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內容:第10頁“稅率”、做一做及練習二第6、7、8、10題。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使學生知道納稅的含義和重要意義,知道應納稅額和稅率的含義,以根據具體的稅率計算稅款。
能力目標:在計算稅款的過程中,加深學生對社會現象的理解,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情感目標:感受數學知識與生活的緊密聯系,激發學習興趣。增強學生的法制意識,使學生知道每個公民都有依法納稅的義務。
教學重點:稅率的理解和稅額的計算。
教學難點:稅額的計算。
教學方法:合作交流,引導探究
教學用具:小黑板
課時: 第三課時
教 學 過 程
一、情景導入
(一)口答算式。
(1)100的5%是多少?
(2)50噸的10%是多少?
(3)1000元的8%是多少?
(4)50萬元的20%是多少?
二、新課講授
(一)閱讀教材第10頁有關納稅的內容。說說:什么是納稅?
(二)稅率的認識。
(1)說明:納稅的種類很多,應納稅額的計算方法也不一樣。應納稅額與各種收入的比率叫做稅率,一般是由國家根據不同納稅種類定出不同的稅率。
(2)試說說以下稅率各表示什么意思。
A、商店按營業額的5%繳納營業稅。
B、某人彩票中獎后,按獎金的20%繳納個人所得稅。
(三)稅款計算。
(1)出示例3:一家飯店十月份的營業額約是30萬元。如果按營業額的5%繳納營業稅,這家飯店十月份應繳納營業稅約多少萬元?
(2)分析題目,理解題意。
引導學生理解“按營業額的5%繳納營業稅”的含義,明確這里的5%是營業稅與營業額比較的結果,也就是繳納的營業稅占營業額的5%,題中“十月份的營業額是30萬元”,因此十月份應繳納的營業稅就是30萬元的5%。
(3)學生列出算式。
相當于“求一個數的百分之幾是多少”,用乘法計算。
列式:30×5%
(4)學生嘗試計算。
(5)匯報交流。
30×5% = 30×0.05 = 1.5(萬元)
三、鞏固練習
(1)某電腦公司4月份的銷售收入為800萬元。按銷售收入的5%繳納增值稅。納稅后該公司4月份的收入是多少萬元?
(2)楚天餐館8月份在繳納了5%的營業稅后,收入為5.7萬元。楚天餐館8月份的稅前收入是多少?
(3)小雨媽媽的月工資是4800元,按規定,超出3500元的部分要繳納5%的個人所得稅。小雨媽媽納稅后的月工資是多少元?
(4)某中介公司為顧客出售房屋,會按房屋售價的2%收取中介費。該中介公司為李奶奶出售了一套房屋,收取中介費3200元。按規定賣房還要按房屋售價的1.5%繳納契稅。李奶奶出售這套房屋最終得到多少錢?
四、作業練習:
1、教材第10頁“做一做”。
2、完成教材第14頁練習二第6題。
3、完成教材第14頁練習二第7題。
4、完成教材第14頁練習二第8題。
5、完成教材第14頁練習二第10題。
五、課堂小結
這節課我們一起學習了有關納稅的知識,你們對納稅的知識有哪些了解?
稅率
應納稅額=收入額×稅率
收入額=應納稅額÷稅率
稅率=應納稅額÷收入額×100%
30×5%=1.5(萬元)
答:10月份應繳納營業稅約1.5萬元。
六、教學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