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本紀(蘇教版高二選修) 教案教學設計

    發布時間:2016-2-21 編輯:互聯網 手機版

     秦始皇本紀

    淮海高級中學  楊奇

    教學目標:1.了解歷史上的秦始皇其人其事

            2.積累文中出現的重要字詞和文言現象

            3.初步了解《史記》敘事的體例,敘事方式和敘事的藝術特色

           4.認識作者的思想感情,學會辨證的看待歷史人物

    教學重點難點:掌握文中出現的重要字詞和文言現象

    課時安排: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1導入:

    兩千多年前的戰國時代,硝煙四起,群雄逐鹿,人民處于水深火熱之中,這個時候,歷史需要一個人來統一整個華夏大地,使社會穩定下來。于是,贏政出現了,他勵精圖治,任用賢良,終于統一六國,建立起強大的秦王朝--我國歷史上第一個封建國家,雖然僅僅維持了十幾年的時間,但是在我國的歷史上卻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它代表著歷史發展的總趨勢總是越來越走向進步。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史記》,進一步了解一下這個集大毀大譽于一身的千古一帝。

    2檢查預習,學生朗讀,糾正字音

    井陘(xíng) 王賁(bēn)雨(yù)雪  眇眇(miǎo)  謚(shì)

    朕(zhèn) 辟(bì)禁  黥(qíng)

    3學生自主梳理課文

    指導學生處理課文字詞句中的疑難問題:

    (1)   通假字

    彗星見東方                   “見”通“現”

    寡人以眇眇之身               “眇”通“渺”          

    不為置王,毋以填之           “填”通“鎮”

    卒有田常、六卿之臣,無撫拂   “拂”通“弼”

    夸主以為名,異取以為高       “取”通“趨”

    宮觀百官奇器珍怪徙臧滿之     “臧”通“藏”

    閉中羨,下外羨門             “羨”通“埏”

    雖萬世世不軼毀               “軼”通“迭”   

    (2)古今異義

    昔者王帝地方千里

    古義: 土地方圓                今義:跟“中央”相對;地點  

    他時秦地不過千里

    古義:不超過                     今義:表示轉折

    增始皇寢廟犧牲及山川百祀之禮

    古義:古代祭祀用的牲畜           今義:為正義事業獻出生命

    百姓當家則力農工

    古義:在家                       今義:主持家務

    二世三世至于萬世         

    古義:到了                       今義:另起一事

    (3)   詞類活用

    諸嘗與王生趙時母家有仇怨,皆坑之               

    名詞作動詞,坑殺

    燕王東收遼東而王之

    名詞作狀語,向東                              

    降越君,置會稽郡

    使動用法,使……投降

    一法度衡石丈尺

    數詞作動詞,統一

    博士七十人前為壽

    名詞作動詞,上前

    人善其所私學,以非上之所建立

    意動用法,認為……是好的

    宮觀百官奇器珍怪徙臧滿之

    使動用法,使……滿

    今青臣又面諛以重陛下之過,非忠臣

    名詞作狀語,當面;形容詞作動詞,加重

    樹草木以象山

    名詞作動詞,栽樹

    (4)   特殊句式

    十四年,攻趙軍于平陽                         狀語后置

    非死云陽                                     省略句

    卒有田常、六卿之臣,無撫拂,何以相救?       賓語前置

    盡閉工匠臧者                                 定語后置

    (5)多義詞

    初:

    初令男子書年                                 開始

    初大人以臣無賴                               當初

    楚懷王初封項籍為魯公                         當初

    將:

    桓 攻趙平陽,殺趙將                          將軍

    使王賁將                                     做將軍

    乃遣當陽君,蒲將軍將卒二萬渡河               率領

    皮之不存,毛將安附?                         將要

    兵:

    燕太子患秦兵至國                             軍隊

    又復立國,是樹兵也                           戰爭

    收天下兵,聚之咸陽                           兵器

    齊王建與其相后勝發兵守其西界                 軍隊

    兵連禍結                                     戰爭

    軍:

    東與燕和兵,軍上谷                           駐扎

    破荊軍                                       軍隊

    晉軍汜南                                     駐扎

    面:

    今青臣又面諛以重陛下之過                     當面

    能面刺寡人之過者                             當面

    于是焉河伯旋其面目                           臉

    呂馬童面之,指王翳曰                         背向

    發:

    發卒受地韓南陽假守騰                         派遣

    有賢士大夫發五十金                           拿出

    非常之謀難于猝發                             發動

    發其志士之悲哉                               抒發

    發沛中小兒得百二十人                         征發

    使:

    韓非使秦                                     出使

    秦使將軍王賁從燕南攻齊                       派遣

    周公之逮所由使也                             指使

    人皆得以隸使之                               驅使

    秦王使使者告趙王                             派遣

    王翦將上地,下井陘                           攻占

    始皇下其議                                   下交

    率群下以造謗                                 在下位的人

    下外羨門                                     放下

    (6)重點實詞虛詞:

    王之河南                                     到

    秦用李斯謀,留非                             扣留

    發卒受地韓南陽假守騰                         代理

    內史騰攻韓,得韓王安                         捕獲

    以其地為郡,命曰潁川                         命名

    秦王覺之,體解軻以徇                         示眾

    乃益發卒詣王翦軍                             增加

    王翦謝病老歸                                 辭別

    寡人以眇眇之身                               憑借

    今名號不更,無以稱成功                       顯揚,稱頌

    群臣皆以為便                                 有利

    請立諸子,唯上幸許                           希望

    諸子功臣以公賦稅重賞賜之                     用

    天下共苦戰斗不休,以有侯王                   因為

    并陰山至遼東                                 沿著

    吾聞殷周之王千歲                             統治

    所置凡七廟                                   共

    道古以非今,飾虛言以亂實                     來

    以古非今者族                                 用

    4課后作業:

    整理學習課文中的重要字詞和文言現象

    思考課后閱讀與探討

     

    第二課時

    一..回憶上一節課的內容:

    翻譯句子:

    秦王之邯鄲,諸嘗與王生趙時母家有仇怨,皆坑之

    始皇下其議于群臣,群臣皆以為便

    秦始皇置酒咸陽宮,博士七十人前為壽

    今青臣又面諛以重陛下之過,非忠臣

    人善其所私學,以非上之所建立

    二.復讀全文,分析文章的結構:

    全文可分為兩部分。

    第一部分,簡要地歷數秦始皇在前代打下的基礎上,逐個吞并六國的經過。

    第二部分,敘述秦始皇在統一天下后的言行和事件。一方面列舉了諸如議帝號、改歷法服飾、分天下為三十六郡、統一法律、統一度量衡和文字,焚書坑儒。另一方面又列舉了秦始皇大興土木建造陵墓和死后的一些情況。

    (板書:)

    統一六國:南征北討

    統一天下后:定帝號

    分郡縣、統一度量衡和文字

    焚書坑儒

    建陵墓

    三.小組討論,怎么看待秦始皇這個人?

    提示:秦始皇具有卓越的政治軍事才能,能夠禮賢下士,重用人才。(統一度量衡和文字;強起王翦,重用王家父子等)

    同時又驕奢淫逸,暴虐兇殘。(坑殺在趙國時母家仇人,焚書坑儒等)

    但在歷史上,他成功的統一了六國,結束了春秋以來諸侯長期紛爭的混亂局面,建立了我國第一個封建集中制國家。同時統一度量衡和文字,為社會的穩定,經濟文化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提供了重要的條件。

    (學生可發表自己的觀點)

    四.作者司馬遷對秦始皇的態度

    司馬遷在《史記》中表現出來的進步性確實是前無古人的,他以樸素的唯物主義歷史觀,給人們展示了秦始皇這個集大毀大譽于一身的封建帝王的一生。秦始皇的杰出才能和卓越貢獻卻是不可抹殺的,同時,他的暴政和兇殘也是其在歷史上難以清洗的污點。

    五.本文的藝術特色

    1.      以編年記事的形式,記載了秦始皇以及秦二世一生的主要活動和所發生的重要事件,真實地反映了秦王朝建立前后四十余年間風云變幻的歷史場面。

    2.      詳略得當,簡中有繁,概括和重筆相間。因為是人物傳記,對能深刻體現人物形象的事件進行詳細的敘述。

    六.課后作業

    繼續積累文中出現的重要字詞和文言現象

    學完《秦始皇本紀》后,試著寫一篇讀后感

     

    [秦始皇本紀(蘇教版高二選修) 教案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1.秦始皇本紀讀后感

    2.高中化學選修5《鹵代烴》教案設計

    3.古代詩歌散文選修教案

    4.蘇教版《角》的初步認識教案

    5.《心聲》 教案教學設計

    6.高二物理選修3-1試題答案

    7.高二選修1物理第四章單元測試題

    8.高二選修《唐詩宋詞選讀》練習題

    9.高二語文《師說》教案

    10.日月水火教案教學設計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首页中文有码中文字幕20 | 亚洲国产二区综合 | 在线观看国产日韩亚洲中文字幕 | 熟女制服丝袜另类中文字幕 | 五月天婷亚洲天久久综合网 | 亚洲国产日韩不卡综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