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米、認識線段 教案教學設計(人教新課標二年級上冊)

    發布時間:2016-10-5 編輯:互聯網 手機版

     

    科目:數學 第2 課 執教時間:2011年月日

    課    題 認識米 編寫者:李鋒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初步認識長度單位米,初步建立1米的長度觀念.根據1厘米和1

    米的實際長度,知道“1米=100厘米”

    2、通過同學的合作,能用米尺度量整米長度的物體,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培養學生概括能力。

    3、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教學重點: 建立1米的觀念

    教學難點: 建立1米的觀念

    教學準備: 教具:1米的直尺、折尺、卷尺,4厘米、6厘米長的紙條.

    學具:1米的卷尺,1根較長的繩子.

    教學過程 (一)復習準備

    提問

    量物體的長度用什么工具?已經學過的長度單位是什么?用兩個手指比一比1厘米有多長?2厘米,3厘米呢?

    (可補充人身上的三把尺的介紹,豐富學生的感性認識,感性材料的積累)

    (二)學習新課

    1. 認識米

    出示米尺,這是一把米尺,觀察它的刻度都是以10厘米為單位.

    讓學生觀察自己帶來的1米長的卷尺,和教師1米直尺的刻度是一樣的.

    那么1米到底有多長呢?教師用1米的直尺,量一量從地面到講臺桌的什么地方是1米,讓學生觀察1米有多高.再在黑板上畫1米長的一條線段,讓學生觀察1米有多長。

    讓學生用自己的卷尺,把兩臂伸開,看一看到什么地方是1米,兩人互相量一量身高,從地面到身體的什么部位是1米,你的身高比1米高,還是不到1米.同學們看到在公共汽車或電車門口有一個1米的標記,不足1米高的兒童可以不買車票,超過1米則要買票,同學們乘車要自覺遵守這一規定.

    2.厘米和米之間的關系

    上節課我們學習了厘米,1厘米有多長呢?同學用兩手指比一下,教師在黑板上1米長的線段的上面并排畫出1厘米.1米有多長呢?同學們用兩手比一下.那么米和厘米之間有什么關系呢?(學生操作發現)

    1米=100厘米新課標第一網

    教師出示卷尺,并說明量比較長的距離,一般用卷尺.用卷尺量物體的長度時,一定要從物體的一頭開始,由學生拿住卷尺的一端,對齊要量物體的一端,尺子要放平拉直,再看另一端在尺子的什么刻度上,這樣才能量出準確的長度.

    (三)鞏固反饋

    1.兩人互相量身高,_______米______厘米

    2.以4人小組為單位,利用4個人用1米長的卷尺,分工量下面的長度(每組量一項):前面黑板的長,后面板報的長,教室地面的長、寬,四周墻壁的長等.測量后,每組派代表向全班交流.

    3、選擇恰當的單位名稱

       一棵樹高15(   )

       一本書的厚度約為2(     )

       一張床的長度是2(    )

       鉛筆盒的長度約是20(      )

    (四)總結全課

    這節課你學習了什么知識?有哪些收獲?

    修改意見:

    備注

    科目:數學 第3  課 執教時間:2011年  月日

    課    題 認識線段 編寫者:李鋒

    教學目標: 1、 創設情景,讓學生自己觀察、感知線段,體驗線段的兩個特征:直的和可度量的。培養學生的觀察、想象、操作能力,合作意識以及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2、 通過實踐活動,使學生學會量線段、畫線段的方法。

    3、 通過操作活動體驗成功的喜悅,樹立學好數學的的信心。

    教學重點: 體驗線段的兩個特征:直的和可度量的。

    教學難點: 體驗線段的兩個特征:直的和可度量的。

    教學準備: 課件、刻度尺,各種直的、彎的實物

    教學過程 一、 設情境,引入長度單位

    (課件演示)同學們,你們知道英勇的消防隊員叔叔搶救國家、人民的生命財產時都是爭分奪秒的,每次接到任務時,為什么他們都是從高高的鐵管上滑下來而不是走樓梯呢?

    為什么從鐵管下來比走樓梯快呢?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類似這樣的事例還很多。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研究這個問題。

    二、 觀察體驗,探究新知

    1.認識線段

    a.感知線段的直。

    請同學們拿出袋里的東西,看一看,摸一摸,你發現了什么?

    你覺得桌子上哪些東西是直的?

    (提供生活物品:牙膏盒、鉛筆、線繩、鐵絲、吸管等)

    請大家互相檢查誰對了,誰錯了,并且互相糾正。

    b.感知線段的兩個端點。

    請同學們再看一看、摸一摸那些直的東西,除了直以外,你還發現什么?

    假如從鉛筆的任意一端開始,摸到鉛筆的另一端,我們就可以把其中的一端看做一人 ,把另一端看做一個點,我們把這兩個點叫做端點,像書本的邊、直的吸管都有兩個端點。

    c.從實例理解線段。

    在黑板出示:

    請三位同學到黑板,分別把黑板上的兩個點用線連起來(其中③的同學用尺,其余①②學生都隨手畫線聯結)。

    這三段線哪一條像書本的邊?為什么?

    請同學們看看教科書第5頁“做一做”的圖下面的那句話和三條線。

    小結:我們就把像③那樣的線和課本第5頁中間的圖叫線段,線段是直的,有兩個端點,比如書本的邊、盒子的邊、鉛筆、直吸管都可以看做是線段。

    www.xkb1.com

    d.師:我們已經知道什么是線段了,你還能在教室里找到線段嗎?

    (說一說,評一評)

    (師引導學生再次正確認識線段)

    剛才大家找到的線段可真多,關于線段你們還有什么問題要提出來嗎?

    e.通過比較認識線段

       學生分組討論練習一/7,然后讓學生充分發表意見,確定只有中間兩線才是線段。

    2.量線段和估線段

    小結:不太長的線段通常用厘米和米可以量出的它長度,而生活中的線段有時需要估計一下,有時又要通過實踐來得出正確的結論。另外,同樣長的兩條線段,往往人們會覺得豎放比橫放長,這是視覺的誤會,同學們在生活中要注意。

    3.畫線段

    教師讓學生用手勢表示3厘米大約有多長

    生試畫,并說出畫法(注意尺子的使用,加強個別指導)

    讓學生演示怎樣畫線段,評價哪種方法好?

    師出示斷尺,問:用這把尺子怎樣畫呢?

    生試畫,并說出畫法

    讓學生演示怎樣畫線段,評價哪種方法好?

    刻度尺有不同的標記的方法,只要掌握了畫法就能準確畫出線段。

    小結:剛才同學們從生活經驗和情景實踐中認識了線段:直、有兩個端點的,還學了量線段、估線段、畫線段。

    三、聯系生活,拓展延伸

    1. 下圖有4個點,每兩點之間畫線段

    2. 想一想,下面是小明從家到學校的路線圖,你認為走哪條路最近?

    小明家                      

                            學校

    3. 師:你們明白消防員叔叔為什么一接到任務馬上從鐵管滑下來,而不走樓梯了嗎?

    生活中運用這個原理的例子還有很多,你們能說說嗎?

    四、回顧全課,總結提高

    這節課你有什么收獲?還有什么問題?

    同學們真了不起!我相信,你們將來不僅能學好數學,還能用數學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剛才同學們還提了一些問題,課后大家一起討論研究好嗎? 修改意見:

    備注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最新国产精品自在线观看 | 中文字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 亚洲国产AⅤ精品一区二区久久 | 亚洲欧美一区另类中文字幕 | 精品视频一区二区自拍 | 久久综合激情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