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行四邊形的面積》說課稿 (人教新課標五年級上冊)

    發布時間:2016-9-2 編輯:互聯網 手機版

     

    安陽市2010年小學數學優質課決賽

    (序號:31號)

    各位評委老師:你們好!我叫李萍,來自內黃縣中召鄉第一小學。我說課的內容是(人教版)五年級上冊第五單元的內容《平行四邊形的面積》。                

     一、說教材分析。                                            

        本節課是在學生已經掌握并能靈活運用長方形面積計算公式,理解平行四邊形特征的基礎上,進一步學習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公式的推導過程和計算方法。教材在編寫時注意培養學生實際操作能力,以平行四邊形的面積計算為重點。在引導學生動手操作的基礎上,初步培養學生的空間想像力和思維能力,培養學生的良好學習習慣和學習品質。教學中以長方形的面積公式為基礎,通過學生比一比,看一看,算一算,想一想得出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公式,并在實際生活中運用。 

     二、說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經歷平行四邊形的面積計算的探索過程,準確理解和掌握平行四邊形的面積計算公式,并運用公式進行相關計算。 

      2、通過操作、觀察、比較等活動,初步認識轉化的方法,發展空間觀念,培養學生的分析、綜合、抽象概括和動手解決問題的能力。 

      3、通過活動,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培養探索的精神,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               

    三、說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掌握平行四邊行的面積計算公式并正確加以運用。           

    難點:使學生理解由平行四邊形剪拼成長方形后,長方形的長和寬與平行四邊形底和高的關系。          

     

    四、教具、學具準備。                                           

         用厚紙做的平行四邊形、剪刀、多媒體課件。          

    五、說教法、學法。                                           

       1、本節課教法上最大的特點是讓學生動手操作,把靜態知識轉化成動態,把抽象數學知識變為具體可操作的規律性知識,讓學生在操作中體驗和理解數學。在導入部分我還采用了情境教學法和引導探究法,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這為充分發揮學生主體作用奠定了基礎。 

       2、在教學過程中,注意引導學生怎樣有序觀察、怎樣操作、怎樣概括結論。通過一系列活動,培養學生動手、動口、動腦的能力,使學生的觀察能力、操作能力、抽象概括能力逐步提高,讓學生學會學習。使學生通過自己的努力有所感受,有所感悟,有所發現,有所創新。讓數學課堂真正成為學生活動的課堂。 

      六、說教學過程

     (一)情境引入。(出示主題圖)                      

    導言:這是我們走出校門經常會看到的景象,有漂亮的花壇,寬寬的馬路、高高的房子,請同學們仔細觀察畫面,你能發現哪些我們熟悉的圖形?會計算哪一種圖形的面積呢?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通過觀察主題圖去發現圖形,鞏固和加深對已學過的圖形特征的認識,同時,可以把學習的內容與學生生活實際聯系起來。) 

     (二)探究新知                                               

        提問:剛才我們看到校門外有兩個花壇,一個是長方形;一個是平行四邊形,你們猜一猜哪一個花壇的面積比較大?通過這個問題,促使學生積極動腦猜想,長方形的面積大家會計算,那么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如何計算呢?從而引出本節課的課題:平行四邊形的面積計算。                1、數方格,引發猜想。                          

    同學們有的認為長方形的大,有的認為平行四邊形的大,這都是對它們面積的一種猜測和估計,怎樣才能準確比較出它們的大小呢?

        老師介紹數方格的方法后,讓學生數一數課本第80頁方格里平行四邊形和長方形的面積各是多少?并把數出的結果填入表格中。通過這個表格,大家發現了什么?(課件出示表格)。 

      (設計意圖:通過同時數一個長方形和一個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再對它們的底(長)、高(寬)和面積進行比較,初步感知到了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底x高)。xkb1.com

        

    2、動手實踐,驗證猜想,推導公式。                                        

        老師啟發談話,如果要求在實際生活中平行四邊形的面積,也用數方格這方法方便嗎?這就需要尋找一種更簡單的方法。請同學們想一想平行四邊形和長方形的聯系。如果離開方格圖,你還能把一個平行四邊形轉化成一個長方形來得到它的面積嗎?放手讓學生把手中的平行四邊形剪一剪、拼一拼、比一比,能不能變成一個長方形?試著說說你是怎樣剪拼的? 

        小組合作交流后出示課件。

     (在這里教師指導并強調操作的規范性,即沿平行四邊形的一條高把它剪成兩部分,將其中的一部分通過“平移”與另一部分拼成一個長方形,讓學生懂得沿著高剪的必要性和合理性。

    觀察拼出的長方形和原來的平行四邊形有什么聯系呢?請大家討論這幾個問題:(課件出示問題)       

    ①、拼成的長方形和原來的平行四邊形比較,什么變了?什么沒變?                       

       ②、拼成的長方形的長和寬與原來的平行四邊形底和高有什么關系?                       

       ③、你能根據長方形面積計算公式推導出平行四邊形面積計算公式嗎?用字母怎樣表示?             

    (設計意圖:這一環節主要是讓學生進行數、剪、拼、擺的操作活動,滲透“轉化”思想。通過操作,一方面啟發學生設法把研究的圖形轉化成已經會計算面積的圖形,滲透“轉化”思想。另一方面引導學生去主動探究所研究的圖形與轉化后的圖形之間的關系,從而找到面積的計算方法。)新課標第一網

    課件展示并板書:長方形的面積  =長×寬                                    

                      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底×高                                  

                      字母表達式     S=ah             

     3、學習例題。                                             

    得出平行四邊形面積的計算公式,放手讓學生獨自完成書中的例題,再互相批改,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既鍛煉了學生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又體現互助的精神。對學困生和有疑問的學生教師做個別指導,最后讓學生進行評價。

    (三)、拓展練習。

     1、看圖口述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再列式計算。  

      (設計意圖:這個練習設計是幫助學生及時鞏固所學知識,加強對面積公式的理解運用,體會底和高的對應關系,滲透數學中對應量的思想。) 

       2、填表

    平行四邊形的底(厘米) 8   7

    平行四邊形的高(厘米) 4 2  

    面積(平方厘米)   10 28

      

    3、完成課后練習題:下面兩個平行四邊形的面積相等嗎?為什么?   

    (設計意圖:這兩個題目的設計,讓學生加深對知識點的靈活運用,明確同底等高的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是相等的。)

     

    4、請同學們畫一個面積是24平方厘米的平行四邊形。

    (設計意圖:尊重學生的想法,鼓勵學生從不同的途徑和角度去探究解決問題,找出不同的畫法。)

    (四)課堂總結。   

      今天這節課我們學習了什么知識?說說自己最大的收獲是什么?    

    (設計意圖:讓學生自己概括,有利于學生對本節課所學知識有個系統的認識,培養了學生歸納、整理知識的能力。

    附板書設計:長方形的面積  =長×寬                     

    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底×高

    字母表達式   S=ah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中文字字幕在线乱码品 | 久久中文字幕无吗一二区 | 日韩精品少妇视频网 | 亚洲综合国产在不卡在线亚洲 | 无遮挡国产高潮视频免费观看 | 亚洲免费福利在线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