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興趣的重要性

    發布時間:2017-7-14 編輯:互聯網 手機版

          學習,對于我們每個人來說都是苦樂交織的。因為學習是一個個探究和發現的過程,需要克服困難,刻苦努力,也正是在這個過程中,我們不斷地發現自身的潛能,獲得一種不斷超越自我的快樂,而一直支持我們快樂學習的支柱就是興趣了。

        孔子曾說過:“‘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從中也就可以看出興趣在學習中有著不可忽視的重要性了。

        記得在前幾年的某報刊里曾報道過這樣一個消息,從而引發了大眾的眾說紛紜。報道是這樣:某一初三中學生在學習之余,喜歡看課外書,如一些名人的傳記和有趣的小說,有一天,這一名中學生在做完作業之后拿出一本小說看了起來,正在這個時候,他的媽媽進來了,學生想把書藏起來,可是己經來不及了,其母親生氣地說:“現在初中的學習比小學緊張多了,你怎么還不多花點時間在功課上?”

        這時,這名中學生不服氣地說:“我己經把該做的事情做完了,看點課外書有什么不好?這是我的興趣愛好。”

        可能有過類似的經歷,我很贊同那名學生的觀點。沒有看課外書,哪來那么開闊的知識面,這些在課本中是絕對找不出來的。俗話說:“學習的成功=明確的學習意義+濃重的學習興趣+勤奮刻苦”。興趣正是在不斷求知的過程中培育出來的。越求知,學習興趣越濃重;學習興趣越濃重,求知欲越高,便如饑似渴地汲取知識,為創造美好的未來而努力奮斗。也許,成功人仕的求知之路就是這樣吧!

        皮亞克說:“一切有成效的工作都是以某種興趣為先決條件的。”著名科學家楊振寧赴美留學時,立場要寫出一篇實驗物理論文。他先來到艾里遜實驗室。不久,艾里遜實驗室里傳出笑談:“凡是有爆炸的地方就一定有楊振寧!”被譽為氫氣之父的泰勒博士一直關注著楊振寧的學術研究,他直率地對楊振寧說:“我認為你不必堅持一定要寫一篇實驗論文。”楊振寧認真地思考了兩天。最后,他不得不痛苦地承認,自己的動手能力確實不強。盡管他對寫實驗論文毫無興趣,而是對另一方面---理論物理研究有著濃重的興趣。楊振寧想了半響,最終接受了泰勒的建議,放棄寫實驗論文的打算。做出這個決定之后,他如釋重負,毅然把主攻方向轉入理論物理研究。有了濃重的興趣和刻苦努力的毅力,楊振寧不久就出色地完成了學業。從此,他踏上了成為物理學界一代杰出理論大師之路。

        所以,我們不可以否認興趣在一代大師成功之路發揮著不可否定的作用

    現代科學研究證明,人腦是一個耗散系統。學習者只要對學習有興趣,就可使人腦這個系統處于開放狀態,學習者對于學習的興趣越濃,教學信息在傳輸過程 中受到的信道于擾就越小。信息輸入量就越大,人腦這個耗散系統熵減小得就越多,有序化程序就越高,即智能水平就越高,這正是我們教育工作所期望的。從教育心理學的角度來說,興趣是一個人傾向于認識、研究獲得某種知識的心理特征,是推動人們求知的一腫內在力量,可以說人的注意力、觀察力、思維能力、記憶力乃至想象力都和興趣有關,而且緊密相連。有興趣能使人的認識、理解、記憶處于最佳狀態。在興趣中學習,思維最主動、最活躍,智力和能力 都有能得到充分的發展。進一步地說,興趣必然引起追求,而追求和研究就會導致對事物的深刻的認識和理解,甚至有所發明創造。許多有成就的科學家最初就是從興趣開始他們的事出有因業而直到成功的。陳景潤不就是對"哥德巴赫猜想"感興趣而取得威振世界的成就的嗎?偉大的相對論創始人愛因斯坦曾說過:"只有熱愛才是最好的教師。"這就是說興趣的培養有著不可忽視的重要性。

      培養興趣的方法是多種多樣的,且各科有各科的特點。每位老師都有會因人而宜地想也自己的一套方法。但無論哪種方法都是設法找到興趣源。下面我提出幾點和同志們商討。

       1 "自我發掘"激發興趣

      每一門科學都有自身的趣味性。物理學更是如此,因為它和我們周圍發生的一些事以及我們觀察到的一些現象聯系很密切,這是物理學本身的興趣源。若把這些興趣源與基礎知識傳授相結合,把蘊藏在知識之中的濃厚的興趣源給它發掘出來,把知識教好,使學生學懂練會,從而可以鞏固、激發學生的興趣。例如,在講摩擦力時,可首先提出,人為什么能走路?若地球所有地區性方全是光滑的會郵現什么情況?這個問題材一提出,學生立刻就感受興趣地討論起來。又如在完全失重講了之后,提出如果沒有重力,人現在是什么狀態?經過一番興趣性討論,對衛星中完全失重的情況了解得比較清楚。再如在電磁感應

       

      講授前,用一導線把一燈炮接成回路,然后提出,這個燈會亮嗎?在學生回答沒有電子表源不會亮后,教師若演示燈亮了,這又會引起學生極大興趣,自然地就會迫切地想知道其原因,這是開始授課,效果當然就很好。

       2 "橫向聯合"激發興趣

      如果把物理學本身的興趣源叫做縱向源,那么,相對縱向源來說還有一些橫向興趣源,也就是物理學還具有跨學科聯系的特征,它和數學,化學,語文,哲學,歷史,音樂,詩歌,地理乃至體育都有有聯系。這不能不說給我們興趣教學又提供了一個較大的興趣源,如果我們在教學中能利用好這個"橫向聯合",毫不疑問能得到令人滿意的"經濟效應"。例如在布朗運動時提出"物質是運動的,運動是有規律的"與布朗運動的無規則有矛盾嗎?這是"哲--理"聯合的問題。又如在講運動的合成時,一開始就提出一句成語:逆水行舟不進則退,解釋原意之后,馬上提出一相反問題,逆水行舟進是否就一定不退?這一問學生興趣就來了,思路也開了,為突破"合成"這個難點作了一次戰前練兵。這是"文---理"的聯合。再如在講相對運動時,給學生唱一首歌:"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兩岸走"。學生在興趣中解釋了"游"和"走"的參照物。這是"樂--理"的聯合,當然還有許多橫向聯合的例子,這是就不再一一贅述了。但實踐告訴我通過"橫向聯合,多種經營"的方式,使用權學生感到物理不是枯燥無味,而是津津不味。

       3."深入淺出"激發興趣

      所謂"深入淺出"就是把難以理解的概念,有通俗的語言表達出來,使學生易理解,牢記憶,快解題。其實這并不是什么新東西,每一本書的作者都會得用這一方法。例如物理課本中的左右手定則,在學生所學知識的水平,上可以說這個定則是淋漓致盡地把磁場方向、電流方向、安培力(洛侖茲力)方向間復雜關系通俗地表達出來,非常好記,受益幾代人。又如用彈簧串小珠的模型來說明分子間的作用力隨距離變化的情況,把抽象變為形象,使學生很容易接受。在教學中我嘗試了這種方法效果不錯,例如在講橫波波形圖上對應質點的振支方向時,經進分析后提出一個判定振動方向與傳播方向之間關系辦法:沿著波的傳播方向走,踏著波形曲線,"上坡(波)"段的質點向下振動,"下坡(波)"的質點向上振動,這里將難記的數學敘述改成通俗的敘述,把波看作是邊綿的山坡,用描述爬山所有的兩個動詞"走"、"踏"與上、下對應,容易記憶,大大提高了解題的速度,我作過試驗,在尖子班和普通班分別用數語言和通俗語言來敘述,結果是同解一個題(1986年高考題中的作波形圖)尖子班還沒有普班做得快。這些者說明深入淺出地表達物理概念,使學生感到物理并不深奧,也不難學,從而消除了心理上的障礙,自然地對物理的興趣也就被激發出來了。

       4."創造情境"激發興趣

      教學法一旦觸及學生的情緒和意志領域,觸及學生的精神需要,這種教學法就能發揮高度有效作用,在教學中如果能創造情境產生興趣源,往往可以達到這一效果。例如有一位教師給學生用學習的重要怕的講座時,他一開始并不夸夸其談,而是用一只空袋,揀起來放手,再揀起來,再放手,這樣重復了好幾次,這一情境一下子就把學生注意力吸引過來,觸及了學生的精神需要,學生裝委想知道他到底要說什么。就在這時他發問:"這袋為什么站不起來呢?"在學生各抒己見之后,他說:"袋內滑貨,無法站立"。這一富有哲理的結論,使學生興趣盎然。在這樣情境下開始了他的講座。毫不疑問他的這次講座化學生留下了深刻的記憶。又如美國的一位教師在機械能守恒定律開講之時,創造了一個驚心動魄的情境。他用一個大鐵球把它懸掛在教室的天花板上,將它拉至偏離豎直位置,緊靠著自己的頭,在學生目不斜視之時,他把球放開,球開始運動,下面的學生為他立了一把汗 知老師如免開這一"災難",可是他穩如泰山地站著一動不動,球擺回時并沒有碰到他的頭,這一場面吸引了學生,對這樣的情境發生了濃厚的興趣,情不自禁地去思考其中的奧妙,從而為講授機械能守恒定律作了一個良好的開端。

       5."把握心理"激發興趣

      中學生者具有探求知識的好奇心理,對那些司空見慣的事并滑有多大的興趣,而是對那些在他(她)們想來應該是這樣的,但實際卻是那樣的事情感興趣。這一好奇心理為我們提供了另一興趣源。我們可以創設一些與此同時學生常規認識相反的情境,利用他們的好奇心去激發興趣。例如在講解分子運動論這倍分內容光煥發時,我在黑板上寫了這樣的算式:1cm3 +1cm3 = 2cm3,然后發問:這式一定成立嗎?不一定(自答)。學生立刻對此深感疑惑不解,產生好奇心,急待著教師去解釋。就在這時,完成水與酒精混合后體積減小的實驗。在看到混合液的體積小于原兩種液體的體積各后,學生的興趣已經委濃厚了,再讓學生追其原因,教學效果令人滿意。另外還有些學生,特別是高年級的學生,把一些已有解的難題拿來問教師,其心理是想考一考教師,看看你有多大的本事,實際上是想和教師比高低,叫教師看得起他。特別是在課堂上對某一問題不太清楚時,學生更是搖搖欲試,這種心理現象當然也是可以利用,把握得好就能成為 興趣源。例如在研究枕型布電器的帶電情況時,我送給了學生一個糊涂,我說現在我對留在場中的一半布電器的帶電情況及帶電種類不清楚,這節課我們共同來研究這個問題,學生一聽,個個思考開了,并互相研究,提出研究和實驗的方法,在課堂上當場實驗,由學生自己得出結論,這節課之后,我發現沒哪個學生沒思考,就連從來不提問題材學生也提出了有較高水平的問題,這例子說明又找到了一新的興趣源。 

       6."梯度適中"激發興趣

       近年來有不少學校將布盧姆的教學目標分類理論用于教學中,在這里我要提出一點建議,在制定教學目標時應體現學生認知發展水平和方向,做到層次梯度適中,高層次的目標, 應注意循環遞進,起到既適當又促進學生發展的作用,教學中"一步到位"和"低標記憶"的做法對激發學生學習興趣都有是不可取的。圖示為意志努力,學習效果隨教學法目標水平變化的曲線,它為我們制定目標提供了參考。從圖中可知,過高的目標,學生望而生畏,無興趣可言,學習交果就下降;過低的目標,興趣自然不濃,效益太低。若我們能把目標制定在意志努力適中而學習效果較大的C點,這當然是我們所需的興趣源了。

      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關鍵是尋找興趣源,而興趣源又得靠我們每們教育工作者去發現、去挖掘、去創立,并在教學中恰到好處地加以利用。只有這樣才能使學生的大腦系統充分得以開放,把教學信息的遺失,反射以及信道中的噪聲干擾盡可能的減少,增強教學信息量,不僅學生的大腦變得有序、聰明,而且我們的整個教學系統也將變得有序可控。在這種狀態下進行教學,其質量能不提高嗎!

        

    [學習興趣的重要性]相關文章:

    1.交流的重要性名言

    2.談話禮儀的重要性

    3.讀書的重要性演講稿

    4.品牌口號的重要性

    5.學前教育的重要性論文

    6.求職禮儀的重要性

    7.教學課件的重要性

    8.音樂教育的重要性論文

    9.教學計劃的重要性

    10.拜訪禮儀的重要性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亚洲一级AV在线大片 | 在线精品国自产拍不卡 | 日本精油按摩一区二区 | 亚洲日本韩国不卡中文字幕 | 中文字幕不卡二区亚洲 | 香蕉亚洲欧洲在线一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