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低年級識字教學

    發布時間:2017-10-23 編輯:互聯網 手機版

      

        識字是閱讀的基礎。人的一生當中,小學階段的識字量是最大的,大約要學會常用漢字2500個左右。要求能讀準字音,認清字形,了解字義,并能正確地書寫運用。《語文課程標準》中明確指出,“小學語文低年級識字教學要讓孩子喜歡學習漢字,有主動識字的愿望;要認識常用字1600至1800個;課外閱讀總量不少于5萬字。”因此,識字教學是低年級語文教學的重要內容,也是教學的難點。為了完成這一目標,我們的教學要培養孩子們的識字興趣,教給他們科學的識字方法,并逐步培養孩子的識字能力。

    一.課內識字,激發興趣,讓學生樂學。

        課堂是教學的主渠道,抓住課堂教學這一主陣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隨文識字,因字施教,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識字能力。低年級語文教材中識字量比較大,每課都有十個左右的生字必須掌握,另外還有一些二會字。隨文識字屬于分散識字的范疇,難以發揮漢字獨特而重要的系統作用。而學生的年齡較小,無意注意占主導,如果教師一昧地分析字形,講解字義,枯燥的教學方法學生注意力容易煥散,就收不到良好的教學效果,這就需要教師采取多種教學方法,充分利用漢字本身的形象性和趣味性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想學。

    1.演示法。

        低年級孩子以形象思維為主,單憑教師的講述很難對某個字產生深刻的印象。遵循教學的直觀性原則,恰當地運用直觀教具,尤其是電教手段,可以使復雜、抽象的教學內容顯得比較簡單、明確、具體。如教學“大、亻”,教學時擺出造型就能直接展示出字形義。在教學中還可以把字的部首或易出錯的地方用紅色粉筆標出,再配上多媒體的演示,艷麗的色彩、生動的形象、動聽的聲音,把孩子牢牢吸引住,提高識字的效率。

     2.猜謎法。

        指師生運用猜謎的方法進行識字教學。它可以運用字理,也可以運用奇特聯想或其他方法。但由于孩子年齡小,謎語要難易適度,啟發性強。如“田里跑到田外,不能當作古字猜(葉)”。“空山中間一方田(畫)”

    3.歌訣法。

        在識字教學中運用歌訣來幫助學習識記流字,歌訣的要求是簡易上口,既表示字形結構,又指字義,可以繼承前人或他人的歌訣,也可以師生自編自用。“土里埋,木帛棉,日月明。合手拿,分手掰。手遮目,看得清。人失足,跌下臺。”學生讀著朗朗上口,饒有趣味,記起來也就輕松多了。而蘇教版第二冊《識字七》,對于出現的生字“從、眾”、“林、森”雖然不是生字,但是學生通過朗讀“二人從,三人眾。”“二木林,三木森”這兩句口訣,卻對這兩個字印象深刻。《識字八》中通過對“天氣晴,池水清。小蜻蜓,大眼睛。”這些朗朗上口的語句,讓學生把句中出現的“晴、清、蜻、睛”這些生字輕松記住了。

    4.追溯字源講解法。

        小學生都喜歡聽故事,在教學中運用簡短的故事來闡明字理,追溯字源,科學地分析漢字理據,可以使學生不僅學得興趣盎然,而且記憶深刻。比如“宀”“冖”“穴”這三個部首,形相似,學生很容易混淆。這時,教師適時地進行講述,追溯字源,“宀”,音mián,像房屋形,構字就與房屋有關,如“安,牢,家。”古人認為家中有豬便是富裕了,所以家是“宀”,下面是“豕”就是指豬;冖,音mì,像一塊布巾向下披覆蓋東西的樣子,是“帽”的初文,所以大多表示蒙蓋的意思,如“冤、冠”;穴,像古人居住的山洞,上面的“宀”是房屋形狀,兩個“口”形是洞頂的巖石塊,后來演變成“八”形,“穴”在構字中表示窯洞,窟窿等意思,如“突,竅,空”。學生分清三部首的形義關系,再結合教材對這三個部分組成的字作進一步的分析:“災”是房子著火;“冤”像兔子被布蒙蓋著而蜷曲難伸,表示委屈、冤屈;“窮”是力在洞穴中,有勁使不出,表示窘迫。

    又如“王”,單單作為偏旁來,我們讀作“王字旁”學生只知其音而不知其義,其實作為偏旁時,“王”是表示“玉”的意思,玉是非常稀有和珍貴的,所以得到古時帝王的喜愛,因此,“珍、珠、琳、環、瓊”等都以“王”為偏旁。

    而“戈”在古時是一種兵器,因而所組成的漢字大多與戰爭有關。如“戰、伐”。

        通過這樣的講解,使學生聽后豁然明了,并因這些字的形象性強而產生出濃厚的識字興趣。不僅使學生理解深刻,識記得牢固,還能讓他們舉一反三,提高他們的識字能力。

        蘇霍姆林斯基說:“任何一種教育現象,孩子們在其中越少感覺到教育者的意圖,它的教育效果就越大。”在日常教學中,我們應該努力營造這種氛圍,讓學生在輕松、愉悅的環境中自主識字,學生在樂中學,學中樂!

    二、溝通課外,拓寬空間,讓學生想學。

        生活時時處處皆學問,生活是一本很好的教科書,讓學生在生活隨處識字,有。

    生活為學生的識字提供了豐富的資源,識字來源于生活。學生作為社會的一分子,每天與各種各樣的人和事打交道,這本身就拓寬了他們識字的渠道。因此,學生除了在學校學習外,還在社會上,在和家長、同學接觸中,在各種圖書、報刊、雜志上,甚至電腦網絡中,都可以認識到許許多多的漢字。在識字教學中,我有意識的向學生灌輸這樣的思想:“生活即是識字。”同時,在語文活動中經常對學生進行這方面訓練,例如:在班會中讓全班同學相互認識姓名,這樣既增進了感情,又在無形中認識了新的字;布置學生和家長一起去收集一些門牌、廣告牌、商標、包裝盒,在語文課的展示臺上相互交流;指導學生在收看電視、閱讀課外教材時留心常見的欄目標題或文章題目等,并且在課堂上匯報。在教學中我發現,對于這些學習資源的開發和利用,讓學生在愉快的生活中不知不覺地認字,認識的不再是一個個枯燥的符號,而是充滿生命力的活生生的字,感受到生活是識字的大課堂,會識字,就會生活,識字的興趣進一步得以增強,識字量有了顯著的提升,還提高了自主識字的能力。

     

    [淺談低年級識字教學]相關文章:

    1.小學低年級識字有效教學心得體會

    2.識字教學課件

    3.《搭石》識字教學教案

    4.識字教學計劃

    5.識字寫字教學課件

    6.識字教學的相關論文

    7.小學識字教學課件

    8.蘇教版識字教學課件

    9.漢字識字教學課件

    10.低年級寫字教學課件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在线精品国自产拍不卡 | 日本一本亚洲观看区 | 污网站在线观看视频 | 亚洲午夜精品高潮影院 | 欧洲免费精品视频在线一品道 | 婷婷四房综合激情五月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