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浪費你的生命在你定會后悔的地方上。以下是小編J.L分享的經典佛語語錄,更多正能量語錄歡迎訪問語錄網。
默默的關懷與祝福別人,那是一種無形的布施。
因迷而為眾生。諸佛心是眾生心,因悟而成諸佛。
認得心性,可說不思議。
真為生死,發菩提心。以深信愿,持佛名號。
眾生由其不達一真法界,只認識一切法之相,故有分別執著之病。
業障深重的人,天到晚都在看別人的過失與缺點,真正修行的人,從不會去看別人的過失與缺點。
無量善事,菩提道業,因一事增,謂不放逸。
如如者,無心之心,離一切相,眾生諸佛更無差別,但能無心,便是究竟。
馬祖云:「悟自本性,一悟永悟,不復更迷,如日出時,不合于暗,智慧日出,不與煩惱暗俱,一心境界,妄想即除即是無生。法性本有,有不假修,禪不屬坐,坐即有著,若見此理,真正合道,隨緣度日,坐起相隨,戒行增薰,積于善業,但能如是,何處不通。」
不求名利不求榮,只么隨緣度此生,一個幻軀能幾日,為他閑事長無明。
好好的管教你自己,不要管別人。
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妄本無體性,如人作夢,夢時非無,醒來了不可得。
佛學經典語錄聲在聞中,自有生滅。非為汝聞聲生聲滅,令汝聞性為有為無。
空生大覺中,如海一漚發。有漏微塵國,皆依空所生。漚滅空本無,況復諸三有。出處:好文章,轉載請保留。
疾苦在身,宜善攝心,不為外境所搖,中心亦不起念。
道由悟達,立志為先自博地具縛凡夫,便欲跋涉超證直入圣域,其小因緣哉。故宜操鐵石心,截生死流。
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
施主一粒米,重如須彌山,今生不了道,披毛戴角還。
華嚴奧藏,法華秘髓,一切諸佛之心要,菩薩萬行之指南,皆不出于此也。欲廣嘆述,窮劫莫盡,智者自當知之。
一切眾生心清凈,從本無生無可滅,即此身心是幻生,幻化之中無罪福。
莫道無心便是道,無心猶隔一重山。
譬如寒月,水結為冰。及至暖時,冰釋為水。眾生迷時,結性成心,眾生悟時,釋心成性。
不見一法即如來,方得名為觀自在,了即業障本來空,未了應須還宿債。
不懂得自愛的人,是沒有能力去愛別人的。
司空本凈禪師:「佛是虛名,道亦假名,二俱不實,總是假名。」
與人相處之道,在于無限的容忍。
佛法在日用處,行住坐臥處,吃(喝)茶吃飯處,語言相問處,所作所為處。
知心不壞是實相法身,知心含萬像是功德法身,知心無心是法性法身,隨根應說是應化法身,知心無形不可得是虛空法身。
為何不必?
別人可以違背因果,別人可以害我們,打我們,毀謗我們。可是我們不能因此而憎恨別人,為什
報君今日是十六,念佛須當戒淫欲。淫欲斷時生死斷,便是如來親眷屬。
迦葉佛偈 一切眾生性清凈,從本無生無可滅。即此身心是幻生,幻化之中無罪福。
佛即心兮心即佛。 心佛從來皆妄物。 若知無佛復無心。 始是真如法身佛。
舉心動念,即乖法體,即為著相,無始以來,無著相佛。修六度萬行欲求成佛,即是次第,無始以來,無次第佛。但悟一心,更無少法可得,此即真佛。
善惡莫思量,當處便出三界。
無明不過是本性中緣起之幻相。
不以有行,亦不以無行。
良心是每一個人最公正的審判官,你騙得了別人,卻永遠騙不了你自己的良心。
諸余罪中,殺業最重;諸功德中,放生第一
今日的執著,會造成明日的后悔。
佛言。睹人施道。助之歡善。得福甚大。沙門問曰。此福盡乎。佛言。譬如一炬之火數百千人。各以炬來分取。熟食除冥。此炬如故。福亦如之。
當你手中抓住一件東西不放時,你只能擁有這件東西,如果你肯放手,你就有機會選擇別的。人的心若死執自己的觀念,不肯放下,那么他的智慧也只能達到某種程度而已
生死熾然,苦惱無量;發大乘心,普濟一切,愿代眾生,受無量苦,令諸眾生,畢竟大樂。
對人恭敬,就是在莊嚴你自己。
莫撃念念,成生死河。輪回六趣海,無見出長波,念想由來幻,自性無始終,若得此中意,長波自當止,余本性虛無緣妄生人我;如何息妄情,還歸空虛坐?虛無是實體,人我何所存,妄情不須息,即泛般若船。
菩薩心無取舍,如大月輪,圓滿寂靜,即是涅盤。
你永遠要寬恕眾生,不論他有多壞,甚至他傷害過你,你定要放下,才能得到真正的快樂。
苦海無涯,回頭是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