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三 單元 主備人: 二備人: 年 月 日
課題:《樓蘭之死》
教學目標:
1、通過本文的學習,使學生認識到生態植被被破壞的嚴重性,從而增強保護環境的意識和緊迫感。
2、通過閱讀,使學生了解引用、舉例、詮釋等說明事物的方法。
3、在熟讀課文的基礎上,能概括文章的主要內容。
教學重點、難點:
1、 通過本文的學習,使學生認識到生態植被被破壞的嚴重性,從而增強保護環境的意識和緊迫感。
2、 通過閱讀,使學生了解引用、舉例、詮釋等說明事物的方法。
教學準備:
準備有關沙漠的圖片或文字資料及中國地圖。
教學方法:讀中感悟。
課型:拓展閱讀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讀題目,引導質疑。
1、師朗誦《從軍行》。解釋詩意。
2、板書--樓蘭,在地圖上指出它的位置。
3、引導學生想象樓蘭的樣子。
4、補充課題《樓蘭之死》
5、質疑課題,板書有代表性的問題。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由朗讀課文。自學文中字詞;思考剛才大家提出的問題。
2、全班交流。
三、精讀課文,讀中感悟
預設統領全文的問題:樓蘭前后發生了什么樣的變化?“樓蘭死了”的原因是什么?
文中關鍵的詞 碧波蕩漾 廢墟
預設師生雙邊活動:
1、讀課文,想一想:樓蘭前后發生了什么樣的變化。
2、交流回答,讀出相關的句子。相機板書 繁榮--消亡
3、默讀課文2-5自然段,思考:樓蘭為什么死了?小組交流“樓蘭死了”真正的原因。(樓蘭和羅布泊靠近大沙漠;地表的植被被破壞;人對植被的破壞加速了沙化的進程。)
4、作者是用什么方法來向我們介紹的?
5、全班歸納。結合課文內容學習作者的寫作方法(詮釋、舉例、列數字)
6、樓蘭死了,留給人們的是什么?我們身邊也有類似的事發生。列舉身邊見到的環境惡化的例子。
7、小結:回想著歷史上曾經輝煌一時的古城,再看看今天人們依然在肆無忌憚的破壞著我們的生存環境。引讀課文最后一自然段,加強語氣:如果不讓悲劇重演的話,我們應該怎樣做?討論交流。
四、閱讀欣賞
反復朗讀領悟文章的表達方法(詮釋、舉例、列數字、具體事例。)
五、拓展練習 搜集有關自然環境的資料,準備辦一期手抄報。
六、課堂小結:
回想著歷史上曾經輝煌一時的古城,再看看今天人們依然在肆無忌憚的破壞著我們的生存環境。引讀課文最后一自然段,加強語氣:如果不讓悲劇重演的話,我們應該怎樣做?討論交流。
板書設計:
樓蘭之死
繁榮 → 消亡
保護環境 迫在眉睫
教學反思:
[《樓蘭之死》 教案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1.《楊修之死》教案
6.背影教案教學設計
10.春曉教學設計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