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編本語文一年級下冊第四單元導學案

    發(fā)布時間:2017-7-27 編輯:互聯(lián)網(wǎng) 手機版

       8《靜夜思》導學案設計

    設計說明

      語文課程應根據(jù)學生身心發(fā)展和語文學習的特點,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充分激發(fā)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這首詩通俗易懂,家喻戶曉,有的學生在入學之前已經(jīng)倒背如流,但是多數(shù)學生不能讀出古詩的韻味。因此本設計除重自主識字,還重誦讀,指導學生讀準字音,讀出節(jié)奏,激發(fā)學習古詩的興趣,引導學生在誦讀中感悟詩中綿綿的思鄉(xiāng)之情,體會詩歌的韻味和美好的意境。

    課前準備

    1.查找李白的資料及描寫月亮的詩歌,制作多媒體課件,制作生字卡片。(教師)

    2.預習生字,熟讀古詩。(學生)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環(huán)節(jié) 教師指導 學生活動 效果檢測

    一、自我展示,激發(fā)興趣(用時:3分鐘)

    1.課件出示誦讀古詩情境圖,請學生欣賞《詠鵝》《春曉》。

    2.在談話中激發(fā)學生學習古詩的興趣,指名背誦,評價以激勵為主。

    3.引出新課《靜夜思》。 1.學生看課件欣賞,會誦讀的跟隨課件誦讀古詩。

    2.學生自由朗讀古詩,用掌聲鼓勵主動背誦古詩的同學。

    3.齊讀課題。背誦《詠鵝》。

    二、揭示課題,初識詩人(用時:10分鐘)

    1.板書課文題目,教讀課文題目,提示“思”讀平舌音。

    2.指導識字:“靜、夜。”

    3.多媒體課件出示《靜夜思》的圖片和古詩,提問:誰會背這首詩?

    4.課件播放李白的圖像,介紹李白。

    5.引導學生觀察插圖,讀懂圖意。

    6.引導學生說一說課文題目的意思。

    1.齊讀課文題目,讀準字音。

    2.說說識記的方法,簡單地說出“靜、夜”這兩個字的意思。

    3.會背的學生主動背誦。

    4.了解李白的同學可以做簡單介紹。

    5.學生觀察圖片,練習用“夜晚”“安靜”說話,并用完整的話說說圖的意思。

    6.學生結合“思”是“思念”的意思理解課文題目:在靜靜的夜晚所引起的思念。

    2.李白是(  )朝的詩人。

    3.自己試試說說《靜夜思》的意思。

    三、初讀古詩,學習生字(用時:20分鐘)

    1.教師配樂范讀課文。

    2.引導學生自由讀詩,提出要求:把不認識的字用自己喜歡的符號畫出來。

    3.組織學生利用學習卡識記生字。了解學生自學情況。

    4.檢查識字情況:

    (1)出示生字卡片,請學生來當小老師教大家把字讀準確。

    (2)認識新偏旁“匕”。

    (3)引導學生總結識字方法。

    5.指導寫字“思、床、前、光、低、故、鄉(xiāng)”。

    6.課件出示去掉拼音的古詩,指導學生熟讀古詩。

    1.學生看圖欣賞。

    2.學生自由讀古詩,采用畫一畫、拼一拼、讀一讀的形式自學生字。

    3.小組內成員互相幫助識字,拿出自制的生字卡片組內交流識字方法。完成學習卡的內容。

    4.匯報交流:

    (1)小老師說說在認讀這些字的時候應該注意什么。

    (2)學生自由說說自己知道的帶有“匕”的字。

    (3)說一說識字方法,可以用加一加、減一減的方法,可以編字謎、兒歌、故事,還可以做動作。

    5.學生觀察范字,正確書寫。

    6.學生熟讀古詩。

    4.讀準下面的詞語。

    舉頭 低頭 床前 故鄉(xiāng)

    月光

    5.按筆順寫字。

    思:__。

    床:__。

    前:__。

    光:__。

    低:__。

    故:__。

    鄉(xiāng):__。

    四、再讀古詩,讀出節(jié)奏(用時:7分鐘)

    1.課件出示古詩的停頓。

    2.指一名學生匯報讀,師打拍子指導讀。

    3.指導學生讀出詩韻。

    1.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感知古詩的節(jié)奏。

    2.學生自由誦讀,學生聆聽并評價。

    3.集體匯報讀。

    6.有感情地朗讀《靜夜思》。

    第二課時

    教學環(huán)節(jié) 教師指導 學生活動 效果檢測

    一、課題引入,明確目標(用時:2分鐘)

    1.板書課題,設疑:

    (1)課題里的哪個字交代了這首詩的寫作時間?

    (2)哪個字交代了李白當時的心情?

    2.導入新課。

    1.學生讀課題,思考問題。

    (1)“夜”字交代了這首詩的寫作時間。

    (2)“思”字交代了李白當時的心情。

    2.引起學生學習古詩的興趣。

    7.回憶古詩,說說李白在“思”什么。

    __

    __

    二、質疑討論,交流詩意(用時:20分鐘)

    1.引導學生自由讀詩,想想你讀懂了什么,有哪些感受。

    2.組織學生在小組內交流讀懂的內容,并把不懂的內容提出來。

    3.組織學生交流,相機指導

    (1)課件出示月下美景圖,感受“明月光”。

    (2)課件出示圖片,引導學生說說什么時候見過霜。

    (3)簡介詩歌創(chuàng)作背景。

    (4)引導學生用動作理解“舉頭”“低頭”的意思。

    1.學生先自己靜靜地讀詩,再把自己的感受說給同桌聽一聽。

    2.小組合作學習,聯(lián)系課文插圖理解想象,小組成員之間議論自讀的感受。

    3.提出不明白的問題討論討論。

    (1)讀古詩的前兩句。

    (2)說說這兩句詩的意思,用上“什么好像是什么”的句式。

    (3)體會李白當時的心情。

    (4)學生在理解“舉頭”“低頭”的意思后,邊做動作邊誦讀詩句。

    8.作者把“明月光”看成了什么?

    三、想象誦讀,品悟詩情(用時:15分鐘)

    1.課件出示李白月下吟詩圖,播放音樂,創(chuàng)設情境:如果你是李白,你會有什么感受?

    2.設疑:

    (1)李白會想起什么?

    (2)李白為什么要強調靜夜、靜思?詩句中的哪些地方隱含著“靜”呢?

    3.指導有感情誦讀。

    4.組織學生演一演,讀一讀。

    1.在情境中,小組討論。

    預設:

    (1)遠離親人會感到孤獨

    (2)在這樣的夜晚會感到冷清。

    2.學生配樂誦讀詩句。

    (1)自由想象。

    (2)學生在老師的引導下再次結合情境圖誦讀詩句,體會李白思念家鄉(xiāng)、思念親人的情感。

    3.帶著憂傷的心情,讀出思念之情。

    4.在情境中表演,對月誦讀。

    9.發(fā)揮想象,用自己的話描繪一下李白是怎么思念家鄉(xiāng)的。

    四、拓展積累,背誦詩文(用時:3分鐘)

    搜集有關明月的詩。在課外古詩中找一找,讀一讀。

    10.觀察夜晚的天空,說說自己看到了什么。

    ------------------------

    9《夜色》導學案設計

    設計說明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教師應加強對學生閱讀的指導、引領和點撥,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應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由此,本教學設計旨在遵循兒童年齡特點,通過自由朗讀、比賽讀、匯報讀等多種形式朗讀,重視學生誦讀詩歌能力的培養(yǎng),在讀中感受,在讀中體會,在讀中表達自己的情感。體會人物心理變化的同時,運用多種方法識記生字,發(fā)現(xiàn)漢字蘊含的無限魅力。

    課前準備

    1.制作多媒體課件。(教師)

    2.預習字詞。(學生)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教學環(huán)節(jié) 教師指導 學生活動 效果檢測

    一、詩歌導入,揭示課題(用時:5分鐘)

    1.教師引導學生吟誦本單元學習的詩歌《靜夜思》。

    2.《靜夜思》是詩人李白在深夜中對家鄉(xiāng)的懷念,你在同樣的夜晚會是怎樣的心情呢?

    3.教師板書課題“夜色”。

    1.學生自由吟誦古詩,體會深夜時詩人的心情。

    2.學生進入情境,感受深夜時的心情。

    3.學生齊讀課題。

    1.背誦詩歌《靜夜思》。

    2.體會詩人深夜時的心情。

    二、朗讀詩歌,認讀生字(用時:15分鐘)

    1.教師范讀詩歌,學生聽準字音,并圈畫生字。

    2.教師指導學生朗讀詩歌,感受“我”的心情變化。

    3.教師指導學生多種方式朗讀。

    4.教師出示帶拼音的12個會認字,引導學生小組合作學習本課會認字。

    (1)指導學生小組內學習生字。

    (2)學生小組比賽匯報識字情況。

    (3)提出要求:拼讀字音,聲音洪亮。

    (4)引導認識新偏旁“廠”。

    1.學生聽準字音,結合拼音試讀課文,圈畫本課12個會認字。

    2.學生初步感知夜色在“我”的心里是怎樣的。

    3.學生通過匯報讀、比賽讀、輪讀、小組讀等多種方式誦讀詩歌,誦讀過程中,注意伴隨著小朋友心理的變化,朗讀語氣也發(fā)生變化。

    4.學生在小組中以合作的方式學習本課會認字。

    (1)學生小組內輪流當“小老師”拼讀字音,并交流需要注意的讀音。如:“膽”讀三聲;“窗”是翹舌音;“偏、亂、像、窗”是三拼音節(jié);“原”是整體認讀音節(jié)。

    (2)匯報形式:我要提醒大家注意“窗”既是三拼音節(jié),又是翹舌音,請大家跟我讀一遍。

    (3)正確拼讀生字。

    (4)自由說說帶有這個偏旁的字。

    3.我來讀一讀。

    膽、敢、往、外、勇、窗、亂、偏、散、原、像、微。

    4.我知道帶有“廠”的生字。

    廠-(原)(  )(  )

    三、指導書寫,集中識字(用時:15分鐘)

    1.多媒體課件出示生字謎語。

    2.教師指導學生寫字--看、晚、再。

    (1)教師在黑板上演示書寫生字--看。

    (2)師生互動,做一做“看”的動作。

    (3)教師指導書寫生字--晚、再

    3.教師再次引導學生自學生字。

    (1)教師指導學生做游戲,點撥運用形近字的區(qū)別法學習生字--色、爸。

    (2)教師引導學生根據(jù)字義,運用反義詞識記法學習生字--笑、外。

    (3)教師引導學生在字卡中找出反義詞,指導學生按照正確筆順書寫生字。

    4.游戲環(huán)節(jié)“開火車組詞大比拼”,為生字擴詞。

    1.學生根據(jù)圖片內容猜字謎。

    2.學生學習書寫生字--看、晚、再。

    (1)學生正確書寫生字,注意書寫筆順,“看”字當中橫最多,寫時注意一橫不能少。

    (2)學生運用動作演示法體會漢字的含義。

    (3)學生觀察生字結構,總結書寫規(guī)律,學習書寫。

    3.學生觀察生字,根據(jù)形近字特點,采用多種方法識記生字。

    (1)形近字識記法:聯(lián)系已有的學習情況,和同桌交流說一說“爸”和“色”的相同之處和不同之處。

    (2)反義詞識記漢字。

    (3)教師說詞語,學生在生字卡中找出反義詞,運用已有經(jīng)驗,匯報書寫方法。

    “笑”竹字頭要一樣,下面是“夭”,不是“天”。

    “外”字部首是“卜”,豎后一點不出頭。

    4.學生開火車,小組比賽讀生字,組詞多而且準的小組獲勝。獲勝小組獲得生字卡,當小老師領讀。

    5.猜字謎。

    (1)手在眼睛上。(  )

    (2)一“日”不能“免”。(  )

    (3)“冉”字頭上帶“一”帽。(  )

    6.學習形近字:做漢字游戲,雙胞胎找不同。

    處-外 住-往 

    象-像 亂-刮

    旦-膽 偏-篇

    7.反義詞對對碰。

    笑--(    )

    外--(    )

    晚--(    )

    8.給生字擴詞、造句。

    笑(微笑)我看見花兒像白天一樣微笑。

    外(  )__。

    色(  )__。

    四、總結學法,布置作業(yè)(用時:5分鐘)

    教師布置作業(yè):

    1.把你這節(jié)課學會的東西和同學交流交流。

    2.把你今天學會的識字方法講給你的爸爸媽媽聽。

    1.學生匯報本課學習收獲。

    2.學生根據(jù)教師布置的作業(yè)完成課堂作業(yè)。

    9.說說自己的學習收獲。

    ------------------------------

    10《端午粽》導學案設計

    設計說明

      《端午粽》是一篇有趣的兒童散文,通過對端午節(jié)品粽子的習俗活動向小朋友們介紹了美味香甜的粽子,讓小朋友們對端午粽有了深刻的了解。《語文課程標準》對閱讀教學明確指出:在教學中可以引導學生隨文學習必要的語文知識,但不能脫離語文運用的實際去進行“系統(tǒng)”的講授和操練。所以本課教學在培養(yǎng)學生自主閱讀習慣的同時,將識字教學與閱讀教學相結合,引導學生在讀中識字,在讀中感悟,在讀中提高學生語言表達的能力。

    課前準備

    1.制作多媒體課件。(教師)

    2.預習字詞。(學生)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環(huán)節(jié) 教師指導 學生活動 效果檢測

    一、謎語導入,揭示課題(用時:3分鐘)

    1.多媒體課件出示:游戲--猜謎語。

    2.引導學生說一說吃過哪些味道的粽子。

    3.引出課題,板書課題。 1.學生讀謎面,聯(lián)系生活經(jīng)驗猜謎語,得出謎底--粽子。

    2.學生聯(lián)系生活實際說一說吃過的不同種類的粽子。

    3.齊讀課題。 1.猜謎語--外面綠綠的,里面白白的,咬上一口黏黏的。猜一食品:__________。

    二、初讀課文,識記生字(用時:10分鐘)

    1.教師范讀課文,學生聽準字音,并圈畫生字。

    2.教師出示本課會認字,檢測學生生字預習情況,引導學生小組自主合作學習本課生字。

    (1)引導學生同桌互動交流,讀準字音。

    (2)教師出示生字卡,學生輪讀詞語。

    (3)小組比賽讀詞語。

    (4)教師組織做游戲,給詞語找朋友。

    1.學生聽準字音,結合拼音試讀課文,圈畫本課會認字。

    2.學生合作交流,匯報認字情況。

    (1)同桌間相互認讀生字,我來讀,你來聽。一人拿字卡,一人讀生字。

    (2)同桌兩人共同站起來讀教師出示的字卡。

    (3)每組派代表比賽,領讀詞卡上的詞語。

    (4)學生做游戲給詞語找朋友。

    2.連線找朋友。

    端午節(jié)  zònɡzi

    粽子 duānwǔjié

    總是 zǒnɡshì

    中間 nuòmǐ

    糯米 zhōnɡjiān

    3.教師再次引導學生自學喜歡的生字,運用不同的方法識記生字。

    (1)教師點撥運用熟字法識記生字。

    (2)指導學生運用部件組合的方法識記生字。

    3.學生觀察、挑選自己喜歡的生字,與同桌交流合作學習,采用多種方法識記生字。

    (1)形近字識記法:聯(lián)系已有的學習情況,在13個會認字中找到形近字,并且和同桌交流形近字的相同之處和不同之處。

    (2)部件組合法。

    學生匯報:我喜歡“粽”字,它是左右結構的生字,左邊是“米”,右邊是“宗”。我運用加一加的方法記住它。 3.讀一讀,注意不同之處。

    牛-午 吐-葉

    直-真 內-肉

    4.我會加一加。

    米+宗=(  )

    門+日=(  )

    八+刀=(  )

    今+心=(  )

    三、誦讀課文,整體感知(用時:15分鐘)

    1.教師指導學生朗讀課文,提出朗讀要求:

    (1)讀準字音。

    (2)把句子讀通順、讀流利。

    2.教師指導學生誦讀課文,整體感知課文內容。

    (1)引導學生依據(jù)課文內容找出描寫端午粽外形的句子。

    (2)引導學生說一說課文中有哪些種類的端午粽。 1.學生采用多種形式朗讀課文。

    (1)學生按照要求自由朗讀課文,注意生字讀音。

    (2)小組內比賽讀課文,一名同學讀,其他同學認真傾聽,糾正字音。

    (3)學生匯報讀課文,把句子讀通順。

    2.學生品讀課文,感知課文內容。

    (1)學生依據(jù)課文內容,讀出描寫端午粽外形的語句。

    (2)學生依據(jù)課文內容,找出描寫端午粽種類的詞語。

    5.我知道的粽子的種類有:(    )、(    )、(    )。

    四、指導書寫,布置作業(yè)(用時:12分鐘)

    1.指導書寫生字--午、真、節(jié)。

    (1)教師引導學生運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識記生字。

    (2)教師指導學生按照正確的筆順書寫生字。

    2.教師指導學生總結本課內容,布置作業(yè):

    (1)這節(jié)課你都學會什么了?和同學交流交流。

    (2)把你今天學會的識字方法講給你的爸爸媽媽聽。

    1.學生學寫漢字--午、真、節(jié)。

    (1)運用喜歡的方法識記生字。如:形近字對比法、擴詞法。

    (2)學生觀察生字結構,總結書寫規(guī)律,學習書寫。先描紅,按照正確筆順書寫漢字。

    午:最后一筆懸針豎不出頭。

    真:上短下長,中間三橫才封口。

    節(jié):上下結構,注意書寫方法。

    2.學生總結本課所學習的知識。

    (1)學生匯報本課的學習收獲。

    (2)學生回家把今天學習的知識和家里人講一講。

    6.做一做。

    (1)我們一起來組詞。

    午(  )(  )(  )

    真(  )(  )(  )

    節(jié)(  )(  )(  )

    (2)仔細看一看。

    (3)認真寫一寫。

    第二課時

    教學環(huán)節(jié) 教師指導 學生活動 效果檢測

    一、復習引入(用時:5分鐘) 1.引導學生利用生字卡片復習本課生字。

    2.引導學生選擇生字,用擴詞、造句的方式復習字義。

    1.學生開火車認讀生字,要讀準每個字的讀音。

    2.學生自由選擇自己喜歡的生字,擴詞,說完整的句子。

    7.給下面的生字組詞并造句。

    端(  )(      )

    總(  )(      )

    二、朗讀指導,感受內容(用時:15分鐘)

    1.教師指導學生朗讀課文第2自然段。

    (1)指導學生在第2自然段中找出描寫端午粽的語句。

    (2)指導學生說出AAB式的疊詞。

    (3)指導學生依據(jù)課文內容做仿句練習。

    2.教師指導學生朗讀課文第3自然段。

    (1)教師引導學生說一說外婆包的端午粽有哪些種類。

    (2)教師指導學生說出ABB式的疊詞。

    1.學生朗讀課文,注意長句子的朗讀方法。

    (1)學生通過小組讀、比賽讀、匯報讀等多種方式朗讀第2自然段。

    (2)學生在第2自然段中找出描寫端午粽的語句,依據(jù)端午粽的外形特點,做選詞填空的練習。

    (3)學生觀察發(fā)現(xiàn)AAB疊詞的特點,說出AAB式的疊詞。

    (4)學生按照課文對事物的描寫順序進行仿句練習。

    2.學生自由朗讀課文。

    (1)學生依據(jù)課文內容,讀出描寫端午粽的種類的句子。

    (2)學生找出并觀察ABB式的疊詞的特點,結合認知說出這樣的疊詞。

    8.選詞填空。

    粽子是用______箬竹葉包的,里面裹著______糯米,中間有一顆______棗。

    A.白白的  B.青青的

    C.紅紅的

    9.照樣子,說一說。

    美美的  大大的

    小小的  紅紅的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10.照樣子,說一說。

    樂哈哈  亮晶晶

    白花花  綠油油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三、游戲鞏固,快樂書寫(用時:15分鐘)

    1.教師做字卡和學生玩照鏡子的游戲,鞏固復習生字。

    2.教師指導學生書寫生字--分、葉、米、豆。

    (1)教師在田字格里范寫,指導學生書寫生字--分。

    (2)多媒體課件出示“米”的筆順,指導學生書空。

    (3)演示“葉、豆”的筆順,指導學生書空。

    3.引導學生用“一看二比三對照”的方法提高自己的書寫水平。

    1.學生根據(jù)教師出示的卡片找出相應卡片。

    2.學生觀察生字結構,運用已有的識字方法學習漢字。

    (1)學習生字--分。

    ①我會用加一加的方法記住這個字的寫法。

    ②我會用反義詞的方法記住這個字的意義。

    ③我會用擴詞法記住這個字的用法。

    (2)學生說自己的發(fā)現(xiàn),并根據(jù)老師的指導書空“米”。

    (3)學生認真觀察后書寫“葉、豆”,寫后與老師范寫的生字進行對照。

    3.學生通過自評、互評、點評等多種方法提升自己的寫字能力。

    11.照樣子,寫一寫。

    12.寫出下面生字的筆順。

    分:__。

    葉:__。

    米:__。

    四、總結全文,布置作業(yè)(用時:5分鐘)

    1.說一說這節(jié)課我們有哪些收獲。

    2.布置作業(yè),通過本課學習,引導孩子們了解中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

    1.學生匯報本課學習的收獲。

    2.學生說一說自己熟悉的中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

    13.說說自己的學習收獲。

    ------------------

    11《彩虹》導學案設計

    設計說明

      本課層次清楚,適合學生自主學習。因此本導學案設計重在引導學生讀準生字,讀通課文,讓學生圍繞“小女孩都希望誰高興”這個話題,進行小組學習,展開討論,讓學生在朗讀學習中理解課文,明白道理。教師作為組織者、引導者和點撥者,要充分給予學生自主選擇、自主表達、自主讀書的權利,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課前準備 1.自讀課文,自學生字詞,搜集有關彩虹的資料。(學生)

    2.制作相關的多媒體課件。(教師)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環(huán)節(jié) 教師指導 學生活動 效果檢測

    一、談話交流,導入新課(用時:5分鐘)

    1.課件出示彩虹圖片,談話:同學們,你們喜歡彩虹嗎?瞧,有一道美麗的彩虹來到我們的課堂了,快跟它打個招呼!

    2.板書彩虹,注意觀察“虹”的寫法。學生齊讀課題。

    3.教師引問:看到這個題目,你有什么問題嗎?

    1.學生紛紛與彩虹打招呼。

    2.識記“虹”字,齊讀課題。

    3.提出疑問。(彩虹漂亮嗎?文中要寫彩虹的什么故事呢?)

    1.我會填。

    “虹”的部首是(  ),可組詞為(  ),我還能寫出帶有這個部首的字:(  )、(  )、(  )。這些漢字都與(  )有關。

    二、初讀課文,學習字詞(用時:15分鐘)

    1.出示自學要求。

    (1)初讀課文,借助拼音讀準生字。

    (2)學生自由讀課文,將容易讀錯的句子多讀幾遍,直到讀通為止。

    (3)指導同桌互相學習字詞。

    2.檢查自學效果。

    (1)出示生字卡片。

    (2)正音,區(qū)分易錯字與易混字。

    ①教師指導區(qū)別本課動詞:教師做動作,學生猜生字并舉字卡。

    ②導學:請你找找還有哪些表示動作的詞。

    1.小組內根據(jù)自學要求進行討論、交流。

    (1)學生讀生字、組詞。

    (2)同桌互相交流生字的識記方法。

    (3)自由讀課文,根據(jù)注音讀通句子。

    2.分組交流、匯報。

    (1)分組朗讀新學的生字、詞。如,“一座”的“座”是平舌音,“鏡”是左右結構。注意多音字“興”的讀法。

    (2)分類學習本課動詞。

    ①運用歸類法學習帶“扌”的字:提、挑。運用歸類法學習帶“氵”的字:澆、灑。學生根據(jù)教師動作舉起相應字卡。

    ②學生匯報:拿、照。分別進行動作表演,并講講意思。

    2.給多音字注音并組詞。(興)

    3.組字連線并組詞。

    4.把正確的讀音涂上喜歡的顏色。

    5.和同學玩猜字游戲。

    規(guī)則:一人做動作,一人來猜字。

    三、鞏固生字,指導寫字(用時:12分鐘)

    1.課件出示會寫字。認字并組詞。

    2.引導學生觀察,說說自己的發(fā)現(xiàn)。

    3.范寫生字,重點講解“成”“那”的寫法。

    4.學生練寫生字,教師巡視指導。

    5.實物投影,展示優(yōu)秀作業(yè),組織評議。

    1.結合課件生字,開火車認讀并組詞;學生抽字認讀,小組比賽。

    2.仔細觀察字形,交流自己的觀察所得。

    3.邊看教師范寫邊書空,學習“成”“那”的寫法。

    4.認真描紅,臨寫生字。

    5.欣賞同學寫得好的字,并說說好在哪里。

    6.在田字格本上寫一寫。

    四、細讀文本,理清脈絡(用時:8分鐘)

    1.引導學生再讀課文,思考:小女孩都希望誰高興?找到相關的詞語畫一畫。

    2.教師導學:你喜歡小女孩嗎?

    1.學生組內讀文,邊讀邊圈畫相關詞句。

    2.學生匯報,體會小女孩的懂事。

    7.根據(jù)課文內容填一填。

    小女孩希望(  )、(  )和(  )高興。

    教師批注

    第二課時

    教學環(huán)節(jié) 教師指導 學生活動 效果檢測

    一、復習導入,提出問題(用時:6分鐘)

    1.聽寫本課的生字、詞語。

    2.回顧課文內容:小女孩都希望誰高興?

    3.引學:小女孩為什么希望爸爸、媽媽和哥哥高興?她都做了什么呢?這節(jié)課我們就一起到課文中去尋找答案。板書課題 1.學生聽寫生字、詞語。

    2.回顧課文內容。(小女孩希望爸爸、媽媽和哥哥高興。)

    3.齊讀課題。

    8.看拼音,寫詞語。

    二、再讀課文,品讀感悟(用時:28分鐘)

    1.品讀第一自然段。

    (1)教師引導學生借助課文插圖描述:雨過天晴,天空出現(xiàn)了什么?

    (2)引導學生學習量詞“座”。

    (3)指導朗讀。

    2.學習第二自然段。

    (1)導言:自己讀讀第二自然段,邊讀邊想:爸爸喜歡小女孩嗎?為什么?

    (2)指導學生自學后小組交流。

    (3)引導學生匯報交流。

    (4)指導學生多種形式朗讀第二自然段。

    3.學習第三自然段。

    (1)導言:自己讀讀第三自然段,邊讀邊想:媽媽喜歡小女孩嗎?為什么?

    (2)指導學生自學后小組交流。

    (3)引導學生匯報交流,相機學習生字。

    (4)指導學生多種形式朗讀第三自然段。

    4.學習第四自然段。

    (1)導言:自己讀讀第四自然段,邊讀邊想:哥哥喜歡小女孩嗎?為什么?

    (2)指導學生自學后小組交流。

    (3)引導學生匯報交流,相機學習生字。

    (4)指導學生感悟積累“蕩來蕩去”“飄來飄去”。

    (5)指導學生多種形式朗讀第四自然段。

    1.學習說完整話。

    (1)自由讀第一自然段,根據(jù)插圖說話。(雨停了,天上有一座美麗的橋。)

    (2)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習量詞“座”。

    預設:一座山 一座城 一座廟

    (3)在教師指導下朗讀。

    2.在教師指導下學習第二自然段。

    (1)帶著問題自學第二自然段。

    (2)小組內交流。

    (3)匯報交流。

    (4)學生多種形式朗讀第二自然段。

    3.在教師指導下學習第三自然段。

    (1)帶著問題自學第三自然段

    (2)小組內交流。

    (3)匯報交流。

    (4)學生多種形式朗讀第三自然段。

    4.在教師指導下學習第四自然段。

    (1)帶著問題自學第四自然段。

    (2)小組內交流。

    (3)匯報交流。

    (4)在教師的指導下朗讀詞語并仿說這樣的詞語。

    (5)學生多種形式朗讀第四自然段。 9.在括號里填上恰當?shù)脑~語。

    一座(  )

    一座(  )

    一座(  )

    10.超級模仿秀。

    例:提 挑

    (  ) (  ) (  )

    例:灑 澆

    (  ) (  ) (  )

    11.在和例句意思一樣的句子后面打“√”。

    (1)把水灑下來,那不就是我在下雨嗎?

    ①把水灑下來,不是我在下雨。(  )

    ②把水灑下來,是我在下雨。(  )

    (2)走到橋上,天上不就多了一個月亮嗎?

    ①走到橋上,天上就多了一個月亮。(  )

    ②走到橋上,天上沒有多了一個月亮。

    (3)花裙子飄啊飄的,不就成了一朵彩云嗎?

    ①花裙子飄啊飄的,就成了一朵彩云。(  )

    ②花裙子飄啊飄的,成不了一朵彩云。(  )

    三、回顧全文,質疑探究(用時:6分鐘)

    1.讀完這篇文章,你知道為什么大家都喜歡小女孩嗎?

    2.你想對小女孩說什么?

    1.學生交流,各抒己見。(小女孩活潑懂事。)

    2.學生結合自己理解,說出自己的心里話。

    12.學了課文,你想對小女孩說什么?請你寫下來。 

    [部編本語文一年級下冊第四單元導學案]相關文章:

    1.六年級下冊英語第四單元課件

    2.部編版語文一年級上冊教學計劃

    3.八年級語文下冊第四單元單元檢測試題

    4.《談中國詩》導學案

    5.木蘭詩導學案及答案

    6.鑲邊與剪紙的導學案

    7.歷史教學導學案論文

    8.三年級語文下冊第四單元測試題及答案

    9.語文六年級下冊第四單元測試題

    10.部編版bpmf教學課件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午夜国产乱码福利电影 | 久久精品免费视频222 | 亚洲区精品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 视频一区视频二区中文精品 | 熟女作爱一区二区视频 | 中文字幕不卡一区20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