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二年級認識方向評課
《認識方向》是蘇教版小學數學第四冊第五單元的教學內容。本單元內容經常出現在學生的生活經歷中,是培養他們空間觀念的好素材,但在過去的教材中很少出現。本課是第一教時,教學內容是在學生學會辨認東南西北四個方向的基礎上,進一步學習辨認東南、東北、西南、西北四個方向,主要任務是讓學生認識8個方向的位置關系,也就是讓學生在頭腦中形成一個自己的方向板,進而使學生學會在實際生活中依據判斷出的一個方向,辨認其它的七個方向,但這些對于二年級學生來說,還是有較大難度的。因為二年級學生的推理思維能力較弱,方向感不強,抽象的方向知識對于他們來說,很難理解掌握。但朱老師卻有重點的從以下三方面給學生加以指導:1、創設情境,使學生在交流的過程中正確辨認東南、東北、西南、西北,能根據給定的一個方向(東、南、西、北)來辨認其余七個方向;2、引導學生有效地利用自身的生活經驗,認識并理解方位知識;3、在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培養學生主動積極的學習態度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這節課中,幫小動物找家,富有童趣;幫游客設計水果種植的示意圖,充滿樂趣,制作方向板,非常有趣,這一系列趣味活動既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熱情,又培養了學生的動手能力,還幫助學生靈活運用所學的知識,做到了學以致用。更重要的是,學生學習的過程是輕松地,愉快的,充滿樂趣的,是主動地參與,是積極地體驗!
整節課,朱老師讓學生在帶著對方向的生活經驗自主地去探索,讓他們合作交流,在數學的探究氛圍中引導他們去掌握方向。并且也充分利用他們的肢體語言,手腦并用,不僅調動了他們的學習興趣,而且在游戲中掌握知識點,讓他們發現數學也不是那么枯燥。
整節課的過程設計給人一氣呵成的感覺,環節之間過渡比較自然。
本節課存在一些小小的不足:在某些細節處理上欠火候,尤其是學生容易錯的地方或不易掌握的地方。對學生的評價、激勵作用不夠。作為二年級的數學老師,應該多鼓勵多表揚。在放手讓學生自己去探索時,還是放的不夠“徹底”,在今后的教學中應該多相信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