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兩首(《小池》《泊船瓜洲》)教案 教案教學設計

    發布時間:2017-7-9 編輯:互聯網 手機版

       一、小池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3個生字。了解詞語的意思。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想象詩中描寫的美麗景色,增強對自然景物的熱愛之情。

      4.默寫課文。

    教學重難點:學會本課生字,會朗讀背誦課文。

    教學過程:

     

     

     

     

     

     

     

     

    教學程序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復備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1.(出示美麗的大自然的錄像片斷,并配上優美的音樂。)同學們,看看這大自然吧,萬物總是那么和諧的相處,使大自然如此的美麗。從古至今不知道有多少詩人用他們的筆來贊美過大自然的萬物。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其中的一首:《小池》(板書:2小池)

     2.介紹作者:這首詩是唐朝的楊萬里寫的。

     看課件,直觀感受。

     

     

     

     

     

    學生介紹作者,聽。

      

     

    二、指導看圖,初讀課文

       1.出示圖片,說說看到了什么?

      2.詩人是怎么描寫這么美的小池的呢?大家自己去讀讀詩吧。不認識的字,請拼音朋友幫幫忙。

      3.學生自由讀詩。

      

    4.檢查自讀情況。出示生字:惜、洗、柔。并指名讀全詩,老師正音。

      5.全班齊讀。

      (小池塘、泉眼、樹陰、幾片生機盎然的荷葉、幾只小小的錯蜒)(板書:泉眼、細流、樹陰、小荷、蜻蜓)

    自由朗讀

     

    朗讀,評議,讀準確。

    齊讀

      

     

    三、指導朗讀,體會詩意

     1.指導一、二句。

    (1)指名讀詩的一二句。

    (2)看課件。老師配樂說:一道細流緩緩從泉眼中流出,沒有一點聲音;池畔的綠樹在斜陽的照射下,將樹陰投入水中,忽明忽暗,清晰可見。

    (3)這么寧靜的景色,我們該怎么讀呢?

    (4)學生自由練讀。

    (5)指名讀。

    (6)男女比賽讀。

    2.指導朗讀三、四句。

      (1)看課件。老師配樂說:荷葉剛剛從水面露出一個尖尖角,一只小小的蜻蜓就立在它上頭了。)

      (2)哪位同學知道,這是描寫什么季節的池塘?為什么?

    (3)多么細小而有趣的大自然的片斷,竟然被細心的詩人觀察到了。如果你是詩人楊萬里,此時你會怎樣來吟誦“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呢?

    (4)指名反復讀。讀出欣喜的語氣。

    (5)全班朗讀。

    3、有感情的朗讀整首古詩。

      

     

    指明讀

     

    進入情景,感受

     

     

    (聲音要輕柔、甜美、速度稍慢)

     

    自由練習

     

    比賽讀

     

     

     

    (初夏。夏季才有荷葉和蜻蜓,而荷葉才剛剛露出尖尖角,說明這是剛到夏天的時候)

     

     

     

     

    反復朗讀

     

     

    朗讀整首古詩

      

     

    四、背誦古詩,總結全詩

       1.全班比賽背。

      2.你喜歡這首古詩嗎?為什么?(板書:寧靜、美麗)

      3.小池只是大自然中的一個非常非常小的部分,大自然中還有更多美麗的景色呢。這些美景正等待著小朋友去發現,去觀賞,去贊美。當然,大自然更期待你們去愛護萬物,保護環境。這樣,美景才會越來越美,越來越多。

     比賽背誦

     

    根據自己的理解談理由

     

     

     

      

     

    五、七、布置作業

      

     1默寫古詩。

    2畫畫你心中小池的樣子。

      

     

    板書:簡筆畫

    教學小結:

     

    二、泊船瓜洲

    教學目標:

       1、使學生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使學生了解詩歌的大意,感受詩人思念家鄉的真摯感情。

       3、使學生能品味詩歌語言文字的精妙。

    教學重點:

    感受意境,理解詩意。

    教學難點:

    體味“綠”字等的精妙。

    教學過程:

      

    教學程序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復備

     

    一、激趣導入

     古詩是我們中華民族的文化瑰寶,同學們在以前的學習中積累了不少。今天,我們來學習一首新的古詩《泊船瓜洲》。

     進入學習狀態

      

     

    二、初步朗讀感知

     1、同學們課外已經做了預習,你對作者了解了多少?

     

    2、介紹得真具體。老師相信大家一定把這首詩讀得正確、流利了。給你們準備一下,馬上請幾位同學來讀一讀。

      

    3、指名讀,教師充分肯定。并激勵其他同學大膽展示自己。

    4、古詩瑯瑯上口,不少同學預習這首詩時就會背誦了。這樣,再給你們準備一下,看誰能背誦,比誰背得熟練。

       5、指名數名學生背誦。教師夸獎:你們走在了學習的前面,真了不起。

     王安石,字介甫,晚年號半山,北宋臨川人。他視南京為自己的第二故鄉。他年輕時,中進士。寫這首詩時,正是宋神宗第二次讓他任宰相,推行新法。所以他前往上任。他的詩善于將自己的感情融入詩句,情真意切。

     

    試背

     

     

     

     

      

     

    三、精讀感悟

     1、   同學們打算以什么方法來理解這古詩呢?

      下面請同學們按照自己的方法,試理解詩句的大概意思。下面,老師要請同學們再讀這首詩,

    結合插圖,看看是否可以讀出問題來。如果可以,那你們就更善于讀書了。

     

    2、   教師贊揚學生的質疑精神,并引入對綠的推敲。

     細細地品讀這句話,你能從這個綠字中感受到什么?個人思考。

    3、小組簡單交流。

     

     4、他的問題老師也相信你們有獨特的見解。學生簡單交流后,全班發言。(略)

     

    5、學生朗讀,說說自己側重表現的感情:教師要充分鼓勵學生個性化的朗讀。

     

    6、那我們課外又了解哪些表現思鄉之情的古詩詞呢?

      有的說結合注釋與插圖,有的說用字典,有的說抓住重點詞理解,把句子補充完整。教師及時肯定,理解古詩在理解重點詞的基礎上融會貫通。

    “春風又綠江南岸”中綠的用法。“明月何時照我還”中的明月圖上沒有。

     

     

    綠更能展現春風吹過,江南一下子變綠的神奇景象。或者是綠更能表現春風的來無影,去無蹤。或者綠能讓我感到春天的勃勃生機。或者說綠還能看出作者心里充滿希望,對前途充滿信心。

    有的側重表現其思鄉,有的側重表達其對前途的信心。有的側重表達他對江南美景的愛戀。

     

    根據自己搜集和理解答

      

     

    四、

    作業

     

     選做題1:根據《泊船瓜洲》,重新為課文配一幅插圖。

     選做題2:以“春風又朝陽園”為題,按一定順序具體介紹春天來臨校園的景色。

     選做題3:著名詩人賈島寫《題李凝幽居》時,為一個字犯了愁,你能幫幫他嗎?鳥宿池邊樹,僧(推、敲)月下門。你覺得哪個字更能表現月夜的寂靜,為什么?

     三選一

      

     

     

     

    [古詩兩首(《小池》《泊船瓜洲》)教案 教案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1.古詩兩首《所見》《小池》教案

    2.《古詩兩首》教案

    3.古詩兩首春曉草教案

    4.古詩兩首草課文教案

    5.中班語言小池教案

    6.詩經兩首的教案

    7.外國詩兩首的教案

    8.詩經兩首教案

    9.古詩兩首望天門山教案設計

    10.古詩兩首望天門山教案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亚洲欧洲日韩综合AV | 亚洲三级精品在线观看 | 日韩高清乱码中文字幕第一页 | 久久综合天天精品 |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艾草纯爱 | 亚洲欧美中文在线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