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理誕生于一百個問號之后》 教案教學設計(人教版六年級下冊)

    發布時間:2017-1-24 編輯:互聯網 手機版

      教學目標

    1、作者通過這篇文章要說明一個什么觀點?

    2、作者用哪些事例來說明自己的觀點?

    3、學習用事實說明道理的寫法。

    教學重點

    作者用哪些事例來說明自己的觀點?

    教學難點

    學習用事實說明道理的寫法。

    教學準備:

    1、準備相關的圖片,生字、新詞、重點語句課件(教師準備)

    2、查閱相關資料(學生準備)

    教學過程

    一、檢查預習

    出示重點詞語,檢查學生認讀情況。

    誕生、洗澡、漩渦、花圃、逆時針、司空見慣、無獨有偶、見微知著、鍥而不舍

    (1)指名讀詞語。

    (2)提出自己不理解的詞語,全班交流。

    二、簡要了解議論文的一般特點,理清文章結構。

    1、學生試述對議論文的認識,教師歸納明確:

        本文是一篇議論文,議論文又叫說理文,它以議論為主要表達方式,通過擺事實,講道理,直接表達作者的觀點和主張的常用文體。一般由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三部分構成,請同學們思考本文的結構劃分是怎樣的?     2、整體感知課文,引導理清本文的結構層次

    (1)試劃分文章的結構層次

    學生討論后教師歸納出示

    本文結構上可以分為三個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開門見山,提出觀點。明確指出:“真理誕生于一百個問號之后”本身就是“真理”。    第二部分(第2段至第6段)運用事例,證明觀點。這是文章的主體部分。第三部分(第7段至第8段)總結全文,重申觀點。指出科學并不神秘,也不遙遠,

    關鍵在于見微知著,不斷探索,善于獨立思考,具有鍥而不舍的精神。

    (2)作者通過這篇文章要說明一個什么觀點?請在文中畫出表示作者觀點的語句。

    指名回答后明確:

    本文作者的主要觀點是“真理誕生于一百個問號之后”

       (3)作者用哪些事例來說明自己的觀點?

    指名學生概述相關事例,教師明確出示:

    三個事例

    1、謝皮羅教授從洗澡水的漩渦中發現問題,通過反復的試驗和研究,發現水的漩渦的旋轉方向和地球的自轉有關。    2、英國的著名化學家波義耳偶然發現鹽酸會使花瓣變紅,繼而進行了許多實驗,終于發明了酸堿試紙。    3、奧地利醫生從兒子做夢時眼珠轉動這個現象,經過反復觀察和分析,推斷出凡睡者眼珠轉動時都表示在做夢的普遍規律。    

    三、作業思考

    1、文章列舉的三個事例有什么相同之處?

    2、抄寫文中對自己有啟發的句子。

      

     

    [《真理誕生于一百個問號之后》 教案教學設計(人教版六年級下冊)]相關文章:

    1.《一百個問號之后》課件

    2.人教版六年級下冊數學教案

    3.《心聲》 教案教學設計

    4.人教版正數與負數教案

    5.人教版天地人教案

    6.人教版《觀潮》教案

    7.人教版日月水火教案

    8.離騷教案人教版

    9.人教版找次品教案

    10.人教版《自己去吧》教案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午夜最新国产一区二区 | 亚洲综合一区二区国产精品 | 亚洲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 久久精品中文字幕欲求不满 | 熟女作爱一区二区视频 | 日韩在线观看一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