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編一下第8課《靜夜思》導學案設計(部編本一年級下冊)

    發布時間:2017-2-18 編輯:互聯網 手機版

       設計說明

      語文課程應根據學生身心發展和語文學習的特點,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充分激發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這首詩通俗易懂,家喻戶曉,有的學生在入學之前已經倒背如流,但是多數學生不能讀出古詩的韻味。因此本設計除重自主識字,還重誦讀,指導學生讀準字音,讀出節奏,激發學習古詩的興趣,引導學生在誦讀中感悟詩中綿綿的思鄉之情,體會詩歌的韻味和美好的意境。

    課前準備

    1.查找李白的資料及描寫月亮的詩歌,制作多媒體課件,制作生字卡片。(教師)

    2.預習生字,熟讀古詩。(學生)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環節 教師指導 學生活動 效果檢測

    一、自我展示,激發興趣(用時:3分鐘)

    1.課件出示誦讀古詩情境圖,請學生欣賞《詠鵝》《春曉》。

    2.在談話中激發學生學習古詩的興趣,指名背誦,評價以激勵為主。

    3.引出新課《靜夜思》。 1.學生看課件欣賞,會誦讀的跟隨課件誦讀古詩。

    2.學生自由朗讀古詩,用掌聲鼓勵主動背誦古詩的同學。

    3.齊讀課題。背誦《詠鵝》。

    二、揭示課題,初識詩人(用時:10分鐘)

    1.板書課文題目,教讀課文題目,提示“思”讀平舌音。

    2.指導識字:“靜、夜。”

    3.多媒體課件出示《靜夜思》的圖片和古詩,提問:誰會背這首詩?

    4.課件播放李白的圖像,介紹李白。

    5.引導學生觀察插圖,讀懂圖意。

    6.引導學生說一說課文題目的意思。

    1.齊讀課文題目,讀準字音。

    2.說說識記的方法,簡單地說出“靜、夜”這兩個字的意思。

    3.會背的學生主動背誦。

    4.了解李白的同學可以做簡單介紹。

    5.學生觀察圖片,練習用“夜晚”“安靜”說話,并用完整的話說說圖的意思。

    6.學生結合“思”是“思念”的意思理解課文題目:在靜靜的夜晚所引起的思念。

    2.李白是(  )朝的詩人。

    3.自己試試說說《靜夜思》的意思。

    三、初讀古詩,學習生字(用時:20分鐘)

    1.教師配樂范讀課文。

    2.引導學生自由讀詩,提出要求:把不認識的字用自己喜歡的符號畫出來。

    3.組織學生利用學習卡識記生字。了解學生自學情況。

    4.檢查識字情況:

    (1)出示生字卡片,請學生來當小老師教大家把字讀準確。

    (2)認識新偏旁“匕”。

    (3)引導學生總結識字方法。

    5.指導寫字“思、床、前、光、低、故、鄉”。

    6.課件出示去掉拼音的古詩,指導學生熟讀古詩。

    1.學生看圖欣賞。

    2.學生自由讀古詩,采用畫一畫、拼一拼、讀一讀的形式自學生字。

    3.小組內成員互相幫助識字,拿出自制的生字卡片組內交流識字方法。完成學習卡的內容。

    4.匯報交流:

    (1)小老師說說在認讀這些字的時候應該注意什么。

    (2)學生自由說說自己知道的帶有“匕”的字。

    (3)說一說識字方法,可以用加一加、減一減的方法,可以編字謎、兒歌、故事,還可以做動作。

    5.學生觀察范字,正確書寫。

    6.學生熟讀古詩。

    4.讀準下面的詞語。

    舉頭 低頭 床前 故鄉

    月光

    5.按筆順寫字。

    思:__。

    床:__。

    前:__。

    光:__。

    低:__。

    故:__。

    鄉:__。

    四、再讀古詩,讀出節奏(用時:7分鐘)

    1.課件出示古詩的停頓。

    2.指一名學生匯報讀,師打拍子指導讀。

    3.指導學生讀出詩韻。

    1.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感知古詩的節奏。

    2.學生自由誦讀,學生聆聽并評價。

    3.集體匯報讀。

    6.有感情地朗讀《靜夜思》。

    第二課時

    教學環節 教師指導 學生活動 效果檢測

    一、課題引入,明確目標(用時:2分鐘)

    1.板書課題,設疑:

    (1)課題里的哪個字交代了這首詩的寫作時間?

    (2)哪個字交代了李白當時的心情?

    2.導入新課。

    1.學生讀課題,思考問題。

    (1)“夜”字交代了這首詩的寫作時間。

    (2)“思”字交代了李白當時的心情。

    2.引起學生學習古詩的興趣。

    7.回憶古詩,說說李白在“思”什么。

    __

    __

    二、質疑討論,交流詩意(用時:20分鐘)

    1.引導學生自由讀詩,想想你讀懂了什么,有哪些感受。

    2.組織學生在小組內交流讀懂的內容,并把不懂的內容提出來。

    3.組織學生交流,相機指導

    (1)課件出示月下美景圖,感受“明月光”。

    (2)課件出示圖片,引導學生說說什么時候見過霜。

    (3)簡介詩歌創作背景。

    (4)引導學生用動作理解“舉頭”“低頭”的意思。

    1.學生先自己靜靜地讀詩,再把自己的感受說給同桌聽一聽。

    2.小組合作學習,聯系課文插圖理解想象,小組成員之間議論自讀的感受。

    3.提出不明白的問題討論討論。

    (1)讀古詩的前兩句。

    (2)說說這兩句詩的意思,用上“什么好像是什么”的句式。

    (3)體會李白當時的心情。

    (4)學生在理解“舉頭”“低頭”的意思后,邊做動作邊誦讀詩句。

    8.作者把“明月光”看成了什么?

    三、想象誦讀,品悟詩情(用時:15分鐘)

    1.課件出示李白月下吟詩圖,播放音樂,創設情境:如果你是李白,你會有什么感受?

    2.設疑:

    (1)李白會想起什么?

    (2)李白為什么要強調靜夜、靜思?詩句中的哪些地方隱含著“靜”呢?

    3.指導有感情誦讀。

    4.組織學生演一演,讀一讀。

    1.在情境中,小組討論。

    預設:

    (1)遠離親人會感到孤獨

    (2)在這樣的夜晚會感到冷清。

    2.學生配樂誦讀詩句。

    (1)自由想象。

    (2)學生在老師的引導下再次結合情境圖誦讀詩句,體會李白思念家鄉、思念親人的情感。

    3.帶著憂傷的心情,讀出思念之情。

    4.在情境中表演,對月誦讀。

    9.發揮想象,用自己的話描繪一下李白是怎么思念家鄉的。

    四、拓展積累,背誦詩文(用時:3分鐘)

    搜集有關明月的詩。在課外古詩中找一找,讀一讀。

    10.觀察夜晚的天空,說說自己看到了什么。 

    [部編一下第8課《靜夜思》導學案設計(部編本一年級下冊)]相關文章:

    1.部編版bpmf教學課件

    2.部編版dtnl教學課件

    3.部編版小猴子下山課件

    4.部編版狐假虎威課件

    5.部編版拼音教學課件

    6.部編版小小的船課件

    7.部編教材培訓心得

    8.新版部編一年級語文上冊教學計劃

    9.部編一年級語文上冊教學計劃

    10.部編一年級語文教學隨筆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五月天色婷婷中文在线 | 色久视频在线观看 |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V五月天宝贝 | 亚洲日韩性欧美中文字幕 | 日本性爱网站一区二区 | 中文字幕欧美精品另类小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