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級上冊語文第三單元教案

    時間:2023-02-21 15:28:42 語文教案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五年級上冊語文第三單元教案

      作為一位兢兢業業的人民教師,時常需要編寫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當地選擇和運用教學方法,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那么你有了解過教案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五年級上冊語文第三單元教案,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五年級上冊語文第三單元教案

    五年級上冊語文第三單元教案1

      教學目標

      1、運用本單元學習的列數字、打比方、舉例子、作比較、等說明方法學寫一篇說明文,

      2、能生動形象地把物品特點、用途、好處、使用方法等介紹清楚。

      3、按說明文的一定順序寫作,將說明文的表達方法恰當運用到習作中去,使學生在習作實踐中不斷提高表達能力,受到熱愛科學的教育,陶冶熱愛生活的情趣。

      教學習作重點

      按說明文的一定順序把特點、用途、好處、使用方法、生活習性等介紹清楚。

      課前準備

      每人準備一兩件“小商品”,可以是吃的、玩的、用的……如果有產品說

      明書也可以帶來。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激發興趣

      師:我們這單元學習的是什么體裁的課文啊?

      生:說明文!

      師:說明文有哪些說明方法?那些地方值得你借鑒呢?

      師:說明文是一種說明性很強的文章,比如我們剛學習的《鯨》、《松鼠》等等,想我們說明、介紹某種事物。今天我們來學習一下怎么寫說明文。

      二、指導觀察

      1、師:首先你要向別人說明你要介紹的是什么事物,它可以是?

      生自由回答:家用電器、玩具、水果、蔬菜等等的東西。

      2、師:首先不管你介紹什么,要把他們的特點介紹出來,比如文具有什么?玩具呢?男生喜歡的玩具有變形金剛,女生喜歡的有什么?布娃娃?

      師:講到玩具每個人都很興奮。確定了我們要寫的東西后,然后用到我們學過的方法,有哪些?

      (生答:下定義、舉例子、列數字、打比方、分類別、作比較)

      3、師:如果你選擇的是文具,那你要怎么寫?例如鉛筆盒,它看起來不起眼,確實文具中最有內涵的。(教師拿起一個鉛筆盒向大家展示)

      4、我們可以從他的外形特點,使用方法來寫。

      長有多長?高有多高?寬有多寬?然后介紹它的顏色,打開來,我們可以介紹一下它的功能。

      5、師:假如是家用電器的話,我們經常接觸的又有什么?

      (學生回答:洗衣機、冰箱……)

      首先我們要先介紹它的.外形,比如微波爐,“媽媽給我家買了一個格蘭仕的微波爐,它……”(教師讀范文。)這一段介紹的是它的外形。

      緊接著我們可以寫它的內部構造,……(讀范文)

      作用,對人類的貢獻,……(讀范文)

      舉個小事例,“有一次……”(讀范文)

      6、(接下來,以同樣的方法分別介紹玩具、水果、蔬菜的寫法)

      三、師生合作,探索表達方法

      1、交流網上、作文書上、教科書中同類文章的表達方法(開頭、結尾、精彩片斷、說明方法)。例文

      2、你準備從哪些方面介紹物品,用上哪些說明方法?(如外形、質量、用途、價格等突出的特點,用數字、舉例、對比、打比方、生動描寫等方法,具體描述物品特點。)

      3、說說自己文章的開頭、結尾及寫作思路

      四、確定習作內容

      1、默讀本次習作的要求,和同學交流一下。

      2、確定習作內容列提綱

      五、起草

      六、板書

      寫一物品

      1確定物品名稱,總印象。

      2按一定順序寫。

      3表達喜愛之情。

    五年級上冊語文第三單元教案2

      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明白挑山工挑著重物,走的路程比游人多一倍,反而先登上山頂的原因。

      2、理解課文內容,聯系上下文和生活實際,懂得只有認準目標、腳踏實地、堅持不懈地努力,才能獲得成功的道理。

      教學重難點:

      理解挑山工話里的深刻含義,能從中受到思想的啟迪、情感的熏陶。

      教學方法:

      1、以讀促思、以讀促解。

      2、問題教學法、情境教學法。

      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課前談話:

      同學們,我們先來欣賞一下泰山的風景。有什么感受?泰山雖然雄偉,但是我們游人要想登上泰山,只有一條陡直的山路。

      一、復習導入、引發質疑

      1、談話激趣:同學們,泰山以它奇特的景象吸引著絡繹不絕的游人,但是通過上節課的學習,我們知道了,作者來到泰山,更讓他難以忘懷的并不是那雄渾的景色,而是一位挑山工。

      2、板書課題。

      3、談談對挑山工和作者的了解。

      4、對“我心悅誠服地點著頭,感到這山民的幾句樸素的話,似乎包蘊著意味深長的哲理。”這句話進行質疑。

      【設計意圖:興趣是的老師,通過對重點句的質疑,既培養了學生質疑問難的能力, 又激發了學生讀書的興趣。】

      二、品讀課文、感知“不同”

      1、初讀挑山工說的話,談談讀懂了什么?

      2、學習挑山工和游人的不同。

      (1)上山時負重不同。

      ①體會“沉甸甸”。(播放課件)

      ②指導朗讀:他們肩上搭一根光溜溜的扁擔,兩頭垂下幾根繩子,掛著沉甸甸的物品。

      (2)上山時路線不同。

      ①什么是折尺形路線。

      ②動筆在書上畫一畫折尺形路線圖。

      ③體會為什么要走折尺形路線?

      (3)挑山工一個勁兒往前走,游人走走停停。

      3、引讀:挑著沉甸甸的物品,走著折尺形的`路線,不聲不響地從我們身旁走過,悄悄地走到我們前頭去了。

      【設計意圖:通過“品、讀、思、畫”相結合的方法,感悟挑山工和游人的不一樣,為下文“悟理”做好鋪墊。】

      三、精讀課文,感悟道理

      1、挑山工到底要告訴我們什么理兒呢?請大家再讀挑山工的話,說說感受到的理兒。(全班交流)

      2、理解“它”指的是什么?

      【設計意圖:本環節的教學設計旨在運用知識遷移的原則,不僅讓學生理解挑山工樸素的話語,還要理解其文字背后的含義。】

      四、聯系生活、拓展升華

      1、挑山工的精神只有作者需要嗎?還有誰需要?

      2、教師總結,希望大家能用挑山工的精神激勵自己不斷前行。

      【設計意圖:本環節的教學設計旨在讓學生聯系自己的生活實際,將挑山工的精神內化并激勵自己前行,以達到人文性與工具性的統一。

    五年級上冊語文第三單元教案3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理解詩歌中的重點字詞及主要內容。

      2、能力目標:品味語言,體會詩歌的思想感情,誦讀并背誦詩歌。

      3、情感目標:領會作者的拳拳愛國之心。

      重點:

      品味語言,體會詩歌的思想感情,誦讀并背誦詩歌。

      難點:

      領會作者的拳拳愛國之心。

      教學過程:

      一、導入

      這一年,是鴉片戰爭的前一年,曾經強大的清帝國行將沒落;這一年,腐朽沒落的'清政府,對外卑躬屈膝,對內大肆打壓,官吏,百姓民不聊生;這一年,力主改革時弊的龔自珍憤然辭官南下,將所見所聞、所思所想記錄在了315首日記體組詩——《己亥雜詩》中;這一年,是1839年,道光十九年,農歷己亥年。今天,我們就來學習龔自珍寫于己亥年的雜詩當中的一首。

      二、呈現目標

      三、解題

      《己亥雜詩》共315首,多詠懷和諷喻之作。這一年作者憤然辭官南歸,后又北上接迎眷屬,往返途中將見聞感受寫成三百一十五首雜詩,統名曰《己亥雜詩》。己亥指清道光19年(1839),鴉片戰爭的前一年。本文選自《己亥雜詩》的第五篇。

      四、作者簡介

      龔自珍,號定庵,清代人,近代思想家、文學家。由于力主改革弊政,受他人排擠,48歲那年憤然辭官南歸。他詩、文、詞各體兼長,并精通經學、文字學和史地學。文章奧博縱橫,自成一家。行文獨具風格,于蘊藉中洋溢著激情,于客觀描述中寄托著深意,詩歌瑰麗奇肆,成就尤大。有《龔定庵全集》。

      五、朗讀全詩

      1、教師范讀,學生輕吟。

      2、全體學生齊讀并背誦。

      六、理解詩句

      ①句:在無邊無際的離愁中,眼看夕陽又西下了。

      ②句:自己離開京師回南方,馬鞭東指,從此便同朝廷遠隔了。

      ③④兩句:落紅并不是無情的東西,它懷戀大自然,即使委落塵埃,也要化作春泥,護有新花生長。

      七、理解賞析

      此詩前兩句寫景。望著夕陽西下,牽動了作者廣闊無邊的離愁別恨,這離別之愁,不僅是離別家眷,更是離別朝廷。詩人的馬鞭所指,東即天涯海角,可見辭官的決心之大。但辭官不等于放棄理想,亦未割斷自己與朝廷的感情牽連。

      后兩句抒情。落紅并不是無情的東西,它懷戀大自然,即使委落塵埃,也要化作春泥,護育新花生長。作者以落紅自比,言外之意是自己雖然辭官,但仍會關心國家的前途命運。景中寓情,情中有景,情景交融。詩后兩句正是作者一片拳拳忠君愛民之心的形象體現。

      八、小結全文

      這首詩寫作者辭官離京,遠去天涯的無邊愁思,表達了詩人政治理想至死不變的執著態度。作者以“落紅”自喻,含意深刻,耐人尋味。

      九、布置作業

      1、背誦并默寫這首詩。

      2、完成練習冊。

    五年級上冊語文第三單元教案4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學會10個生字。

      2.理解課文內容,能理清課文內容的層次。

      能力目標

      正確地朗讀課文。背誦并默寫課文。

      思品目標

      了解課文講述的道理和事例,從中吸取對自己成長有益的內容。

      教學重點:

      理解字、詞和課文內容。

      教學難點:

      給課文正確地劃分層次。

      教具準備:

      布置學生預習,查閱有關資料。課件制作。

      第 1課時

      一、激趣導入

      1.誰會背誦三字經?給我們大家展示一下。

      2.你對三字經還有哪些了解?給大家說說。

      《三字經》是我國古代形式眾多的啟蒙教材中代表性的一種,相傳是南宋學者王應麟編撰,后經明、清學者補充。它結構嚴謹,文字簡練,內容豐富,而且全書均為三字韻語,讀起來瑯瑯上口,便于記憶。

      二、練習正確地朗讀課文

      (一)檢查預習

      1.誰來把課文讀一遍。注意訂正字音 竇燕山讀一聲 教五子讀一聲 方少時讀四聲 擇鄰處讀三聲。

      2.倆人一組互相讀課文,注意訂正字音。把“琢 惰 杼 ”等字音讀正確。

      3.指名讀課文,注意把課文讀正確。

      4.生字我們已經都認識了,字形有什么要提醒大家的地方嗎?

      乃得筆順是先寫“橫折折折鉤”再寫撇。杼不要多寫一撇。琢不要忘記寫點。竇是上下結構,注意把字寫勻稱。

      提起筆來把字組成詞語寫一遍。

      三、看注釋,查字典理解短文內容。

      1.自己看注釋,查字典,說說短文的內容。

      2.提出自己不懂的問題。

      3.集體交流,理解課文內容。

      人之初 性本善 性相近 習相遠

      性:人性,天性。 相近:相同;相似。 相遠;差別大。

      誰來說說這句話的意思?(人生下來的時候,天性都是善良的。由于個人所處的環境不同,受到的影響不同,每個人的性格才有了很大的差異。

      茍不教 性乃遷 教之道 貴以專

      如果不對兒童進行教育,他們善良的天性就會因為外界的不良影響而改變,對兒童進行教育,最重要最寶貴的規律就是要專心致志 、持之以恒。

      昔孟母 擇鄰處 子不學 斷機杼

      孟子的母親為了孟子有良好的環境,曾經幾次搬家,選擇好的鄰居居住、安家。有一次,孟子不好好學習,逃學回家,孟母十分生氣地折斷了織布機上的梭子,以此來教育孟子。

      竇燕山 有義方 教五子 名俱揚

      竇燕山掌握了教育孩子的`好方法,因此,他教育出的五個兒子,都成了國家的有用之材。

      養不教 父之過 教不嚴 師之惰

      對兒女只是養活而不教育,是父母的過錯;對學生光教育而不嚴格要求,是做老師的懶惰。

      子不學 非所宜 幼不學 老何為

      你不學習是不應該的,小時候不學習,長大了能有什么作為?

      玉不琢 不成器 人不學 不知義

      玉石不經過打磨就不能成為有價值的玉器,人如果不學習就不會知道做人的道理。

      為人子 方少時 親師友 習禮儀

      香九齡 能溫席 孝于親 所當執

      融四歲 能讓梨 弟于長 宜先知

      四、把課文連起來讀一遍。

      第 2課時

      一、理清課文層次,練習把課文背下來。

      1.指名讀課文,想想課文是從幾方面來談做人做事的道理的?

      2.集體交流,給課文劃分層次。

      第一層:(第一行)人生下來的時候,天性都是善良的。由于個人所處的環境不同,受到的影響不同,每個人的性格才有了很大的差異。

      第二層:(2——5)孩子一生下來,就要接受教育,教育者要講究教育方法。

      第三層(6——10) 人要學習,要知禮儀,要孝敬父母,尊敬長輩。

      3.指導學生按照層次背誦。

      第一層比較簡單,學生問題不大,直接比賽就可以。

      第二層以提問形式進行背誦練習,如“人生下來為什么要進行教育?孟母是怎樣教育孟子的?” 竇燕山教育成果怎么樣?……”在此基礎上男女生對背,最后進行背誦比賽。

      第三層方法同上。

      二、思考。

      談談你學習課文后有什么感受?

      三、背誦。

      推薦三字經全文,讓有興趣的同學練習背誦。

      四、作業。

      繼續練習背誦課文,默寫課文。

    五年級上冊語文第三單元教案5

      一、圍繞重點,全班研討

      1.自由讀第2自然段,說一說鯨是怎樣進化的?把你自己當作鯨,給同組同學說一說“你”的進化過程.

      學生匯報:我們鯨在很遠古的時代,和牛、羊一樣生活在陸地上.后來環境發生了變化,就生活在了靠近陸地的淺海里.又經過了很長時間,我們的前肢和尾巴漸漸變成了鰭,后肢完全退化,就成了現在的樣子,適應了海里的生活.所以,我們并不是魚,而是哺乳動物.

      2.快速讀第3自然段,說說你知道了什么?指名匯報,你是從哪里了解到的`,把這些讀給大家聽一聽.

      3.鯨生活在海洋里,可它又不是魚,這真是太神奇了,它在生活習性方面又有什么特點呢?默讀4~7自然段,想想課文從哪幾個方面介紹了鯨的生活習性?(課文從吃食、呼吸、睡覺、生長這四個方面介紹了鯨的生活習性.)

      4.鯨分為兩類,它們在生活習性上有什么不同嗎?自由讀第4、5自然段用“——”畫出須鯨的生活習性;用“~~~~~”畫出齒鯨的生活習性.填好表后在小組內交流.

      吃食(吃什么,怎么吃,特點)呼吸(用什么怎么呼吸)

      共同點 都吃魚蝦 用肺呼吸浮上海面從鼻孔噴氣

      須鯨 小魚小蝦吞進吃的多 噴出的水柱垂直細高

      齒鯨 大魚海獸咬住兇猛 噴出的水柱傾斜粗短

      5.鯨在睡覺時是什么樣呢?學習第6自然段,想像一下鯨睡覺的樣子,并把它畫下來.

      6.輕聲讀一讀第7自然段,說一說你還知道了什么?

      二、回顧內容,朗讀記憶

      我們對鯨的生活習性已經有了一些了解,哪個方面給你留下的印象最深,你就把這部分讀給小組的人聽,看看哪個同學能把自己喜歡的內容背下來.

      三、出示資料,延伸擴展

      出示“資料袋”的內容,自由朗讀,談談感受.

      四、布置作業

      1.完成指導叢書。

      2.通過學習課文,我們對鯨已經有了一些了解.其實,我們人類對鯨還有許多地方都不夠了解,這些都等待著同學們去探索.布置同學搜集課外資料,以“鯨的自述”為題,圍繞某一方面的內容寫一篇短文.

    五年級上冊語文第三單元教案6

      教學目標

      1.理解“摘錄和刪減”、“改寫和概括”的內涵;

      2.學會縮寫故事,明確什么地方需要刪減,哪些地方需要改寫,哪些地方需要概括;

      3.培養學生的語言組織能力和概括能力。

      教學重難點

      重點:理解“摘錄和刪減”、“改寫和概括”的內涵;

      難點:學會縮寫故事,明確什么地方需要刪減,哪些地方需要改寫,哪些地方需要概括。

      教學時間1課時

      教學準備故事《草船借箭》

      教學過程

      七、激趣導入

      (出示故事《草船借箭》)同學們,誰能給我們概括一下,這個故事說了什么呢?(學生看故事,自由發言)對比一下原來的故事內容和你們講的,有什么不同?(學生自己講的比原來的內容短)那么故事的情節完整嗎?(完整)你們能聽清楚來龍去脈嗎?(能)像剛剛同學們這種用概括的語言來講故事的方式,我們就稱為縮寫。(板書:縮寫)但是,口頭表述的.和我們書面表達的,還是有區別的。今天,我們就要來學習如何縮寫故事。(板書:縮寫故事)

      八、啟發思路

      1.理解什么是“摘錄和刪減”(判斷哪些內容必須保留,哪些內容可以刪去,不要改變故事的原意)

      2.理解什么是“改寫和概括”(把長句子縮為短句子,把幾句話合并成一句話,或者用自己的話把故事中具體的描寫改得更簡潔)

      3.結合實例,理解概念

      齊讀《獵人海力布》1-4自然段縮寫,對照原文,看看保留了什么,刪減了什么,哪些句子是改寫,哪些句子是概括。

      從前有一個獵人,名叫海力布。他熱心幫助別人,大家都非常尊敬他。(刪減:在內蒙古自治區,流傳著一個動人的民間故事。)

      有一天,海力布打獵時看見一只老鷹抓住一條小白蛇,他急忙救下了小白蛇。(改寫)小白蛇告訴海力布,她是龍王的女兒。為了感謝海力布的救命之恩,小白蛇要送給海力布許多珍寶。小白蛇還告訴他,龍王嘴里含著一顆寶石,誰含著那顆寶石,就能聽懂各種動物說的話。不過動物說的話只能他自己知道,如果對別人說了,他就會變成一塊石頭。(概括)

      4.在保留原意的情況下,什么內容必須保留,哪些內容可以刪去?(故事的引入部分一般可以刪去,故事的主人公、起因、經過、結果必須保留)

      5.習作指導

      以《獵人海力布》5-6自然段為例,進行講解:

      來到龍宮,老龍王十分感激海力布救了小白蛇,要重重地酬謝他。老龍王把他領進寶庫,讓他自己挑選珍寶,愛什么就拿什么。海力布什么珍寶也沒拿,他對龍王說:“如果您真想給我點兒東西作紀念,請把您嘴里含著的那顆寶石送給我吧。”龍王低頭想了一會兒,就把嘴里含的寶石吐出來,送給了海力布。

      海力布臨走的時候,小白蛇跟了出來,再三叮囑他說:“敬愛的獵人,您要記住,動物說的什么話,千萬不要對別人說。如果說了,您馬上會變成石頭,永遠不能復活了!”海力布謝過小白蛇,就回家了。

      1.齊讀這兩個自然段,說說哪些地方可以刪減?(“敬愛的獵人,您要記住,動物說的什么話,千萬不要對別人說。如果說了,您馬上會變成石頭,永遠不能復活了!”)

      2.哪些地方需要改寫?(海力布什么珍寶也沒拿,他對龍王說:“如果您真想給我點兒東西作紀念,請把您嘴里含著的那顆寶石送給我吧。”)要怎么改?(海力布什么也沒拿,只是要了龍王嘴里的寶石。)

      3.剩下的內容要用什么方式縮寫?(概括)

      4.結合上面刪減和改寫的內容,概括這兩個自然段。

      (海力布來到龍宮,龍王想送他珍寶表示感謝,海力布什么也沒拿,只是要了龍王嘴里的寶石,龍王稍加思索后就給他了。臨走時,小白蛇再三叮囑海力布不要忘記剛才它說過的話,海力布謝過小白蛇便回家了。)

      5.除了把主要內容概括出來之外,還要注意兩點:1.不能改變故事的原意;2.改寫之后的語言必須通順。

      九、學生交流并練習概括其他自然段,師巡視指導。

      十、習作點評

      選擇其中幾篇有代表性的作文進行點評,最好有優秀作品和不符合要求的作品,學生對比,取其精華,棄其糟粕。

      五、小結

      總而言之,縮寫故事就是要注意以下三點:

      要體現原文的風格和面貌。也就是說,縮寫不允許改變原文的中心思想,不能改變原文的體裁,甚至連人稱也不能變。要保持原文的主要事件,保持原文人物的基本特點。

      第一,要按縮寫的要求將原文的篇幅縮短或者去掉部分描寫語句,或者把有些次要事件加以概括,或者刪去無關緊要的介紹。

      第二,要銜接自然,使文章成為一個整體。

      板書設計

      摘錄和刪減

      縮寫故事保留原意,渾然一體

      改寫和概括

    五年級上冊語文第三單元教案7

      教學目標:

      1、知識能力目標:使學生學會本課7個生字,增識2個字,理解新詞,達到理解課文內容,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的能力,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

      2、過程與方法目標:讓學生經歷讀讀議議、圈圈、畫畫的過程,使學生掌握作者抓住給人以啟示為重點寫人寫事的方法。

      3、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教育學生做事情要一心向著目標、專心致志、一往無前。

      教學重點、難點:

      1、理解挑山工講的意味深長的話的意思。

      2、懂得作者是怎樣把這個哲理一層層有條理地表達出來的。

      教具準備:

      課件、掛圖。

      教學過程:

      一、多媒體展示、激發興趣。

      師:同學們,泰山是一座中外聞名的山岳,有許多人前來游覽,在游覽的同時,我們會看到一些人肩挑重物,在陡峭的山坡上奮力前行,他們就是挑山工。

      師:板書課題——挑山工

      師:多媒體展示挑山工奮力攀登的情景。

      師:這些挑山工登山時比游人多走一倍的路程,而卻比游人先達到頂點,這是真的嗎到底是怎么回事呢?請大家看書。

      [點評:多媒體展示,把學生帶入了情境中,引發了學生對文章內容的極大關注,調動了他門主動參與的情感,激發了他們讀的濃厚興趣。]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生:自由讀文

      師:你讀懂了什么?

      生1:挑山工是幫助游人挑東西的人。

      生2:挑山工比游人先到山頂。

      生3:挑山工比游人走的路程大約多一倍。

      ……

      師:同學們還有什么問題不懂,想提出來和大家討論嗎?

      生1:挑山工說的'那段話蘊含著什么哲理?

      生2:挑山工登山有什么特點?

      生3:為什么挑山工的速度不比游人慢?

      生4:“因為我需要它”這句話是什么意思?

      生5:為什么挑山工的牙齒很白?

      師:第5個問題,請同學們讀第三自然段最后一句話“山民們喝泉水,牙齒都很白”,就解決了。對前四個問題我們先“存”起來,在深入研究課文中解決。

      [點評:“學而不思則罔”,學習從質疑問難開始,來自學生的問題,比老師提的問題,更能激發學生深入學習的積極性,為下一教學步驟營造良好的心理氣氛。經常要求學生學有所問,能培養學生主動探究的品質。]

      三、以讀為主、讀中探究

      教學第一部分

      師:“挑山工”登山有什么特點?請同學們默讀第一自然段。

      生:邊讀邊畫出描寫挑山工登山的句子。

      師:讓提出“挑山工登山有什么特點”的那個學生回答。

      生:挑山工走的路線是折尺形的從臺階左側起步,斜行向上,登上七、八級到了臺階右側就轉過身子,反向斜行,到了左側再轉回來。每轉一次身,扁擔換一次肩。

      師:好,大家能把挑山工走的路線圖畫出來嗎?

      生:能。

      師:指名到黑板上畫,其它同學在座位上畫。

      生:畫出挑山工走的路線圖。

      師:同學們畫的都不錯,誰能把你的線路圖拿到前面來給大家展示一下。

      生:講解。

      師:指名朗讀第一自然段。

      師:你認為他讀得怎么樣。

      生:“沉甸甸”讀得比較平淡。

      師:挑山工的擔子不夠沉,該怎么讀?

      生:重讀“沉甸甸”。

      師:范讀“挑山工走的路線是折尺形的,”突出“折尺形”。

      生:讀“挑山工登山走的路程大約比游人多一倍”。

      師:重讀“多一倍”。

      生:再讀一遍。

      師 :很好,請同學們默讀第一自然段,把你的體會“讀”出來。

      點評:通過各種形式的讀,拉近學生與教材之間的距離。同時,表情朗讀,又是一種很好的表達手段,指導學生通過表情朗讀,將學生的心得表現出來,使學生更能進入文章中的情境之中.本環節注重讀中感悟,讀中積累,讀中表達。

      師:學生們,剛才讀的很不錯,獎勵你們一段錄像。

      師:(展示課件:挑山工登山實況錄像)看完后說出你看到了什么?

      生1:看到挑山工穿著紅背心。

      生2:看到挑山工一直在登山。

      生3:看到泰山非常陡。

      生4:看到挑山工走的是:“之”字形成的路。

      ……

      [點評:運用現代多媒體,幫助學生建立閱讀表象,為理解文章說明深刻哲理打好基礎。]

      師:按常理來說,挑山工登山走彎曲的路,路程大約比游人多一倍,游人應該比挑山工快得多,但是事實是這樣嗎?朗讀第二自然段。

      生:集體朗讀。

      師:我怎么聽不出作者覺得“奇怪”?再好好讀一讀這句話。

      “騰云駕霧”不是在騰云駕霧,是慢悠悠的,該怎么讀?

      生:自由感情朗讀第一段。

      [點評:打破傳統的“串講”“分析”,以學生的閱讀為主,學生自己能讀懂的,教師決不代替分析,而是導讀、激勵、評價、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

      教學第二部分

      師:有一次,我同幾個畫友到泰山寫生,就遇到過這種情況。我們該如何深入學習這部分內容呢?

      生:小組合作學習。

      師:課件展示:小組合作學習要解決的問題;

      ①找出描寫挑山工外貌的句子。

      ②找出描寫挑山工神態的句子。

      ③幾次相遇,相遇的地點,看見挑山工在干什么?

      ④用“―”畫出挑山工說的話。

      生:自由組合以小組為單位學習、探究、交流、匯報。

      師:請同學們把你學習成果匯報一下。

      生1:第一組:讀、寫挑山工外貌的句子。

      生2:第二組:讀、寫挑山工神態的句子。

      生3:第三組:敘述和挑山工的三次相遇。

      生4:第四組:讀挑山工說的話。

      師:挑山工說話很風趣,還解答了剛才同學們提出的問題,“為什么挑山工走得快”,請我們好好學學。“我們哪里有近道……。是不是這個理兒?”這段話。

      生:默讀重點段,畫出重點詞語

      師:你從挑山工的話中體會到了什么?

      生1:我們做什么事都要認定目標。

      生2:我們做什么事都要堅持不懈。

      生3:我們做什么事都要有堅韌不拔的精神。

      [ 點評:引導學生讀、說、寫反復感悟文章的重點段落,突破教學難點。學生在語言實踐中進行了扎實的語文基本能力訓練。]

      教學第三部分

      師:導讀:從泰山回來,我畫了一幅畫,是這樣的畫?

      生:集體讀“在徒走的似乎沒有盡頭的……”

      師;展示圖畫。

      師:誰能把畫中的內容讀出來。

      師指導朗讀:突出:“陡直”;“沒有盡頭”讀慢一點,拖長音:“壓彎了腰”讀的低沉一點,“一步一步讀出他的艱難”;“向上登攀”要讀得有勁,挑山工肉體上的“腰”能壓彎,但精神上的“腰”永遠挺直。

      師:范讀。

      生:比賽讀、推薦讀。

      師:教使用手勢表示抑揚頓挫,“指揮”全班學生有感情地朗讀。

      師:老師把這幅送給同學們,你們需要他嗎?

      生:需要

      師:需要什么?請在圖畫下面寫幾句最想說的話。

      生:需要挑山工認定目標,堅持不懈,腳踏實地的精神。

      [點評:指導感情朗讀,首先引導學生真正的入情入境,其次,加強朗讀技巧的指導,通過范讀,比賽讀,推薦讀,手勢讀各種形成反復讀書,又促進學生進一步入情入境,在感情上與作者真正融為一體,實現學生與文本之間的“零距離”接觸。最后用“送畫”的形成,啟發學生說出內心的感受。]

      四、聯系生活,遷移運用

      師:挑山工的話蘊涵著哲理,挑山工的精神富有很深的啟迪作用,請聯想生活實際想一想,你能舉出幾個類似的例子嗎?

      生1:龜兔賽跑。

      生2:笨鳥先飛。

      生3:身邊同學通過勤奮學習而后來居上的故事……

      師:挑山工的精神對我們的學習有著怎樣的啟示呢?把你的理解,體會用筆表達出來。

      生:寫讀后感

      [點評:語文不僅需要理解,更需要延伸、應用。]

      五評價,總結

      師:本節課你有哪些收獲?

      生1:我知道了挑山工為什么比游人先到山頂。

      生2:我明白了挑山工說的話的含義。

      生3:我知道了作者畫畫的目的是什么。

      ……

      師:希望同學們把挑山工扎扎實實,一步一個腳印,目標專一,堅持不懈的精神永遠留在心中,用在學習和生活上。

      擴展性閱讀:

      今天,老師把自讀課本中《普通小站》推薦給大家,請同學們課后讀一讀。

      [點評:一節好課的結束,應該是課外閱讀的開始,即讓學生走進新文本,擴大視野,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

    五年級上冊語文第三單元教案8

      教學目標:

      1.學習本課4個會認生字,能夠流利地朗讀課文。通過朗讀課文讓學生自主學習概括文章的主要內容。

      2.理解作者眼中“表里的生物”究竟指的是什么體會在作者眼中童年的記憶是人生的珍寶,值得回憶。

      教學重點:

      讀懂課文內容,激發學生從小就要渴求知識,養成勤于思索的良好習慣。

      教學難點:

      抓住課文中人物的語言、心理活動的描寫,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文章表達的意思。

      教學用具:

      標簽

      教學過程:

      一、導課

      每個人都有一個多姿多彩的童年,在這個多彩的童年里,一定會有許多事情是值得我們回憶的,今天就讓我們學習一篇關于童年趣事的課文——《表里的生物》。板書:表里的生物。

      二、新授

      (一)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學習生字,認讀詞語(課件出示)

      2.默讀全文,想想文章主要寫了一件什么事。

      (小時候的“我”認為能發出聲音的都是活的生物,所以對父親的表極為好奇,并相信了父親說的表里有個小蝎子在里面。)

      3.文中出現了兩個人物,“我”和爸爸。課文在刻畫人物時主要采用了哪些描寫人物的方法

      (“我”和父親的對話描寫;“我”的心理描寫。)

      (二)深入學習課文,在感悟刻畫人物方法的同時,體會人物的個性。

      1.請同學們在文中找出這些語言和心理描寫的句子,并體會當時人物的內心情感,然后帶著自己的理解進行有感情的朗讀。(這個環節就是解決了課后習題第二問:你從哪里看出來的)

      2.學生獨自畫句子、思考、朗讀。

      3.指名朗讀,要把人物當時的內心情感通過朗讀表達出來,學生聽后進行點評。出示

      “我愛聽這表的'聲音。”我一邊說一邊向著表伸出手去。

      越不許我動,我的手指越想動,但是我又不敢,因此我很痛苦。

      (強烈的好奇感,渴望打開那塊表探個究竟。)

      我嚇了一跳,蝎子是多么丑惡而恐怖的東西,為什么把它放在這樣一個美麗的世界里呢但是我也感到愉快,證實我的猜測沒有錯:表里邊有一個活的生物。(弄清緣由之后的滿足感。)

      我想,大半因為它有好聽的聲音吧。但是一般的蝎子都沒有這么好聽的聲音,也許這里邊的蝎子與一般的不同。

      (在他的心中充滿美妙的東西和奇特的想法,富有童真童趣。)

      4.同學們在一邊朗讀一邊點評的過程中,體會人物情感,逐漸讀得到位。

      5.指名分角色朗讀。

      6.從剛才的朗讀中,你覺得“我”是個怎樣的孩子

      (“我”好奇心很強,渴求知識,善于觀察和思考,富有探究精神)這個問題也是課后習題。

      三、練習

      1.請同學們回憶自己的童年,講一講自己童年中的美好經歷。

      2.結合課文理解文中分號的使用方法以及分號的作用。

      四、課堂小結

      《表里的生物》是上個世紀20年代我國作家馮至寫的一篇散文。還有哪些描寫讓你很欣賞找到之后好好讀一讀。

    【五年級上冊語文第三單元教案】相關文章:

    五年級語文上冊第三單元教案08-25

    語文上冊第三單元試題06-12

    英語上冊第三單元教案12-10

    五年級上冊第三單元語文教案3篇08-03

    五年級上冊語文第三單元作文09-06

    語文下冊第三單元教案06-02

    語文下冊第三單元教案04-05

    語文第三單元勸學教案09-30

    初二語文上冊第三單元試題06-17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亚州911精品影院 | 性生潮久久久不久久久久 | 亚洲美乳中文字幕 | 亚洲人成网站在线播放动漫 | 亚洲欧洲的州日产国码在线 | 亚洲大片久久精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