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運算 教學設計 (冀教版三年級數學上冊)

    發布時間:2016-4-8 編輯:互聯網 手機版

    第五單元  混合運算

    【單元教材分析】

    關于混合運算,《標準》在1~3年級學段內容標準中沒有提出具體要求,4~6年級學段內容標準闡述為:能結合現實素材理解運算順序,并進行簡單的整數四則混合運算(以兩步為主,不超過三步)。但考慮到1~3年級學段,探索長方形、正方形的計算公式時,要用到兩級混合運算,同時,根據學生的生活經驗和知識背景,三年級的學生也能夠解決一些需要兩步計算的簡單問題。所以在本冊安排混合運算,主要內容是兩級兩步運算。這是本套教材第一次以單元形式獨立編排混合運算。主要內容包括不帶括號的兩級混合運算、帶括號的兩級混合運算和簡單的三步(可以兩步解答)混合運算等。結合單元內容,還安排了“探索樂園”。

    另外五年級以上還要再安排一次,主要學習三步計算問題和運算順序。本套教材關于混合運算內容的安排有以下特點:第一,同級混合運算結合有關計算單元安排。如,加、減混合運算(包括帶小括號的加、減混合運算),都是結合加、減法的計算學習的。第二,在知識內容構建上,打破“先學混合運算的計算方法,再解決應用問題”的傳統教材體系,而是讓學生在嘗試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理解混合運算的計算順序。在混合運算的編排和活動設計上,都采取“呈現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學生自主嘗試解決--試著寫成一個算式”的過程來學習的。需要說明的是,學完相應的運算順序后,再解決簡單問題時,不要求學生必須列出綜合算式。

    【學情分析】

    本單元教材是在學生認識了小括號、掌握了帶小括號的加減混合運算的基礎上學習的。此時的學生已經能夠解決一些需要兩步計算的簡單問題了。這里主要是讓學生經歷將分步計算改寫成混合運算的過程,使其體悟出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

    【單元教學目標】

    1.結合現實素材,理解兩級混合運算的順序,會進行兩級混合運算的計算。

    2.能靈活運用不同的方法解決生活中的簡單問題,能進行簡單的、有條理的思考。

    3.了解同一問題有不同的解決辦法,初步學會表達解決問題的大致過程和結果。

    4.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感受數學運算與思考過程的合理性。

    【單元教學重點】

    理解兩級混合運算的順序,會進行兩級混合運算的計算。

    【單元教學難點】

    了解同一問題有不同的解決辦法,能靈活運用不同的方法解決生活中的簡單問題。

    第1課時    不帶括號的兩級混合運算   (P56~P57)

    【課時教材分析】

    第1課時(P56~P57),不帶括號的兩級混合運算。教材編排了兩個解決問題的數學活動;顒右,教材呈現了飲料瓶的情境圖和一共有多少瓶飲料的問題,讓學生用原有的知識和生活經驗嘗試解決,在交流個性化計算方法的基礎上,通過藍靈鼠的“你能寫成一個算式嗎?”的問題,指導學生將分步計算的算式改寫成一個算式,了解兩級混合運算和分步計算的關系。再結合解決問題的過程,說一說改成后的算式怎樣計算,理解含有乘、加的混合運算要先算乘法的道理;顒佣滩陌才帕顺R姷男觾r錢問題,放手讓學生嘗試解決。鼓勵學生通過將含有減、除的算式改成一個算式,并自己確定運算順序進行計算。然后,通過上面的兩個活動,引導學生歸納兩級混合運算的計算順序。

    【教學目標】

    1、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經歷自主探索,并嘗試將分步計算改寫成不帶括號的兩級混合運算的過程。

    2、理解兩級混合運算的順序,會進行兩級混合運算。

    3、在自主解決問題、改寫算式等活動中,初步感受混合運算順序在實際應用中的合理性。

    【教學重難點】

    正確掌握兩級混合運算的順序。

    【課堂實錄】

    一、出示練習,檢查鋪墊。

    1、教師投影出示下列練習,學生獨立完成。

    把兩個算式合成一個算式

       236+254=490   490-370=120    ------

      550-330=220   120+220=440   ------

    2、學生匯報交流,并說說自己的想法。

    3、教師卡片出示下列題目,指名說說先算哪一步。

       227-291+126   119+208-303   227-(560-410)

    二、創設情境,提出問題。

    1、(教師課件出示課本56頁的主題圖):請同學們仔細觀察情景圖,說說從圖上你都發現了哪些數學信息?

    2、生交流,師板書:有3箱飲料,每箱有24瓶,箱外有8瓶。

    3、那誰能算一算一共有多少瓶飲料?(師邊提問邊板書問題:一共有多少瓶飲料?)

    4、生自己試著解決問題。

    5、指名交流解決問題的方法,并請學生到前面板演。

    6、(教師提出藍靈鼠的問題):誰能試著將兩個算式改寫成一個算式。

    7、生試著在練習本上進行改寫,教師巡視并進行相應指導。

    8、指名匯報改寫后的算式并板演。

    9、現在誰來說一說改寫后的算式該怎樣進行計算?當學生回答出先算乘法后教師要追問:為什么?這一步運算求的是什么?下面該算什么?這里又求的是什么?

    10、(教師出示課后練一練第1題的第2道小題40×5-162)同桌討論一下,如果遇到這道題,你會怎樣解決?

    11、同桌討論運算順序并交流匯報。

    12、(教師引導學生比較兩個算式):仔細觀察這兩個算式,在運算順序方面你發現了什么?它們有什么共同點?

    13、生小結:一個算式里,既有乘法又有加、減法,我們應先算乘法。

    三、自主探究,解決問題。

    1、(教師課件出示例2情境圖):請同學們仔細觀察這幅圖,看看從這幅圖上你又了解到了哪些數學信息和要解決的問題?

    2、生交流匯報。

    3、你能用你所學會的知識,獨立解決這個問題嗎?

    4、生獨立在練習本上解決。

    5、師:誰來說說你的解決辦法?

    6、生交流匯報自己的解決方案。(如果學生中沒有出現混合運算的情況,教師可引導學生進行改寫)

    7、(教師板書混合運算的算式):這個算式該怎樣進行計算?當學生說出先算除法時,教師追問:為什么先算除法?

    8、(教師出示課后練一練第1題的第1道小題24+48÷6)同桌討論這道題的運算順序是怎樣的。

    9、(教師指黑板上的4道綜合算式)仔細觀察這4道算式,說說它們有什么相同之處(都有兩級運算)?在運算順序上有什么特點?

    10、生總結,師板書:一個算式里,既有乘、除法,又有加、減法,要先算乘除法。

    11、多找幾位同學說一說。

    四、完成練習,鞏固新知。

    1、教師出示課后練一練第一題的3、4小題,讓學生先說一說運算順序,再獨立計算,然后交流。

    2、教師出示課后練一練第二題,指名讀題后,請學生獨立解答。在交流匯報的時候,表揚學生多樣化解題方法的同時請同學們比較哪種方法更簡便,從而鼓勵學生用一個算式來解答。

    3、教師出示課后練一練第三題。

    (1)題估算方法有多種,孩子只要能準確有條理的說明理由即可。

    (2)、(3)小題讓學生獨立完成后再集體交流訂正。

    五、課下作業

    完成課本64頁練習三的第2、3、6題。

    第2課時    帶括號的兩級混合運算   (P58~P59)

    【課時教材分析】

    第2課時(P58~P59),帶括號的兩級混合運算。教材安排了兩個解決問題的數學活動;顒右,教材呈現了學生熟悉的購買水果的問題,讓學生自主解決。在交流解決問題的思路和方法后,鼓勵學生試著將兩個算式改寫成一個算式,在改寫的過程中,學生根據解決問題的實際計算過程,就會自然產生添加小括號的需要,從而理解兩級帶括號的混合運算順序,初步感知一個算式如果有小括號,要先算小括號里的道理;顒佣,教材選擇現實生活中摘黃瓜的問題,讓學生在自主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鼓勵學生通過類推將含有加、乘的算式添上小括號后列成一個算式,并自己獨立計算。通過上面兩個活動,進一步明確含有小括號的兩級混合運算的計算順序。

    【教學目標】

    1、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經歷自主探索,并嘗試將分步計算改寫成帶括號的兩級混合運算的過程。

    2、理解帶括號的兩級混合運算的順序,會進行帶括號的兩級混合運算。

    3、在自主解決問題、改寫算式等活動中,感受混合運算順序在實際應用中的合理性。

    【教學重難點】

    理解帶括號的兩級混合運算的順序,會進行帶括號的兩級混合運算。

    【課堂實錄】

    一、     出示練習,復習準備

    教師出示口算卡片,學生開火車讀題、說出運算順序并口算出結果。

    8+2×7            9×3+2×3               18÷3-4

    81÷9×2            16+3×4                56÷8-2

    7×6-10           38-5×5                3×9÷3

    24÷4×3            100÷4-20              20-20÷5

    二、創設情境,學習新知

    1、(教師課件出示課本58頁的主題圖):請同學們仔細觀察情景圖,說說從圖上能知道些什么?

    2、生認真讀題交流。

    3、(隨著學生的回答課件閃動:50元錢,買香蕉用去了14元錢,桔子每千克3元):誰能替媽媽算一下,剩下的錢可以買幾千克桔子?

    4、學生試著自主解決并集體討論、交流。

    5、師:你能試著寫出一個算式嗎?

    6、生討論交流并板演。學生中可能會出現兩種情況,一種是帶小括號的,一種是不帶小括號的。此時可請學生小組討論,這兩種列式方法,有什么不同?(運算順序不同)為什么?(因為小括號)那哪一種列式方法才是正確的呢?為什么?

    7、(師出示50-14÷3):這個算式應先算什么?

    8、生:應該先算14÷3。

    9、師:而我們在解答剩下的錢能買幾千克桔子的時候,應該先算什么?

    10、生:買香蕉之后剩下的錢,也就是50-14。

    11、師:所以這道題應該怎么辦?

    12、生:我們要在50-14÷3這個算式中添上小括號。

    13、師:也就是說這道題正確的算式應該是

    14、生:(50-14)÷3。

    15、師:在這里小括號有什么用?

    16、生:改變運算的順序。

    17、師:現在請同學們獨立解答這道題。

    18、生:獨立進行計算。

    19、師:指名說說計算過程,并解釋為什么先算50-14。(因為有小括號)這就告訴了我們,在需要改變運算順序時,我們可以加(生齊說小括號),當有小括號出現時,我們一定要先算(生齊說小括號里面的)。

    三、自主探索 解決問題

    1、師:今年李大伯家的黃瓜豐收了,我們一起來看看他在摘黃瓜的時候遇到了什么問題?(課件出示課本58頁下面的情景圖)

    2、生自由讀題,結合情境圖理解題意。

    3、師:誰來幫他解決一下?

    4、生自己在練習本上完成。

    5、師:誰來說說你的解決方法?

    6、生匯報交流自己的解題方法并板演。

    7、教師整理總結學生中出現的情況

    ①34+27=61 61×4=244

    ②34×4=136 27×4=108 136+108=244

    ③(34+27)×4=244

    ④34×4+27×4=244 

    8、師:同學們都運用自己的辦法解答出了這道題,這些方法都可以。那現在你們比較一下這些方法中究竟哪一種解題方法既簡單又方便呢?

    9、生得出3、4種方法比較簡便時,再引導學生比較它倆哪一個最簡便,直到得出(34+27)×4=244是最簡便的方法。

    10、師:列出兩個或三個算式的同學,能不能將它改寫成一個算式呢?”

    11、生自己改寫。

    12、師:在(34+27)×4這個算式中,我們應該先算什么?(34+27)它表示什么?(李大伯這一天一共摘了多少千克黃瓜)然后算什么?(×4)這又求的是什么?(李大伯一天摘的黃瓜能賣多少元)在這里如果不加小括號行不行?為什么?

    13、生討論交流。

    14、師:通過剛才這兩道題的學習,你知道了什么?

    15、生:混合運算中,小括號可以改變運算的順序,有小括號的一定要先算小括號里面的。(多找幾個學生說)

    四、完成練習,鞏固反饋

    1、出示課后練一練第1題,指名比較上下兩題有什么區別?它們的運算順序有什么不同?然后再讓學生獨立計算,全班交流答案。

    2、出示課后練一練第2題,指導學生先觀察每道題中兩個算式的聯系,然后再讓學生獨立改寫成一個算式,全班交流。

    3、課件出示課后練一練第3題:王霞買來一本140頁的故事書,已經看了86頁。剩下的計劃6天看完,每天要看多少頁?師引導學生分析題意。要求“每天要看多少頁?”,必須先算(   。K闶绞牵海ā   。。誰能用綜合算式來解答這道題?生獨立列式、計算,并全班交流。

    4、課件出示課后練一練第4題:一把椅子的價錢是25元,一張桌子的價錢是一把椅子的3倍,買一把椅子和一張桌子共用多少元?師引導學生分析題意。要求“買一把椅子和一張桌子共用多少元?”,必須先算(   。。算式是:(   。Ul能用綜合算式來解答這道題?生獨立列式、計算,并全班交流。

    五、課下作業

    完成課本64頁練習三的第1、5題

    第3課時    簡單的三步混合運算   (P60~P61)

    【課時教材分析】

    第3課時(P60~P61),簡單的三步混合運算。教材選擇了為班級購買保溫桶和垃圾桶的問題,讓學生運用前面所學的知識自主解決問題。在充分交流各自解決問題的思路、算法的基礎上,通過藍靈鼠的問題,鼓勵學生試著寫成一個算式。在交流算式的過程中,重點指導如何將三個算式寫成一個算式,明確運算順序。最后,在“想一想”中放手讓學生運用學過的知識自主解決問題。

    【教學目標】

    1、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經歷自主嘗試將分步計算改寫成兩級三步或帶括號的兩步混合運算的過程。

    2、進一步掌握兩級混合運算的計算順序,并能正確進行計算。

    3、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感受數學運算與生活的密切聯系,體驗同一問題解決策略的多樣化。

    【教學重難點】

    進一步掌握兩級混合運算的計算順序,并能正確進行計算。

    【課堂實錄】

    一、 出示練習,檢復鋪墊

    1、教師出示口算卡片,學生開火車讀題、說得數。

    100-94   32+28  58-34  60×6   4×6+2×7

    39÷3   24÷8   24×2    27÷3    100-40×2

    2、教師投影出示下列題目,學生獨立完成再指名板演,集體訂正。

    將先算的部分畫上橫線,再計算:

    30×5-100      79-40÷4     (12+24)÷9

    二、創設情境,探究新知

    1、師:通過以上的復習,老師發現同學們已經能夠比較熟練地進行“加減乘除”各類運算了,掌握了混合運算中一定的運算順序,今天我們就要利用這些知識來自己試著解決生活中的數學問題,比比看誰才能成為生活中合格的小主人。(課件出示課本60頁的主題圖)學校計劃給每個班配置一個保溫桶和一個垃圾桶,仔細觀察,從圖中你都了解到了哪些數學信息和問題?

    2、生完整敘述信息和問題。

    3、師:你能自己解決這個問題嗎?

    4、生試著獨立解決。

    5、師:誰來和大家一起交流一下你的思路和方法?

    6、生交流不同的算法,教師相機板書。

    ①65×6=390(元) 

    17×6 =102(元)

    390+102=492(元)

    ②65+17=82(元)

    82×6=492(元)

    ③65×6+17×6 

    ④(65+17)×6

    7、指名說一說每種算法每一步求的是什么。

    8、師:大家各有各的想法,最終都能解決問題,這些算法都可以。在這些方法中哪一種解題方法最簡便?

    9、生:(65+17)×6

    10、師:指名說說他的運算順序。(然后出示65×6+17×6 )那么這個算式又該經歷怎樣的計算過程呢?自己試著算一算。

    11、生在練習本上試算,指名板演。

    12、師:整理學生中出現的兩種情況

    ①65×6+17×6             ②65×6+17×6

    =390+102                     =390+17×6

    =492(元)                   =390+102

                                 =492(元)

    13、師:(引導學生討論)同學們在脫式計算時,有以上兩種脫式計算形式,第1種情況是兩個乘法同時計算;第2種情況是一步一步脫式計算,兩種形式的脫式都是正確的,但你們比較一下,哪一種脫式計算的方法更簡便?為什么?

    14、通過討論師生共同總結得出“左右兩個乘法同時進行計算比較簡便”的結論。

    15、老師在黑板上板書:

    65×6+17×6

    =390+102 

    =492(元)

    16、師:“想一想”如果把問題改成“買6個保溫桶比買6個垃圾桶多花多少錢?”該怎樣計算?

    17、指名完整口述后,學生獨立列式解答。

    18、集體交流時關注學生的不同解答方法,除了請學生說說每一步求的是什么以外,還要讓學生說說綜合算式的運算順序。

    19、小結:今天學了哪些內容?你有什么新收獲?

    三、完成練習,鞏固反饋

    1、出示課后練一練第1題,先指名說說每道題先算什么,再算什么。然后讓學生分組獨立完成,每組一道,完成后全班交流訂正。

    2、課件出示課后練一練第2題,指名讀題后,由學生獨立完成,全班交流不同算法。

    3、課件出示課后練一練第3題,自由讀題,弄清題意,獨立完成,全班交流。

    四、問題討論,補充延伸

    1、問題討論

    課件出示教材61頁中的“問題討論”,指名讀題后組織學生先小組內討論,然后班內交流判斷思路和方法。

    2、補充練習

    在每道題中的兩個(    )里填上相同的數,使下面的算式成立。

    (   )×5+ (   )×4=81

    6×(    )+2×(    )=96

    28÷(   )+42÷(   )=10

    第4課時    探索樂園   (P62~P63)

     【課時教材分析】

    “探索樂園”(P62~P63),設計了兩個探索活動;顒右唬前磮D中數的規律填數,分三個層次進行:先呈現了三組較小且便于口算的數;最后教材呈現了三組空白圖,讓學生自己確定規律填數;顒佣剿魅我鈨蓚數字組成的兩位數相減的差與9的倍數關系。教材以圖框形式呈現了計算的程序,先讓學生按照給定的順序操作,并交流計算的結果,初步感受兩個數的差與除數9之間的關系。接著讓學生計算一組除數都是9的混合運算式題,通過計算進一步體會兩個數的差與除數9之間的關系。最后,通過“議一議”中的兩個問題,使學生了解1~9中任意兩個數字組成的兩個兩位數,它們的差和9有倍數關系;求出的商就等于這兩個數字的差。

    【教學目標】

    1、經歷小組合作探索圖形中的數的排列規律以及特殊運算規律的過程。

    2、能綜合運用已有知識和技能進行探索活動,發展初步的數學思維和簡單的推理能力。

    3、在探索規律的過程中感受探索活動的挑戰性,獲得成功的體驗。

    【教學重難點】

     小組合作探索圖形中的數的排列規律以及特殊運算的規律。

    【課堂實錄】

    一、     探索規律。

    1、師:課件出示課本62頁第(1)題,請同學們仔細觀察三個圖中的數,找出圖中三個數之間的關系。

    2、生仔細觀察后先組內交流再集體交流,最后得出規律:上面的數是下面兩個數的乘積。

    3、師:請小組同學合作,按找出的規律,在第(1)題后面三個圖的空格中填數,然后全班再交流。

    4、生小組合作填數,全班交流。

    5、師:課件出示課本62頁第(2)題,請同學們仔細觀察第一排三個圖,看看每個圖中三個數之間有什么關系?

    6、生分小組進行探索,交流找出規律,即左下角的數是其它兩個數的乘積。

    7、師:按照這樣的規律,請同學們自己在下面三個圖中的○里填上合適的數。

    8、生自由填數,全班交流訂正。

    9、師:課件出示課本63頁第(3)題,請同學們自己訂規律,在下圖的○里填上合適的數。

    10、生自己找規律填數,然后全班交流,互相學習。

    二、按順序操作。

    1、師:課件出示課本63頁按順序操作的第(1)題,然后教師說一個要求,生即按要求去做。

    2、全班交流每個人寫的算式和計算的結果。

    3、師:課件出示課本63頁按順序操作的第(2)題,請同學們獨立進行計算

    4、學生獨立計算后全班交流計算結果。

    5、師:仔細觀察這些算式有什么特點?你能照樣子再寫幾個這樣的算式嗎?

    6、生照樣子寫出幾個這樣的算式并計算結果。

    三、議一議。

    1、師:仔細觀察以上這些算式,看一看1-9中任意兩個數字組成的兩個兩位數,它們的差和9有什么關系?求出的商與這兩個數字有什么關系?

    2、生小組討論交流后全班交流匯報,從而探究出1-9中任意兩個數字組成的兩個兩位數,它們的差都是9的倍數,且求出的商正好是兩個數字的差。

    四、數學游戲

    1、師:出示課本65頁下面的“24點游戲”規則,逐一進行講解說明。

    2、生四人一組進行游戲。

    3、師巡視,鼓勵學生開動腦筋,選擇恰當的方法進行計算。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亚洲国产精品91 | 在线播放一区二区不三区 | 亚洲伊人久久综合网站 | 亚洲欧美国产爱 | 中文字幕乱妇免费视频 | 亚洲理论在线中文字幕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