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小青
四川省宣漢縣教師進修學校
當我在教學生學習人教版第六冊第8課《一束鮮花》這篇略讀課文時,以文中“我”的感情變化為線索,先了解了“我”要去度假,卻不愿順路去看望母親。再講“我”記起母親的生日,于是讓花店老板代送鮮花給母親。最后講“我”發現在花店買鮮花的小男孩,原來是為去世的母親送生日鮮花,心靈受到震撼,決定親自給母親送花。
這一心靈的震撼就是我教學的最佳切入點,是學生與課文共鳴的最佳切入點,是情感共鳴的最佳切入點。
我抓住了這“心靈受到震撼”的瞬間,教出了真心,教出了真情,教出了真眼淚!
不信,請聽,我的學生哇地一下哭聲一片;不信,請看,我的學生情不自禁淚流一片。
“老師,不要再教了;老師,我們太想自己的媽媽了;老師,我們太想自己的親人了!”
老師,我用真心教出了一片真情,呼喚出了學生最真誠的良知。老師,面對此情此景,我真的不忍心再教了,此時的我也是熱淚盈眶。
不能教,我就唱吧:“陳虹的《常回家看看》”此時已成為我與學生的共同弦律。
淚眼中,學生想起了常年在上海打工的媽媽;淚眼中,學生想起了常年在廣州務工的媽媽;淚眼中,學生想起了常年在北京掙錢的媽媽;淚眼中,學生想起了常年在區鄉務農的媽媽;淚眼中,學生想起了常年從未有見過面的媽媽(因難產去世)……
“媽媽,媽媽--,媽--媽--”一聲聲發自內心的深情呼喚,一陣陣揪心的叫喊,喊出了對母親的真愛。
他們深切地感受到母愛的偉大,母愛的無處不在,“世上只有媽媽好”是他們共同的心聲。我的學生被真情感動。
一句深情的祝福、一張溫暖的賀卡、一只帶著呼喚的紙鴿、一幅充滿母子情的圖畫……
老師,面對此情此景,你會真切感受到真語文的教學魅力;老師,面對此情此景,你會真切感受到真作文的教學魅力!
作者郵箱: hugekey@126.com
[追逐一個永遠的夢--侯小青隨筆系列之二十五教出心靈的震撼(網友來稿)]相關文章:
7.小青春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