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五年級語文下冊教案:草原、絲綢之路、白楊

    發布時間:2017-6-2 編輯:互聯網 手機版

    學習目標

    1、熟讀課文,了解課文內容,能聯系上下文,理解文章中含義深刻的句子。

    2、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蒙漢情深,民族團結的思想感情,激發學生熱愛草原,熱愛草原人民的思想感情。

    3、認識本課4個生字,理解課文中新詞的意思,摘錄課文中寫得美的句子,背誦課文第一、二自然段。

    課前準備

    1、草原風光圖。

    2、蒙古族音樂和民歌。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出示課題,想象美麗的草原

    1、出示課題:草原。介紹作者老舍。回憶曾經學過的老舍先生的作品。

    2、說說你印象中的草原。

    學生可以有個各種不同的描述,語言表述要流暢,還可以說說怎么會獲得這樣的印象。比如:

    (1)草原是遼闊的,一望無際……

    (2)草原是美麗的,綠綠的草地,五顏六色的野花……

    (3)草原是充滿生機的……

    二、初讀課文,走進文中的草原

    1、自由朗讀課文,把課文讀通順,同時劃出生字新詞,讀準生字字音。

    2、說說老舍筆下的草原是怎么樣的?從哪里看出來的?同時朗讀相關的句段。

    學生可以自由表達初讀課文后的感受,學生的感受可能會是多種多樣的,教師要讓學生主要的和次要的,引導學生達成這樣的共識:

    (1)課文中的草原是美麗的。

    (2)課文中的草原是熱情的。

    朗讀相關的句段時,一方面要關注學生的感受和課文的語言的一致性,另一方面要重點指導學生把課文讀正確讀通順。

    三、再讀課文,感受美麗的草原

    1、自由朗讀課文,找一找草原的美麗表現在哪些地方?畫出有關的句子。

    2、課堂交流,隨機指導。

    (1)“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綠的,小丘也是綠的。羊群一會兒上了小丘,一會兒又下來,走到哪里都像給無邊的綠毯繡上了白色的大花。那些小丘的線條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綠色渲染,不用墨線勾勒的中國畫那樣,到處翠色欲流,輕輕流入云際。”

    ①理解草原的“綠”。

    ◇說說“一碧千里”“翠色欲流”的意思。

    ◇閉上眼睛想象“一碧千里”的草原,想象“到處翠色欲流,輕輕流入云際”,說說你好象看到了什么。

    ◇出示草原風光圖片,看看一碧千里、翠色欲流的草原。

    ◇有感情地朗讀這句話。

    ②想象草原上羊群奔跑的樣子,理解“走到哪里都像給無邊的綠毯繡上了白色的大花”。

    ③有感情地朗讀這段話。

    (2)“這種境界,即使人驚嘆,又叫人舒服……好像回味著草原的無限樂趣。”

    ①“這種境界”是指什么?

    ②在這種境界里,作者為什么要驚嘆,為什么又想低吟一首奇麗的小詩?

    ◇草原的美麗深深地打動了作者的心。

    ◇作者沉醉在草原的美景里了。

    ◇作者也許是第一次看到草原,感到很新奇。

    ……

    ③如果你當時也在這美麗的草原上,你會低音一首怎樣的小詩?試著寫一首小詩。

    3、有感情地朗讀第一自然段。

    四、作業

    1、背誦課文第一自然段。

    2、抄寫第一自然段中優美的句子。

    第二課時

    一、再讀課文,感受熱情的草原。

    1、自由朗讀課文,找一找草原的熱情表現在哪些地方?畫出有關的句子。

    2、課堂交流,隨機指導。

    (1)“忽然,像被一陣風吹來似的,遠處的小丘上出現了一群馬……車跟著馬飛過小丘,看見了幾座蒙古包。”

    ①這段話描寫了一個什么場景?(迎接客人)

    ②哪些詞句特別能表現草原人民的熱情?

    ◇“像被一陣風吹來似的”--來的真快,表現了草原人民迎接遠方的客人急切心情。

    ◇“像一條彩虹向我們飛來”--為什么用“彩虹”來比喻?(一是因為穿著各色的衣服,而是比喻一種熱情。)

    ◇“立刻撥轉馬頭,歡呼著,飛馳著……”--想象當時車與馬相遇的情景,說說如果你在場,你會有什么感受?(熱鬧、熱烈、熱情)

    ③有感情地朗讀這段話。

    (2)“也不知道是誰的手,總是熱乎乎地握著,握住不散。大家的語言不同,心可是一樣。握手再握手,笑了再笑。”

    ①讀句子,你看到了什么,聽到了什么?

    ◇看到了不停地握手。

    ◇聽到了不停的歡笑。

    ②通過朗讀把當時的熱情表現出來。

    (3)“干部向我們敬酒,七十歲的老翁向我們敬酒。我們回敬,主人再舉杯,我們在回敬。”

    ①反復朗讀這句話,體會其中洋溢的熱情。

    ②想想大家在敬酒的時候會說些什么?

    (4)“這時候,鄂溫克姑娘戴著尖尖的帽子……我們同行的歌手也趕緊唱起來,歌聲似乎比什么語言都更響亮,都更感人,不管唱的是什么,聽者總會露出會心的微笑。”

    ①有感情地朗讀句子。

    ②理解“會心”,“會心的微笑”里包含著什么?

    3、播放草原民歌及舞蹈音樂,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的第二、三、四自然段。

    二、品讀課文,感受深情的草原

    1、香醇的奶酒、激躍的賽馬、嘹亮的牧歌、狂歡的舞蹈,這是多么激動人心的場面呀!可是夕陽西下,主客要分別了。如果這時你也在場,心情將是如何呢?

    出示:“蒙漢情深何忍別,天涯碧草話斜陽。”

    ①逐句逐字地理解:“何忍別”是指不忍別離;“天涯”是指蒙古族所住的地區,那已經是我國北部的邊陲了,所以叫它天涯;“碧草”指一片綠色的大草原;“話斜陽” 是指在夕陽中,在那天涯碧草之上,我們互相高興地、親切地交談著

    ②連起來說說這句話的意思:蒙族和漢族兩族人民情深似海,哪里忍心離別呢?所以到了夕陽已經西落了,仍然談興正濃。

    ③如果當時你就在現場,你的心情是如何的?你想說什么?試著寫一寫自己的心情和想對草原人民說的話。

    三、回顧課文,感受熱愛之情

    1、討論:課文的主要內容是寫作者的一次訪問活動,卻為什么要以草原為題呢?

    文章前面寫了草原的景色美,后面寫了人情美,從風光美,從人情美,表現了他對草原的熱愛和依戀。因此整體都是圍繞著“草原”來展開的。)

    2、有感情地朗讀自己喜歡的課文內容。

    四、作業

    1、背誦課文第二自然段。

    2、抄寫課文中優美的句子。

    (杭州市余杭區實驗小學 洪春幸)

    (杭州市濱江區長河小學 馮琛莉)

    2 絲綢之路

    學習目標

    1、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了解“絲綢之路”的歷史意義,激發學生向往古代文明,熱愛祖國西部的情感。

    2、認識本課8個生字,積累新詞和優美的句子,搜集、交流有關絲綢之路的故事。

    課前準備

    1、搜集關于“絲綢之路”的資料。

    2、“絲綢之路”地圖。

    教學過程

    一、話說“絲綢之路”

    1、出示課題,閱讀課后的“資料袋”。

    2、學生出示搜集的關于絲綢之路的資料,向大家介紹你所了解的絲綢之路。

    二、走近“絲綢之路”

    1、自由朗讀課文,讀準生字,把文章讀通順。

    2、默讀課文,思考:“絲綢之路”是一條怎么樣的路?在課文中尋找一句合適的話來說明。

    3、課堂交流。

    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理解,選擇不同的句子來說明“絲綢之路”,教學中可要求學生做到:

    (1)把句子讀通順。

    (2)簡要說明理由。

    學生可能會找到這些句子:

    (1)“商人們在這個東方大都市開了眼界,正滿載貨物返回故鄉。”--這是一條運送貨物的路。

    (2)“望著這座群雕,就仿佛看到了當年絲綢之路上商旅不絕的景象,仿佛聽到了飄忽在大漠中的悠悠駝鈴聲……”--這是一條繁忙的路。

    (3)“沒想到,一條道路將遠隔千里的我們聯系在了一起,這真是一條偉大的路呀!”--這是一條偉大的路。

    (4)“從那以后,一隊隊駱駝上對在這漫長的商貿大道上行進……變得更加豐富多彩,美輪美奐。”--這是一條商品流通,文化交流的路。

    三、走進“絲綢之路”

    1、朗讀課文第2--13自然段,思考:課文描寫了一個怎么樣的場景?用一兩句話概括。

    2、課堂交流,指導要點:

    (1)時間:公元前115年。可以從現在推算時間,讓學生感受年代的久遠。

    (2)地點:伊朗高原北部。出示“絲綢之路”地圖,讓學生尋找到從西安到伊朗高原北部的路線和距離,感受到路途遙遠。

    (3)人物:安息國的將軍、中國使者。重點介紹博望侯張騫,可以從課文中的一句話“張騫在此之前,已于公元前139年和119年兩次歷盡艱險出使西域。”導入,聯系課外搜集的資料向學生介紹張騫出使西域的經過和貢獻。

    (4)事情:安息國將軍熱情迎接中國使者,雙方交換禮物。

    (5)連成一兩句話說一說。

    3、默讀課文第2--13自然段,想象:安息國的將軍和中國使者見面的時候,是怎樣的場面?用一個詞語來概括。并說說從那些地方可以看出來?

    (1)隆重。

    ① 找出有關句子:

    ◇“將軍其在高頭大馬上,身后兵馬不計其數……”

    ◇“‘列隊歡迎!’將軍發出命令。騎兵迅疾分列兩隊,一左一右,擺出夾道歡迎的陣式。樂隊奏起軍樂,人群一片歡騰。”

    ②想象當時的情景,用自己的話說說。

    ③有感情地朗讀第3--7自然段。

    (2)熱情。

    ①找出有關句子:

    課文第8--12自然段。

    ②朗讀這幾個自然段。

    ③說說當時雙方為什么表現得這么熱情?

    ◇因為這是在迎接遠道而來的客人……

    ◇因為雙方交換了許多批次沒有見過的東西,很高興……

    ◇因為他們把東西方連接起來了……

    ……

    ④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第8--12自然段。

    4、說說“絲綢之路”的歷史意義。

    (1)朗讀:“從那以后,一隊對駱駝商隊在這漫長的商貿大道上行進……變得更加豐富多彩,美輪美奐。”

    (2)用自己的話概括地說說。

    四、延伸“絲綢之路”

    1、學完了課文《絲綢之路》,你有什么想說的嗎?把你想說的寫下來。

    2、想想:現在的我們能為“絲綢之路”做些什么?

    有興趣的同學可以做一個關于“絲綢之路”的調查小報告或者搜集資料做一份關于“絲綢之路”的介紹。

    (杭州市余杭區實驗小學 洪春幸)

    3 白楊

    教學目標

    1、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學習課文借物喻人的得表現方法,體會課文借白楊的特點,歌頌了邊疆建設者服從祖國需要,扎根邊疆、建設邊疆的遠大志向和奉獻精神。

    2、能抓住課文的重點詞句,體會課文所要表達深刻含義,學習邊疆建設者無私奉獻的精神。

    3、認識本課6個生字,摘錄課文中含義深刻的句子,背誦爸爸介紹白楊的那段話。

    課前準備

    白楊、戈壁灘的圖片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課前談話,引入課文

      1、今天,我們來學習當代作家袁鷹的文章《白楊》,(板書課題)。

    2、看插圖,認識白楊樹。

    二、自由讀文,整體感知

    1、借助字典學會本課生字、新詞。

    2、通讀課文:①聯系課文中語句,想想大戈壁是什么樣子的;②把爸爸向孩子們介紹白楊的話劃下來,想想這些話的意思。

    3、檢查自學情況

    指名朗讀課文,糾正讀音,標點自然段。 

    注意:讀準字音,記清字形,結合課文理解詞義。字音易錯的:清晰;字形易錯的:新疆。“疆”字不要丟“土”,與“僵”區別。

    三、.默讀課文,初步感知

    1、默讀課文,說說大戈壁是什么樣子的?

    荒涼、寸草不生、貧瘠……

    2、讀一讀你剛才所劃的爸爸向孩子們介紹白楊的話,想想其中的含義。

    A、理解:

    不要求非常深入理解,只要學生能根據自己的理解,大致的說說從字面上體會到白楊的生長環境十分的惡劣,感受到白楊十分的堅強就可以了。

    B、朗讀:

    大戈壁這么荒涼,環境這么惡劣,白楊卻長得那么高大挺秀,像衛士一樣守衛著鐵路。讀到這里,你覺得白楊怎樣?應該用怎樣的語氣朗讀爸爸說的話?(贊美、驕傲的語氣。)

    指導學生有感情朗讀爸爸的話。

    四、再次朗讀,深入體會

    找自己最喜歡的句子,有感情地讀一讀、背一背。

    第二課時

    一、談話引入新課

      爸爸僅僅是在贊揚白楊嗎?他的話中似乎還有更深的含義,這節課我們就一起來研究研究吧。

    二、品讀課文,整體感知

    1、讓學生輕輕閉上眼睛聽錄音,看看在腦海中浮現了什么樣的畫面(板書并理解:高大挺秀)。

    2、為什么會感受到白楊是高大挺秀的?

    (戈壁的荒涼,寸草不生,而白楊在那里是如此的挺拔,在滿眼沒有綠意的戈壁上,白楊越加高大挺秀了。)

    3、爸爸看到白楊,有什么感受?引讀第一段。(體會“高大挺秀”的感情色彩)

    4、當哥哥和妹妹在議論白楊時,什么問題使爸爸變得嚴肅起來(默讀4-13節)?

    三、理解研讀,深悟課文

    1、找到爸爸說的話,弄清有幾句,并想想這幾句概括了白楊的什么特點(請一名學生朗讀并一同歸納,板書:

           枝干挺直

      白楊   哪兒需要......就在哪兒生長  

           堅強

    2、默讀,把表現白楊生命力強的詞語勾劃出來,理解這三句話怎么表現白楊生命力頑強的。

    3、有感情地朗讀,注意體會重點詞語的感情。

    4、體會句群關系,重點讀第三句。

    5、換人稱讀:用爸爸的話來贊美白楊。把“它”換作“你”。

    6、爸爸只是在向孩子們介紹白楊樹嗎?把16和14節對比著默讀,爸爸要表達什么呢?他和白楊之間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呢?

    服從需要

    扎根邊疆

    無私奉獻

    7、默讀最后一段話,想想爸爸為什么開始沉默,后來又微笑?爸爸的希望能實現嗎?為什么?

    (他相信自己的孩子一定能像白楊一樣適應那里的艱苦的生活,一定能像白楊一樣很頑強地生活下去。相信自己的孩子在父母的影響教育下,一定能夠像白楊那樣扎根邊疆,建設邊疆。)

    四、縱覽全文,體會中心

    1、我們和爸爸一同感受了白楊的品質,那么現在你體會到了什么呢?

    A、爸爸不只是介紹白楊,贊美白楊,他也在表白著自己的心愿,就是像白楊那樣,服從需要,扎根邊疆,建設邊疆,作無私的奉獻。

    B、 爸爸的心愿是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像他們一樣為邊疆出力,一樣建設邊疆。

    C、 爸爸希望自己的孩子也能像白楊一樣頑強,不怕困難。

    D、 ……

    2、再次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的重點句子。

    五、拓展練習

    1、摘錄課文中含義深刻的句子。

    2、有感情地朗讀閱讀鏈接《帳篷》。

    3、用上“哪兒……哪兒……”“不管……不管……總是……”寫幾句話,夸夸像課文中的爸爸一樣的祖國建設者或保衛者。

    [人教版五年級語文下冊教案:草原、絲綢之路、白楊]相關文章:

    1.語文優秀教案白楊

    2.五年級下冊語文課文草原教案

    3.人教版五年級下冊語文課文教案

    4.五年級下冊語文課文教案絲綢之路

    5.人教版高二語文下冊《雷雨》教案

    6.人教版五年級上冊語文《鯨》教案

    7.人教版五年級語文上《學會看病》教案

    8.《白楊》的課堂教案設計

    9.人教版五年級語文下冊期末測試題

    10.人教版五年級下冊語文教學計劃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香蕉国产精品偷在看视频 | 五月婷婷激情五月 | 日韩欧美在线中文字幕 | 日韩久久精品五月综合 | 日韩欧美一本书道一区二区 | 日韩国产欧美制服中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