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責任》 教案教學設計

    發布時間:2017-9-2 編輯:互聯網 手機版

      7、責任

    教具:課件

    教學課時: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通過課前自學,課上糾正易錯字的讀音,使學生學會14個生字(含1個多音字“空kònɡ”)及新詞,認讀1個字。

    2、引導學生結合課文內容,從多角度理解父親讓小里根“對自己的行為負責”的目的。

    3、引導學生增強對自己的行為負責、勇于承擔責任的意識。

    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結合課文內容,從多角度理解父親讓小里根“對自己的行為負責”的目的。

    教學難點:

    引導學生結合課文內容,從多角度理解父親讓小里根“對自己的行為負責”的目的。

    教具:課件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出示里根的照片)同學們,你們知道他是誰嗎?

    他是美國第49屆總統--里根,他的一生充滿了傳奇色彩,他出生在一個美國小鎮,曾經是一名出色的體育播音員,后來成為好萊塢明星,29年間拍攝了51部電影,在69歲時他登上了象征著權力與榮譽的美國總統寶座,成為美國歷史上年齡最大的總統,并連任兩屆。

    他當上了美國總統后,回憶往事時,說:“那次闖禍之后,我懂得了做人的責任。”

    里根那次闖了什么禍呢?為什么給他這么深的感觸呢?讓我們一起學習課文《責任》。

    齊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由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注意以下字詞的讀音:

    出示:

    立即 怯生生 暫時 空閑 固執

    指名讀詞語,糾正。全班齊讀。

    2、指名讀課文,想想課文主要寫了什么內容?

    提示:抓住文章中主要的意思或故事的主要情節說。

    自己準備:說說課文主要寫了什么內容。

    在小組內和同學交流一下。

    指名說,針對學生發言適當指點。

    三、精讀課文、了解內容。

    孩子闖了禍,家長怎么處理這件事呢?

    1、默讀課文:思考:男孩的父親和母親的態度、做法有什么不同?請你對他們的態度、做法發表看法并說明理由。

    學習提示:

    分別找出描寫父親和母親語言、動作、神態的語句,畫下來。讀一讀這些語句,簡單標注,把你看法和小組同學說說。

    2、組織全班同學交流:

    引導抓住父親的語言來揣摩內心的想法,從而了解父親做法的目的。

    想象一下:父親兩次板著臉一言不發,可能在想什么?

    父親說了幾句話,分別讀一讀這些話,你感受到了什么?

    “他闖的禍,就應該由他對自己的行為負責。” 理解父親說這句話的目的是讓孩子有承擔責任的意識。

    對比讀一讀:

    “這15美元我暫時借給你,你去陪給人家。不過,你想辦法把錢還給我。”

    “這15美元我暫時借給你,你去陪給人家。不過,你必須想辦法把錢還給我。”

    兩個句子意思一樣嗎?父親用“必須”這個詞說明什么?

    體會父親在給孩子一個承擔責任的機會,教給孩子方法。

    練習讀好父親的話,齊讀。

    聽了這些,小男孩又是如何來承擔過失的呢?

    指名讀第四自然段。小里根是怎樣掙這15美元的?在掙錢的過程中他會想些什么?

    引導抓住重點詞語:“一邊……一邊”“幾個月”“終于”

    想象:小里根在掙15美元的過程中可能遇到哪些困難,是如何克服的?

    練習朗讀,體會小里根掙錢的不容易。

    指名讀,評議。

    3、小里根經歷了許多同齡孩子沒有的經歷,克服了許多同齡孩子不可能遇到的困難,終于掙夠這15美元!默讀課文第5自然段:想象男孩把錢還給父親時的情景。思考:小里根把錢還給父親時,他為什么覺得很自豪?

    指名讀, 聯系還錢時父親的表現來理解父親做法的目的。

    還錢時,父親拍著他的肩膀,高興地說:“一個能對自己的行為負責的人,將來一定是會有出息的!”。

    引導體會父親對孩子的做法表示滿意、贊賞,同時對孩子充滿期望。

    難能可貴的是,在掙15美元的過程中,他懂得了做人的責任。

    此時請你再來談談對小里根父親和母親的態度、做法的看法。

    四、回顧全文。

    1、朗讀課文,說說課文主要寫了什么內容?

     思考討論:文章中哪些比較重要的意思在說的時候不能丟?(時間、地點、人物、事情起因、經過、結果)

    指名在全班說一說,

    評議:重要的意思是否有遺漏,語句是否通順。

    再指名說。

    2、小里根通過勞動懂得了什么叫責任,結合課文內容談談對你“責任”的理解。

    其實,責任不單單指承擔過失,它還包括很多方面。結合生活實際說說自己對“責任”的認識?

    把你對“責任”的理解用一兩句話寫下來。

    五、布置作業。

    回家之后把這個故事講給爸爸媽媽聽。

    板書:

    7責任

    對自己的行為負責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通過組詞練習,引導比較“怒、努、恕”的音形義,鞏固生字。

    2、、繼續朗讀課文,在充分理解課文內容基礎上,想象小里根把錢還給父親時的情景,并能把這一情景寫成一段話。

    教學重點:

    能夠想象小里根把錢還給父親時的情景,并能把這一情景寫成一段話。

    教學難點:

    能夠想象小里根把錢還給父親時的情景,并能把這一情景寫成一段話。

    教具:課件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上節課我們感受了小里根父親的良苦用心,帶著你的感受再來讀讀課文。

    指名朗讀。

    一個十來歲的孩子要掙到15美元談何容易呀!為了掙夠這15美元,小里根要付出多少時間和精力才能學會熟練地洗盤子刷碗;為了掙夠這15美元,小里根在撿破爛兒的過程中,又會遇到怎樣令人難堪的情景;為了掙夠這15美元,小里根失去了多少游戲、玩耍,甚至睡眠的時間……當小里根終于掙夠這15美元的那一刻,當小里根把錢還給父親的那一刻會是什么心情呢?

    二、學習課文,寫話訓練。

    1、再讀第五自然段,想象當時的情景。

    除了課文中寫的,小里根的父母還可能有哪些表現呢?提示:小里根、父親及母親當時心情怎樣?他們會想些什么?

    小里根、父親及母親的神態怎樣?有怎樣的動作?

    獨立思考后,把自己想象到的內容和小組同學交流或表演一下。

    2、全班交流、表演:

    說說當時的情景,引導抓住課文中的“鄭重”、“自豪”“高興”等詞語。

    有興趣的同學合作表演。

    評價

    3、把你剛才想象到的內容用一段話表達出來。

    獨立寫話。

    4、寫后默讀修改。

    自己讀一讀,檢查一下語句是否通順,有無錯別字,想象是否合理,把需要修改的地方改正過來。

    同桌相互修改。

    指名讀一讀,評議。

    三、鞏固生字,指導個別字的書寫。

    1、出示:

    怒--努--恕

    觀察比較三個字,在音形義上有什么異同?

    書寫時要注意什么?

    指導書寫,練習書寫。

    2、組詞:

    怒( ) 賠( ) 檢( ) 脖( )

    努( ) 倍( ) 撿( ) 勃( )

    恕( )

    怯( )

    卻( )

    四、總結全文。

    “一個能對自己的行為負責的人,將來一定是會有出息的。”老師希望你們都能成為這樣的人。

    五、布置作業。

    [《責任》 教案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1.責任與角色同在教案

    2.“責任”主題班會教案

    3.《心聲》 教案教學設計

    4.背影教案教學設計

    5.日月水火教案教學設計

    6.我喜歡教學設計教案

    7.成語故事教案教學設計

    8.小數除以整數教案教學設計

    9.春曉教學設計教案

    10.《為學》教學設計教案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新久久国产色Av免费看 | 无遮挡国产高潮视频免费观看 | 亚洲国产精品26u | 亚洲人成网最新在线 | 婷婷在线免费视频 | 亚洲欧美综合少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