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澤縣城關小學李翠花
《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指出:教學過程是師生交往、共同發展的互動過程。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以平等、民主、合作的師生關系來調動教學的積極情趣,為學生創設和諧、寬松的心理環境,形成互動、共享的氛圍。在師生互動和生生互動的合作學習中,使學生的個性得以展示,興趣得以誘發,靈感得以喚起,感受體育學習的樂趣,培養學生終生體育的意識。
一、 和諧氛圍促互動
互動必須在民主、平等的氛圍中進行,沒有一個寬松、和諧的學習氛圍,就不可能體現學生個體之間真正意義的互動。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的互動如不能真誠、實在地進行,就不可能達到相互促進與和諧發展。因此教學中教師必須為學生創設一種有助于互動的氛圍,讓學生能平等地進行交流,真誠地進行溝通,以輕松的心態參與討論、探究。教師對學生積極參與要多表揚,多鼓勵。決不因為對柔韌性、協調性等能力差而冷落;決不因為對技術技能接受能力差而放棄;決不因學生回答錯誤而受到批評或指責,決不因教師的權威而控制學生個性的自由發展,要努力實現學習過程中,民主、平等與和諧,讓互動在這種有利于學生發展的氛圍中得到發展。
二、 自主學練促互動
布魯納說:“學習者不應是信息的被動的接受者,而應是知識獲取過程中的主動參與者。”在體育教學中,師生之間不是一種簡單的給予與被給予的關系,教師也不再是對學生發號施令的權威,而是一種互相尊重,互相影響,互相促進的平等、民主交往和合作伙伴的關系。只有讓學生自已獨立學習,并且師生一起討論、練習合作、交流、再練習,乃是教與學的互動,在互動的過程中,對學生而言交流意味著心態的開放、主體性的凸現、個性的張顯、創造性的解放。對教師而言,交流就意味著上課不僅是傳授知識,而是生命活動,專業成長和自我實現的的過程。換句話說,只有通過師生間、生生間,個人與集體之間的相互交流,以及學生自主的學習,才能將被動學習變成每個學生積極參與,動眼、動手、動腦、動口的學習活活。這樣學生的學習興趣就自然而然被激發出來了。如在學習障礙跑的教學過程中,可以營造自主、探究的氛圍,我讓學生分幾個組自已動手布置一條“勇敢者之路”(規定場地器材,包括幾種不同類型的障礙物)障礙物的順序自定,四種障礙物分別是跨過小山溝,鉆過跨欄架,滾過體操墊,跳過跳箱蓋,通過學生自已設計和布置場地,并在練習過程中與教師先討論,再交流,最后一起克服障礙,完成教學任務,提高了學生的自尊與自信,主體地位被充分體現出來,也培養了探究和自主能力。
三、通過競爭促互動
好勝是小學生重要的心理特點,把競賽穿插于教學之中,對學生來說,學習在一定程度上變成了一種享受。正如愛因斯坦所說:“教育應該使提供的東西,讓學生作為一種寶貴的禮物來享受,而不是作為一種艱苦的任務要他負擔。”每當教師在課堂上組織學生開展各類比賽活動時,他們總是表現得那么興奮、積極。總是希望能爭第一,并得到老師的表揚,從而獲得心理上的滿足。在比賽中,同學之間或小組與小組之間相互競爭,組內同學相互激勵,從而在競爭與激勵中得到共同提高和進步。如在《30米快速跑》這個教學中,組織學生進行30米接力賽、30米個人賽、30米小組賽等來進行教學,又以讓學生嘗試30米螃蟹賽,展開討論、比較,最后在競爭過程中共同得出結論:30米快速跑要做到兩腳快速充分后蹬,擺動腿積極向前擺動,兩臂前后擺動,上下肢協調配合,才能跑得快。他們在這個生機勃勃、活力無限的過程中,互相砥礪與啟迪,共同成長與進步,一起演繹出一幅幅豐富多彩,鮮活生動的課堂新畫面。
四、體驗成功促互動
學而有所得,學生只有帶著觀察、探索、交流、合作的姿態來學,才能實現真正有所得,得便是收獲,學生有收獲,乃就成功。如二年級教材《前滾翻》教學中,我先用語言誘導學生展開想象,形成一個“像藍球一樣圓圓的東西就能滾”這個概念,然后讓會做、想做的學生上來演示,對示范好的學生進行激勵、表揚,對示范有錯的學生鼓勵,并讓其他學生一起討論分析原因,運用自由式友伴型分組,形成一種互動的氛圍,讓學生一起體驗成功,最后我再示范一個正確、優美的前滾翻動作,激勵學生不僅要會做,而且要做好、做美,那才是真正達成成功,學生通過練習,互幫互助,都很出色的完成了本課的教學任務,學生也從中獲得了成功的喜悅。
五、共同評價促互動
長期以來,忽視學生評價的單向評價方式,不僅不利于教師全面了解學生,而且還讓學生處于被動的學習狀態,失去自我認識與互相學習的機會。為此在體育教學中,我堅持讓學生平等的參與評價,實行自評、互評、師評相結合,達到師生共同發展的效果。不同的學生,有不同的起點和心理需求。同樣的收獲,不同的學生有不同的心理感受。在自我評價中,學生會根據自已的感受說出自已的表現,指出自已的不足或努力的方向,或者會說:“在××方面,我還需向××同學學習,這可以讓學生從中認識自我,建立起學習的信心。學生之間的互評,可以有效提高學生自我認識水平,學會客觀的評價別人,欣賞別人的優點。學人之長,補已之短。師評則可以更明確地指出學生應發揚的優點和需努力改進的不足之處,這樣三結合的評價方式更客觀、更全面,學生樂于參與也更能心悅誠服地接受。此外,還組織學生評價教師,向學生學習,放下“師道尊嚴”的架子,進行師生之間的直接對話,傾聽學生的心聲,使師生在課堂的交流中心靈交融、思想碰撞,在探討中相互啟發,相互促進,既展現了學生的個性,更促進師生關系的和諧發展。
課堂是師生互動的舞臺,在體育課堂中實施平等、和諧、互動的師生關系,能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感受到自由民主、尊重、信任、友善、理解、寬容和關心,同時得到激勵、鼓舞、感化、指導和建議,從而使體育課堂成為學習的樂園,讓每一位學生感受到體育運動的魅力。
作者郵箱: ljl770808@126.com
[找回兒童體育課的歡快--小學體育課師生互動的思考(網友來稿)]相關文章:
5.小學生體育課課件
6.小學生體育課件
7.小學體育課件模板
8.小學體育課說課稿
10.小學上體育課口號標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