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詠華山》教學設計 (蘇教版一年級下冊)

    發布時間:2017-9-25 編輯:互聯網 手機版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中的古詩;

    2、理解課文內容,使學生感受到華山的雄偉壯麗,鼓勵學生努力學好語文,用好語文。

    教學重點:

    1、學會本課7個生字。

    2、能詩文對照,體會古詩的意思。

    教學過程:

    一、導入

    上節課我們借助拼音讀通、讀熟了課文,了解了課文的大概意思,還學習了第1自然段,知道了古時候有個小孩名叫--(寇準),他跟著先生--起去登華山。哎呀!華山可是我國的一座名山呀!你們想去看看嗎?

    二、學習課文第二段

    1、打開課本自己讀課文,看看哪段寫了華山?

    2、快速讀第二段,你覺得華山怎么樣?

    3、聽老師讀第二段,想想,你從哪些句子看出華山很高。現在我們就一邊讀句子一邊畫圖畫。

    4、出示句子,齊讀。華山該有多高呢?這樣畫行嗎?這樣呢?這樣才算高。老師告訴大家華有2160多米高。有大約五個東方明珠電視塔那么高,和教學樓相比大約有200多裝樓房那么高。你們說華山高嗎?圈點“真高”誰來讀一讀這句話:反復讀,齊讀。

    5、站在這么高的山上,會看到些什么呢?出示句子齊讀,圈點。“遠遠近近的山”該怎么畫呢?我來畫遠處的山,請一個小朋友畫近處的山。齊讀“遠遠近近”慢一些。為什么你們畫的山都這么矮呢?圈點“都在……腳下”就是說遠處和近處的山都沒有華山……高。比華山高的只有藍天。誰來讀讀這句話,讀的時候注意加點的詞語,齊讀。

    6、在高高的華山頂上,還會看到些什么呢?出示句子,齊讀。太陽該貼在哪里呢?這里行嗎?這里呢?為什么?圈點“那么近”連讀。白云可以貼在什么地方?山 腰間在哪里?誰來貼?圈點“山腰間”這就是山腰間,讀。只貼這幾朵白云行么?朵朵說明了云多,圈點。看,華山都在白云的上面了,它實在是太……高了。誰來讀句子,齊讀。

    7、同學們,就是這三句話寫出了華山非常高,大家把它連起來讀一讀。指著圖說:這么高的山,如果讓你去爬,你會覺得怎么樣?出示“艱難”,出示句子,連讀。

    8、游戲--你們倒去華山游覽了-番,可你們的爸爸媽媽沒去,這可怎么辦?打個電話快快把你們看到的告訴他們吧。老師和小朋友合作表演,我做媽媽,誰愿意做我的孩子?指名。你現在是 我的兒子了,你去華山旅游,我因為工作忙不能去,當你爬到山頂上的時候.看到華山這樣高,覺得應該和媽媽分享,就情不自禁到公用電話亭給媽媽打了個電 話,師生表演打電話的過程。

    9、同學們,你們看到這些景色,除了打電話還想做什么?有一個小朋友,他看到這高大雄偉的華山,便情不自禁地吟誦了一首詩,出示古詩。現在我來吟誦給大家聽。你們想吟涌么?誰來?相機出示“情不自禁”理解。齊讀。

    10、讀了這么多遍,你們知道這首詩的意思么?老師告訴大家.這首詩歌的意思就在這些句子中,請大家再讀讀,看看哪些句子和古詩相對應。現在我來讀古詩,你們來讀對應的句子,交換練習,我再來考考你們.“舉頭”就是--?“回首”呢?“首”就是指?看來你們真的讀懂了。

    11、這首詩寫得多好啊,一讀就懂,聰明的孩了已經會背誦了,誰會背了?指名背誦。全體起立,邊背誦邊做動作。

    12、課文的第二段就是講了先生和小孩來到華山頂上看景色,小孩做了一首詩歌來贊美華山。用詩來講華山的高,這就叫“詠”板書,齊讀課題。現在,讓我們拿起書本,一起來詠一詠華山吧。

    (1) 學生試讀詩句。(注意傾聽學生自己對詩句的理解。)

    (2) 通過“紅日”、“白云”的比較,感受華山的高大雄偉。

    課件出示一幅畫:你們看,老師這兒有一幅還沒畫完的華山畫, 你能根

    據這兩句詩的意思幫助我把這幅畫畫完整嗎?

    ①生如果說畫紅日,師問:把紅日畫在哪兒?為什么要近點兒?(學生如說出近點,緊接著追問為什么近點,評價:你讀書讀得多認真呀!)如果說不準確紅日的位置,你能根據“舉頭紅日近”這句詩的意思想想嗎?還要畫什么?

    ②生如果說畫白云,師問:是畫一兩朵云嗎?(不是,是許許多多的云,象云海一樣。)把云海畫在哪?(引導理解半山腰。)為什么要畫在半山腰呢?(華山已經高聳入云了,多高呀!)

    這幅畫畫好了,正像小寇準所說的(師說時放慢語速,期望學生跟著說出):舉頭紅日近,回首白云低。

    【通過師生合作來畫一幅華山圖,在圖中畫上紅日和白云,襯托出華山的高大雄偉。】

    (3)指導讀出華山的高大雄偉。

    讀得好,評價:a華山多高呀,太陽都離你很近很近了。b站在華山頂上,有一種騰云駕霧的感覺。

    讀不到位,引導:想象著紅日就在你的頭頂,白云 圍繞在山腰的畫面再來讀一讀。

    (4)進入角色體會詩人的心情,感受華山的高大、美麗。

    ①如果你就是小寇準,當你抬起頭,(小寇準快抬起頭呀!做動作)看到初升的紅日離你很近很近,好象一伸手就能夠著似的,(試試看。)你是什么心情?

    ②正當你高興、興奮的時候,你猛一回頭,又發現了朵朵白云低低地飄浮在山腰間,快回頭看看!(提醒學生做動作。)你有什么感受?

    (追問:還有什么不同的感受? 期望學生不僅說出高、還能說出美。)華山如同仙境一般,美美地讀一讀這兩句詩。

    (隨機指導:我發現這個小寇準一邊做著動作一邊美美地讀呢!你們也能象他一樣再讀讀這兩句詩嗎?)

    【引導學生進入角色當小寇準,感受詩人看到華山時高興、興奮的心情。再帶著高興、興奮的心情讀古詩。】

    3回到整首詩。

    (1)孩子們,詩句的意思你們都理解了,那你們心中的那幅華山畫畫好了嗎?什么樣呀,能來描述描述嗎?

    評價:①你能根據詩句的意思來畫這幅華山的畫,畫得多好呀!②你心中的華山畫得多么有氣勢。

    孩子們,我想你們心中都已經勾勒出一幅高聳入云的華山圖,帶著你的想象再讀讀吧!

    (2)想不想親眼去欣賞華山的 景象,看看和你心中的華山一樣嗎?(放華山錄象)與學生交流:我發現你們已經看得入神了,你此時此刻想說些什么嗎?

    生可能會說:華山真高呀!華山多美呀!我真想去華山親眼看看…… 孩子們,你們這樣說就是對華山由衷地贊美,你們現在知道“詠華山”是什么意思了嗎?

    帶著你的感受再來有滋有味地讀讀這首詩,我相信你會比老師讀得還要好。

    4小結:你們能根據詩句的意思邊讀邊想象著華山高大雄偉的畫面,真是比老師讀得還要好呢!看來“根據詩句的意思邊讀邊想象著畫面”真是個學詩的好方法。

    【運用多種方法使學生體會到華山的高大雄偉,再想著畫面讀好古詩,把畫還原成話。】[來源:學.科.網Z.X.X.K]

    5關于這首詩,還有一個小故事呢!想聽聽嗎?(配樂)

    (1)古時候,有個孩子跟著先生去登山。

    他們沿著山路 很艱難地爬上山頂。啊!華山真高呀!除了藍天,遠遠近近的山都在自己的腳下。太陽離得那么近,山腰間飄著朵朵白云。這個孩子情不自禁地吟誦起來:(期望學生能情不自禁地跟著一起讀。)

    只有天在上,更無山與齊。

    舉頭紅日近,回首白云低。

    “好詩!好詩!”先生連連點頭稱贊。

    這個孩子就是寇準,那年他才七歲。

    (2)你們今年幾歲?小寇準和你們年齡相仿,你想對寇準說什么?

    師:小寇準僅僅用了二十個字,就使我們深深地感受到華山的高大雄偉,更精妙的是詩中卻沒有出現一個“高”字,他愛動腦筋,善于觀察,多了不起呀!你們能試著把這首好詩背下來嗎?

    你現在就是小寇準站在華山頂上,帶著你的理解,想象著你心中華山高大雄偉的畫面再來吟誦這首詩吧!(給學生配樂。)

    一、 談話導入:

    1、談話:小朋友,我想問你們一個問題:看過動畫片《寶蓮燈》嗎?都知道小沉香劈山救母的故事,記得這座大山叫什么山嗎?

    2、板書:華山 師:“華”是一個多音字,這里讀huà 跟我讀“華山”(兩遍)書空。

    3、(出示多媒體)“華山風景圖”。簡介:瞧!這就是華山,它在我國的陜西省,是著名的旅游勝地!從古到今,吸引了不少中外游客前去游覽。

    4、古時候,有一個小孩兒和他的先生曾經到過華山,這個小孩兒叫寇準,(跟讀兩遍)他做過宋代的宰相。(相當于現在的總理)你覺得他這個官怎么樣?(真大,了不起)我們今天就來學習寇準小時候和他的先生登華山時發生的一個故事。

    過渡:究竟是怎樣的一個故事呢?

    二、學習第二段

    1、請小朋友們大聲地、認真地讀課文,一邊讀一邊想,你覺得華山怎么樣?師下去詢問。

    生:我覺得華山很高。除了感到高,還覺得怎么樣?(3人回答)

    2、是啊!小寇準和先生沿著山路艱難地爬上山頂后,他們的感覺就和你們的一樣。

    (出示多媒體),啊!華山真高哇!

    師:你能讀出華山的高 來嗎?指名讀 齊讀

    3、華山到底有多高呢,請大家再去讀一讀第二小節。

    我們一起跟寇準和先生到山頂上去看一看吧!他們看到了怎樣的一幅畫面呢?他們看到的就是這樣的情景,課文中用了這兩句話來寫的。

    (出示多媒體):除了藍天,遠遠近近的山都在自己的腳下。太陽顯得那么近,山腰間飄著朵朵白云。

    4、指導讀好:

    小朋友們自己好好讀讀這兩句,看哪些小朋友能讀得讓人一聽就覺得華山非常高。自己先試試。 [來源:學科網]

    除了藍天,遠遠近近的山都在自己的腳下。

    (1)誰來讀第一句?指名讀。

    師評:聽他這么讀,你們能感受到華山的高嗎?還有誰想來試試。

    指名讀。

    師評:“自己的腳下”讀得真好,我聽出來了,你看見那么多的山在自己的腳下,感到非常自豪,了不起,小朋友就要讀出這種了不起的樣子來。還有誰愿意來?

    評2:老師聽出來了,這么高的華山你都能怕上去,被你踩在腳下,多自豪呀!

    指名讀。 [來源:學+科+網Z+X+X+K]

    師評:(看圖)你們看,這兒的山真多呀, 遠的遠,近的近,遠遠近近(讀好詞語)這些山全部在自己的腳下,誰能讀出這種樣子來嗎?

    指名讀。

    師評:老師仿佛看到了高大的華山,你站得那么高,好神氣呀!讀得真棒!

    師:還有誰愿意試試嗎?指名2-3人讀。齊讀第一句。

    太陽顯得那么近,山腰間飄著朵朵白云。

    (2)師:哪位小朋友來讀第二句?指名讀。 [來源:學,科,網]

    師評:老師覺得山腰間只 有一朵白云,不是“朵朵白云”,誰再來試試?指名讀。

    師評:是“朵朵白云”了,不過這云好像在山腰間動了一下又不動了,沒有飄起來。白云在山腰間慢慢地、輕輕地移動,你就要讀出這種樣子,不行呢,還可以加上一點兒動作,再試試,老師相信你一定回讓白云飄起來的。指名讀。(還是剛才的學生)

    師評:大家聽啊,看啊,朵朵白云飄起來了!還有誰能讓一朵朵的白云飄起來?指名2人讀。

    師 :(看圖)小朋友看,站在華山頂上向下看,這朵朵白云在哪兒飄?(山腰間)太陽呢?(就在他們的頭頂上,離他們很近。)好像一伸手就要……(摸到太陽)

    是呀,華山可真高呀!誰能讀好第二句?讀好“那么近”。指名讀。

    師評:太陽真近,我們仿佛一伸手就能摸到太陽了。誰再來?

    指名讀2-3人。

    (3)誰能連起來把兩句話讀好?可以加上一點兒動作幫助自己讀好。先自己練練看。

    指名男生2人讀。男生齊讀。 師評:謝謝小男子漢們!你們讓我們和聽課老師都看到了高大挺拔、氣勢磅礴的華山!

    (4)女生齊讀。

    師評:女小朋友也了不得!把華山雄偉壯麗的樣子也讀出來了!

    (5)這兩句話把華山寫得多高,多美呀!我們一起來讀好。(齊讀)(6)(試背)師:讀得真是太好了!我們一齊來看著畫面美美地說一說華山的高、美。 (多媒體隱去文字)生齊背。

    (啊!華山真高哇!除了……)

    5、(出示多媒體)小朋友們,假如你現在真的站在山頂上,看到華山如此雄偉壯麗,你會怎么樣?小小組熱烈討論一下。(巡回)

    生:我會高興得跳起來、喊起來!

    師:請你高興得喊吧! “啊!華山真高哇!”

    師點評:你看到如此高峻的華山太激動了。有的小朋友可能會在心底暗暗地發出驚嘆,誰來試試? “啊!華山真高哇!”

    師點評:老師覺得你已經被華山的美景所陶醉了,正在抒發著自己的感情呢!

    師:還有別的不同的感受,你能讀出來嗎?指名讀。

    師點評:老師聽出來了,你在華山頂上都看得驚呆了!

    師:小朋友們看到高大的華山,有的看入迷了,有的驚呆了,有的十分激動。大家可以根據自己的感受,想怎么讀就怎么讀。覺得不盡興的,也可以站著讀。(生自由讀)

    6、師:看到這么高、這么美的華山,你看你們都忍不住要跳起來、喊起來,這就叫情不自禁,小寇準的心 里非常激動,再也忍不住自己的感情,他情不自禁地吟誦一首詩來:(出示多媒體)只有天在上,更無山與齊。舉頭紅日近,回首白云低。

    什么詩呢?先自己讀讀看。指名讀。(2人)(理解詩意)

    (1)師:這首詩共四行,兩句話,小朋友們拿起書,讀一讀古詩,再讀一讀我們剛才學習的句子,好好想一想,再和同組的伙伴討論討論,看能不能自己把它讀懂。(出示多媒體,古詩與文字)

    (2)生自由讀。師巡回詢問情況。

    (3)交流。師: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嗎?(1-2)[來源:學|科|網]

    師:我們可以用上剛才學過的句子,加上你的想像,誰能說得再美一些?師起引:除了藍藍的天在…… 指名說好。

    (回放多媒體 古詩)

    師:還有不理解的嗎?(舉頭、回首 首:頭)

    師:誰讀懂了第二句?也像剛才那樣美美地說出來?指名說。

    7、(讀好古詩)師:小朋友們真聰明,聯系上面的課文自己就能讀懂這首詩。其實,這首詩就是寫了華山的高大挺拔。誰能把詩也讀好? 指名讀。

    師示范讀一句:“只有/天在上”,自個兒再試試!生自由吟誦。

    師:誰先來讀好這首詩?指名生讀。這樣讀就叫吟誦 一起來吟誦。師評:我剛才還真看見了一位小寇準,他邊吟誦邊加了些動作,真像 ! 我們也試試。指名吟誦(加動作)

    8、齊誦古詩。師:這樣朗誦、贊美的語氣就叫“詠”(板書),所以我們課文的題目就叫……詠華山。讀兩遍課題

    三、學習第三段

    1、師:寇準用短短幾句詩就把華山的高、美寫出來了,怪不得先生會……連連點頭稱贊,什么叫稱贊?夸獎 表揚先生怎么夸他的?

    出示“好詩!好詩!”

    2、師:想想先生在稱贊他的時候會是什么樣的表情、動作呢?請你在小組里選一個伙伴,一起合作,你們倆一個做寇準情不自禁地吟誦古詩,一個做先生夸你,看看誰吟得好,夸得妙?好了,再換過來演一次。開始練習。(巡回)指名表演。(2-3組)

    3、師:寇準寫這首精妙的詩篇時才……七歲,他七歲就能一下子做出這么好的詩,而且至今已經流傳了幾百年了。如果我們和他一起觀賞華山美景時,你聽了還會怎么夸獎他呢?

    (你真了不起! 你真愛學習,我要……)

    師:這首詩寫得多好呀,老師想,小寇準的語文一定學得很好,很認真,小朋友們都要向他學習呀!

    4、(配樂朗誦,點擊播放音樂)師:剛才我們一起去登了 華山,欣賞了華山的高與美,收獲真不小。下面我們跟著音樂再把課文連起來有感情地朗讀一下,再來回憶一下華山的美 景。生齊讀。

    四、小結

    [《詠華山》教學設計 (蘇教版一年級下冊)]相關文章:

    1.詠華山教學課件

    2.朝天子詠喇叭教學設計

    3.蘇教版一年級下冊數學教學計劃

    4.華山的路閱讀題及答案

    5.華山的導游詞介紹

    6.華山英文導游詞

    7.華山游導游詞

    8.介紹華山導游詞

    9.華山導游詞介紹

    10.《詠雪》課件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久久精品中文字幕乱码视频 | 伊人精品影院一本到综合 | 中文字幕日韩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 中文字幕久精品免费 | 亚洲午夜一区在线 | 亚洲一区日韩精品中文字幕亚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