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教學目標
1.認識本課的生字,會正確、規范地書寫課后的字,感受漢字的形體美。
2.初步了解漢字的構字規律,給基本字加偏旁組成新字。
3.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知道青蛙是莊稼的好朋友,是有益的動物,我們應該保護它。
2學情分析
《小青蛙》這篇韻文,通過簡短的語言告訴我們青蛙保護禾苗及我們應該保護青蛙。本課內容簡單,易于理解,讀起來朗朗上口。在整個教學中,注重培養學生收集處理信息和與人交流合作的能力,讓學生在充滿童趣、民主和諧的課堂中經歷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過程,學會學習,培養學習語文的自信心和良好習慣
3重點難點
1.認寫生字。
2.初步感知由基本字加偏旁組成新字的構字規律
4教學過程
4.1第一學時
4.1.1教學活動
活動1【導入】禾苗
一、熟字入手,激發興趣
1.教師:出示“青”,擴詞。
2.板書:小青蛙。
3.學生反饋。教師指導學生齊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認讀生字
1.學生借助拼音自由讀課文,并圈出生字。
2.教師范讀,學生默讀。
3.同桌互讀生字。
4.教師出示生字卡,指名認讀,其他學生評議。
5.開火車讀生字。
6.結合讀課文,鞏固生字的認讀。
7.教師把生字卡“清”、“晴”、“睛”、“情”、“請”貼到黑板上,請學生觀察并談談自己的發現,在小組討論怎樣記住這些字。
8.幻燈出示各種與字有關的圖片,體會這些字各自表達的意思并記住這些字。
9.出示兒歌,鞏固記憶。
10.游戲(1)誰是神槍手;(2)送字寶寶回家。
三、再讀課文,理解內容
1.學生自由讀課文。
2.指導學生勾詞語:天氣晴、大眼睛、吃害蟲、好事情、小青蛙,并通過提問讓學生初步感知兩種基本的短語形式。如:天氣怎么樣呢?怎樣的眼睛呢?
3.教師引讀課文。教師讀“清清河水”,學生接“天氣晴”。
4.采用多種形式讀課文,直到讀熟。
5.指名讀,大家評議。
四、拓展訓練
1.小組討論:怎樣保護青蛙?
2.收集各組意見,教師小結。
3.請學生說說自己查找資料的情況,指名談談你還知道我們身邊有哪些有益的動物,它們能幫我們做什么。
4.根據學生討論回答的情況,教師小結。重點講不能吃青蛙,并鼓勵學生保護有益的動物。
五、指導寫字
1.出示要寫的字。
2.學生寫字,教師巡回輔導
[小青蛙 教學設計(部編版一年級下冊)]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