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師表》習題附答案

    時間:2022-04-28 11:34:09 習題答案 我要投稿

    《出師表》習題附答案

    《出師表》習題附答案1

      一、給下列詞語中加粗的字注音。

    《出師表》習題附答案

     、偕媪P臧②中道崩③以陛下④行陣和

      二、解釋下列加粗字詞的實詞。

     、僖先帝遺德()②引喻義()

     、鄄旒{雅言()④性行淑均()

      三、為下列句子中的“以”選擇恰當的義項。

      A.用 B.以致 C.用來 D.因為

      ①是以眾議舉寵為督()

     、诓灰送苑票,引喻失義,以塞忠諫之路也()

     、鄄恍t治臣之罪,以告光帝之靈()

      四、下列句子讀法停頓有誤的一項是()

      A.咨臣/以當世之事 B.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 C.是/以先帝簡拔/以遺陛下 D.親/賢臣,遠川。

      五、按要求用原句回答:

     、佟冻鰩煴怼分薪沂緷h代興衰的句子是_______

     、凇冻鰩煴怼分袑懗鲋T葛亮無意于功名的兩句話是_______

      ③《出師表》中陳述作者臨危受命的千古名句是_______

      六、對諸葛亮向劉禪上《出師表》的目的,有如下幾種看法,其中最正確的一種是()

      A.向劉禪表示自己對劉氏父子的忠心。

      B.此文寫在他北伐之前,所以目的是讓劉禪治理好國家,讓他放心去北伐,使北伐的計劃得以實現。

      C.讓劉禪做到親賢遠佞,修明政治。

      D.此“表”開頭就寫蜀國形勢危急,讓劉禪修明政治,治理好國家,其目的只在挽救蜀國的危難。

      七、翻譯重點段落

      愿陛下托臣以討賊興復之效,不效,則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靈。若無興德之言,則責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謀,以咨諏善道,察納雅言。深追先帝遺詔,臣不勝受恩感激。

      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諸葛亮在文中向劉禪提出了哪些建議?提出這三條建議的目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從全文來看,諸葛亮向劉撣提出的三條建議,他反復強調的是哪一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諸葛亮是在向劉禪提建議,但文中提到“陛下”不過七次,而提到“先帝”卻有十三次之多,這是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作者對他所推薦的賢臣和后主提出了哪些要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

      一、

     、(pǐ)②(cú)③(wèi)④(mù)

      二、

     、侔l揚光大②不恰當③賢德的進柬④善良平正

      三、

     、(C)②(B) ③(C)

      四、(C)

      五、

     、俅穑河H賢臣,遠小人,此先漢所以興隆也;親小人,遠賢臣,次后漢所以傾頹也。

     、诖穑浩埲悦趤y世,不求聞達于諸候

     、鄞穑菏苋斡跀≤娭H,奉命于危難之間

      六、B

      七、

      希望陛下把討伐逆賊、興復漢室的重任交付給我,如果我沒有完成任務,那就治我的罪,來祭告于先帝在天之靈。如果沒有提出足以發揚先帝美德的諫言,那就責罰攸之、費祎、董允等人在這方面的疏忽與怠慢以顯示他們的過錯;(同時)陛下也應該親自多加考慮,來(向他們)詢問治國的好道理,明察、采納正確的意見,深切追念先帝的遺詔。(為此)我就受恩不淺,感激不盡。

      1.三條建議:(1)建議陛下廣泛聽取臣下的意見,發揚光大先帝遺留下來的美德,振奮有理想、有抱負的人們的精神,廣開言路;(2)宮廷和丞相府是一個整體,里面的人都是國家官員,對他們實行提升、懲罰、表揚、批評,應當用一個標準,嚴明賞罰;(3)親近賢臣,疏遠小人,即親賢遠佞。

      目的.:上面這些治國大計和政事安排,都是為了出師。只有國內政局穩定,有了“平明之理”,諸葛亮才可以后顧無憂,專力伐魏。

      2.反復強調的是“親賢遠佞”,因為只有做到親賢遠佞、廣開言路才能為忠諫之言開路,而非為讒邪開方便之門;只有做到親賢遠佞,才能真正做到察納雅言,“昭平明之理”,不至于忠奸不分,賞罰不明。作者以先漢、后漢的歷史事實說明了親賢遠佞的利弊,促使后主親賢臣遠小人。

      3.不難看出,諸葛亮事事都以先帝之意為依據,句句都借先帝之口說出,既不失人臣之禮,更無教訓人主之嫌,使劉禪聽了,忠言而不逆耳,十分得體;同時也表明他本人處處念及先帝之遺德、遺訓,時時不忘先帝之殊遇重托,既能表明自己的心跡,又容易以情打動劉禪。文中雖然明提陛下只有八次,但暗提陛下尚有五處(即“誠宜開張圣聽”之前,“宜付有司”之前、兩次“悉以咨之”之前、“則責攸之”之前),實際共十三處,或表忠誠,或表心愿,或提具體建議,表明諸葛亮處處為劉禪著想,使再昏庸的皇帝也不能無動于衷了。總之,“受恩感激”,“報先帝”,“忠陛下”的思想感情,貫穿全篇,字里行間洋溢著對劉備父子的無限忠誠。

      4.賢臣——穩定政局,提興德之言

      后主——親近賢臣,聽取他們的“興德之言”,賞罰分明,以保持國內政局分明

    《出師表》習題附答案2

      閱讀《出師表》節選,完成下面各題。

     、俪急静家,躬耕于南陽,茍全性命于亂世,不求聞達于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于草廬之中,咨臣以當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許先帝以驅馳。后值傾覆,受任于敗軍之際,奉命于危難之間,爾來二十有一年矣。

      ②先帝知臣謹慎,故臨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來,夙夜憂嘆,恐托付不效,以傷先帝之明,故五月渡瀘,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當獎率三軍,北定中原,庶竭駑鈍,攘除奸兇,興復漢室,還于舊都。此臣所以報先帝,而忠陛下之職份也。至于斟酌損益,進盡忠言,則攸之、祎、允之任也。

      1.解釋下列句中劃線的詞在文中的意思。

      (1)先帝不以臣卑鄙 ( )

      (2)由是感激 ( )

      (3)夙夜憂嘆 ( )

      (4)庶竭駑鈍 ( )

      2.下面各組中劃線詞詞義相同的一項是

      [ ]

      A.危急存亡之秋 一葉落而知天下秋

      B.忘身于外 敵國外患者

      C.蓋追先帝之殊遇 籠蓋四野

      D.以塞忠諫之路也 固國不以山溪之險

      3.用現代漢語寫出文中畫線句的意思。

      我的譯文: ____

      4.諸葛亮始終以“報先帝,忠陛下”為職分,在心理上體現為: ;在行動上的體現為: ; 在打算上認為北伐時機成熟的是: 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摘錄原文詞、句回答)

      5.閱讀下面《隆中對》節選,完成文后問題。

      由是先主遂詣亮,凡三往,乃見。因屏人日:“漢室傾頹,奸臣竊命,主上蒙塵。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義于天大,而智術短淺,遂用猖獗,至于今日。然志猶未已,君謂計將安出?”

      ①《出師表》中的哪句話與這段話是相照應的?

      我的解答:

      ②有人閱讀完《隆中對》后擬一上聯,請你根據對《出師表》的閱讀理解對出一下聯。

      上聯:《隆中對》劉玄德問計;

      下聯: 。

      參考答案:

      1.(1)身份低微,出身低下;

     。2)感動激奮;

     。3)早;

     。4)希望。

      2. B

      3.我本來是個平民,在南陽親自耕地,只希望在亂世里茍且保全性命,并不想在諸侯中做官揚名。(意思對即可)

      4.夙夜憂嘆,恐托付不效;五月渡瀘,深入不毛;南方已定,兵甲已足

      5.①三顧臣于草廬之中,咨臣以當世之事。

      ②《出師表》諸葛亮抒忠。(能用對仗并能反映文章情感內容即可。)

    【《出師表》習題附答案】相關文章:

    背影課文習題附答案11-12

    《木蘭詩》課后習題附答案12-03

    思鄉詩練習題附答案11-25

    化石吟練習題附答案11-14

    《品味牽掛》閱讀練習題附答案07-19

    《附生現象》閱讀練習題附答案07-12

    《云計算》閱讀練習題附答案07-11

    《發現自己》閱讀練習題附答案11-18

    《光腦》閱讀練習題附答案11-18

    《河中石獸》練習題附答案11-05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体验区 | 久久精品国产欧美日韩99热 | 免费国产午夜精华视频 | 亚洲乱码中文字幕综合69堂 | 视频偷拍亚洲一区 | 亚洲色欧美色2019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