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強開放性提高有效性

    發布時間:2017-12-13 編輯:互聯網 手機版

      作者   白雪公主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語文教學應拓寬語文學習和運用的領域,注重跨學科的學習和現代化科技手段的運用,使學生在不同內容和方法上相互交叉、滲透和整合,從而開拓視野,通過學習效率,初步具有現代社會所需要的語文實踐能力。

        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是語文教學的生命,而這生命能否得以延續,取決于教師是否能充分發掘學生的興趣點,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能否做到與文本有機結合,真情演繹文本內涵,提升孩子們對文本的感悟,讓我們的語文教學呈現實效。有效的課堂教學是兼顧知識的傳授、情感的交流、智慧的培養和個性塑造的過程。

    那么, 怎樣提高課堂教學的開放性和有效性?我有幾點體會: 

    一、 教師必須具有開放理念

        在新的形勢下,教師不再是單純的知識傳授者,也不是學生學習監督者和控制者,而是學生發展的促進者、幫助者,課程資源的開發者和合作者,信息資源的設計者。教師不再是帶著知識走向學生,侃侃而談,充當主角,而是帶著學生走向知識,讓學生在自主、合作、探究中獲取知識,感受成功的愉悅,從而實現教師和學生的共同發展。隨著“以人為本”思想的日益深入,過去那種追求學生整齊化發展的做法將不合適了,學生之間的個體差異將被當做一種教學資源。面對有差異的學生進行不同的教育,實現有差異的發展,從而達到全體學生的全面發展,將成為教學的主流。因此,教師必須轉變觀念,為學生的學習提供不同的服務,力求讓教師、教材、課堂教學都適應學生的學習發展。

    二、語文教學必須向社會和其他學科開放

       21實際是信息社會,是學習社會,單單是課

    本學習已經不能滿足學生的需求。所以,教師要打破校園的“圍墻”,有效地去開發、利用散落在社會上的語文教育資源,建立大語文觀念,將語文的學習與學生的生活實際緊密結合起來。

         圖書館、公園、社區、商店等場所,無不蘊藏著豐富的自然資源和人文資源。把這些資源充分的運用到語文教學中去,對于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是一筆了不起的財富。我們可以將語文教學向家長開放,積極開發家長資源,讓學生跟著家長進行體驗教育,跟著家長旅行、逛街、學做家務,并將感受寫下來。不過,要想充分利用好家長資源,就必須利用家長會等途徑對家長進行指導。例如,如何幫助學生利用商標、廣告、電視等識字,如何幫助學生利用成長記錄本提高表達能力和思想水平,如何幫助學生利用旅游等活動增長見識,如何幫助學生搞好調查訪問、寫好調查報告。

       生活中處處有語文,實現省時、減負、優質、高效的語文教學,就要求語文必須一其他學科整合,讓學生在優美的旋律中體會文章的意境,在絢麗的畫面中感受語言文字所渲染的圖形色彩,在輕松活潑的健身表演中愉悅身心,在網絡的海洋中收集信息。因此,現行的小學語文教材的課后增加了許多實踐性作業,目的也是讓學生通過“想一想”“寫一寫”“問一問”“做一做”等方式,鞏固知識,擴大視野。教師可以在班里開辟一個專欄,展示學生的書法、繪畫、手抄小報等作品,并評選出“書法家”“小畫家”“小編輯”“小作家”,讓學生展示個性,體驗成功。

    三、教師要深入鉆研文本。 

        新課程提倡開發與利用教學資源,其實最重要的教學資源就是語文教科書。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根本途徑在于教師必須先鉆研、理解文本,要“在文本中走幾個來回”,明確教學目標,確定教學重點,挖掘訓練要素,并選取符合教材與學生實際的教學方法。如果教師自身對文本沒有吃透,不了解編寫意圖,教學目標不明,教學重點不詳,甚至南轅北轍,便很難做到以文本為憑借,幫助學生提高語文素養。課文也很少朗讀,上課時對教材內容都不甚了了,“以其昏昏,使其昭昭”,這樣的課堂教學自然是不可能取得高效的。因為語文學科的本質特征表明:語文的‘工具性’與‘人文性’均具體地體現、落實在語言文字上;語文一旦離開了語言文字,‘工具’也就無法成為工具,‘人文’也就無所依附,只能是虛無縹緲的空中樓閣。 

        我雖然執教了八年的語文,但每每鉆研一篇新的課文,總是先通讀一遍,給每個自然段標上序號,畫出學生可能不理解的詞語,對這些詞語的理解方法作出“預設”,或查字(詞)典解釋,或對照近義詞、反義詞理解,或結合生活實際理解,或聯系上下文理解。如果要聯系上下文理解的,則在一旁作上標記。對于要通過查字(詞)典理解的詞語,自己先查字(詞)典并把義項寫在一旁。為了掃除閱讀障礙,我總是認真地把課文朗讀或默讀幾遍,發現一些難于把握停頓或比較拗口的語句,及時做上記號,備課時寫入教案,課堂上予以指導。此外,在閱讀各種教學參考書的同時,我總是把文章的結構分析在教本上作好標注,把每一段的段意寫在段末空白處。對于重點詞句的含義,總是寫在一旁,方便課堂上參考表述。只有在對文本內容、教學重點、難點等了然于胸的基礎上,我才開始撰寫教案,而且幾乎是一氣呵成。課堂上,我可以不看教案執教,但卻不能離開教本上課。 

        一篇課文究竟應該怎么上,什么方法最好,什么形式行之有效,我們很難有個一般的標準去加以衡量。不同的教師個性,面對不同層次的學生,沒有最好的,只有此時此地最有效的這個過程中,教師也許要花費許多時間與精力,甚至包括一些“無用功”,但它卻是提高課堂教學效益必不可少的、最重要的一環。 

    四、課堂上要多創設問題情境,激發探究的興趣。 

        蘇霍姆林斯基認為:“在人的心靈深處,都有一種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個發現者、研究者、探究者,而在兒童的精神世界中,這種需要特別強烈。”因此,在教學過程中,要盡量這學生提供自主探究的機會,讓他們置身于一種探索問題的情境中,以激發學生強烈的求知愿望,積極主動地去探索新知識。創設問題情境,有利于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增強學生心理上的愉悅感,激發學生探究的興趣。在教學<<太陽>>這堂課。針對題目引發學生發揮想象課文有可能寫什么內容。因此學生也毫無顧慮的提出很多有價值的問題.如:太陽給人們帶來哪些好處?太陽給人們送來什么?等問題。 

        教師是教學過程中問題情境的創設者,一個好的問題情景,能夠激起學生強烈的問題意識和探究動機,引起學生積極地思考。創設問題情境的常用方法有:(1)聯系生活實際創設問題情境;

        (2)利用演繹推理創設問題情境;

        (3)利用類比推理創設問題情境;

        (4)借助多媒體直觀手段創設問題情境;

        (5)借助童話故事創設問題情境。 

    (二)在探究中喚醒學生的問題意識,引導學生發現提出問題。 

        愛因斯坦也指出:“提出一個問題往往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問題是思維的開始,在弘揚創新精神的今天,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顯得尤為迫切。在整個語文教學過程中,無論從提煉文章主題,還是分析人物形象,喚醒學生的問題意識,會增強學習效果。美國學者布魯巴克認為,最精湛的教學藝術,遵循的最高準則就是讓學生自己提問題。因此我們在課題研究課中,教師要注重引導學生提出問題,我們通過研究總結出的引導學生提出問題的策略。 

       1.創設和諧的教學氛圍,信任學生,相信學生能提出問題;要激勵學生,哪怕是一個贊許的眼神,一句鼓勵的話語欣賞,是一種給予,一種溝通與理解;要允許學生犯“錯誤”,不輕易否定。 

       2.運用多種教學方法,讓學生能夠提出問題。 

     (1)創設游戲情境,讓學生能夠提問題。 

     (2)注意觀察比較,引導學生發現問題。 

     (3)組織匯報討論,引導學生發現問題。 

     (4)開展課外實踐,引導學生發現問題。 

       3.重視對問題進行篩選,讓學生提出有價值問題。 

    (三)放手讓學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嘗試解決問題。 

          問題是思維的開始,問題解決過程就是創造性思維的過程。當學生提出自己的問題后,教師應該是學生解決問題過程的指導者,應該鼓勵并放手讓他們通過查找資料、獨立思考 、小組交流等多種途徑嘗試解決問題。這對啟發、提高學生的思維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是大有好處的。 

    五、把握學生思維發展的年齡特點,發展學生的智力 

        小學低年級的學生對形式新異,生動活潑的東西特別容易發生興趣,一旦有了興趣,他們就會發揮極大的主動性,對一些問題主動地多思多想,并在這個過程中發展自己的智力.因此,我在低年級課堂教學中,畫畫寫寫,模仿表演.設疑質疑等都是很好的教學方法.例如:在教<<詠柳>>一課時,我先配樂范詩,然后展示幻燈片圖.通過引導學生看體現詩意的畫面,啟發學生展開想象,在意境中體會到古詩的美.再根據學生喜歡畫畫的特點,在學生粗略理解詩意的基礎上,進行配樂作畫,并讓他們介紹自己的畫.這樣學生就在不知不覺中走進詩的意境之中,即享有了美,又弄懂了詩意,而且培養了學生手腦并用能力、繪畫能力、想象能力和口語交際能力。

       總之,新時期的教師應重建新的教材觀:教材只是供教師教學的一個資源、一個線索。教師要做一個研究者,在教學中,以學生為本,而不是以教材為本。增強開放性,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是一篇大文章,絕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因此,語文活動要立足教材,從學生的實際出發,選擇合適的活動方式組織開展,才能行之有效。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才是語文教學的生命,而這生命能否得以延續,取決于教師是否能充分發掘學生的興趣點,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能否做到與文本有機結合,真情演繹文本內涵,提升孩子們對文本的感悟,讓我們的語文教學呈現實效。 

                           

    [增強開放性提高有效性]相關文章:

    1.關于如何提高課堂的有效性思考的教學論文

    2.優秀數學教學論文:巧用現代信息技術,提高數學課堂有效性

    3.增強自我保護意識課件

    4.增強團員意識的活動總結

    5.初中科學課堂教學有效性論文

    6.高校應用型專業實踐教學有效性研究論文

    7.小學科學實驗教學有效性論文

    8.初中生物的實驗教學和有效性論文

    9.教師讀書提高計劃

    10.教師業務進修提高計劃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亚洲中文字幕精品一区 | 日本一道本高清一区二区 | 亚洲国产精品26u | 自拍自偷一区二区三区 | 日韩在线视频黄 | 亚洲中文字幕乱码第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