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教案

    時間:2022-05-06 09:00:28 語文教案 我要投稿

    關于語文教案集錦6篇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往往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通過教案準備可以更好地根據具體情況對教學進程做適當的必要的調整。那么問題來了,教案應該怎么寫?下面是小編整理的語文教案6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關于語文教案集錦6篇

    語文教案 篇1

      教學內容:

      1、我來試試。本部分包含四項活動:讀一讀,比較字型的變化;讀一讀,連一連;讀自己喜歡的句子;讀成語故事。

      2、探究與發現。教材的主題部分是兩組詞語,分別描述了春風、春雨給大自然帶來的變化。

      3、我的作品。這一部分的版面設計是一幅圖畫,畫中表現的是初春時節大自然的景色。畫面本身沒有色彩。圖中,兩個學生正在草地上釘一塊木牌,木牌上什么也沒有寫。圖畫下面有一個學習伙伴,在她的泡泡語中,提示出了本題的一些具體要求。

      教學目的:

      1、引導學生感受漢字的奇妙

      2、豐富語言的積累

      3、感受語言表達的不同方式

      4、積累成語,同時感受讀書的樂趣

      5、激發學生的觀察興趣,鼓勵學生進行表達

      教學重點:

      1、引導學生感受漢字的奇妙

      2、豐富語言的積累

      教學難點:

      激發學生的觀察興趣,鼓勵學生進行表達

      教學課時: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讀一讀《漢語拼音字母表》

      1、齊讀

      2、個別讀

      二、認一認,比一比

      這項活動中一共有四組字,都是筆畫增減、細微變化的兩兩比較,學生通過讀,通過觀察和比較,會從中感受到漢字的有趣

      1、教師將每組字制作成卡片,出示

      2、學生讀一讀,比一比,觀察每組兩個字的字形有什么異同

      3、不認識的字,可以借助拼音讀一讀,并結合生活實際大致了解一下字的意思

      4、對于能主動在生活中識字的學生,教師可以及時提出表揚

      三、讀一讀,連一連

      左半部分是表示季節的四個短語,右半部分是四組表示季節特點的詞語。學生在連線的過程中,可以進一步了解到四季的特點。

      1、學生自由讀并連線

      2、指名讀連好的句子

      3、全班將連好的四個短句順著讀一讀,就會感到好似一首優美的小詩,節奏舒緩,瑯瑯上口。

      四、讀自己喜歡的句子

      讓學生讀兩組句子,并把自己喜歡的句子讀給同學們聽一聽。每組的第一句,語言表達十分簡練,意思一目了然。第二句與第一句相比,語言表達顯得具體而生動。

      1、學生自由讀句子,邊讀邊想

      2、說說自己想到了什么(可以用畫或者用動作來表達)

      3、請學生選自己喜歡的句子讀,問一問學生喜歡的原因。

      (這兩種語言的表達方式,人們在生活中都會經常用到,只是表達者會根據不同的表達需要而進行選擇。因此,句子本身不存在優劣的問題,不要強求學生必須喜歡哪一句。)

      第二課時

      一、讀成語故事《開卷有益》,并和同學們交流自己讀書的感受

      “開卷有益”這個成語表達的意思是:只要讀書就會有收益。

      1、學生自己讀一讀故事,了解故事的主要內容

      2、試著講一講故事

      3、分小組討論:你平時喜歡讀哪些書,把自己讀書的感受和同學進行交流。可以談談自己讀了一本有意思的書之后的想法和感受;可以向別人介紹自己喜歡的書籍;還可以向同學介紹自己讀書過程中的一些好的讀書方法

      二、探究與發現

      教材的主體部分是兩組詞語,從整體上看,這六個詞語的意思均和春天有關(每一個詞語中都含有一個“春”字)。而且,順著讀一讀,還會發現每一行的三個詞語之間有一定的聯系。看,春風吹來了!“春回大地”后,“春風拂面”,萬物生長,小鳥歌唱,“春光明媚”。下雨啦!“春風化雨”,“春暖花開”,百花齊放,“春色滿圓”。兩組詞語分別描述了春風、春雨給大自然帶來的變化。

      1、引導學生讀詞語,不認識的字,借助拼音讀準字音。在讀中,鼓勵學生從每組詞語中努力去發現什么。

      2、學生在讀中積累詞語。

      3、教師引導學生去發現:春天到了,你發現周圍有了哪些變化?春天里,從大自然中的花草樹木、鳥獸魚蟲,到人們的穿著、心情等等,都會發生變化。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從不同的角度去探究,去發現,并用自己的語言來表達。可以是一個詞語,可以是幾句話,還可以用畫畫等方式記錄一棵小芽漸漸長大的過程……教師可以鼓勵學生用不同的方式,表達自己的發現。

      三、我的發現

      這個活動為本單元的學習提供了一個展示的舞臺,讓學生將春天里的發現,春天里的感悟,通過為畫面涂上顏色,通過在木牌上寫自己想說的話,得到充分的展示與表達。

      1、創設多種情境,激發學生興趣

      2、給予選擇的空間。通過觀察,春天在每個孩子的眼中都是不一樣的,教師應該放手讓學生自己完成作品。小木牌上,學生可以寫上一句贊美春天的詩,或一句提示大家都來愛護春天的話……學生想寫什么就寫什么,只要和畫面表達的意境相吻合,和春天有關就可以,要鼓勵學生有不同的表達。

      3、提供展示的空間。學生認真完成作品之后,教師讓學生之間相互欣賞彼此的作品,互動評價,分享快樂。

    語文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知識和能力

      1、自學研討,掌握本課的生字。

      2、準確、生動地復述課文。

      3、幫助學生樹立要立志做大事,不立志做大官的思想。

      樹立“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高尚思想。

      教學重、難點及教學突破

      重點

      學習通過人物的言行表現人物性格的寫法

      難點

      文言詞句的分析講解。聯系背景評價包拯這一形象。

      教學突破

      通過小組討論,教師引導,結合課下注釋自主將文言文變成自己的話通譯下來;引入學生平時看電視書刊以及傳說中了解的包拯的故事,互相講述,教師及時給予合理評價。

      教學準備

      有關字詞、文言方面的投影片,課文朗讀帶。學生搜集有關包拯的故事。

      教學步驟

      第一課時

      一、 導入

      1、電視臺曾熱播過電視劇《包青天》,哪位同學能在此展示自己的音樂才能,唱唱《包青天》的主題曲,哪位同學又能根據本部電視劇的情節對包青天做簡明扼要地評價。(教師給予適當的評價與獎勵)

      2、這些故事都是編導們演繹的,與歷史有一定差距,今天我們來看看史學家是怎樣記述這一人物的,板書課題。

      3、簡介文學常識:本文選自《宋史·包拯傳》。“傳”是正史的重要組成部分,主要敘述傳主的生卒、地位、官職、生平事跡等內容。包拯的事跡長期流傳民間,是封建清官的典型。

      二、 指導初讀課文

      1、用自己喜愛的方式閱讀課文。結合注釋、詞典自主解決字詞,疑難之處可質疑或討論。(巡視、點撥)

      2、檢查自學效果

      (1)給下列字詞注音:

      鬻、徙、硯、率、遺、耶、斂、憚、惡、嫉惡、茍、贓、塋

      (2)解釋下列加點字:

      a、第歸,殺而鬻之。

      b、徙知端州,遷殿中丞。

      c、拯命制者才足貢數,歲滿不持一硯歸。

      d、舊制,風訟訴不得徑造庭下。

      e、不從吾志,非吾子若孫也。

      三、 示范朗讀

      1、用自己喜愛的方式閱讀課文。結合注釋、詞典自主解決字詞,疑難之處可質疑或討論。(巡視、點撥)

      2、檢查自學效果

      (1)給下列字詞注音:

      鬻、徙、硯、率、遺、耶、斂、憚、惡、嫉惡、茍、贓、塋

      (2)解釋下列加點字:

      a、第歸,殺而鬻之。

      b、徙知端州,遷殿中丞。

      c、拯命制者才足貢數,歲滿不持一硯歸。

      d、舊制,風訟訴不得徑造庭下。

      e、不從吾志,非吾子若孫也。

      四、引導復述

      1、課文共有5個自然段,每段重點寫了包拯的一個特點。有的段落記敘具體,有的段落記敘較概括。請同學們選取一個段落來復述,要求準確,生動。

      2、根據學生復述情況,做具體評價,既要鼓勵,又要指出改進方法。

      五、本課小結

      學習文言文有個規律:從機械性朗讀到理解性朗讀再到表演性朗讀,本節課我們就是按這幾個步驟進行的,同學們對本課內容還有哪些不清晰的地方,請大膽提出、大膽思考、大膽質詢,大膽必“大得”。

      六、板書設計參考

      人物傳記

      包拯

      脫脫(元代史學家)

      鬻、徙、硯、率、遺、耶、割牛舌案進貢硯臺

      斂、憚、惡、嫉惡、茍、贓、出使契丹嚴峻執法

      塋克己奉公

      七、作業設計

      1、解釋句中加點的詞語。

      (1)前守緣貢率取數十倍以遺權貴

      (2)聞者皆憚之

      (3)與人不茍合

      (4)雖貴,衣服、器用飲食如布衣時。

      2、翻譯下列句子。

      (1)拯命制者才足貢數,歲滿不持一硯歸。

      (2)京師為之語日:“關節不到,有閻羅包老。”

      3、把包拯比作什么?為什么?(用自己的話)

      第二課時

      一、 復習導入

      二、 1、啟發發言:同學們對《包拯》一課提出了哪些疑問,是怎樣解決的?還有哪些問題尚未解決?

      2、肯定學生解疑的方法,并做恰如其分的指導。

      三、 引導評價

      啟發:在第二單元,我們已經接觸了幾篇傳記,(投影:學習傳記要在了解人物事跡的基礎上,結合人物所處的背景,做出恰當的評價)。請你結合課文評價一下包拯這個人物?

      四、 誘思導學

      五、 1、正側面描寫相結合的手法,我們已接觸過幾篇,哪位同學們能舉例談談。(引導學生注意本文運用正側面描寫相結合的手法來表現人物)

      2、提問:包拯的作法受到肯定了嗎?試從文中找出答案來。

      五、拓展鞏固

      1、 包拯是歷史上有名的清官,請舉出他審過的其它著名的案例。

      2、 你知道歷史上有哪些清官?他們有哪些事跡?請你用正側面相結合的寫法向同學們講述。

      六、本課小結

      這篇文章通過寫包拯的典型事例,給我們展示了一個為民請命的好官形象。寫人離不開寫事,寫事運用正側面相結合的手法,表現效果更佳。

      七、作業設計

      填空

      課文共有——個段落,分別記敘了割牛舌案、________、________、

      公開審案、平日為人幾方面,其中________、________段記敘較具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段記敘較

      概括。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段主要用了正面描寫,第________段穿插了側面描寫。

    語文教案 篇3

      教學目的

      1、一讀,背誦古詩,培養豐富的想象力和理解能力。

      2、閱讀短文,注意讀懂重點詞句,提高閱讀能力。

      3、通過開“小小新聞發布會”,養成專心聽別人講話和大膽、發言的好習慣。

      4、留心觀察周圍的人和事,把看到的、想到的寫下來。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讀一讀,背一背,了解古詩的內容。

      1、讀古詩《送元二使安西》。

      2、作者簡介。

      3、讀第一句,看看說的是什么意思?(早晨,渭城那里雨下得不大,剛剛潤濕塵土就停了。)

      4、讀第二句,看看說得是什么意思?(平日路塵飛揚,路旁柳色不免籠罩著灰蒙蒙的塵霧,一場朝雨,才重新洗出它那青翠的本色,所以說“新”,又因柳色之新,映照出客舍青青來。)

      5、讀第3、4句,說說這是在酒宴什么時候說的話?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感情?(宴席即將結束時主人勸酒辭,再干了這一杯吧,出了陽關,可就再也見不到老朋友。表達了詩人強烈、真摯的惜別之情。)

      6、這是一首寫什么的詩?這樣寫突出了什么?(這是一首送朋友去西北邊疆的詩。突出詩人依依惜別之情。)

      二、閱讀短文《李四光》

      1、讀短文,回答以下問題。

      *什么叫地質學?(研究構成地球的物質和地殼構造,以探討地球的形成和發展的科學。)

      2、春天的郊外怎么美呢?

      3、讀第三自然段,說說女兒怎樣找爸爸?找到沒有?爸爸在干什么?

      4、從哪些地方看出李四光是全神貫注地觀察石頭?女兒為什么不忍心去打擾他?

      5、看課文插圖,想象當時的情景,用自己的話說說李四光那專注的樣子。

      三、鞏固練習。

      1、讀古詩,說說意思,練習背誦。

      2、作者是怎樣把春天的郊外寫具體的?

      3、《李四光》這篇課文的開頭和結尾都是圍繞什么寫的?這樣寫好在哪里?

      第二課時

      (口語交際)

      小小新聞發布會

      一、什么是新聞?(報社、通訊社、廣播電臺、電視臺等報道的消息;指社會上最近發生的新事情。)

      二、會前應該做哪些工作呢?(留心報紙、電視、廣播的節目,收集感興趣的新聞;還可以問別人。)

      三、怎樣開小小新聞發布會呢?

      1、選一名同學做主持人。

      2、每個同學發布一則新聞,并談談對這則新聞的看法。

      四、開小小新聞發布會,應該注意什么呢?

      1、要把新聞講清楚,讓別人能聽明白。

      2、聽別人發布新聞,一定要專心聽。

      3、會場要保持安靜、有秩序。

      五、新聞發布后,還可以怎樣做呢?

      可以選擇最佳新聞,進行交流。

      第三課時

      寫一個給你留下印象最深的人

      一、怎樣審題?

      1、想一想,這個人為什么會給你留下深刻的印象。比如,他對你的關心、愛護和幫助;他的某些特長和愛好;他做的某一件事使你深受感動。)

      2、只能寫一個人,這個人是你最熟悉、了解的。

      二、怎樣組織材料呢?

      1、先想想哪個人的哪一方面給你留下的印象深刻,為什么深刻?

      2、再想想印象最深刻的原因是什么?

      3、描寫人物的外貌。

      三、本篇作文的要求。

      1、是寫一篇人物的習作。

      2、想好以后,把你想寫的內容先說說,然后寫下來,注意寫出這個人的外貌特點。

      3、寫好以后,多讀幾遍,修改自己不滿意的地方。

      四、按要求進行寫作。

      1、確定要寫的人物,想好寫他的哪一方面,通過他怎樣的表現來敘述。

      2、選擇最有代表性的、最能反映人物精神面貌的一兩件事來寫,突出給你留下的印象深刻。

      3、把寫的內容寫說說,說好再寫,寫好以后多讀幾遍。

      教后記:

      口語交際:新聞的內容學生能找到,但議論新聞的內容學生有一定的困難。

      寫作方面:人的外貌學生能恰當的描寫,就是反映人的品質那件事、學生敘述不清。

    語文教案 篇4

      《師說》語文教案推薦

      教學目標 :

      1、了解作者、背景及文體

      2、疏通文章,理清思路

      課時:3

      第一課時

      一、組織教學

      二、檢查作業 (背誦《滕王閣序》)

      三、導入 新課

      1、板書課題

      2、作者簡介:韓愈,字退之,世稱“韓昌黎”(祖籍河北昌黎),與柳宗元倡導“古文運動”。又稱“韓吏部”(晚年擔任吏部侍郎)又稱“韓文公”(謚號“文”)。

      明人列他為:唐宋八大家之首。

      3、 寫作背景:

      從柳宗元《答韋中立論師道書》一文中足可看出:“由魏晉氏以下,人益不事師,有,輒嘩笑之,以為狂人。獨韓愈奮不顧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學,作《師說》,因抗顏而為師。世果群怪聚罵,指目牽引,而增與為言辭。愈以是得狂名。居長安,飲不暇熟,有挈挈而動,如是這數矣。”

      4、 文體:“說”,議論文的一種,可先敘后議,也可夾敘夾議。如初中《馬說》、《捕蛇者說》。

      5、 學生通讀課文,解決以下幾個問題。

      ① 注意以下部分字的讀音。

      句讀 諛 經傳 郯 萇弘 蟠 貽 巫

      ② 中心論點:古之學者必有師。

      ③ 全文中的四個段落,各從那些方面來闡述觀點?

      第一段:正面闡述從師的重要性。

      第二段:批判士大夫之族恥學于師的惡劣風氣。

      第三段:援引圣人從師的態度,進一步闡述師道、師生關系。

      第四段:說明寫作的緣起。

      6、 小結全文。

      四、 作業 :

      1、 背誦第一段。

      2、 思考(或略作書面整理)練習一中的1~~3小題。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

      1、 解析論證過程、論證方法。

      2、 掌握字詞、疏通全文。

      內容步驟:

      一、 檢查上堂作業 :

      1、 背誦第一段。

      2、 結合練習一導入 新課。

      二、 內容結構:

      第一段:正面闡述 ①老師的職責

      ②為什么從師

      ③ 以什么人為師

      第二段:批判士大夫階層恥學于師的不良風氣

      古之圣人——從師 圣益圣

      今之眾人——不從師 愚益愚

      愛其子——擇師 惑矣,未明也

      于其身——恥師

      巫醫樂師百公之人——不恥相師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士大夫之族——恥相師 其可怪也歟?

      第三段:以圣人孔子從師的例子,再論從師的必要性。

      第四段;本文的寫作緣由。

      論證方法:

      ⑴對比論證(1、2段)(讓學生找出來,討論確定)

      ⑵例證法:(3段)孔子師郯子……

      ⑶引證法:(3段)“三人行,必有我師焉”

      附:第二段論證方法簡表

      第二段分論點

      士大夫之族恥師之風是錯誤的

      論 據

      (三個對比)

      對 比

      作者議論抒情

      正確態度

      錯誤態度

      論 據(1)

      (縱 比)

      古之圣人……

      猶且從師而問

      今之眾人……

      而恥學于師

      是故圣益圣……

      其皆出于此乎

      論 據(2)

      (自相矛盾)

      愛其子,擇師而教之

      與其身也,則恥師焉

      惑矣,吾未見其明也

      論 據(3)

      (橫 比)

      巫醫樂師百工

      不恥相師

      士大夫之族

      位卑,官盛

      嗚呼,師道之不復

      ……其可怪也歟

      分論點與總論點關系

      批判中闡明總論點

      三、 重點詞

      1、 實詞

      ① 學者: 古義:求學的人

      今義:有很高學問的人

      ②受——授 ③知——智

      ④眾人: 古義:一般的人

      今義:大多數人

      ⑤下:低下。

      ⑥惑: A、疑難問題。 B、糊涂

      ⑦不齒:看不起。

      不足掛齒:指事情小,不值得掛在嘴上。

      ⑧嘉許:贊許。 ⑨貽:贈送。 ⑩攻:研究。

      ⑾道: 道理。 傳道受業解惑也。

      風尚。 師道之不傳也久矣。

      ⑿師 以……師:我從而師之

      學習:不恥相師

      從師:則恥師焉

      老師:弟子不必不如師

      四、 作業

      1、 翻譯課文

      2、 背誦第二段

      3、 課后練習二、三、四

      第三課時

      教學目標 :

      1、 虛詞、活用詞、句式

      2、 相關文化常識及背誦

      內容及步驟

      一、 組織教學

      二、 檢查作業 :

      1、 背誦第二段(方式:2人上黑板默寫①嗟乎,師道之不傳也久矣……②句讀之不知……段尾)

      2、 默寫填空并翻譯:

      每人一句,默寫出原文并翻譯:

      ① 作者闡述老師職責的.是:

      ② 韓愈認為從師的原則的是:

      ③ 作者對比巫醫樂師百工之人和士大夫之族對從師的態度后發表了什么感慨?

      三、 詞句

      1、 活用:

      ① 吾從而師之:名——意動。

      ② 吾師道也:名——動。

      ③ 無貴無賤,無長無少:形——名。

      ④ 恥學于師:形——意動。

      ⑤ 圣益圣,愚益愚:形——名。

      ⑥ 小學而大遺:形——名。

      ⑦ 不恥相師:形——意動。

      ⑧ 孔子師郯子:名——意動。

      2、 虛詞:

      ① 之: 古之學者

      巫醫樂師百工之人

      道之所存

      句讀之不知

      人非生而知之

      ② 其: 其為惑也

      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與其身也

      其皆出于此乎

      ③ 乎: 在 生乎吾后……

      比 其聞道也固先乎吾

      ④ 所以: 用來…… 例:

      ……原因 例:

      ⑤ 乃:竟。 例句:

      ⑥ 無:無論。例句:

      3、 句式:

      ①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 (賓語前置)

      ②不拘于時 (被動句)

      ③學于余 (狀語后置句)

      四、 相關文學常識:

      六藝:經書:《詩》《書》《禮》《易》《樂》《春秋》。

      技能:禮、樂、射、御、書、數。

      五、 作業

      1、 基礎訓練有關題目。

      2、 《東方高考》隨課一練。

      3、 背誦第三段。

    語文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1、讓學生了解同音詞,知道同音詞音同意不同。

      2、讓學生了解語氣詞在句中的作用,并能讀出不同語氣。

      3、引導學生體會引用名言能使富有文采,語言更加生動形象。

      4、采用故事會的形式,鼓勵學生積極參與,敢于交流,努力使自己的語言富有感染力。

      教學時間: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學習“認一認”

      1、自由讀生字“栗”,讀準字音。

      2、自由朗讀詞語,注意把音讀準。

      3、自己觀察,比較每一組詞語,看看有什么發現。

      4、全班交流自己的發現。

      5、多種形式朗讀,積累詞語。

      6、拓展。除了書上列舉的詞語,還有哪些同音詞?師生共同補充。

      二、學習“讀一讀”

      1、自由讀句子,想象一下:

      一個孩子在說這些話時,分別會是什么神情、什么動作?

      2、指名讀句子,說說讀的時候想到了什么?教師相機指導讀出不同語氣。

      3、多種形式讀句子。

      三、學習“寫一寫,背一背”

      1、學生自由朗讀名言,想一想:這些名言和什么有關?

      2、談談你讀后的體會。

      3、請學生仔細描紅這兩句名言,要求把字寫端正、美觀。

      4、學生課后搜集有關智慧的名言。

      四、學習成語故事。

      1、自由朗讀,讀通短文。

      2、多種形式讀,交流讀懂了什么?

      3、你想對這個人說點什么?

      4、有興趣的同學還可以找找其他的成語故事來讀一讀。

      第二課時

      一、學習“探究與發現”

      1、自由讀書上的句子。

      2、把句中引用的名言去掉再讀一讀,比較前后兩句的不同。

      3、全班交流引用名言在文中的作用。

      4、嘗試引用名言說一段話,全班交流,集體評議:哪些同學引用得好,好在哪兒?

      二、口語交際

      (一)看圖激趣,提出要求。

      1、指導看圖,這幾個小朋友在講什么?

      2、同學們,平常在生活中你們一定聽過很多故事吧,誰愿意和大家分享一下?

      3、學生交流,傾聽。

      (二)創設情景,進行口語交際

      1、我們來舉辦一個故事會好嗎?把你聽過的最有趣的故事來講一講。

      2、學生相互交流,說故事。聽的學生要聽的認真,能談出自己聽后的感受。

      3、教師巡視,適時鼓勵。

      4、評一評誰的故事最精彩?鼓勵學生大膽發言。

      三、綜合性學習:

      (一)展示資料,交流字謎

      1、學生課前搜集字謎,小組互相交流自己搜集的字謎。

      2、小組對抗賽:猜一猜有趣的字謎。

      3、教師組織學生在實踐中感受字謎是有規律可循的,讓學生交流編字謎的方法。

      (二)學生可把所有的字謎搜集起來,編一本小集子,發動全班為謎語集設計封面及書名。

    語文教案 篇6

      教學目的要求:

      1.學會10個生字和由生字組成的新詞,能讀準多音字“得”的另一個讀音(de)。

      2.理解圖意和課文內容,知道司馬光是一個聰明勇敢的孩子。

      3.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

      花園的環境和司馬光砸缸的詞句是本課教學的重點。

      教學思路:

      《司馬光》是本單元最后一篇看圖學文。課文中的圖是一幅單幅圖,學生不了解故事內容是不易看懂的。因此在教學時可先啟發學生看圖。在簡介故事內容后再提出幾個問題,如:圖上畫的是什么地方?這個地方有些什么?有幾個小朋友,他們在干什么?哪個是司馬光?

      在此基礎上,讓學生借助拼音自己讀一讀課文,初步了解課文是怎樣講圖畫上的故事的。

      在學生了解課文大意的基礎上,再帶領學生一部分一部分地學習課文。先學習第一部分(一至三自然段),讓學生知道“古時候”是很久以前。這一部分重點講讀第二自然段,讓學生借助圖畫和課文弄清缸在假山的什么地方,以及這是一個什么樣的缸。然后啟發學生想想這個小朋友是怎么掉進缸里的?掉進缸里如不及時救出會出現什么情況?讓學生弄清事情的起因及當時的危急情況。

      課文的第二部分是(四至六自然段)。讓學生通過認真讀課文,找出“有的……有的……”及“哭、喊、跑、叫、找”等動詞,想象當時玩耍的小朋友著急的心情,動作忙亂的情景。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看圖后再仔細讀第五自然段課文,說說司馬光是如何砸缸的。讀完第六自然段,小朋友得救了。還可啟發學生想想除了砸缸外還可用什么辦法救那個小朋友?

      朗讀應貫穿在教學的全過程,重點句、段,要讓學生多讀,在讀中反復體會。

      教學時間:

      三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揭示課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1.板書課題,簡要介紹司馬光——姓司馬,名光,是北宋時期的人,離現在有900多年,是我國古代的歷史學家。

      2.設置懸念:今天我們就是要講一講司馬光小時候救人的故事,他是怎么救人的,為什么要救呢?(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

      二、指導看圖,初步了解圖意。

      1.圖上畫的是什么地方?這個地方有些什么?

      2.圖上有幾個小朋友?他們在干什么?哪個是司馬光?

      三、初讀課文,初步了解課文是怎樣寫圖畫上的故事的。

      1.提出初讀要求:

      (1)讀準每個字音。

      (2)畫出本課的生字。

      2.說說課文寫了一個什么故事。

      四、讀講一至三自然段。

      1.第一自然段。

      (1)指名朗讀。

      (2)出示生字卡片“古時候”,幫助學生理解“古時候”就是很久以前。

      (3)讓學生說說,從這句話中我們可以知道這篇課文要寫誰的事情。

      (4)回到課題,是以人物的名字作為課題的。

      2.第二自然段。

      (1)第二段有幾句話,這兩句話分別講了什么?

      (2)借助圖畫學習第2句話,弄清缸與假山的位置,看清缸是一口大缸,強調是裝滿了水的大水缸。

      卡片出示:花園里有假山,假山下面有一口大水缸,缸里裝滿了水。

      3.第三自然段。

      (1)自讀課文,思考:

      ①那個小朋友是怎樣掉進缸里的?

      ②掉進缸里的小朋友會出現什么情況?

      (2)學生回答思考題后,教師略作小結,為突出司馬光遇事不慌,聰明果敢作好鋪墊。

      第二課時

      一、學習四至六自然段課文。

      1.第四自然段。

      (1)指名朗讀課文。

      (2)討論:從哪里看出別的小朋友都慌了?

      (3)出示卡片:有的嚇哭了,有的叫著喊著跑去找大人。

      (4)在學生讀文想象后,讓學生表演第4段的內容。

      (5)小結:別的小朋友心里著急,動作忙亂,司馬光表現怎么樣呢?

      2.第五自然段。

      (1)要求學生仔細讀課文,用筆畫出司馬光砸缸的動作。

      (2)出示卡片:司馬光沒有慌,他舉起一塊石頭,使勁砸那口缸,幾下子就砸破了。

      (3)討論:

      ①司馬光沒有慌,他是怎樣做的呢?

      ②“舉起”與“拿起”作比較,“舉起”說明什么?

      ③指名讓學生表演“使勁砸”的動作。

      ④“幾下子”告訴了我們什么?

      (4)再引導學生看圖,討論:

      ①司馬光為什么要砸缸?

      ②能用別的辦法救出那個掉進缸里的小朋友嗎?

      (5)小結:司馬光砸缸救人這件事可看出他是個遇事不慌、聰明、果敢的孩子。

      3.第六自然段。

      (1)要求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讀準“得(dé)”的讀音。

      (2)讓學生代得救的小朋友向司馬光說一句感謝的話。

      二、朗讀四至六自然段課文。

      第三課時

      一、總結全文。

      1.指名朗讀。

      2.看圖復述故事。

      3.讓學生說說司馬光是個怎樣的孩子。

      二、完成課后作業

      第2題。

      1.卡片出示兩組句子:

      (1)他跟幾個小朋友玩。他跟幾個小朋友在(花園里)玩。

      (2)司馬光砸缸。司馬光用(石頭)砸缸。

      2.要求學生找出每組的兩個句子有什么不同。

      (1)第1組的第2句寫明在什么地方玩,并體會表示地點的詞語在句中的作用。

      (2)第2組的第2句寫清楚了司馬光用什么東西砸水缸。

      三、指導學生識記字形并書寫。

      1.讓學生自己說說如何識記本課的10個生字。

      2.指導書寫。

      “候”注意右上不要寫成“工”字。

      “孩”右半邊的筆順是“亠

      亥”。

      “回”是大口套小口,注意大口的最后封口。

      “朋”由兩個“月”組成。

      “跑”“足字旁”,右邊是書包的“包”。

    【關于語文教案集錦6篇】相關文章:

    關于小學語文課文教案集錦8篇02-10

    關于小學語文課文教案集錦五篇02-09

    關于小學語文課文教案集錦九篇02-08

    關于小學語文課文教案集錦八篇02-06

    關于小學語文課文教案集錦10篇02-04

    關于小學語文課文教案集錦7篇02-04

    關于小學語文課文教案集錦5篇02-03

    關于小學語文課文教案集錦六篇01-31

    關于小學語文課文教案集錦十篇02-10

    關于小學語文課文教案范文集錦七篇01-22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中文字幕在线观看不卡 | 亚洲成A人片在线V观看 | 一区二区三区不卡在线 | 亚洲欧美日韩国产一区二区三区精品 | 亚洲男人天堂视频在线 | 中文亚洲国产片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