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什么時候放下,什么時候就沒有煩惱。以下是小編J.L分享的經典佛語語錄,更多正能量語錄歡迎訪問語錄網。
尋牛需訪跡,學道訪無心。跡在牛還在,無心道亦尋。
法不孤起,仗境方生。
是身如電,年年不住。
要了解一個人,只需要看他的出發點與目的地是否相同,就可以知道他是否真心的。
俗眼既認一切對待者為實事,分別計較遂致牢不可破,此所以有貪嗔也。
以生死事在念,則心術已正。心術既正,則日用應緣時,不著用力排遣。既不著排遣,則無邪非。無邪非,則正念獨脫。正念獨脫,則理隨事變。理隨事變,則事得理融。事得理融,則省力,才覺省力時,便是學此道得力處也。得力處省無限力,省力處得無限力。
拘留孫佛偈 見身無實是佛見,了心如幻是佛了。了得身心本性空,斯人與佛何殊別。
禍福無門,惟人自召;善惡之報,如影隨形。
佛法無多子,長遠心難得,學道如初心,作佛也有余,始終總不變,真是大丈夫。
菩提無是處,佛亦不得菩提,眾生亦不失菩提。不可以身得,不可以心求,一切眾生即菩提相。
赤肉團上,人人古佛家風。毗盧頂門,處處祖師巴鼻。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欲得凈土,但凈其心,隨其心凈,即佛土凈。
拘那含牟尼佛偈 佛不見身知是佛,若實有知別無佛。智者能知罪性空,坦然不懼于生死。
舍一切煩惱是布施,與諸法無所起是持戒,與諸法無所念是忍辱,與諸法離相是精進,與諸法無所住是禪定,與諸法無戲論是智慧。
個個戀色貪財,盡是失人身之捷徑;日日耽酒食肉,無非種地獄之深根。
不識自心是真佛,不識自性是真法。欲求法而遠推諸圣,欲求佛而不觀己心。若言心外有佛,性外有法,堅執此情,欲求佛道者,縱經塵劫,修種種苦行,如蒸沙作飯,只益勞爾
道人非同善人,如鶴立雞群,勁挺自持,不順人情,超群脫俗。
一切諸法皆如幻,本性自空那用除。若識心性非形象,湛然不動自真如。
覺了一切法,猶如夢幻響。
念佛無非念自心,自心是佛莫他尋。眼前林樹并池沼,晝夜還能演法音。人人自己天真佛,晝夜六時常放光,別起眉毛觀見得,何勞特地禮西方。
卻物為上逐物為下,此乃是學道省力工夫。
真性空寂,本自不生,今則不滅。
尸棄佛偈 起諸善法本是幻,造諸惡業亦是幻。身如聚沫心如風,幻出無根無實性。
菩提無所得,你今但發無所得心,決定不得一法,即菩提心。
白白的過一天,無所事事,就像犯了竊盜罪一樣
佛言:慎勿視女色,亦莫共言語。若與語者,正心思念:我為沙門,處于濁世,當如蓮華,不為泥污。想其老者如母,長者如姊,少者如妹,稚者如子。生度脫心,息滅惡念。
凡夫取境,道人取心,心境雙忘乃是真法。
一切無心無住著,世出世法莫不皆爾。
不見一切法,乃名得道;不解一切法,乃名解法。
心中自有菩提意,窗外秋山始入簾 。
你可以擁有愛,但不要執著,因為分離是必然的。
生計恰為一野鶴,粗疏飲啄總隨緣。
情執是苦惱的原因,放下情執,你才能得到自在
前際無去,今際無住,后際無來。
譬如蜂采花,不壞色與香,但取其味去,比丘入聚然,不違戾他事,不觀作不作,但自觀身心,若正若不正。
求趣無上菩提者,要凈自心,福田方凈。
息念忘慮,佛自現前。
一切眾生,種種幻化,皆生如來圓覺妙心。
心如工畫師,能畫諸世間。五蘊悉從生,無法而不造。
心之與性,迷即別,悟即不別。
向外馳求,不知攝心返照回光,如是學佛,殊難得其實益。
能觀心者究竟解脫,不能觀者永處沉淪。
要得臨命終時,不顛錯,要從如今做事處莫教顛錯,如今做事處顛錯,欲臨命終時不顛錯,無有是處。
沉默是毀謗最好的答覆。
菩薩不與法縛,不求法縛。
佛言:夫為道者,如牛負重,行深泥中,疲極不敢左右顧視。出離淤泥,乃可蘇息。沙門當觀情欲,甚于淤泥。直心念道,可免苦矣。
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了了知心不住一切處,即名了了見本心也。
你要感謝告訴你缺點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