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雎不辱使命閱讀題及答案

    時間:2021-02-03 20:33:32 閱讀答案 我要投稿

    唐雎不辱使命閱讀題及答案8篇

    唐雎不辱使命閱讀題及答案1

      閱讀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題目。(16分)

    唐雎不辱使命閱讀題及答案8篇

      秦王怫然怒,謂唐雎曰:“公亦嘗聞天子之怒乎?”唐雎對曰:“臣未嘗聞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萬,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嘗聞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頭搶地耳。”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專諸之刺王僚也,彗星襲月;聶政之刺韓傀也,白虹貫日;要離之刺慶忌也,倉鷹擊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懷怒未發,休祲降于天,與臣而將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縞素,今日是也。”挺劍而起。

      秦王色撓,長跪而謝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諭矣:夫韓、魏滅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節選自《唐雎不辱使命》)

      小題1:解釋下面句子中加點的詞。(2分)

      ①以頭搶地耳 ②長跪而謝之

      小題2:下列句中加點的詞,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項是( ) (3分) A.安陵君其許寡人其岸勢犬牙差互

      B.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還于舊都

      C.亦免冠徒跣徒屬皆曰:“敬受命。”

      D.要離之刺慶忌也,倉鷹擊于殿上其受之天也,賢于材人遠矣

      小題3:下列句中加點詞的用法與例句相同的一項是( )。(3分)

      例句:天下縞素,今日是也A.漁人甚異之B.有亭翼然臨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C.置人所罾魚腹中D.此皆良實

      小題4:唐雎以“士之怒”反擊秦王的“天子之怒”時.為什么要引出專諸、聶政、要離行刺的故事?((2分)

      參考答案:

      小題1:撞 道歉

      小題2:B

      小題3:C

      小題4:表明自己要效法他們,同時表達了要跟秦王斗爭到底的決心

      小題1:

      試題分析:先要大致了解全文的內容,弄清句子的意思,根據句意和對文言常用詞的掌握來判斷字詞義。“搶”“謝”都是古今異義字詞,解釋時要注意辨析詞義和用法的變化,根據語境判斷字詞義,不可望文生義。對課文注釋中有明確注明的字詞要加強記憶。

      小題2:

      試題分析:根據所學積累,大致了解句中加點常用字詞的常用意義,再根據句意語境判斷各字詞義,比較判斷。可采用排除法,把“不同”的分別排除。A項中“其”一為語氣詞一為“它”,C項中“徒”一為“光腳”一為“下屬”,D項中“之”一為主謂之間不譯一為“它”,B項中“于”都是“到”的意思。

      小題3:

      試題分析:此題要考的是詞類的活用,先要判斷出例句中“縞素”是名詞動用:穿喪服,然后再對選項進行判斷,找出有“名詞動用”的一句,即B句。A句中的“異”是意動用法:感到奇怪;B句中“翼然”是名詞做狀語:像鳥的翅膀;D句中“良實”是形容詞名用:善良誠實的人。C句中“罾”,是名詞運用:用魚網捕,與例句相同。

      小題4:

      試題分析:從“專諸、聶政、要離行刺”的行為即可判斷唐雎的用意,直接根據文意理解即可。

    唐雎不辱使命閱讀題及答案2

      秦王使人謂安陵君曰:“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許寡人!”安陵君曰:“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雖然,受地于先王,愿終守之,弗敢易!”秦王不說。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秦王謂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聽寡人,何也?且秦滅韓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為長者,故不錯意也。今吾以十倍之地,請廣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輕寡人與?”唐雎對曰:“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雖千里不敢易也,豈直五百里哉?”

      秦王怫然怒,謂唐雎曰:“公亦嘗聞天子之怒乎?”唐雎對曰:“臣未嘗聞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萬,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嘗聞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頭搶地耳。”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專諸之刺王僚也,彗星襲月;聶政之刺韓傀也,白虹貫日;要離之刺慶忌也,倉鷹擊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懷怒未發,休祲降于天,與臣而將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縞素,今日是也。”挺劍而起。

      秦王色撓,長跪而謝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諭矣:夫韓、魏滅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1、解釋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

      (1)秦王怫然怒

      (2)長跪而謝之

      2、翻譯下列句子。

      (1)雖然,受地于先王,愿終守之,弗敢易!

      (2)夫韓、魏滅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3、下列加點詞意思相同的一項是()

      A、懷怒未發,野芳發而幽香。

      B、天下縞素吳廣素愛人。

      C、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君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過者。

      D、以大易小扶蘇以數諫故。

      4、唐雎以“士之怒”反擊秦王的“天子之怒”時,為什么要引出專諸、聶政、要離行刺的故事?并效仿“三士”欲刺秦王,產生了怎樣的效果?

      5、列舉我國歷史上兩個“不辱使命”的外交人才,分別用一句話概括他們的事跡。

      參考答案

      1、(1)盛怒的樣子。

      (2)道歉。

      2、(1)雖然如此,但我從先王那里接受了封地,愿意始終守護它,不敢交換!

      (2)韓國、魏國滅亡,而安陵國卻憑借五十里的土地幸存下來,只是因為有先生啊。

      3、C。

      4、表明自己要效法他們,同時表達了要跟秦王斗爭到底的決心。迫使秦王屈服;不辱使命,保全了安陵。

      5、示例:墨子,阻止公輸盤和楚國攻打宋國。晏子,出使楚國,令楚王自取其辱。

    唐雎不辱使命閱讀題及答案3

      一、給下面加點的字注音。

      1、唐雎()2、韓傀()3、免冠徒跣()()4、以頭搶地()5、彗星襲月()6、天下縞素()7、寡人諭矣()

      二、解釋下邊各組介詞的意義。

      1、受地于先王______2、倉鷹擊于殿上______3、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______

      4、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______5、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頭搶地爾______

      三、翻譯下列句子。

      ①以大易小,甚善;雖然,受地于先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唐雎不辱使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而君逆寡人者,輕寡人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長跪而謝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安陵君不聽寡人,何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豈直五百里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⑦大王嘗聞布衣之怒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⑧否,非若是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指出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釋。

      1.故不錯意也________通_________意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倉鷹擊于殿上______通_________意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閱讀分析。

      秦王謂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聽寡人,何也?且秦滅韓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為長者,故不錯意也。今吾以十倍之地,請廣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輕寡人與?”唐雎對曰:“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雖千里不敢易也,豈直五百里哉?”

      1.解釋加點的詞。

      故不錯意也__________________輕寡人與___________________

      雖千里不敢易,豈直五百里哉______________請廣于君___________________

      2.選擇譯文正確的一項。

      ①以君為長者,故不錯意也。()

      A.以為安陵君是年長者,所以不放在心里。

      B.把安陵君看作忠厚長者,所以不打他的主意。

      C.認為安陵君是年長者,所以不注意他。

      D.拿安陵君當作忠厚的人,這是不打他主意的緣故。

      ②今吾以十倍之地,請廣于君。()

      A.現在我拿十倍大的土地,請求安陵君擴大我的國土。

      B.現在我拿十倍大的土地給安陵君擴大領土。

      C.現在我拿十倍的土地,請求安陵君擴大影響。

      D.現在我認為十倍大的土地,可以請求擴大安陵君的領土。

      3.下列句子里加點的詞各相當于現代漢語的什么詞,表示什么語氣。

      ①安陵君不聽寡人,何也?_________②豈直五百里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而君逆寡人者,輕寡人與?____________________

      4.段中表現秦王玩弄詐騙伎倆,裝出一副施恩加惠面孔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段中表現秦王驕橫無理、盛氣凌人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唐雎維護領土立場堅定,其“不易地”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概括這段文字的大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

      一、1、jū2、gūi3、guānxin4、qiāng5、xí6、go7、yù

      二、1、從2、在_3、到4、用5、用

      三、①以大換小,這非常好。但是我從先王那里繼承了這塊土地,

      ②唐雎完成了出使的使命③但是他卻違背我的意愿,是瞧不起我的實力嗎?

      ④跪直身子向唐雎道歉說⑤安陵君不答應我,這是為什么?

      ⑥何況只是五百里呢?⑦大王聽說過平民的發怒嗎?⑧不,不是這樣的。

      四、1.錯通措置意2.倉通蒼青色

      五、1所以疑問語氣詞即使擴充

      2.①B②B3.①疑問語氣呢②疑問語氣呢③疑問語氣嗎

      4.。今吾以十倍之地,請廣于君,5.君逆寡人者,輕寡人與

      6.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雖千里不敢易也

      7.唐雎堅決抵制秦王的騙局,表現出維護國土的立場。

    唐雎不辱使命閱讀題及答案4

      秦王使人謂安陵君曰:“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許寡人!”安陵君曰:“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雖然,受地于先王,愿終守之,弗敢易!”秦王不說。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秦王謂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聽寡人,何也?且秦滅韓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為長者,故不錯意也。今吾以十倍之地,請廣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輕寡人與?”唐雎對曰:“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雖千里不敢易也,豈直五百里哉?”

      秦王佛然怒,謂唐雎曰:“公亦嘗聞天子之怒乎?”唐雎對曰:“臣未嘗聞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萬,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嘗聞布衣之怒乎?”秦王曰: “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頭搶地爾。”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專諸之刺王僚也,彗星襲月;聶政之刺韓傀也,白虹貫日;要離之刺慶忌也,倉鷹擊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懷怒未發,休祲降于天,與臣而將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縞素,今日是也。”挺劍而起。

      秦王色撓,長跪而謝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諭矣:夫韓、魏滅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1. 解釋下面句子中加點的詞。

      (1)秦王色撓 : 屈服 (2)逆寡人: 違背 (3)故不錯意也: 通“措”放置

      (4)秦王使人謂安陵君曰: 派遣 (5)以君為長者: 把

      (6)今吾以十倍之地,請廣于君 廣,可以看作形容詞活用為動詞,解釋為擴充

      (7)否,非若是也 這樣 (8)寡人諭矣 “諭”通“喻”,明白

      (9)倉鷹擊于殿上 (“倉”通“蒼”,青黑色)

      (10)免冠徒跣 徒:形容詞的使動用法,使??徒,光著 腳

      (11)休祲降于天 吉兇的征兆 (12)天下縞素 名詞作動詞,穿喪服

      2. 用現代漢語翻譯下面的句子。

      (1)以君為長者,故不錯意也。

      翻譯:(我)把安陵君看作忠厚的長者,所以不打他的主意。

      (2)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頭搶地耳。

      翻譯:平民發怒,也不過就是摘掉帽子,光著腳,把頭往地上撞罷了

      (3)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

      翻譯:大王加以恩惠,用大的地盤交換我們小的地盤,這再好不過了

      (4)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雖千里不敢易也,豈直五百里哉?

      翻譯:安陵君從先王那里繼承了封地,只想守護它,即使是方圓千里的土地也不敢交換,更何況只是五百里的土地(就能交換)呢?”

      3.閱讀問答

      唐雎以"士之怒"反擊秦王的"天子之怒"時.為什么要引出專諸、聶政、要離行刺的故事?

      他們是平民之時士 ,暗示秦王,使其屈服。

    唐雎不辱使命閱讀題及答案5

      的文字,分別回答問題。(15分)

      秦王謂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聽寡人,何也?且秦滅韓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為長者,故不錯意也。今吾以十倍之地,請廣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輕寡人與?”唐雎對曰:“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雖千里不敢易也,豈直五百里哉?”

      秦王怫然怒,謂唐雎曰:“公亦嘗聞天子之怒乎?”唐雎對曰:“臣未嘗聞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萬,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嘗聞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頭搶地耳。”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專諸之刺王僚也,彗星襲月;聶政之刺韓傀也,白虹貫日;要離之刺慶忌也,倉鷹擊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懷怒未發,休祲降于天,與臣而將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縞素,今日是也。”挺劍而起。

      秦王色撓,長跪而謝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諭矣:夫韓、魏滅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節選自《唐雎不辱使命》)

      【小題1】解釋下面加點的詞語。(4分)

      (1)以頭搶地耳 搶: (2) 長跪而謝之 謝:___________

      (3)故不錯意也 錯意:__________ (4) 秦王怫然怒 怫然:

      【小題2】用現代漢語翻譯下面句子。(4分)

      雖千里不敢易也,豈直五百里哉?

      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小題3】本文主要通過什么描寫方法來刻畫人物的?運用這種方法有什么好處?(3分)

      【小題4】 唐雎反擊秦王的“天子之怒”時為什么要引出專諸、聶政、要離行刺的故事?(4分)

      答案

      【小題1】(1)撞 (2)道歉 (3)置意 (4)盛怒的樣子 (共4分。各占1分)

      【小題2】即使方圓千里也不敢交換,難道僅僅是五百里嗎?

      安陵卻憑借方圓五十里的'土地幸存下來,只是因為有先生您啊!(共4分。各占2分)

      【小題3】語言(或“對話”)描寫。形象生動地表現了人物思想性格,推動了故事情節發展。 (共3分。描寫1分,作用2分)

      【小題4】一是對自己提出的“士之怒”的厲害程度加以渲染說明,二是表明自己要效法他們,同時表達了要跟秦王斗爭到底的決心,警告秦王吸取教訓,不要輕舉妄動,自尋死路。 (共4分。第一點1分,第二點3分,意思答到即可)

    唐雎不辱使命閱讀題及答案6

      秦王怫然怒,謂唐雎曰:“公亦嘗聞天子之怒乎?”唐雎對曰:“臣未嘗聞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萬,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嘗聞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頭搶地耳。”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專諸之刺王僚也,彗星襲月;聶政之刺韓傀也,白虹貫日;要離之刺慶忌也,蒼鷹擊于殿上。此三子皆布衣之士也,懷怒未發,休祲降于天,與臣而將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縞素,今日是也。”挺劍而起。

      秦王色撓,長跪而謝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喻矣:夫韓、魏滅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節選自《唐雎不辱使命》

      【小題1】解釋下列句子中劃線的詞。(3 分)

      ①以頭搶地耳 ②皆布衣之士也. ③長跪而謝之曰

      【小題2】用現代漢語寫出下面句子的意思。(3分)

      夫韓、魏滅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小題3】唐雎以“士之怒”回應秦王的“天子之怒”,這表現了唐雎怎樣的精神?(4分)

      答案

      【小題1】撞 平民 道歉

      【小題2】韓國、魏國滅亡,而安陵國卻憑借五十里的土地幸存下來的原因,只是因為有先生啊。

      【小題3】不畏強權和敢于為國犧牲的大無畏精神

    唐雎不辱使命閱讀題及答案7

      秦王謂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聽寡人,何也?且秦滅韓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為長者,故不錯意也。今吾以十倍之地,請廣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輕寡人與?”唐雎對曰:“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雖千里不敢易也,豈直五百里哉?”

      秦王怫然怒,謂唐雎曰:“公亦嘗聞天子之怒乎?”唐雎對曰:“臣未嘗聞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萬,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嘗聞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頭搶地爾。”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專諸之刺王僚也,彗星襲月;聶政之刺韓傀也,白虹貫日;要離之刺慶忌也,倉鷹擊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懷怒未發,休祲降于天,與臣而將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縞素,今日是也。”挺劍而起。

      秦王色撓,長跪而謝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諭矣:夫韓、魏滅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節選自《唐雎不辱使命》)

      【小題1】.解釋下面句中加點的詞。(4分)

      (1)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 ▲ (2)故不錯意也 ▲

      (3)長跪而謝之曰 ▲ (4)徒以有先生也 ▲

      【小題2】.用現代漢語翻譯下面的句子。(4分)

      而君逆寡人者,輕寡人與?

      【小題3】.根據文意,用課文原句填空,使語意連貫,句式整齊。(3分)

      天子之怒,伏尸百萬,流血千里;

      ▲ , 免冠徒跣,以頭搶地;

      士之怒, ▲ , ▲ 。

      【小題4】.秦王的態度前后發生了明顯的變化,這樣寫對刻畫唐雎的形象有什么作用?(3分)

      答案

      【小題1】(4分)(1)交換;(2)通“措”;(3)道歉;(4)只;

      【小題1】(3分)但是他違背我的意愿,是輕視我嗎?

      【小題1】(3分)庸夫之怒 伏尸二人 流血五步

      【小題1】(3分)運用側面描寫(1分),表現了唐雎不畏強權、從容鎮定、凜然正氣、機智勇敢的精神。(2分)

    唐雎不辱使命閱讀題及答案8

      【甲】秦王怫然怒,謂唐雎曰:“公亦嘗聞天子之怒乎?”唐雎對曰:“臣未嘗聞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萬,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嘗聞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頭搶地耳。”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專諸之刺王僚也,彗星襲月;聶政之刺韓傀也,白虹貫日;要離之刺慶忌也,倉鷹擊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 士也,懷怒未發,休祲降于天,與臣而將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縞素,今日是也。”挺劍而起。

      秦王色撓,長跪而謝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諭矣:夫韓、魏滅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節選自《戰國策·唐雎不辱使命》)

      【乙】專諸者,吳堂邑人也。(伍子胥)乃進專諸于公子光。四月丙子,光伏甲士①于窟室②中,而具酒請王僚。王僚使兵陳自宮至光之家,門戶階陛左右,皆王僚之親戚也。夾立侍,皆持長鈹③。酒既酣,公子光詳為足疾④,入窟室中,使專諸置匕首魚炙之腹中而進之。既至王前,專諸擘⑤魚,因以匕首刺王僚,王僚立死。左右亦殺專諸,王人擾亂。公子光出其伏甲以攻王僚之徒,盡滅之。 (節選自《史記·刺客列傳》)

      【注釋】①甲士:身穿鎧甲的武士。 ②窟室:地下室。 ③長鈹:長矛。 ④詳為足疾:假裝腳有毛病。詳通“佯”,假裝。 ⑤擘:拆,掰開。

      6.解釋下列句子中加點的字詞。(4分)

      (1)秦王怫然怒 ( )(2)倉鷹擊于殿上( )

      (3)王僚使兵陳自宮至光之家 ( ) (4)酒既酣( )

      7.與甲文“以頭搶地耳”中的“以”字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2分)

      A.徒以有先生也 B.因以匕首刺王僚

      C.計日以還 D.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8.將下列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4分)

      (1)天下縞素,今日是也。

      譯文:

      (2)光伏甲士于窟室中,而具酒請王僚。[來源:]

      譯文:

      9.簡答題。(6分)

      (1)外交辭令往往藏有 “潛臺詞”,委婉含蓄。請說出甲文中“與臣而將四矣”的“潛臺詞”。(2分)

      答:

      (2)孔子曾說:“行己有恥,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謂士矣。”(《論語·子路》)請結合甲乙兩文,分別說說唐雎和專諸作為“士”,在“不辱君命”方面的具體表現。(4分)

      答:

      參考答案

      6.(4分)要點與評分:解釋正確,每個1分。

      (1)盛怒的樣子(非常生氣的樣子) (2)通“蒼”

      (3)派,派遣

      (4)盡興地喝酒

      7.(2分)B

      8.(4分 )要點與評分:翻譯正確,表達通順,每句2分。

      (1)天下人(都)穿喪服,今天就是這樣。(正確譯出“縞素”,得1分;正確譯出“是”“也”得1分)

      (2)公子光在地下室里埋伏了(身穿鎧甲的)武士,然后準備酒席,宴請王僚。(前一句要正確譯出倒裝句得1分。正確譯出“而”“具”得1分)

      9.(1)(2分)要點與評分:能答出“效仿”得1分,能答出“刺殺”或“同歸于盡”的得1分。

      參考答案:我也要效仿這三個人(1分),刺殺你(或“同歸于盡”)(1分)。

      (2)(4分)要點與評分:結合甲文2分,結合乙文2分。

      參考答案:甲文中唐雎的“不辱君命”表現在他面對強秦,不卑不亢,不畏強權(1分),用機智的語言面對秦王脅迫,最終贏得了國土的保全(1分),不辱君命;乙文中專諸在王僚排兵布陣的情況下,依然毫不畏懼(1分),將刀藏在魚腹中,刺死王僚(1分),不辱君命

    【唐雎不辱使命閱讀題及答案8篇】相關文章:

    《唐雎不辱使命》課內外對比閱讀答案11-19

    唐雎不辱使命原文及翻譯11-25

    《唐雎不辱使命》說課稿12-17

    唐雎不辱使命語段閱讀訓練二及參考答案11-19

    唐雎不辱使命改寫作文02-25

    《唐雎不辱使命》文言文參考譯文08-15

    人教版九年級語文上冊《唐雎不辱使命》教學反思12-16

    《唐雎不辱使命》改寫800字-續寫改寫作文01-17

    《唐臨,京兆長安人》閱讀題及答案11-18

    《唐論》閱讀答案10-07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揄拍手机视频在线 | 欧美一级高清在线观看 | 日韩免费一区二区三区高清 | 中文字幕亚洲乱码 | 中文字幕乱码一区二区免费 |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