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例的意義》教學設計 (人教新課標六年級上冊)

    發布時間:2016-9-16 編輯:互聯網 手機版

     

    張鴻森供稿

    【教學內容】《義教課標實驗教科書  數學》(人教版)六年級下冊第32-33頁例1及“做一做”。

    【教學目標】

    1、明確比例的意義,掌握組成比例的條件,并熟練地判斷兩個比能否組成比例。 能根據不同要求,正確的列出比例式。 

    3、通過學習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判斷能力。        【教學重點】比例的意義。

    【教學難點】求比值判斷兩個比能否組成比例,并能正確地組成比例。。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

    【自學內容】見預習作業

    【教學預設】

    一、自學反饋

    1、什么叫做比例?

    表示兩個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

    2、今天是星期天,小瑜和小麗一起到文具店去買東西。

    (1)小瑜用1 2元買了4本數學本,小麗用9元買了3本,誰買的本子便宜些?

    (2)反饋:

    ①誰買的本子便宜些?說說你的理由。

    ②還有別的方法嗎?

    ③這兩個比能組成比例嗎?為什么?  

    二、關鍵點撥

    1、比例的意義。

    出示課件:一輛汽車第一次2小時行駛80千米,第二次5小時行駛200千米。列表如下:

    時間(時) 2 5

    路程(千米) 80 200

    根據表中的數量你能寫出幾個比例?你是怎么想的?他們的比值分別表示什么?

    2、小結:判斷兩個比能否組成比例,最關鍵是看什么?

    3、比和比例有什么區別?

    生討論匯報:比是表示兩個數相除,有兩項;比例是一個等式,表示兩個比相等,有四項。

    三、鞏固練習

    1、下面哪組中的兩個比能組成比例?把組成的比例寫出來。課本第33頁“做一做”第1題。

    2、獨立完成“做一做”第2題后反饋交流。

    3、5:8和1:5 這兩個比能組成比例嗎?為什么?你能想出一個辦法給5:8找個朋友組成比例嗎?

    反饋:

    (1)你給5:8找的朋友是(    ),組成的比例是(    ),向大家介紹你用了什么方法找到的。

    (2)想一想,能與5:8組成比例的朋友能找幾個?你認為這無數個朋友有什么共同特點?

    四、分享收獲  暢談感想

    這節課,你有什么收獲? 聽課隨想

                                                             

    反思與體會:

    在本節課中,我充分重視了學生原有的認知基礎,即在學生理解掌握比的意義和基本性質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找準了新知識的生長點,為學生探究新知搭建了平臺。 其次,主要采取探究的方式,充分發揮了學生小組合作,組間交流的作用。在比例的意義和基本性質的教學,我都把知識的探究過程留給了學生,問題讓學生去發現,共性讓學生去探索,將學習內容的“大板塊”交給學生,給學生留有足夠的時間、空間。采取小組合作交流的方式,獲取結論,并對結果進行相互評價,從而使他們體會成功,共享合作學習的樂趣。在這個過程中,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得以發揮,主體地位得到充分體現。最后,針對在以往的教學中發現學生學習完比例后把比例和比混淆的問題,我還特意增加了比和比例從意義、各部分名稱、基本性質等方面進行橫向對比的教學環節,加深學生對知識的印象。當然,縱觀全課,還有很多不足之處,比如:如何在教學過程中讓學生探討的問題更貼近生活?教師要進行怎樣的引導還值得我進一步思考。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亚洲AV成人一区二区三区高清 | 日韩精品肥臀蜜桃一区二区自在线拍 | 中文字幕第1页亚洲 | 亚洲国产AV网址 | 日韩一区二区三区中文 | 久久国内中文字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