yǎng)成良好觀察習(xí)慣的最高階段,當然也是同學(xué)們應(yīng)該全力追求以及努力達到的目標。因為,作文中的材料,決大多數(shù)來自“隨機觀察”。
這就要求我們,不管什么時候(在家或是在外),也不論走到哪兒、干什么(上學(xué),遛商場,走市場,串親戚,看電影,外出旅游,參觀等),時刻注意著耳(聽)、著眼(看)、著手(觸)、著心(想)。總之,自己生活的領(lǐng)域有多大,就把隨機觀察的范圍擴展到多大;處處留心,做生活的有心人;要把隨機觀察納入生活,使它成為生活的一部分,徹底丟掉為了眼下作文才去觀察的急功近利的作法。
留心處處皆學(xué)問,留心處處皆文章。著名作家葉圣陶先生對此曾強調(diào)指出:“在實際生活里養(yǎng)成精密觀察和仔細認識的習(xí)慣,是一種準備工夫,不寫文章,這樣的習(xí)慣也得養(yǎng)成。如果養(yǎng)成了,對于寫文章大有用處。”
讀讀下面這篇文章,看看小作者是怎么做的,聽聽他又是怎么說的。
我 愛 逛 街
我愛逛街,但我逛街卻不像媽媽逛街那么單調(diào)。我喜歡街上人間萬象。
我靜立街頭,看過往行人的穿著打扮。黑灰“的卡”制服統(tǒng)治的天下已一去不復(fù)返了。走出溫飽、邁向小康的人們開始下功夫精心裝扮自己了。看,青年小伙子要么西裝筆挺,文質(zhì)彬彬;要么T恤衫,牛仔服,灑脫大方,總讓人感到充滿青春活力。姑娘們最引人注目,她們衣著色彩艷麗,式樣別致,給人一種美的享受。小孩子們也打扮得如花似錦。就連老奶奶們也趕“時髦”,穿上了“太太服”。瞧著他(她)們那神采奕奕的勁頭,真叫人開心。
我癡癡地站在高高的立交橋上,向遠眺望。那連綿的公路連接了一座座設(shè)計新奇的立交橋,猶如一條橫臥的巨龍。我對照汽車圖片認識了許多種汽車。現(xiàn)在,我能準確地辨出七八十種汽車的名字、型號及產(chǎn)自哪個國家,特點和性能是什么。為此,同學(xué)們還送我“汽車專家”的雅號。各式各樣的汽車在寬闊平坦的公路上疾馳。我總覺得這多么像巨龍的熱血在奔流。巨龍動起來了,馬上要騰空了。每當這時,我就恨不得自己一下子長大,和巨龍一起騰飛。
逛街使我積累了許多寫作的素材,使我在多次作文比賽中獲獎;逛街使我得到了許多課堂上、書本上得不到的知識;逛街使我體味到了改革大潮給中國帶來生機的意義;逛街使我看到了祖國光輝燦爛的明天;逛街使我悟到了“接班人任重道遠”這句話的意義。
【簡評】文章中提到的“逛街”,這是有目的的,然而作者在“逛街”中卻注意隨機觀察人間萬象;小作者所說:“逛街使我積累了許多寫作的素材”,“得到了許多課堂上、書本上得不到的知識……”這不正是隨機觀察的意義嗎?就說本文,不也是隨機觀察的結(jié)果嗎?
【思考練習(xí)】
(1)什么是隨機觀察?為什么要學(xué)會隨機觀察?如何做到隨機觀察?
(2)以《上學(xué)(或放學(xué))路上》、《逛大街》、《遛商場》或《去集貿(mào)市場》為題,寫一寫自己隨機觀察到的內(nèi)容。
三、注意積累作文素材 。
要解決作文“沒的寫”的難題,學(xué)會觀察,養(yǎng)成留心周圍生活的習(xí)慣,這是前提。在此基礎(chǔ)上,還在學(xué)會積累素材。積累素材,就是把自己看到的、聽到的、想到的內(nèi)容,或親身經(jīng)歷的有意義、有意思的內(nèi)容,及時筆錄手記,儲存起來。
積累素材,可以加強記憶,同遺忘做斗爭。如果不及時將素材記錄下來,時間一長,也就模糊、淡忘了。獲取、積累的材料越多,作文時,對材料進行優(yōu)選、篩選的余地才越大。腦海空曠如野,作文時自然也就不會有好的材料可選。另外,加強積累,能逐步提高自己的認識。認識能力提高了,作文水平自然也就容易上去了。
積累素材最好的方法就是專門準備一個小本子,以記錄素材,儲存作文信息。這個本子就是個材料庫,等到需要寫作文的時候,翻一翻,找一找,提出信息。這樣,就再也不用愁作文時沒的可寫了。積累作文素材的途徑很多,主要有:在觀察周圍生活中積累,在自身的生活中積累,在與他人的交往中積累,在課內(nèi)外閱讀中積累,在自己寫過的作文中積累。
1.從觀察中積累素材。
從觀察中積累素材,就是積累從觀察中得來的內(nèi)容和體驗。具體地說,就是要求同學(xué)們,把在生活中自己每時每刻看到的、聽到的、想到的有意義或有意思的內(nèi)容,觸摸到的、品嘗到的、耳聞目睹到的新鮮事物,及時記錄下來。在觀察中積累,這是重要的積累作文素材的途徑。因為小學(xué)生主要練習(xí)寫的是記敘文,而記敘文絕大多數(shù)寫的又都是作者的見聞及感受。
積累從觀察中得來的內(nèi)容和體驗,最常用的方式就是寫觀察日記。跟蹤觀察時,可以邊觀察邊記錄,也可以定期寫觀察日記。這種記錄,強調(diào)要具有一定的連貫性。定向觀察時,為了方便觀察,最好是在觀察之后進行追記。
隨機觀察,強調(diào)作捕捉性隨記--及時準確地把自己偶然觀察到的新事物、好素材及突發(fā)奇想等記錄下來。因為這些素材具有偶發(fā)性和一閃而過的特點,所以“隨記”要及時,要像捕捉一種小動物那樣,把它“捕捉”到自己的隨記本上。這種捕捉性的隨記最有價值,它對拓寬寫作面,寫出有新意、有認識深度的文章,幫助最大。
無論是哪種觀察日記,篇幅都可長可短。可以成文,也可以是個片段(記下要素、梗概),只要及時地把觀察所得、所感記錄下來,就達到了目的。需要引起注意的是:寫觀察日記,不能只顧寫觀察景、物的日記,更要重視寫觀察人、事(活動)的日記。
下面這篇短文就是由觀察隨記展開的,大家讀一讀,體會一下寫隨記的意義。
我為有這樣的爸爸自豪
今天,爸爸開著汽車帶著我回老家。我們動身時,空中飄著雪花。汽車駛出十幾公里后,雪大了,地上變白了。
為了安全,爸爸把車速降到二十幾公里。當汽車行到一個道口時,我們發(fā)現(xiàn)一輛吉普車停在路旁。爸爸忙剎住車,跳出駕駛室,來到那輛車前,我也跟了去。那司機是一個二十幾歲的小伙子,滿身是油,一看就知道是在車下修理弄的。他見到我爸爸,就說:“我是去各莊的,去縣城辦事回來,沒想到車壞了,可怎么也找不出毛病。”爸爸說:“沒關(guān)系,我來幫你修。”小伙子聽了很激動。
爸爸熟練地打開車前蓋,仔細地檢查起來。功夫不大,爸爸的身上落滿雪花,臉被凍得通紅。大約有一節(jié)課的功夫,爸爸幫他修好了車。小伙子激動不已:“今天若沒有您的幫助,我可就回不去了。這50元錢請您一定收下。”爸爸笑著說:“這錢你收起來。誰遇到這種情況,都會幫忙的。天快黑了,你快點趕路吧!”說完,爸爸轉(zhuǎn)身回到自己的駕駛室,發(fā)動起了汽車。當我們的汽車要離開時,爸爸把手伸出駕駛室,說了聲“再見!”我看見小伙子拿著錢,眼圈紅了。他站在車旁,舉著手,目送著我們。
我被爸爸熱心助人的行動所感動,我為有這樣一位好爸爸而自豪。
【簡評】這不是一篇非常優(yōu)秀的文章嗎?“開車動身→雪大慢行→道口停車→熱心助人→拒收謝酬→道別起程”,行文流暢,真實感人。這可都是小作者善于從觀察中積累素材,及時寫隨記帶來的好處。
積累從觀察中得來的內(nèi)容和感受,除采用寫觀察日記的形式外,還可以建立、使用觀察卡片。
【思考練習(xí)】
(1)如何從觀察中積累素材?寫觀察日記要注意哪些問題?
(2)觀察日記貴在堅持,你打算堅持觀察,堅持寫日記來提高自己的寫作水平嗎?
2.從閱讀中積累素材。
從閱讀中積累素材,就是要求同學(xué)們平時在讀課文、看書報時要多點記性或動動筆墨,把自己覺得感觸最深啟發(fā)最大的部分記下來,以增加自己的閱歷,為日后的交流、寫作打下基礎(chǔ)。我們語文單元的基礎(chǔ)訓(xùn)練里,有專門的語言積累和運用,都是些最好的成語或諺語,名言或警句,很值得同學(xué)們熟記并理解其意思。
只要同學(xué)們勤動腦子勤動筆頭,把平時自己積累的詞語、句子大膽的說出來、寫出來,就沒有寫不好的作文了。那時,作文難,看到作文心就煩的問題就迎迎刃而解了。
只要勤動筆,作文其實挺簡單。
[小學(xué)生作文指導(dǎo)與訓(xùn)練講座--素材積累]相關(guān)文章:
1.課件素材的積累
4.講座通知范文
5.教育講座的主持詞
6.名師講座主持詞
7.早教講座主持詞
10.山峰造句積累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