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目標: 1.掌握生字詞,并靈活運用。
2.引導學生了解文章的主要內容及中心思想。
3.通過讀課文,理解“龍”的深刻含義。
4.根據文章內容續編課文。
教學重點:體會文章的中心思想,領悟“龍”的象征意義,增強學生強烈的民族自豪感。
教學難點:體會文章的中心思想,領悟“龍”的象征意義,增強學生強烈的民族自豪感。
教學準備:電腦課件、投影儀。
教學課時:1
教學過程:
一、圖片導入新課
(以圖片形式展示賽龍舟、舞龍燈、北海的九龍壁)
同學們你能說出這些圖片的名稱嗎?你發現這些名稱有什么共同點嗎?那么龍在你們心目中是一個怎樣的形象哪?那同學們你們見過龍嗎?關于“龍”大人們是這樣說……
讓我們一起到文中去尋找答案。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請同學們帶著剛才的問題輕聲自由朗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順句子,不認識的生字小組合作解決。
三、檢查生字認讀情況
生字新詞你都認識了嗎?讓我們開火車的形式來讀一讀?(指名讀,評價,糾正)
細讀品味合作探究
四、請同學們默讀課文,想一想“龍”在大人們心中是什么樣子的?小組內互相交流一下以表格的形式匯報
爺爺怎樣說的?
奶奶怎樣說的?
爸爸怎樣說的?
媽媽怎樣說的?
老師怎樣說的?
…………
五、拓展延伸情感升華
“龍”象征的騰飛的中華,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發生著翻天覆地變化。讓我們一起來看一看騰飛的中華龍是怎樣震驚世界的。(播放課件--有關中國改革開放以來航天事業,軍事,經濟貿易,教育等事業發生的變化。讓學生再次感受到中國正在不斷的騰飛,不斷的進步。)
看到中國各項事業發生如此大的變化,你想說點什么嗎?
布置作業
1.把這篇文章有感情的朗讀給爸爸媽媽聽聽。
2.用你知道的事實,試著在第五段后面繼續寫幾句。
3.談談你作為“龍”的子孫又有那些感想。
[大人們這樣說(網友來稿) 教案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2.
3.
7.人們滿意的教師演講稿
10.夜與夜里的人們散文隨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