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拼音講座

    發布時間:2017-1-20 編輯:互聯網 手機版

      一、  漢語拼音教學的目的、任務

        教兒童熟練地掌握漢語拼音,培養學生直呼音節和書寫音節的能力,使漢語拼音成為提前讀寫,全面進行語言訓練的工具,是“注音識字、提前讀寫”的前提條件。所謂直呼音節和書寫音節,是指看到一個音節,不用現拼現想,能直接讀出來;聽到或想到一個音節就能正確寫出來。熟練掌握漢語拼音,目的是幫助兒童識字、閱讀、寫作和學習普通話,以全面提高語文教學質量。

    二、漢語拼音教學要求

        培養學生直呼音節和書寫音節的能力,使漢語拼音成為提前讀寫、全面進行語言訓練的有效工具,熟練掌握漢語拼音,應該達到以下幾項要求:

    1、學會23個聲母(包括y、w),6個單韻母,8個復韻母,1個特殊韻母(er),9個鼻韻母。

    2、學會四種聲調和輕聲,掌握韻母定調法。

    3、具有直呼音節的技能和書寫音節的基本功。

    4、學會整體認讀音節16個。

    三、漢語拼音教學的原則

    漢語拼音教學在“注提”實驗中發揮了多功能作用。教學中除了要遵循實驗教學的基本原則(整體性原則、主體性原則、實踐性原則)外,還要遵循以下幾方面的原則:

    1、以掌握音節為中心。

    拼音教學以掌握音節為中心,采取“整體-部分-整體”的教學方法,這也是“綜合-分析-綜合”的分析過程。除了音韻母教學外,教材中每課都從詞語入學,再按從音節到字母再到音節的程序安排教學內容,強化直呼音節的訓練。即首先借助圖畫認讀以拼音形式出現的詞語; 再從詞語中提出重點學習的音節,分析出組成這個音節的聲母、韻母,最近學習運用連讀的方法還原到音節、詞語上來。

    2、秩序漸進的原則

    在拼音教學中,單韻母教學是全部拼音教學的基礎,它是按照以熟導新的原則編排的。所以單韻母教學一定要穩、實。穩就是首先老師不要認為單韻母教學比較容易,讓學生讀讀寫寫就完事了。學生入學程序參差不齊,教學中一定要穩扎穩打。實就是讓學生對單韻母及四聲真正做到張口就讀,聽到會寫。反復進行認讀訓練。這個基礎打好了,以后幾個單元的內容就比較容易學習。為了有利于直呼音節的教學,教材打亂了傳統的聲母排列順序,從發音上看,m l f h p等較容易,b d g等較難。教材把容易的放在前面教,等到學習對聲韻連讀有了一些領會后再教難的。在直呼音節上,剛開始學生掌握有一定的難度。比如我們用“支架法”進行直呼訓練,學生就有聲韻分離不會連讀的現象。因此在不降低拼音教學要求的前提下,從降低難度、分散難點,搞好拼音教學的目的出發,也可以采取“過渡法”進行訓紅。所以在教學中,要十分重視發揮學生的學習潛力和學習主動性,培養他們以熟帶生的能力,注意教材的內在聯系,由易到難,抓住關鍵,循序漸進,提高拼音教學的質量。

    3、直觀性原則

    剛入學的小學生學習漢語拼音,往往感到沒有趣味,特別是直呼音節,要經過幾十次乃至上百次的反復訓練,才能形成初步的技能、技巧。如果教學中,不注意調動學習學習的積極性,這種訓練就會使學生感到索然無味,失去學習興趣。因此在教學中,我們要注重直觀教學的俢,根據學生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的特點,教學時應用幻燈片、圖片、卡片、音響、游戲等直觀手段,音形結合,突破難點,使知識具體化、形象化,為學生感知、理解和記憶知識創造條件。

    例如事先在黑板上畫些有趣的圖形,中間寫上音節、音節詞和音節句,并編上號,然后在小紙條上也編上號,再讓學生摸紙條,讀出對應的音節。凡能正確、流利直呼出音節的,就發給一朵小紅花,以資鼓勵。不會讀的就請“小老師”教讀,只要學生能再次正確呼讀出,教要給予鼓勵,這樣就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另外還可以開展“送信”、找朋友、摘蘋果等各種形式的游戲,交大量的反復訓練用于生動活潑的游戲中,學生感到學習是一種樂事、效果好。教學時,充分利用課本中的圖畫,引導學習看書,逐步掌握看書的方法。

    4、精講多練的原則

    根據兒童聽覺靈敏、模仿性強的特點,應培養學生仔細聽音的習慣。所以教師要針對兒童的年齡特點和接受能力,只做最必要的說明或講述,做出示范,訓練學生按要求正確地模仿發音、拼音,并及時糾正發音中的錯誤。在教字母發音時,教師示范時要讓學生注意看口型,聽仔細。而不是向學生說明字母的發音部位及發音方法。

    多練是學習學好拼音的重要途徑。要充分利用各種教具,學具,采取生動活潑有趣的形式進行訓練。拼音教學一環扣一環,前面是后面的基礎。因此前面不鞏固就先不要往下教,做到步步為營,穩扎穩打。為此,要加大練習的密度,使學習在練習中加強理解和記憶,形成技能。

    5、結合語言實際的原則

    漢語拼音是拼寫普通話的。教學時要提示規律,讓兒童從語言實際中學習,并將所學的知識,運用于語言實際,要注意做到教學拼音與學普通話相結合。要根據各階段的教學內容,設置語言環境,充分利用語言材料,把拼音同語意聯系起來,豐富詞匯,發揮語言,調動兒童學習的積極性。布置教學環境、創辦拼音園地、一句話新聞等,給學生創造運用漢語拼音的機會,以鞏固教學效果,并為提前閱讀和寫作打下良好的基礎。

    四、漢語拼音教學的幾種教法

    1、抓特點,激情趣

    剛入學的學生年齡小,樂于動,有意注意時間短。如果只把一個個干巴巴的字母教給他們,他們會感到沒有興趣。在第一課的引題中,可以設計這樣的導言來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巴瑢W們,你們愛不愛聽故事,想不想知道‘十萬個為什么’的內容呀!老師這里有一把金鑰匙,誰能拿到它,誰就能自己講故事,看《十萬個為什么》了,你們想不想得到它?這把金鑰匙呀就是漢語拼音!苯又膛錁穬焊琛捌匆糇帜赣锰幋螅x書識字需要它,幫助講好普通話,我們決心學好它”。從而激起學生樂的興趣。

       2、單韻母示范發音,形象記憶

    教師可抓住一年級學生模仿性強這一特點,在教學

    韻母的發音時,注意采取口形示范與講解相結合的方法,并盡量使用兒童語言。教字母發音時,讓學生仔細看教師口形,然后模仿發音練習?梢哉f“嘴巴張大aaa,嘴巴攏圓ooo,小嘴一咧eee,牙齒對齊iii,嘴巴突出uuu,撮個小圓uuu”。字形的記憶,可以利用實物形象記憶。借助圖畫,指導觀察圖,比較字母的字形與圖形的相似點,教順口溜:“圓圓臉蛋羊角辮,張大嘴巴aaa;太陽出來紅彤彤,公雞一叫ooo;清清池塘一只鵝,水中倒影像個e,漂亮衣服墻上掛,釘帽衣服連成i,烏鴉的窩uuu,紅紅鯉魚頭尾翹,吐出兩個小泡u”。

    3、        易混聲母對比練

    教易混聲母b、d時,出示ba、da,讓學生比較兩個音

    節的異同,找出不同點后,指導學生觀察: b像數字中的哪個數,d呢?教師可引導學生說口訣:正6b, 反6d。由此可編出其它易混聲母的口訣:正9q,反9p;單門n、雙門m;上鉤f、下鉤t。

    4、        利用單韻母巧記復韻母

    我們知道,復韻母是由單韻母組成的。在教學中,可

    利用漢語拼音的這一特點,運用單韻母的發音方法,教學復韻母。如ai,教學時講清:先發a的音,口張大,發音響亮,慢慢滑向i,口形逐漸變小,發音較短,合起來一口氣讀成ai。先慢后快,然后讓學生自己練習,掌握正確的發音方法。另外,利用這種發音方法也便于區別字形,如iu 或ui。

    5、借助故事學易混復韻母

    復韻母ei和ie,iu和ui易混淆,可以先讓學生比較異同,然后邊講故事邊學習。在區別ei和ie時,可以講e 、i本是好姐妹,e是姐來i是妹;姐在前面喊妹妹(ei  ei  ei),妹妹飛快跟上姐,妹拉姐來到大田野(ie  ie  ie),這樣比較容易區分,也可以引導學生模仿編故事。

    認識iu 和ui時,i、u也是好兄弟,i是哥來u是弟,哥哥帶弟去春游(iu  iu  iu),弟跑哥前抖神威(ui  ui  ui)。最后多用些含ei 、ie和 iu、 ui的音節,讓學生在比較判斷中熟記于心。

    6、借助兒歌學jqx拼寫規則

    教學jqx的拼寫規則,可以從整體入手,出示一些音節,如jin、qiong、xue、jian等,讓學生比較分析,從而找出規律:jqx后面的字母只能是i或u。jqx只能與iu開頭的韻母相拼。告訴學生:jqx仨小孩兒,iu是父母,只要一出門,孩子就跑前,他們很害羞,躲著生人走;抓緊父母i或u的手,從來不愿丟。教兒歌:jqx真有趣,離不開i或u,見生人,就躲開,你說稀奇不稀奇。再置疑,jqx后面的字母u為何讀u?讓學生知道u上的兩點省略了。編兒歌:小u碰到jqx,兩點坐飛機。

    7、記聲調

    聲調是拼音教學的一個重點,四個聲調符號的形狀也正好是聲調的升降形狀。教學時,可以說:同學們看a,老師給它戴上不同的小帽子,它的讀音就不同了。給a戴上一頂小平帽是一聲,讀聲平(ā);戴個向右揚的帽子是二聲,讀出疑問的口氣(á);戴個張口小帽子是三聲,讀時要拐彎(ǎ);戴個向左歪的小帽子是四聲,讀出表示答應的語氣(à)。同時教兒歌:一聲平,二聲揚,三聲拐彎,四聲降。

    8、記標調

    標調是拼音教學重要的一部分。學生有時弄不清聲調應標在哪個韻母上,教一首兒歌,問題就迎刃而解了。如:“有a不放過,沒a找oe,iu并列拼在后,單個韻母不用說,輕聲不標就空著!

    9、直呼音節

    ① 支架法

    “支架法”就是按聲母的發音部位,擺好口型,再按聲

    母的發音方法呼出韻母。如教ma這個音節時:先做好聲母m的口形,不發音,再發a的音,氣流不斷,呼出ma這個音。老師一定要強調,聲母做口形,要發但不發音,讓學生跟著老師發音練習。在此基礎上,老師可以教給學生發音方法口訣:聲母支好架,韻母連著發。前后一口氣,千萬別分家。然后用同樣的方法,直呼別的音節,加以鞏固。

    ② 過渡法

    過渡法就是從“三呼”入手,向“直呼”過渡的教學方

    法。開始教拼音的時候,讓學生掌握“零件”和聲韻成音的規律;運用m~a→ma的方法拼讀,逐漸經過暗拼,最近達到直呼。開始時可以運用“前音輕短后音重,兩音相連猛一碰。”這一口訣,引導學生入門。當學生能把聲和韻母拼成一個音節時,要告訴學生在心里暗拼,張口讀出音節。這也是“看在眼里,拼在心里,讀在口里”。經過一段時間的訓練,學習拼法比較熟練了,熟能生巧,可進一步提出聲韻連讀的要求,即按照“聲母韻母連著讀,加快速度一口呼”這一要領。不經暗拼,直呼而出。這里的關鍵是在“連著讀”上。教師做示范時,可先慢,讓學生理解、體驗,再逐步加快速度。

    采用過渡法可以避免聲母名稱音和呼讀音混淆,教師易

    教,學生易學,家長也易參與輔導,也有利于與學前教育的銜接。但是學生已熟悉的音節或詞語,就要積極地盡早地引導學生直呼出來,不要停留在三呼階段,更不能養成呼必有三的階段。

    ③ 聲介合母與后隨韻母連讀法

    聲介合母是拼音教學中的一大難點。教學時首先要講清

    概念,即什么是聲介合母,什么是后隨韻母。如gua,g是聲母,u是介母,gu是聲介合母。把它看做一個整體,當作聲母,a是后隨韻母(指出ua不是復韻母)。連讀時可采用支架法連讀。先擺好gu的口形,連發后隨韻母a的音,就讀gua?谠E是“前音后音看分明,兩音急讀就拼成”。

    為了防止學生丟介音,可以適當進行有介音和無介音的

    對比練習,另外教給學生判斷介音的方法。首先要知道,介音只包括iuu,另外,介音除了與聲母能拼外,與后隨韻母也能相拼,而復韻則不能。如gua和gui,gua中的u,與g拼成gu,與a拼成ua; u 就是介母;而gui中的u,與g拼成gu,卻不能和i相拼,u就不是介母,與i合成復韻母ui,這樣就能分清前音后音了。同時要交待jqx與后隨韻母相連時,后面必須有i或u兩個介音,否則不能跟韻母連讀成音節。

    五、漢語拼音教學的一般步驟

    根據“注提”教學“總-分-總”的教學原則,漢語拼音教學(除單韻母教學)都從詞語入手,再按從音節到字母,最后又回到音節的程序安排教學內容,強化直呼訓練。大致可分:

    第一步:按圖識詞

    第二步:分析聲韻

    第三步:訓練直呼

    第四步:指導書寫   

    [漢語拼音講座]相關文章:

    1.有關講座主持詞

    2.講座通知范文

    3.教育講座的主持詞

    4.名師講座主持詞

    5.早教講座主持詞

    6.關于講座的主持詞

    7.如何教學漢語拼音

    8.漢語拼音gkh課件

    9.漢語拼音的課件

    10.漢語拼音的總復習課件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午夜福利无遮挡h动漫 | 午夜一区二区免费福利麻豆 | 一区二区三区四区日韩 | 亚洲欧美在线一级二级观看 | 亚洲精品视频福利网 | 日本永久免费A∨在线视频 亚洲国产日韩欧美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