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中心小學 陳玉霜
小學低年級的閱讀教學應以讀為主。《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要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書中整體感知,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培養語感,在讀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古人云:“書讀百遍,其義自見。”這足以說明多讀的好處,但一味地強調多讀,不教給學生讀書的方法,不注意讀書的多樣化的形式,不培養良好的讀書習慣,也是不行的。為了保證低年級學生的閱讀質量,我認為,在低年級閱讀教學中要做到“六結合”。
一、讀與圖相結合
低年級的課文大都配有形象、生動、活潑的插圖,并且大部分插圖就包含有聲情并茂的故事情節。在教學中我們要充分利用課文中的插圖,讓學生先看圖,說說圖上畫的什么,然后再圖文對照學習課文,因此,這里的“看圖”實為以看圖促朗讀,以看圖助理解。如在教學《虎王開會》一課時,我先引導學生認真仔細地看書中的插圖,看后請學生說說有那些小動物來開會?它們都是怎樣來的呢?由于這些插圖就是一個故事情節的體現,所以學生說得非常生動形象,并富有想象力,緊接著讓學生讀課文,看課文是怎樣寫的?就這樣由圖像信息轉化為文字符號,這對理解課文內容是很有幫助的,這樣既培養了學生的觀察能力,又培養了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同時對讀懂課文、理解字詞句都是大有裨益。
二、讀與說相結合
“讀”是對信息的輸入,而“說”應該是對信息的輸出了。想提高學生口頭表達能力,是需要一個長期訓練的過程,俗話說:“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水滴石穿,非一日之功。”在閱讀教學中,必須把讀與說結合起來,并加強訓練。《語文教程標準》指出:“規范學生的口頭語言,提高口語交際能力,培養良好的說的態度和語言習慣。”在教學實踐中我們要重視學生讀與說的有機結合,例如指導學生把話說完整,能夠簡要復述課文內容,學會正確評價他人的朗讀與發言情況,學會轉述他人的話語等等。
三、讀與思相結合
《語文課程標準》強調指出:“讓學生在閱讀實踐中逐步學會獨立思考,學會讀書。”因此,在教學實踐中,我們要注意把讀書與思考緊密結合起來,使學生形成良好的讀書習慣。如在教學《離開媽媽的小黃鸝》一課時,我就采用了以讀代講,以讀促思,再讀書感悟的方式。首先讓學生自讀課文,說出小黃鸝兩次離開媽媽都做了些什么?再讓學生自由爭論,你覺得哪次飛出去做的事要好?為什么?最后讓學生想象思考:用自己的話說說小黃鸝第三、四次離開媽媽又將做些什么?以此來體會文中黃鸝媽媽的話,使學生明白要關心生活,關心身邊的人,這樣生活才會變得更加豐富多彩。在這樣的教學中學生的思維異常活躍,發言積極,教學效果自然不錯。
四、讀與演相結合
情境表演是兒童最受歡迎的表現形式。小學低年級的課文大多是聲情并茂的文章,用表演的形式來幫助學生理解課文內容,化抽象為形象,化難為易,使其突出重點、突破難點、突現特點。如在教《找汗》一課時,先要求學生圖文對照仔細地讀課文,讀后讓學生自找合作伙伴自編、自導、自演故事情節,看學生是否把課文內容讀懂了,結果學生的表演令人嘖嘖稱贊,表演得淋漓盡致,活靈活現,惟妙惟肖。
五、讀與畫相結合
這里講的“畫”有兩層意思,一是邊讀邊用筆畫出課文中的生字、新詞、優美句段或是能體現文中某一特點的語句;二是把理解的內容用圖畫的形式表現出來,例如在教《我是國寶》一課時,我請學生先用筆畫一畫熊貓,交流朗讀后再說一說熊貓的樣子,背誦描寫熊貓外型特點的那一段。這樣畫一畫,涂一涂的活動不僅鞏固加深了學生對文本的理解,也為學生的背誦做了扎實的鋪墊,有助于學生將文本語言內化為自身的語言。讀與畫相結合也是語文課程標準中所強調的語文學科要整合其他學科的知識,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的很好體現。
六、讀與寫相結合
讀寫結合是行之有效的傳統作文教學經驗。著名作文教學專家丁有寬說:“讀寫結合,事半功倍,讀寫分離,兩敗俱傷。”而要真正做到這一點,就必須從小抓起。雖然低年級小學生口語表達能力不是很強,但是只要我們善于引導,讓學生通過閱讀教材中的優美課文,談談體會,寫出自己的真情實感,久而久之,就能有效地增強他們的寫作興趣,提高他們的習作能力,從而打下“讀書──思考──欣賞──習作”的好習慣。
(一)、 充分利用課文插圖,開展聯想寫話訓練。
課文的插圖,有助于學生對內容的理解,教師不僅要在上課時發揮其作用,在課外更要充分挖掘其內在的含意,用來指導學生寫話。翻閱課本,那一幅幅精美的插圖往往使人浮想聯翩,學生更是喜聞樂道。如學完《小露珠的夢》一課后,請學生說說小露珠來到大海后看到的大海是怎樣的?海邊還有哪些美麗的景色?強烈的色彩圖案刺激,生動有趣的富于想象的畫面,使學生在享受美的同時,也忍不住把這美表達出來了。
(二)、 緊密聯系教材內容,開展續編仿寫訓練。
低年級語文課本所選課文內容豐富多彩,寓知識、思想教育于一體,學生學習興趣濃厚,往往學完了課文還不過癮。這時,就可抓住機會利用有些課文內容和課后習題進行聯想性續編仿寫訓練,從而提高學生的寫話水平。如學完《尾巴的功能》后,可讓學生將所學知識與生活實際想結合,收集自己了解到的一些動物尾巴的功能,讓學生都來當詩人,根據課文的句式,進行續編仿寫詩歌,寫寫其他動物尾巴的功能。這個仿寫的環節,既是對動物尾巴功能的一個靈活運用,又能鞏固課文內容,更是學生邁向文學殿堂的起步。
總之,在低年級的語文閱讀教學中我們只有注意激發和保護學生的閱讀興趣,把聽、說、讀、寫、思、畫等相機結合,相互滲透,就會相得益彰。當然閱讀教學的結合點不僅僅就這幾個方面還有更多,我們教師還應將課堂與生活"鏈接",有心、有意、有機就會有法。 通過多種途徑的引導、訓練,使學生積累語言、品評語言、發展語言,讓學生思維獨特,個性飛揚,讓課堂書聲瑯瑯、議論紛紛、情誼濃濃!
[六結合,讓低年級閱讀教學活起來]相關文章:
2.低年級語文論文
4.低年級數學小論文
7.低年級動物園課件
8.教師閱讀教學教案
9.數物結合教案
10.秋天結合冬天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