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霽 閱讀附答案

    時間:2023-06-15 12:21:30 閱讀答案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秋霽 閱讀附答案

      秋霽

    秋霽 閱讀附答案

      ①

      江水蒼蒼,望倦柳愁荷,共感秋色。廢閣先涼,古簾空暮,雁程最嫌風力。故園信息,愛渠入眼南山碧。念上國,誰是膾鱸②江漢③未歸客。

      還又歲晚、瘦骨臨風,夜聞秋聲,吹動岑寂。露蛩④悲、青燈冷屋,翻書愁上鬢毛白。年少俊游渾斷得,但可憐處,無奈苒苒魂驚,采香南浦,剪梅煙驛。

      【注】①史達祖(1163~1220),字邦卿,號梅溪,汴(河南開封)人。這首詞作于作者被貶江漢期間。②膾鱸:晉時張翰在洛陽做官,因秋風起,起吳中菰菜、莼羹、鱸魚膾,于是辭官回家。③江漢:指、漢水之間的區域。④蛩,即蟋蟀。

      8.開頭三句為全詞奠定了怎樣的基調?請簡要賞析。(5分)

      9.這首詞表達了作者什么樣的感情?是如何表現的?請簡要闡述。(6分)

      參考答案:

      8.①開頭三句,總寫秋景,為全詞奠定了悲涼的基調。(2分)②蒼蒼寫出水勢的浩渺、蒼茫、盛大,倦柳愁荷情景交融,柳葉行將發黃,不勝愁容,江、柳、荷,借作者的感受,寫出了其倦意愁態。(3分)

     。ㄒ馑即饘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給分。)

      解析:詩歌的基調指的是作者的情緒或精神概況,它通常通過作者眼中的景表現出來,而這些景都帶有作者感情的著色,所以首先應學會抓摹狀詞、形容詞,如蒼蒼倦柳愁荷,這些就是鑒賞點;其次抓能表現主要內容的關鍵詞,如秋色,這能夠概括內容;再次提煉要點,看所用詞語能否概括全詞,倦愁,再加上后文的涼空悲等詞可知用悲涼可以總括。最后整理語言,用一句話先回答基調,再進行鑒賞。鑒賞的思路是想象詩意,描摹出意境,點出詩歌的表現手法,點明詩人感情。

      9.表達了作者懷歸、深沉哀怨的悲苦之情。是通過眼中的景,勾連起對故鄉的回憶和想象,通過聯想將看到的和想到的融于一篇,前后回環描摹出他想要表達的感情。

      第一問給2分,第2問給4分。有眼前、回憶、聯想、想象等詞語給2分,連貫成文給2分。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給分。

      【解祈】做古詩文題,篩選并提煉關鍵詞是理解詩意的關鍵所在,通過雁程最嫌風力 故園信息 念上國蘇漢未歸客 露蛩悲,青燈冷屋年少俊游渾斷得等詞語不難看出他寫的是貶謫期間的孤寂生活,傷秋懷歸,抒愛的是落魄志士的凄涼詠嘆。至于怎么表現要分析詞的章法結構,上片先描摹眼中景,然后再抒發故園情,下片從眼前的老弱孤苦聯想到年少的風采,然后再回到眼前的居所,回環往復。

      譯文

      江面茫茫,我同憂愁的殘荷,衰疲的垂柳,共同感受蕭瑟的秋色,顯示出無限的哀傷。荒廢的樓閣首先透進絲絲秋涼,陳舊的簾幕,在暮色中空垂著顯得格外凄涼。被秋風的阻著,遠征的鴻雁難以飛翔。羈旅中企盼故園的消息,我愛那映入眼簾的南山,翠色欲滴,郁郁蒼蒼。我眷念京城,感嘆有誰像我這樣憔悴困頓,懷戀家鄉卻歸不去?眼看著又到夜晚,本以骨瘦如柴,怎耐得住秋風的凄涼?夜里又聽到一片秋聲,更牽動我的滿腹愁腸。蟋蟀在中吟叫,清冷的屋里閃動著孤燈的青光。我只能翻檢舊書,兩鬢也染上白霜。少年時豪爽俊逸的氣概不會變樣。只可憐如今已成驚弓之鳥,怕聽空弦的聲響。怎能在南邊的渡口處采摘花香,怎能在煙水迷茫的驛站剪折梅影寄給親友,寄往故鄉?

      賞析

      這首詞大約是詞人在北伐失敗后,流放于江漢時期所作。上闋前三句景中侵透著悲秋的主觀情感。廢閣、古簾,為游子悲秋又添許多飄零之恨。下闋開頭歲晚又添一層遲暮悲涼,年少句憶舊,象夢魂常常驚擾起當年送別伊人時的諸般具體景象。

    【秋霽 閱讀附答案】相關文章:

    秋霽閱讀答案07-03

    秋霽閱讀答案08-19

    《秋江霽望》閱讀練習及答案07-03

    《秋》閱讀訓練附答案06-15

    杜牧《秋浦途中》閱讀答案附翻譯賞析06-14

    閱讀《風箏》附答案08-16

    拱橋閱讀附答案07-08

    《草》閱讀附答案07-11

    《鄭人買履》閱讀附答案12-06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正在播放中文中出 | 这里只有精品99久久 | 亚洲国内一区二区 | 中文字幕乱码亚洲无线码 | 亚洲成熟少妇Aⅴ | 亚洲午夜片手机在线播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