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小學英語中如何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發布時間:2017-11-8 編輯:互聯網 手機版

       

    紅星小學  侯建才

    為了使新課程思想在課堂教學中有了很好的體現,教師們都在積極探索嘗試用新的理念指導教學,教師的教學理念轉變很大,能把課堂還給學生,體現了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師們在課堂上能充分利用圖片、實物、錄音機、多媒體課件等多種教學手段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他們的學習積極性,使學生由被動的接受者轉變為主動的學習者、實踐者,師生關系日趨平等、民主、和諧。教師們在如何做到高效課堂方面付出了很大的努力。對英語教師而言,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努力,務求使自己的課堂作到高效、有趣。小學英語教學的目的正是要培養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學生的學習興趣是學習的強大動力,只有當學生喜歡學、要求學,有迫切的學習愿望時,才能積極地投入到學習活動中。一位成功的英語教師要在教學中有意識地運用各種教學方法,扮演多種角色,培養學生對英語的持久興趣,使他們對英語樂學、善學、會學,學而忘我,樂此不疲,為語言實踐活動提供源源不斷的動力。

    通過研究和教學實踐,我逐漸體會到,在小學英語教學中,教師不應只把孤立的單詞、句型灌輸給學生,讓其去背這些孤立的語言點,而是要把語言點化難為易,減輕學生的負擔,并且能讓學生把學到的知識運用到現實生活中去。因此,教師就應該掌握優良的教學方法,在課堂上營造輕松、愉快的氛圍,創造良好的英語學習環境。

    一、創設情境法

    針對小學生的年齡特征和教學內容,教師一定要創設形式多樣的情境,在有意義的交際活動中,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熱情,同時也能提高學生運用語言的能力。通過交際活動,教師可以向學生滲透新的語言知識,當學生意識到學習英語可以表情達意,并可以獲得更多和更新的信息時,便會產生運用英語的欲望和完成學習任務的成功感。于是他們就會更加主動地參與學習活動,進而學到更多的知識。

    1、演示實物,引入情境     在小學英語教學中,利用實物進行教學,形象直觀,能調節課堂氣氛,加深對所學內容的印象。記得有一次,我教關于球類運動的幾個單詞:basketball,football,volleyball。我準備了足球、籃球、排球這三類球放在講臺上。講課時,我問,“How many balls can you see?”并提示學生:“One,two,three,three balls.” 只見學生們猛盯著各種球類,臉上露出喜愛的表情,小嘴巴微微張開,似乎想開口表達自己的心理感受了。我立即問學生“Do you like football?” 這個句型自然而然地導入本節課的教學內容:Do you like …?當聽到學生肯定的答案之后,我又指著籃球問學生:“What’s this?”學生也很樂意回答我的問題,然后我又引導他們互相問對方喜歡的球類,不斷鞏固新知。本節課,我運用具體的實物球教了新單詞,學生們也很容易地記住了它們,教學效果相當不錯。

    2、用簡筆畫,顯示情境

    繪畫是一項眼、手、腦等并用的活動,具有直觀、生動、形象等特點,它可以引起學生興趣,幫助學生記憶,提高學習效率。記得我在教《Fruits》的時候,我讓學生們把自己喜歡吃的水果在黑板上畫出來,如apple,banana,mango,watermelon,peach,pear,strawberry等等。然后,學生們看著自己的畫進行創造性的語言對話活動,他們學起來興趣盎然,達到了運用語言解決問題的目的。3、師生表演,直現情境     孩子的英語知識是在活動中學會的,因此,小學英語教學也就是英語活動的教學。小學生天生活潑好動,表演欲強,在英語學習中,他們通過表演的形式,能熟練地掌握所學內容,增強靈活運用知識的能力,提高口頭表達能力。例如,我在教小學英語Module4 Unit 2時,就和學生表演了對話。內容如下:

    Liu Tao: Hello, Nancy. (微笑,揮手致意) 

    Nancy: Hello, Liu Tao. (微笑,揮手致意) 

    Liu Tao: What’s that on the desk? (手指課桌上,伸頸張望,臉做疑惑狀) 

    Nancy: It’s a photo. (在自己的臉部畫一個方框,然后把課桌上背轉的照片正向大家) 

    Liu Tao: Can I have a look? (用食指和大拇指圍成圈放在眼睛上,頭向左向右各擺動一次) 

    Nancy: Sure.(臉露微笑,雙手向著照片的方向攤開) 

    配合這段教學內容,我設計了一系列體態表演,使得教學語言更豐富,更為動情,對學生具有更強烈的感染力,學生學習時興趣盎然,學得愉快,學得有效。倘若老師講課像背書一樣,毫無表情,勢必單調乏味,因而導致教學效果大打折扣,學生的英語口語能力也不會有提高。 

    二、分層教學,以人為本,謀減負新平臺

    學生的個性是千差萬別的。為了充分尊重學生的個性差異,對每位學生負責,使各項教學措施更具針對性,努力提高教學效益,教師應當實行了分層教學制度。

    (1)備課分層.備課過程中,教師應從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時間、教學步驟、教學方式到教具準備等方面都堅持與班級不同層面學生的實際相適應。強調備課的針對性,既保證“面向全體”,又兼顧“培優”、“補差”, 使教師在教學的各環節上都能面向全體學生。

    (2)課堂教學分層.在課堂教學中,把握課堂提問的策略,讓各類學生有輸出信息的均等機會。通常在學習新知識時提問中等生,利用知識上的不完善來把問題展開,帶動全體學生積極思維;在突破重點、難點或概括知識時,發揮優生的優勢,啟發全體學生深入理解,使知識自成網絡;在鞏固練習時,檢查差生的理解程度,及時查漏補缺,幫助他們進-步理解知識,縮短與他人的距離。

    (3)作業分層.作業設計一般分為基礎題、提高題、拔尖題,在布置作業時確定全體學生的必做題,同時給學生一定空間,讓他們根據自己的能力來選擇其他作業,這樣既滿足了每個學生的學習需求,又充分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減少了厭學現象的產生,使每個學生都樂學、會學、善學。

    分層教學的實施,不僅提高了教學效率,充分體現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還切實減輕了學生過重的課業負擔,使學生有時間、有空間在自己感興趣的科目上進行拓展和自我完善,為學生終身發展奠定了基礎。

    三、運用多媒體,提供直觀的語言交際情境    1、多媒體介入英語課堂教學中,為創設語言環境提供了有利條件,學生可以從被動的信息接受變為語言交際的積極參與者。有一次在教完快餐店里的食品和飲料后,我用多媒體給學生創設了這樣一個情境:藍貓開的快餐店開業了,歡迎會講英語的小朋友惠顧。看到可愛的藍貓和誘人的食物,學生們個個爭先恐后地舉手說:“I can!I can!”在這樣的情境中,學生們便能把所學知識在實際交際中充分地展示出來。

    2、節奏朗讀法

    學習語言,就是一個記憶堆積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朗讀是必不可少的一個重要環節。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由于小學生有著新奇、好動的身心發展特點,在朗讀時配上一定的節奏,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節奏是什么?節奏是一種韻律,它是一系列聲音按照一定的規律組合而成的。聲音節奏可以以多種多樣的形式給出,如器樂發出的,擊打物體發出的,拍手、跺腳發出的等等。在課堂教學中,我主要采取了兩中方式提供節奏:1、錄制電子琴上的鼓點,作為背景節奏。2、師生一起擊掌,拍出適合朗讀的動感節拍。在教This is a pen. That is a pencil.時,我先用錄制好的接近迪斯科的鼓點作為背景,再讓學生配上簡單的表示“這”和“那”的動作,整個過程就像在表演一段說唱的歌曲,這樣,學生不再感到朗讀是一種枯燥乏味的事情,反而樂此不疲。

    四、教師要重視對課標、教材的研讀,注重備課的實效性,制定科學、合理的教學目標。

    教師首先要加強對課標的學習、研究,明確當前教學改革的方向,然后過好教材關,鉆研教材,把握教材的編寫意圖,結合學生的生活經驗出發,將教材內容進行調整、組合或拓展,制定科學、合理的教學目標(包括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方面的目標、也包括培養學生綜合能力的目標)。準確把握教學重點和難點,選準課堂切入點,善于抓住學生活動的興奮點,從學生喜歡、熟悉的事物入手,激發和保持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他們的學習積極性,幫助他們樹立學習自信心,才能有的放矢地組織、引導學生實現有效地學習,從而提高教學質量。

    1、精心設計教學環節,刪除無效勞動,使教學過程最優化。

    教學設計是在教學思想和教學理論指導下為實現教學目標服務的。它能反映教學規律,使教學過程趨向于高效、有序狀態。從聽課看,老師們在教學設計上下了很大功夫,從復習導入到鞏固練習,能把訓練穿插在新授教學過程中,學生學到哪就練到哪,這樣,能減輕學生的學習負擔,調動他們的積極性。但也要看到,無效勞動還不同程度地存在。我們要根據教學需要和學生實際情況靈活安排教學環節及時間,可有可無的環節寧可不要,這樣,才能提高課堂教學效率,使教學過程最優化。

    2、倡導“任務型”教學途徑,培養學生綜合語言運用能力。

    教師要避免單純傳授語言知識的教學方法,盡量采用“任務型”教學途徑,把課程和學生的現實生活聯系起來。創造性地設計一些貼近學生實際的教學活動,吸引他們積極參與。當學生看到某項知識、技能與現實世界息息相關時,學習會更主動。有效地引導學生將課堂知識與自己的生活實際有機結合起來,學習的過程就成了學生不斷超越自我的過程。這樣,學生才會覺得知識是有用的,并不斷感受到進步的愉悅,從而增強學習動力。

    3、落實小組合作學習,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

    我們的班額都比較大,要調動全體學生的積極性,劃分學習小組是明智之舉。全班可以按座次分為四個或幾個大組。大組里面再劃分四至六人小組。兩兩對話就在同桌之間進行,小組討論或分角色(大明、玲玲、艾米、薩姆等)朗讀、表演時根據需要在四至六人小組進行(小組名稱:ABCone,two,three或用新學的單詞命名)。課堂上,進行捆綁式評價,哪個組成員的表現優秀就為本組加分,一堂課結束評選優勝小組。小組合作學習讓所有同學參與到學習活動中,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學生由被動的接受者成為積極的參與者,培養他們的合作精神和團隊意識,而且小組長可以幫助老師維持秩序,便于教師調控課堂。

    4、關注學生情感,及時反饋矯正,增強課堂調控能力。

    課堂應該是生成的,教案只是教師對教學過程的預設。課堂上,教師不應該是“走教案”,反饋矯正應貫穿課堂教學始終。課前的熱身復習就是了解和測評學生的認知前提和情感前提,加強新舊知識的銜接。授課過程中要通過觀察、提問、交流等方式及時了解教學效果,善于捕捉學生的反饋信息并及時、有效地調控課堂。這一點,我們有些教師,特別是年輕教師,還需要學習、提高。有的教師不善于利用學生的反饋信息,害怕學生提出的不同意見會改變原教學程序,一節課上得按部就班,不敢越雷池半步。教師緊張,學生茫然。

    5、注重過程評價,激發和培養學生學習興趣。

    英語教學中應以形成性評價為主,注重培養和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自信心。把對學生的評價貫穿到平常的學習過程中,其中,學生參與課堂活動的情況是重要內容。課堂教學中要多實施激勵性評價,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幫助學生樹立學習自信心。

    五、加強教學反思,不斷提升自身素質。

    教學反思是老師們提高自身教學水平的必經之路,要實事求是地找出自己的閃光點和不足之處,并做好分析。今后工作中,做到揚長避短,逐步提高授課水平。如果我們對每一節課都做到認真反思、仔細分析,那么,教學水平的提高只是個時間問題。

    教師還要加強自身修養,從教材、教法到英語專業水平以及普通話、板書等教師素質的方方面面,通過自學、同伴互助、專家引領等多種方式盡快提高自身素質。這樣才能實現

     

    [淺談小學英語中如何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相關文章:

    1.淺談小學英語教學論文

    2.有關效率的名言

    3.如何制定小學英語學習計劃

    4.淺談古代禮儀中敬辭用法論文

    5.關于規則和效率的名言

    6.有關工作效率的名言

    7.初三物理《熱機的效率》教案

    8.自我介紹中如何展現個性

    9.關于工作效率的名言

    10.關于效率的名言精選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亚洲欧美日韩中文字幕二区 | 偷拍亚洲第一成年网站 | 亚洲性爱区久久 | 亚洲欧美综合一区 | 日本迷奷系列在线播放97 | 一本大道香蕉久在线播放2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