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淮南市楊祠小學:楊秀彬
教學目標:
1、會認9個生字,會寫“數、睡、距離”,理解“鉆研、距離”等詞。
2、讀通長句子,達到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整體感知課文內容。
教學重、難點:
1、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會認9個生字;正確書寫“數、睡、距離”
教學準備:
生字卡片、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板書課題,指導讀題。
1、1900多年前,就在這美麗的星空下(課件出示星空圖)有一個數星星的孩子。
2、板書課題,指導寫“數”
3、指名讀課題,齊讀課題
二、檢測學情,初識張衡。
1、這個數星星的孩子名叫--(生:張衡。),指名讀詞語,注意“衡”是后鼻音
2、張衡是漢朝人,(卡片出示:漢朝)生齊讀
漢朝是一個朝代,距離現在已經1900多年了,再讀。(生齊讀)
三、自由讀課文,自主識字。
1、自由讀課文,遇到不認識的字,找一找下面的拼音,遇到難讀的句子多讀幾遍,爭取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課件出示“我會認”中的生字)同桌間你讀給我聽聽,我讀給你聽聽,讀不對的,幫他糾正。
3、生提示哪些字音需要特別注意的。
“傻”是翹舌音 “撒”是平舌音
4、去拼音,學生當小老師代讀生字
5、指導讀句,學習字詞。
a.晚上,滿天的星星像無數珍珠撒在碧玉盤里。
(卡片出示:無數)師提示“數”是多音字
比喻句,把星星比作珍珠
感受“撒”這個動作
(課件出示:繁星圖)師范讀句子,生美美地讀句子
b.天上的星星是在動,可是看起來它們之間的距離好像是不變的。
學習詞語“距離”,理解詞語意思
距是形聲字
c.他看清楚了,北斗七星果然繞著北極星慢慢地轉動。
指名讀句子
依次出示:楚、清楚、清清楚楚,指名讀、齊讀
四、學習課文
(一)第一自然段,讀好句子。
1、指名讀第一自然段。
2、學習詞語“仰起頭”
3、師帶著孩子一起數星星,體會星星很難數
4、課件出示:一顆,兩顆,一直數到了幾百顆。(指名讀、齊讀)
(二)第二自然段,糾正讀音。
1、指名讀課文,奶奶叫張衡傻孩子什么呀?(出示卡片:傻孩子) 你覺得奶奶為什么這樣叫小張衡呢?那奶奶是怎么叫張衡的呢?
2、女生讀奶奶說的話
(三)第三自然段,理解“距離”,識記“距”字。
1、男生讀課文。
2、小張衡發現,這顆星和那顆星總是隔那么遠,就是它們之間的什么沒有變?(生:距離。)
(四)第四自然段,識記“勺”“組”,理解“一組一組的”。
1、爺爺聽了奶奶和小張衡的對話,他又說了什么呢? (生齊讀)
(課件出示:孩子,你看得很仔細……)
2、我們的祖先把天上的星星分成一組一組的,老師也給大家帶來了幾組星,瞧,這還有一組--(課件出示:天鵝座。)這里呢?(課件出示:獅子座。)
師:我們的祖先就這樣把它們分成--(生齊:一組一組的。)還給起了名字。天上的星星是--(生:一組一組的。)
3、識記“組”字?
“絞絲旁”加一個“且”。
“祖先”的“祖”,“示字旁”換成“絞絲旁”。
(字卡出示)有絲便是“組”,有女便是“姐”,有米便是“粗”,有示便是“祖”。
4、爺爺也給大家介紹了一組星(課件出示:你看,那七顆星,連起來像一把勺子……)生齊讀
(生動手畫)。
5、 (課件出示:北斗圖)仔細看,這北斗七星多像一把勺子啊!
(課件出示:那七顆星,連起來( )叫( )。
(課件出示:“勺”字的演變過程)我們的祖先是這樣寫“勺”字的,現在我們這樣寫--(師范寫)
6、爺爺說的話張衡相信了嗎?(課件出示:爺爺說的話是真的嗎?--(生讀)
7、(課件出示:這孩子一夜沒睡好,幾次起來看星星。他看清楚了,北斗七星果然繞著北極星慢慢地轉動。)生齊讀
(五)師生合作讀最后一段。
這個孩子名叫--(生:張衡。)是--(生:漢朝人。)他長大以后,刻苦鉆研天文,成了著名的--(生齊:天文學家。)
五、指導寫字
下面我們好好寫字,一定要把字寫正確,寫規范。這節課我們要寫這些字。(課件出示“我會寫”的字詞)
(師指導書寫)
師:請小朋友認認真真地把“睡”和“距離”在書上描一遍,寫一遍。記住:一看二寫三對照,一個要比一個好。(學生寫字)
小結:張衡為什么能成為著名的天文學家呢?我們下節課繼續學習。
六、板書設計
28、數星星的孩子
張衡 漢朝 天文學家
教學反思:
在上課前,我給自己的定位是上第一課時。第一教時,從我們的家常課看,識字學詞,讀通文本,了解內容,理清文脈,應是它的份內目標。把第一課時的教學目標定位為:1、會認9個生字,會寫“數、睡、距離”,理解“鉆研、距離”等詞。2、讀通長句子,達到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3、整體感知課文內容。教學重、難點:1、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2、會認9個生字;正確書寫“數、睡、距離”
在我的這堂課中,很多的時間是花在讓學生充分地讀!這一課時,我們的朗讀要求是讀準字音,讀通句子或課文。經過老師的指導,學生原來讀不準的,后來能讀準了,原來讀不通的,后來能讀通了。
當然,我在授課過程中,也有許多的毛病。
1、把語文課上成了常識課,失去了原有的語文味。比如:“晚上,滿天的星星像無數珍珠撒在碧玉盤里。”這句話的處理很不到位,應該讓學生知道這是一個比喻句,使學生體會比喻句的形象、生動,然后在指導朗讀,這樣學生朗讀的效果就會更好。
2、第一課識字教學,生字一定先拼讀,而我只是指名讓學生提示難讀的字音。我忽視了低年級的識字教學的重點,是讓學生認讀、識記生字。
3、雖然整堂課都在讀,讀的方式也比較多樣,但是讀的沒有層次性,很多地方都浮于表面,沒有達到預期效果。
4、課堂氣氛不活躍,師生配合的不是很好。可能課前的準備工作沒做好,學生有點緊張。
[《數星星的孩子》教學設計(人教版二年級下冊)]相關文章: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