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長鶯飛之時,我最醉心于清風。柔柔的那一縷春風,宛如母親的手,仿佛撣去心靈的浮塵。恰在此時,坐在窗前,執一本書,品一碗茗,穿梭于文字之間,與名師大家對話,唇齒留香,蕩滌心靈------
恍惚間,堅守在三尺講臺已有十一年,四千多個日子里,聽得最多的是人們對教師從不吝惜的贊美,本該倍感身受,卻在從教多年后,心生慚愧與惶恐。周遭幼兒園頻頻發生虐童案,某某學校學生不堪重負跳樓輕生,衣冠校長恣意妄為,觸犯法律------無一不刺痛著我的心。反省自己,驚覺曾幾何時,年輕時許下“獻身教育,甘為人梯,點燃自己,照亮他人”的誓言,隨著平淡日子的劃過,激情化作憤懣,愛心變作指責,誨人不倦也漸為暴跳如雷。茫然若失間,打開《教師道德修養》,讓心靈之花在閱讀中綻放,在引領中成長。
記得法國作家羅曼羅蘭說過:“要撒播陽光到別人心中,總得自己心中有陽光。”我國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孔子也說過:“其身正,不令則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可見作為教師,若不能做學生健康成長的路標,縱然水平再高,教育的方式再好,藝術性再強,都是無根之木、無源之水。從教育學和心理學角度上說,教師的思想、行為,情感都清晰地印在學生的腦海里,成為學生成長的無聲路標,這種無聲路標將在學生的心靈形成孩子進步的內在動力。所以,每個教師的師德就如同灑進孩子心靈的“陽光”,如同引導孩子成長的“無聲路標”。 選擇了民工子弟學校的三尺講臺,我心中的教師職業道德就寓含在甘愿清貧,樂于奉獻之中。盡管我們的工資不是很高,條件也不是很好,福利幾乎為零,但每當我走進校園,面對一個個標準的隊禮,一聲聲清脆的“老師早”;當走進圣潔的課堂,看到一雙雙渴求的雙眸,一顆顆無邪的心靈;當課間泡在孩子中間,看到一個個生龍活虎的身影,一張張天真爛漫的笑臉。我的心在頃刻間就醉了。透過書本縷縷墨香,我記起了那一天------
那是個初春的中午,陽光很好。我像往常一樣從學校食堂向辦公室走去,路上我看見了他們兄弟倆。很不起眼的兩個孩子,如果一定要說出點什么不同,那就是兄弟倆從來不在學校用餐。因為他們是回族。我們所有的老師似乎都習慣了送飯爺爺的那頂雪白的四角帽,習慣了兄弟倆執著地端著飯碗站在大樟樹下就餐的模樣,習慣了祖孫三人旁若無人地交談,吞咽和生活。從來都是波瀾不驚的,但今天貌似有些不同。爺爺竟不知為何回去了,弟弟正嗚咽地哭著,哥哥端著飯碗滿臉通紅,不知所措。“怎么了?”我踱步過去隨口問道。沒人說話,哥哥抬起了頭,一雙清亮的眸子,寫滿了委屈還有絲絲的尷尬。“告訴我,好嗎?也許我可以幫你。”我的語氣很職業化。“他,他把沾了他口水的飯倒在了我碗里!反正我不吃了,都給他!”弟弟忍不住了。“是嗎?為什么這么做呢?”我的聲音拔高了。“我,我只是想給弟弟一些湯。爺爺生病了,今天的面送得少,我怕他吃不飽......”這囁嚅的聲音一下子鉆進了我的心,使他變得潮濕而松軟。我撫了撫這顆還沉浸在內疚中的小腦袋,一種母性升騰在心中。我向弟弟賠了些好話,再小心翼翼地把哥哥碗中的湯倒回弟弟碗里,然后找來餐巾紙擦拭碗邊和我們沾了油跡的手。做完這些,我望了望和好如初的兄弟倆,笑了。
日子淡定而從容地劃過,那天的事猶如鴻雁飛過,誰也沒去在意他。又一個陽春三月,輪到我周一值日。不知是不是剛過完周末,孩子們表現得特別興奮。我在自己的勢力范圍內,東奔西走,卻總是難以制止住他們打鬧奔跑的身影。正當我筋疲力盡之時,我看見了一個小小的身影,他正在幫我維持秩序,幫我撿起地上的垃圾,幫我聲嘶力竭地喊著:“別跑,小心!”我的眼睛頓時浮上了一層霧氣,我的心在那一刻充溢著酸楚和甜蜜。楊柳為感謝春風給予它成為舞者而年年蔥蘢;繁花為感謝清晨贈予它甘露而香遠益清。孩子,我要感謝你,是你打開了我對教師這個職業市儈而狹隘的理解,是你向我詮釋了生命中何為奉獻的最全面意義。正如書中所言:“教育應是有童心的人從事的最人道的事業,愛是教育的營養,沒有愛就沒有教育。”
當我們的身邊日漸充斥著浮華的追求,迷離的誘惑,教師的言行更可以被解讀為學生的榜樣,社會的標桿。徐特立老先生說:“教書不僅是傳授知識,更重要的是教人,教育后一代成長為具有共產主義思想品質的人。因此,學師范,做人民教師的人,他的思想品質的好壞,也就格外顯得重要。”讀了這本書也使我對教師職業的認識更上一層樓。 十多年的工作經歷,更使我懂得,教育是“愛”的事業,是太陽下最敞亮最溫暖最誠實的職業。教師的愛不同于一般的愛,是一種博大的愛,這種愛包涵了崇高的使命感和責任感。在教師的職業道德內涵中,最大的意義就是用愛滋潤每一個孩子的心田。雖然有時也會因學生的調皮而煩惱;因他們的退步而沮喪;因他們的違紀而失望,有時也會感到很累,很煩。但是高尚教師的心中總會涌起一種強烈的責任感,這種強烈的責任不斷激勵著教師用真誠去擁抱每一個學生。當你愛著他,他也愛著你,世界多美好!“教育是愛的職業。”這是每個教育工作者道德修養的人生寫照。
捧著這本書,我似乎感覺自己人生意義有了新的寄托,對新世紀教師定位的認識達得新的層次。當今社會,網絡時代和知識經濟發展為教育賦予了全新的內涵,“育人”已不能簡單地理解為傳授知識,而是要以培養高素質建設者的要求,做好今天的教育教學工作。教師不僅要有“愛”,不僅是學生健康成長的“路標”,更是培養孩子扎實的自學能力、獨立思考能力、探求新知欲望、動手實踐能力和創造性能力的良師益友。教師的職業道德要求教師要以一個平凡教育工作者的誠摯,投身于教育改革的浪潮,與時俱進,銳意創新,不斷地豐富自我、完善自我、發展自我。新世紀教師職業道德要求教師不僅是學生的良師益友,更是一位不斷進取的人,是與學生一道成長的人。所以,讓我循著來時的方向,帶著愛心與努力,攜著包容與鼓勵,與你--我可愛的孩子們,踏上開往春天的列車!
[讓心靈之花美妙綻放 教師隨筆]相關文章:
1.音樂教師隨筆
2.歷史教師隨筆
3.教師數學隨筆
4.教師工作隨筆
5.美術教師隨筆
6.教師隨筆感悟
7.有關路過教師隨筆
8.教師生活隨筆
9.教師讀書故事隨筆
10.美術教師工作隨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