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教案

    時間:2022-05-10 09:39:42 語文教案 我要投稿

    【精品】語文教案模板錦集5篇

      作為一名老師,總歸要編寫教案,教案有助于順利而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那么教案應該怎么寫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語文教案5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精品】語文教案模板錦集5篇

    語文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一、知識目標:能說出推和拉的動作要領與方法。

      二、技能目標:能做好單人、雙人以及多人的推拉游戲活動,了解用力的大小和方向。

      三、情感目標:能認真參與,吃苦耐勞,發揮小組合作精神,鍛煉身體并注意安全。

      教學方法:

      學生自主探究,教師組織,以實踐活動得出結論。

      教學準備:

      一、場地:學校操場(草地)。

      二、設備器材:墻、大樹、籃球架、游戲器材(紙幣、圓圈等)

      教學時間:

      一、本課1課時完成。

      二、教學內容分兩部分:

      第一部分:推拉伸展。

      第二部分:雙人、多人推拉游戲,小組套圈比賽游戲。

      活動過程:

      一、預備運動

      為頭、頸、手臂、肩膀、腰部……等伸展性暖身運動,為后面劇烈運動做好準備,以便拉傷。

      二、推拉伸展

      1、雙手互拉:雙手互扣,可向左、右、上、下、兩側等方向用力拉。

      2、比手劃腳:運用手來做猜拳的游戲活動。

      跪撐手猜拳、俯撐手猜拳。

      3、雙腳屈伸:雙腳左右側拉及前后分腿等。

      運用腳來做猜拳的游戲活動。

      站立腳猜拳、坐姿腳猜拳、躺撐腳猜拳、仰撐腳猜拳、俯撐腳猜拳。

      4、用力推墻:運用單手、雙手或腳用力推(墻、大樹、籃球架等均可)。

      三、雙人推拉游戲:推拉動作以定式用力的方式進行,避免用力碰撞。

      1、用背互推:兩人一組(體型相近為宜)用背互推,可用站立或蹲式、坐式等不同方式進行。

      2、用手互推:兩人一組(體型相近為宜),用單手或雙手互推,可用弓箭式、騎馬式等配合手部的互推動作。

      3、雙手拔河:兩人一組,雙手彼此互扣做拔河狀,用力后拉,松手或被拉距離愈長者為負,對方為勝,可增加不同組別勝者與負者彼此挑戰的機會,以增加課堂氣氛的有趣性。

      4、搬運:背扛、背負走、同心協力。

      5、手推車:

      6、鼓勵學生自創其他雙人的推拉游戲:教師從旁協助或指導,并適時讓學生發表或表演、示范等。

      四、多人推拉游戲

      1、用力拉動。(本游戲可一人拉二個人也可反過來變成二個人拉一個人)。

      2、團體拔河:本游戲為雙人拔河的延伸,人數約四、五人,雙方應注意安全,避免松手后跌倒,教師指導時應特別強調合作精神及安全原則的重要性。

      3、投圈得分:在遠近距離不同的地方分別放有不同分值的紙幣,每人五個圈,看誰套的分數最多。

      指導要點:

      注意事項:

      一、教學時宜有充分的活動空間,才能充分伸展肢體。

      二、推拉游戲時,應特別注意課前的場地安全檢查。教學活動應兼顧安全為原則。

      三、團體拔河,以雙方人數各3——5人最能引起學生高昂興趣又較安全。

      四、投圈游戲時教師可提醒學生體會用力的大小和方向。

      教學評量:

      一、指導學生自我評量。

      二、具體評量標準參考:

      1、推拉游戲中,盡全力而有明顯用力且流汗者為3分,其次為2分,再其次為1分。

      2、學會互推和互拉的方法,10種以上者為3分,6~9種為2分,5種以下者為1分。

      3、投圈游戲中,以圈投中的紙幣的分值之和計算。

      4、在游戲中能盡全力,肯合作者為3分,其次為2分,再其次為1分。

      三、評出優秀活動小組

      把個人得分與小組集體得分總和作為活動小組總分,評出優秀小組并給予獎勵。

    語文教案 篇2

      一、教學課文:八年級(下冊)第四單元第二十課《俗世奇人》

      二、授課學時:一課時

      三、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學習曲折有致安排情節的結構方法。

      能力目標:

      熟讀課文,理解具有濃郁地方特色、幽默傳神、極富表現力的語言對的表現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了解我國民間藝人的高超技藝,培養重視、搶救中國民間文化遺產的意識。

      重點:

      體會本色樸素、幽默傳神極富表現力的語言特色。

      難點:

      學習曲折有致安排情節的結構方法。

      四、教學手段與方法

      1、 朗讀法。知道學生朗讀,運用多種形式引導學生美讀課文,讀出聲調、語氣,讀出情趣,要讀得活靈活現、聲情并茂,并聯系表情朗讀。

      2、 討論點拔法。本文文字淺顯,故事生動,閱讀障礙不大,教學中宜用學生自主活動、合作研究的方式,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3、 品讀法。集中鑒賞本文獨特的語言風格,揣摩語句的豐富意蘊,可口頭評析,也可聯系寫簡短的評析。

      五、教學準備:多媒體

      六、教學過程

      (一)、導入

      大家也許不會忘記那位奇巧的雕刻家王叔遠的故事吧。他能把一個長不盈寸的桃核雕刻成舟,形象地再現了蘇軾月夜泛舟赤壁的故事,奇絕!妙絕!今天,我們再來見識兩位高人,他們就是馮驥才筆下的刷子李、泥人張。

      (二)、課前口頭演講,徽劇奇人絕技

      多媒體播放話劇《俗世奇人》片斷。

      學生講述課前搜集的奇人高手的故事,教師也可介紹馮驥才《俗世奇人》中的其他人物,如:酒婆、張大力、青云樓主、牙醫華大夫等。

      (三)、 朗讀課文,整體感知文意

      1、教師播放示范朗讀磁帶或教師范讀,學生循聲低和,初步感知問意。

      2、學生聯系表情朗讀,要求讀出聲調、預期,要讀得活靈活現,聲情并貌,讀出單口相聲的味道來。

      3、學生自薦,朗讀自己最喜歡的段落,其余同學評點。

      教師也可示范朗讀片斷,如“有絕活的,吃葷,亮堂,站在大街中央;沒能耐的,吃素,發蔫,靠邊站者。”順勢作朗讀知道:朗讀時對于“絕活”“吃葷,亮堂”“站在大街中央”等詞語則應該用降調,應讀出沒落、受窘的情狀,還應該表現出“碼頭”對他們不屑一顧的神情;可輔以一定的手勢動作以增強表達效果。

      4、學生大聲讀課文,力求表現最佳水平。

      (四)、課堂小結

      《俗世奇人》奇絕!妙絕!奇在人物,妙在情節、語言。做派奇的刷子李,行事奇的泥人張能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馮驥才先生寫人虛實的高潮技藝更讓我們拍案稱奇;那津味十足、本色樸素而又幽默傳神的語言更是余音繞梁,歷久不絕。讀這樣的作品,如夏日飲冰茶,爽口又爽心。

      值得人深思的是該如何保護這些無形的民間文化遺產,我們該做點什么?從馮驥才先生充滿睿智的文字中我們似乎找到了答案,讓我們勇敢地承擔起這一責任,為文化大廈添磚加瓦,為文化巨輪保駕護航!

      (五)、老師提出問題,學生小組討論,大家共同明確。

      1、如何理解題目中的“俗事”“奇人”?

      2、作者是怎樣塑造人物形象的?都是“奇人”,在選材上有什么特點?

      3、本文在清潔結構有什么特點?

      4、的語言有什么特點?

      (六)、體驗與反思

      1、學生推選班里有絕活的小能人上臺展示才藝。

      2、要求學生仔細觀察,抓住人物的動作、語言、神態等方面的特征,寫一篇人物速寫。

      3、學生讀自己的,然后集體評議。

      (七)、布置作業

      1、整理課上的“人物速寫”片斷,把它收藏在《成長的足跡》中。

      2、課外閱讀馮驥才《俗世奇人》中的其他篇章

    語文教案 篇3

      一、學習目標:

      1、理解作者對自然的審美態度——尊重自然、接近自然、感受自然

      2、把握風景的獨特意義,理解作者的獨特的審美體驗

      二、知識構成:

      1、了解作者的有關文學常識

      于堅,詩人,1954年立秋生于昆明。幼兒時期注射鏈霉素致弱聽,少年時遇學校停課流竄街頭, 14歲輟學,在故鄉閑居。16歲以后當過鉚工,電焊工、搬運工、宣傳干事、農場工人、大學生、大學教師、研究人員等。其間曾漫游云南高原及中國各地。20歲開始寫詩,25歲發表作品。曾與同學創辦銀杏文學社。與詩人韓東、丁當等創辦《他們》文學雜志,影響很大。另著有詩集《空地》。

      于堅一直生活在云南。他說,云南是邊遠地區,但并不意味著寫作也是邊遠的。重要的不是你在哪個地方,而在于你是從哪個地方看見那種普遍的、超越時間的東西。你在具體的時間里表達了沒有時間的東西,那才是真正的作家。

      2、掌握下列詞語

      暖和 ( ) 裸露( ) 腳踵( ) 櫸( ) 樹 牛蒡( )花 震懾( )咀嚼( )( ) 單

      薄( ) 麂( )子Xiàn jǐng( )( ) 干 zào ( )急 zào( )

      3、理清文章層次,用自己的話概括大意

      第一部分(1—3)

      第二部分(4—7)

      第三部分(8—14)

      三、學法和自檢:

      自讀于堅《便條385》一詩,嘗試理解這首詩的主旨。

      一匹馬跑過草原

      被詩人捉住

      關進形容詞的馬廄里

      駿馬

      死掉的馬

      課題 云南冬天的樹林

      四、達標檢測

      閱讀下文,完成下列各題(雨)

      雨,應該是一個陰性名詞,她,而不是他。雨,完完全全是女性化的。

      春三月的雨,是少女,正值豆蔻年華。

      她文靜、溫柔、清新、羞澀。于人不覺間,她輕輕悄悄地走來,“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她如紗如霧,如情似夢,沾衣不濕,拂面不寒。她的裙袂飄過處,天地萬物從沉沉昏睡中蘇醒過來,種子發出嫩芽,竹林長出春筍,楊柳抽出新枝,睡了一冬的小生靈也伸伸懶腰,走出深深的地穴。

      春雨,把青春和生命贈給大地。

      春雨,又是一個愛美的姑娘,一個極擅丹青的畫師。她手執神奇的畫筆,揮灑出一個美麗的天地。

      “梨花一枝春帶雨”,何等脫俗;“杏花春雨江南”,何等淡雅;而“小樓一夜聽風雨,深巷明朝賣杏花”,又是怎樣的清幽。這全是春雨的手筆啊。

      春雨,遍體芬芳的少女,愛美寫美的畫師。

      夏日的雨,是大嫂,她是個急性子,來也匆匆,去也匆匆,是個利索干凈還帶著幾分潑辣的中年婦女。比起春雨,夏日急雨少了幾分溫柔和文靜,可你知道,她有那么多的事情要做,她是一位多子的母親。

      江河湖海等待著她補充營養,以豐腴自己的身軀。被太陽烤得口干舌燥的大地渴望著她的滋潤。田野上的莊稼禾苗,山坡上的樹木果林,像一群群嗷嗷待哺的孩子,急盼著她的乳汁。年復一年地,她用自己充溢的乳汁喂飽了結實的高粱,喂鼓了肥胖的豆莢,喂足了圓滾滾的西瓜,喂熟了沉甸甸的稻穗。有了她,才有果實,才有收獲,才有萬種生物的生生不息。

      夏日的雨,能干的大嫂,慷慨的母親。

      秋日的雨,是閱盡滄桑的老婦人。

      她見過了許多,經過了許多,也做過了許多。她曾經年輕過,輝煌過。如今,桃花梨花謝了,高粱玉米收割了。她該做的要做的都已做過,便顯得有幾分落寞。更有那喜歡悲秋的寫出“冷雨敲窗”的詩句,發出“一場秋雨一場涼”的抱怨。可她是寬容的,豁達的。她知道,人們不會忘記她的過去,不會忘記她做過的一切。

      她并不落寞,她正在描畫“紅于二月花”的霜葉,繪制出層林盡染、色彩絢麗的秋之圖。更何況,不久之后,又有三月春雨,少女般姍姍而來。

      1. 閱讀全文;按要求填空。

      作者把春雨比作少女,寫出了她“文靜、溫柔、清新、羞澀”的性格特征;把夏雨比作 ,寫出了她 的性格特征;把秋雨比作 ,寫出了她 的性格特征。

      2. 春雨手執神奇的畫筆,描繪出許多美麗的圖畫。請從文中找出其中的三幅。

      (1)

      (2)

      (3)

      3. 仔細研讀文章,回答下面問題。

      (1)作者為什么開篇強調“雨,應該是一個陰性名詞,她,而不是他”?

      答:

      (2)為什么說秋天的雨“閱盡滄桑”“并不落寞”?

      答:

      4. 請從修辭、內容、情感三個方面對文中劃線句作點賞析。

      答:

      五、學習小結和課外作業。

    語文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3個生字,認識8個字。會讀課后詞語。

      2、能用“夸”說一句話。

      3、了解詞句的意思,體會高科技給人們帶來的好處。

      4、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

      學會本課生字,了解詞句的意思。

      課時安排:2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能用“夸”說一句話。

      2、了解詞句的意思,體會高科技給人們帶來的.好處。

      3、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了解詞句的意思,朗讀課文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師:現在是什么季節?你知道爸爸媽媽小時候冬天都吃什么蔬菜嗎?

      師:現在也是冬天,你能吃到那些菜?(板書:冬天)

      師:這些蔬菜是在哪種出來的?(導入新課)

      師:出示大菜棚的圖片,出示課題:18課《冬天里的大菜棚》。

      二、初讀課文,讀準字音

      1.請同學們打開書自己輕聲讀兒歌,爭取把每一個字音都讀準確。不認識的字多讀幾遍,同桌互相幫助。

      2.大家讀得特別認真,咱們來看課件讀讀詞。(目的:檢查讀音是否正確)

      芹菜豆角黃瓜韭菜

      冷冰冰暖融融一層層綠生生

      三、聯系生活理解課文,朗讀句子。

      1.現在咱們就一起去蔬菜基地看看,出示課件,天剛下過雪,刮著寒風,走在路上,多冷呀,能用什么詞表達?請你做動作表示出來。請你試試把這種感覺讀出來。

      2.終于進到了大棚里,感覺……做個動作。多暖和呀,快讀讀書上是怎么說的?

      師:看這兩個句子,發現它們有對子了嗎?哪位同學把前兩行讀給大家聽?

      3.在這暖融融的大棚里,我們看見了哪些蔬菜?它們都什么樣?快讀讀3、4行。

      師:出示課件。再請一名同學讀讀一層層,綠生生。

      4.誰知道大棚里還生長著哪些蔬菜?什么樣?出示課件。(由書本向生活的拓展,培養學生抓住蔬菜的特點說清楚的能力)。

      師:因為有了大菜棚,我們一年四季都能吃上新鮮可口的蔬菜,

      誰來夸夸大菜棚?

      師:讓我們一起來夸夸大菜棚,齊讀最后兩行。

      師:你喜歡這首兒歌嗎?在小組里讀讀。指名讀。

      師:我們就要離開大菜棚了,你想對它說點什么?

      四、學習生字,重點指導“角”。

      師:怎么記住它?

      打開書,根據筆順跟隨,自己用手寫一寫,一起書空說筆順,說筆畫。

      學習“角”的書寫。

      師:請同學們打開書,看“角”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指名說。

      生描紅,書寫。

      師:提醒寫字姿勢。

      五、作業:用“夸”說一句話。

      教學反思:本課重點指導學生朗讀課文,了解詞句的意思,同時培養學生理解課文的能力,體會高科技給人們帶來的好處。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學會本課3個生字,認識8個字。會讀課后詞語。

      教學重點:學會本課生字

      教學過程:

      一、朗讀課文展示。

      二、認讀詞語

      黃瓜豆角芹菜韭菜冷冰冰暖融融一層層綠生生里面

      不認識的字,利用文中拼音認讀

      三、學生字

      1、利用生字表自學,讀音,利用筆順跟隨仿些描紅。

      2、自己動腦筋想辦法,怎樣記住這些字?比一比誰記得好,記得快?

      學生展示,交流各自的記字方法,認識“尸字頭”

      3、利用方法認字、記字

      4、卡片認讀,檢查效果,認讀生字和詞語

      5、指導生字書寫

      四、作業:完成生字書寫練習;讀課文和詞語。

      教學反思:本課重點指導漢字的書寫,同時培養學生學習漢字的興趣,多數學生有主動識字的愿望,并能初步感受到漢字的美。學生在書寫時能夠認真觀察,個別的學生觀察不認真,寫字的姿勢還需要糾正。

    語文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1、了解一些有關動物的知識,積累和動物有關的詩句、成語等。

      2、讓學生了解動物有趣的本領,激發學生觀察大自然、探索未知世界的好奇心。

      3、通過口頭訓練,讓學生了解小貓的生活習性,可愛之處,培養學生的觀察力,想象力,提高口頭表達能力。

      4、引導學生觀察,注意抓住小貓的特點,突出其可愛之處來進行習作。

      5、通過表演、積累和理解成語,培養學生綜合能力,激發學習興趣。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認一認,讀一讀

      1、學生自己讀一讀,認識4個生字。

      2、說說各種動物的家是什么樣的,叫什么名字。

      3、游戲:“動物找家”

      4、你還知道哪些動物的家的名字?

      5、齊讀。

      二、看圖讀詞語

      1、自由看圖,說說圖上畫了什么。

      2、齊讀詞語。

      3、結合圖畫,你能說說這些詞語各自的意思嗎?

      4、在我們平時生活中,你有聽過這些詞語嗎?能不能用這些詞語說一句話。

      三、寫一寫,背一背

      1、自由讀這三個句子,說說知道了些什么。

      2、多讀幾遍,看能不能背下來。

      3、你還知道哪些類似的句子?

      4、練習書寫。

      第二課時

      一、 讀一讀

      1、自由讀故事,注意把字音讀準,句子讀通順。

      2、誰能把這個故事給大家講一講?

      3、誰能演演這個故事?

      4、大家讀了這個故事,也聽同學們講了,看大家演過了,相信這個故事一定給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你能說說自己的想法嗎?

      5、你還知道哪些這類有意思的成語故事呢?

      二、 探究與發現

      1、出示句子讓學生讀一讀,并相機出示動物圖片。

      2、小組討論蜜蜂和蛇的本領,自由說。

      3、小組派代表在全班交流

      4、你還知道哪些動物的特殊本領呢?

      5、小組討論。

      6、全班交流

      7、總結:動物的本領真是令人驚訝!我們只有多看書,多觀察,才能學到更多的有關動物的知識。

      第三課時

      口語交際:可愛的小貓

      一、情景談話,引出話題

      1、同學們,你養過小動物嗎?喜歡這些小動物嗎?為什么?

      2、老師這里呀,有一只非常可愛的小貓,想不想去看一看?

      二、指導看圖,提出要求

      1、小貓在什么地方?它在干什么?它是怎樣做的?

      2、選擇一幅自己喜歡的圖在小組里互相說一說。

      三、小組交流

      1、小組里交流自己喜歡的一幅圖畫。

      2、互相評一評。看誰說的最好。

      3、小組推選代表全班交流。

      四、全班交流

      1、各小組代表上臺交流。

      2、全班評議。看誰說的好?好在哪里?

      五、小結

      第四課時

      習作:可愛的小貓

      一、激趣導入

      同學們,喜歡小動物嗎?為什么喜歡?學生說?昨天口語交際課上我們大家都談到了小貓,有的同學觀察得特別仔細,想象力也很豐富。說的時候都抓住了小貓的特點。小貓顯得特別可愛,今天這節課我們就來寫一寫,比一比,看誰筆下的小貓可愛。板書:可愛的小貓

      二、指導選材,嘗試寫作

      1、先自己想想寫什么。

      2、自由發言,互相啟發。拓展思路?要發揮想象,根據生活中的觀察,抓住小貓的可愛來寫,讓它活起來,動起來。

      3、教師指導,幫助學生選擇材料,確定好的內容。

      4、想一想,選擇一、兩個方面,寫出小貓的可愛,體現對小貓的喜歡。

      5、把內容寫具體,試著用上文中給出的好詞、好句,句子寫通順,不要寫錯別字。

      6、寫完多讀幾遍。

      第五課時

      一、講明習作的修改

      要求,強調修改的方法、符號。

      二、交流習作,互相提升。

      1、組內互相交換看對方習作,組內互評。

      2、共同評議是否寫出了小貓的可愛,寫出了你對小貓的喜歡?

      3、共同修改。

      4、推薦組內同學讀習作,大家欣賞。

      5、針對某些情況,有目的講評。

      6、集體修改。

      三、自我修改,延伸課外。

      1、動筆嘗試自我修改,使文章更精美。

      2、回家后讀給父母聽,讓他們給你寫的內容提出修改意見,再次修改。

      3、把修改定稿的習作抄寫在課堂作業本上。

    【【精品】語文教案模板錦集5篇】相關文章:

    【實用】語文教案模板錦集6篇05-09

    精選語文教案模板錦集7篇05-09

    【實用】小學語文教案模板錦集5篇05-08

    有關小學語文教案模板錦集5篇05-07

    【精品】生日教案錦集五篇04-22

    【精品】識字教案錦集六篇04-27

    【精品】安全教案錦集八篇05-09

    有關小學語文課文教案模板錦集5篇01-21

    有關小學語文課文教案模板錦集六篇01-17

    【熱門】語文教案錦集7篇05-07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三a四a视频在线观看 | 日韩欧美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 人成国产h视频在线观看 | 一级全黄大片在线观看播放 | 永久免费的污网站在线观看 | 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四区在线综合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