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物理上冊知識點總結

    時間:2022-11-09 18:08:25 知識點總結 我要投稿

    初二物理上冊知識點總結3篇

      總結就是把一個時間段取得的成績、存在的問題及得到的經驗和教訓進行一次全面系統的總結的書面材料,通過它可以正確認識以往學習和工作中的優缺點,為此要我們寫一份總結。那么你知道總結如何寫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初二物理上冊知識點總結,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初二物理上冊知識點總結3篇

    初二物理上冊知識點總結1

      一、聲音的產生:

      1、聲音是由物體的振動產生的;(人靠聲帶振動發聲、蜜蜂靠翅膀下的小黑點振動發聲,風聲是空氣振動發聲,管制樂器考里面的空氣柱振動發聲,弦樂器靠弦振動發聲,鼓靠鼓面振動發聲,鐘考鐘振動發聲,等等);

      2、振動停止,發生停止;但聲音并沒立即消失(因為原來發出的聲音仍在繼續傳播);

      3、發聲體可以是固體、液體和氣體;

      4、聲音的振動可記錄下來,并且可重新還原(唱片的制作、播放);

      二、聲音的傳播

      1、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固體、液體和氣體都可以傳播聲音;聲音在固體中傳播時損耗最少(在固體中傳的最遠,鐵軌傳聲),一般情況下,聲音在固體中傳得最快,氣體中最慢(軟木除外);

      2、真空不能傳聲,月球上(太空中)的宇航員只能通過無線電話交談;

      3、聲音以波(聲波)的形式傳播;

      注:由聲音物體一定振動,有振動不一定能聽見聲音;

      4、聲速:物體在每秒內傳播的距離叫聲速,單位是m/s;聲速的計算公式是v=s/t;聲音在空氣中的速度為340m/s;

      三、回聲:聲音在傳播過程中,遇到障礙物被反射回來,再傳入人的耳朵里,人耳聽到反射回來的聲音叫回聲(如:高山的回聲,夏天雷聲轟鳴不絕,北京的天壇的回音壁)

      1、聽見回聲的條件:原聲與回聲之間的時間間隔在0.1s以上(教師里聽不見老師說話的回聲,狹小房間聲音變大是因為原聲與回聲重合);

      2、回聲的利用:測量距離(車到山,海深,冰川到船的距離);

      四、怎樣聽見聲音

      1、人耳的構成:人耳主要由外耳道、鼓膜、聽小骨、耳蝸及聽覺神經組成;

      2、聲音傳到耳道中,引起鼓膜振動,再經聽小骨、聽覺神經傳給大腦,形成聽覺;

      3、在聲音傳給大腦的過程中任何部位發生障礙,人都會失去聽覺(鼓膜、聽小骨處出現障礙是傳導性耳聾;聽覺神經處出障礙是神經性耳聾);

      4、骨傳導:不借助鼓膜、靠頭骨、頜骨傳給聽覺神經,再傳給大腦形成聽覺(貝多芬耳聾后聽音樂,我們說話時自己聽見的自己的聲音);骨傳導的性能比空氣傳聲的性能好;

      5、雙耳效應:生源到兩只耳朵的距離一般不同,因而聲音傳到兩只耳朵的時刻、強弱及步調亦不同,可由此判斷聲源方位的現象(聽見立體聲);

      五、聲音的特性包括:音調、響度、音色;

      1、音調:聲音的高低叫音調,頻率越高,音調越高(頻率:物體在每秒內振動的次數,表示物體振動的快慢,單位是赫茲,振動物體越大音調越低;)

      2、響度:聲音的強弱叫響度;物體振幅越大,響度]越強;聽者距發聲者越遠響度越弱;

      3、音色:不同的物體的音調、響度盡管都可能相同,但音色卻一定不同;(辨別是什么物體法的聲靠音色)

      注意:音調、響度、音色三者互不影響,彼此獨立;

      六、超聲波和次聲波

      1、人耳感受到聲音的頻率有一個范圍:20Hz~20000Hz,高于20000Hz叫超聲波;低于20Hz叫次聲波;

      2、動物的聽覺范圍和人不同,大象靠次聲波交流,地震、火山爆發、臺風、海嘯都要產生次聲波;

      七、噪聲的危害和控制

      1、噪聲:(!)從物理角度上講物體做無規則振動時發出的聲音叫噪聲;(2)從環保的角度上講,凡是妨礙人們正常學習、工作、休息的聲音以及對人們要聽的聲音產生干擾的聲音都是噪聲;

      2、樂音:從物理角度上講,物體做有規則振動發出的聲音;

      3、常見招生飛機的轟鳴聲、汽車的鳴笛聲、鞭炮聲、金屬之間的摩擦聲;

      4、噪聲的等級:表示聲音強弱的單位是分貝。符號dB,超過90dB會損害健康;0dB指人耳剛好能聽見的聲音;

      5、控制噪聲:(1)在生源處較弱(安消聲器);(2)在傳播過程中(植樹。隔音墻)(3)在人耳處減弱(戴耳塞)

      八、聲音的利用

      1、超聲波的能量大、頻率高用來打結石、清洗鐘表等精密儀器;超聲波基本沿直線傳播用來回聲定位(蝙蝠辨向)制作(聲納系統)

      2、傳遞信息(醫生查病時的"聞",打B超,敲鐵軌聽聲音等等)

      3、聲音可以傳遞能量(飛機場幫邊的玻璃被震碎,雪山中不能高聲說話,一音叉振動,未接觸的音叉振動發生)

    初二物理上冊知識點總結2

      一、溫度:

      1、溫度:溫度是用來表示物體冷熱程度的物理量;

      注:熱的物體我們說它的溫度高,冷的物體我們說它的溫度低,若兩個物體冷熱程度一樣,它們的溫度亦相同;我們憑感覺判斷物體的冷熱程度一般不可靠;

      2、攝氏溫度:

      (1)溫度常用的單位是攝氏度,用符號“C”表示;

      (2)攝氏溫度的規定:把一個大氣壓下,冰水混合物的溫度規定為0℃;把一個標準大氣壓下沸水的溫度規定為100℃;然后把0℃和100℃之間分成100等份,每一等份代表1℃。

      (3)攝氏溫度的讀法:如“5℃”讀作“5攝氏度”;“-20℃”讀作“零下20攝氏度”或“負20攝氏度”

      二、溫度計

      1、常用的溫度計是利用液體的熱脹冷縮的原理制造的;

      2、溫度計的構成:玻璃泡、均勻的玻璃管、玻璃泡總裝適量的液體(如酒精、煤油或水銀)刻度;

      3、溫度計的使用:

      (1)使用前要:觀察溫度計的量程、分度值(每個小刻度表示多少溫度),并估測液體的

      溫度,不能超過溫度計的量程(否則會損壞溫度計)

      (2)測量時,要將溫度計的玻璃泡與被測液體充分接觸,不能緊靠容器壁和容器底部;

      (3)讀數時,玻璃泡不能離開被測液、要待溫度計的示數穩定后讀數,且視線要與溫度

      計中夜柱的上表面相平。

      三、體溫計:

      1、用途:專門用來測量人體溫的;

      2、測量范圍:35℃~42℃;分度值為0.1℃;

      3、體溫計讀數時可以離開人體;

      4、體溫計的特殊構成:玻璃泡和直的玻璃管之間有極細的、彎的細管(縮口);

      物態變化:物質在固、液、氣三種狀態之間的變化;固態、液態、氣態在一定條件下可以相互轉化。物質以什么狀態存在跟物體的溫度有關。

      四、熔化和凝固:物質從固態變為液態叫熔化;從液態變為固態叫凝固。

      1、物質熔化時要吸熱;凝固時要放熱;

      2、熔化和凝固是可逆的兩物態變化過程;

      3、固體可分為晶體和非晶體;

      (1)晶體:熔化時有固定溫度(熔點)的物質;非晶體:熔化時沒有固定溫度的物質;

      (2)晶體和非晶體的根本區別是:晶體有熔點(熔化時溫度不變繼續吸熱),非晶體沒有熔點(熔化時溫度升高,繼續吸熱);(熔點:晶體熔化時的溫度);

      4、晶體熔化的條件:

      (1)溫度達到熔點;

      (2)繼續吸收熱量;

      5、晶體凝固的條件:

      (1)溫度達到凝固點;

      (2)繼續放熱;

      6、同一晶體的熔點和凝固點相同;

      7、晶體的熔化、凝固曲線:

      五、汽化和液化

      1、物質從液態變為氣態叫汽化;物質從氣態變為液態叫液化;

      2、汽化和液化是互為可逆的過程,汽化要吸熱、液化要放熱;

      3、汽化可分為沸騰和蒸發;

      (1)蒸發:在任何溫度下都能發生,且只在液體表面發生的緩慢的汽化現象;

      注:蒸發的快慢與

      (A)液體溫度有關:溫度越高蒸發越快(夏天灑在房間的水比冬天干的快;在太陽下曬衣服快干);

      (B)跟液體表面積的大小有關,表面積越大,蒸發越快(涼衣服時要把衣服打開涼,為了地下有積水快干,要把積水掃開);

      (C)跟液體表面空氣流動的快慢有關,空氣流動越快,蒸發越快(涼衣服要涼在通風處,夏天開風扇降溫);

      (2)沸騰:在一定溫度下(沸點),在液體表面和內部同時發生的劇烈的汽化現象;注:

      (A)沸點:液體沸騰時的溫度叫沸點;

      (B)不同液體的沸點一般不同;

      (C)液體的沸點與壓強有關,壓強越大沸點越高(高壓鍋煮飯)

      (D)液體沸騰的條件:溫度達到沸點還要繼續吸熱;

      (3)沸騰和蒸發的區別和聯系:

      (A)它們都是汽化現象,都吸收熱量

      (B)沸騰只在沸點時才進行;蒸發在任何溫度下都能進行;

      (C)沸騰在液體內、外同時發生;蒸發只在液體表面進行;

      (D)沸騰比蒸發劇烈;

      (4)蒸發可致冷:夏天在房間灑水降溫;人出汗降溫;發燒時在皮膚上涂酒精降溫;

      (5)不同物體蒸發的快慢不同:如酒精比水蒸發的快;

      4、液化的方法:

      (1)降低溫度;

      (2)壓縮體積(增大壓強,提高沸點)如:氫的儲存和運輸;液化氣;

      六、升華和凝華

      1、物質從固態直接變為氣態叫升華;物質從氣態直接變為固態叫凝華,升華吸熱,凝華放熱;

      2、升華現象:樟腦球變小;冰凍的衣服變干;人工降雨中干冰的物態變化;

      3、凝華現象:雪的形成;北方冬天窗戶玻璃上的冰花(在玻璃的內表面)

      七、云、霜、露、霧、雨、雪、雹、“白氣”的形成

      1、溫度高于0℃時,水蒸汽液化成小水滴成為露;附在塵埃上形成霧;

      2、溫度低于0℃時,水蒸汽凝華成霜;

      3、水蒸汽上升到高空,與冷空氣相遇液化成小水滴,就形成云,大水滴就是雨;云層中還有大量的小冰晶、雪(水蒸汽凝華而成),小冰晶下落可熔化成雨,小水滴再與0℃冷空氣流時,凝固成雹;

      4、“白氣”是水蒸汽與冷液化而成的

      第五章電流和電路

      一、電荷

      1、物體有了吸引輕小物體的性質,我們就說物體帶了電,或者說帶了電荷;

      2、用摩擦的方法使物體帶電叫摩擦起電;

      二、兩種電荷:

      1、用綢子摩擦的'玻璃棒帶的電荷叫正電荷;

      2、把用毛皮摩擦過的橡膠棒帶的電荷叫負電荷;

      3、基本性質:同中電荷相互排斥,異種電荷相互吸引;

      三、驗電器

      1、用途:用來檢驗物體是否帶電;

      2、原理:利用異種電荷相互排斥;

      四、電荷量(電荷)

      1、電荷的多少叫電荷量、簡稱電荷;

      2、電荷的單位:庫侖(C)簡稱庫;

      五、元電荷:

      1、原子是由位于中心的帶正電的原子核和核外帶負電的電子組成;

      2、把最小的電荷叫元電荷(一個電子所帶電荷)用e表示;e=1.60×10;

      4、在通常情況下,原子核所帶正電荷與核外電子總共所帶負電荷在數量上相等,整個原子呈中性;

      六、摩擦起電

      1、原因:不同物體的原子核束縛電子的本領不同;

      2、摩擦起電的實質:摩擦起電并不是創生了電,而是電子從一個物體轉移到了另一個物體,失去電子的帶正電。得到電子的帶負電;

      七、導體和絕緣體

      1、善于導電的物體叫導體;如:金屬、人體、大地、酸堿鹽溶液;

      2、不善于導電的物體叫絕緣體,如:橡膠、玻璃、塑料等;

      3、金屬導體靠自由電子導電,酸堿鹽溶液靠正負離子導電;

      4、導體和絕緣體在一定條件下可以相互轉換;

      八、電流

      1、電荷的定向移動形成電流;

      2、能夠供電的裝置叫電源。干電池的碳棒為正極,鋅筒為負極;

      3、規定:真電荷定向移動的方向為電流的方向(負電荷定向移動方向和電流方向相反)

      4、在電源外部,電流的方向從電源的正極流向負極;

      九、電路:用導線將用電器、開關、用電器連接起來就組成了電路;

      1、電源:提供持續電流,把其它形式的能轉化成電能;

      2、用電器:消耗電能,把電能轉化成其它形式的能(電燈、電風扇等)

      3、導線:輸送電能的;

      4、開關:控制電路的通斷;

      十、電路的工作狀態

      1、通路:處處連同的電路;

      2、開路:某處斷開的電路;

      3、短路:用導線直接將電源的正負極連同;

      十一、電路圖及元件符號:

      1、用符號表示電路連接的圖叫電路圖,常用的符號如下:

      畫電路圖時要注意:整個電路圖是長方形;導線要橫平豎直;元件不能畫在拐角處。

      十二、串聯和并聯

      1、把電路元件逐個順次連接起來的電路叫串聯

      2、特點:電流只有一條路徑;各用電器互相影響;

      3、把電路元件并列連接起來的電路叫并聯電路;

      4、特點:電流有多條路徑;各用電器互不影響,一條支路開路時,其它支路仍可為通路;

      5、常根據電流的流向判斷串、并聯:從電源的正極開始,沿電流方向走一圈,回到負

      極,則為串聯,若出現分支則為并聯;

      十三、電路的連接方法

      1、線路簡其捷、不能出現交叉;

      2、連出的實物圖中各元件的順序一定要與電路圖保持一致;

      3、一般從電源的正極起,順著電流方向,依次連接,直至回到電源的負極;

      4、并聯電路連接中,先串后并,先支路后干路,連接時找準分支點和匯合點。

      5、在連接電路前應將開關斷開;十四、電流的強弱

      1、電流:表示電流強弱的物理量,符號I

      2、單位:安培,符號A,還有毫安(mA)、微安(A)1A=1000mA1mA=1000A

      十五、電流的測量:用電流表;符號A

      1、電流表的結構:接線柱、量程、示數、分度值

      2、電流表的使用

      (1)先要三“看清”:看清量程、指針是否指在臨刻度線上,正負接線柱

      (2)電流表必須和用電器串聯;(相當于一根導線)

      (3)電流表必須和用電器串聯;(相當于一根導線)

      (4)選擇合適的量程(如不知道量程,應該選較大的量程,并進行試觸。)

      注:試觸法:先把電路的一線頭和電流表的一接線柱固定,再用電路的另一線頭迅速試觸電流表的另一接線柱,若指針擺動很小(讀數不準),需換小量程,若超出量程(電流表會燒壞),則需換更大的量程。

      3、電流表的讀數

      (1)明確所選量程

      (2)明確分度值(每一小格表示的電流值)

      (3)根據表針向右偏過的格數讀出電流值

      十六、串、并聯電路中電流的特點:串聯電路中電流處處相等;并聯電路干路電流等于各支路電流之和;

    初二物理上冊知識點總結3

      一、噪聲的危害與控制

      1、噪聲:

      從物理學角度來看,噪聲是發聲體做無規則振動產生的;

      從環境保護角度看,凡是妨礙人們正常的工作、學習、休息,以及對人們要聽的聲音產生干擾的聲音都是噪聲。

      2、分貝:

      人們以分貝來表示聲音強弱的等級,符號dB;

      為了保護聽力,聲音不能超過90dB;

      為了保證工作和學習,聲音不能超過70dB;

      為了保證休息和睡眠,聲音不能超過50dB。

      3、噪聲的控制:

      (1)防止噪聲的產生或消聲或在聲源處減弱;

      (2)阻斷噪聲的傳播或吸聲或在傳播過程中減弱;

      (3)防止噪聲進入耳朵或隔聲或在人耳處減弱。

      二、機械運動

      1、機械運動:物體位置的變化叫機械運動一切物體都在運動,絕對不動的物體是沒有的,這就是說運動是絕對的,我們平常說的運動和靜止都是相對于另一個物體(參照物)而言的,所以,對運動的描述是相對的。

      2、參照物:研究機械運動時被選作標準的物體叫參照物。

      3、相對靜止:兩個以同樣快慢、向同一方向運動的物體,或它們之間的位置不變,則這兩個物體相對靜止。

      4、勻速直線運動:快慢不變、經過的路線是直線的運動,叫做勻速直線運動。勻速直線運動是最簡單的機械運動。

      5、速度

      (1)速度是表示物體運動快慢的物理量。

      (2)在勻速直線動動中,速度等于運動物體在單位時間內通過的路程

      (3)速度公式:v=S/t

      (4)速度的單位:國際單位:m/s;常用單位:km/h;1m/s=3、6km/h

      三、物態變化

      1、溫度:是指物體的冷熱程度。測量的工具是溫度計,溫度計是根據液體的熱脹冷縮的原理制成的。

      2、攝氏溫度(℃):單位是攝氏度。1攝氏度的規定:把冰水混合物溫度規定為0度,把一標準大氣壓下沸水的溫度規定為100度,在0度和100度之間分成100等分,每一等分為1℃。

      3、常見的溫度計有(1)實驗室用溫度計;(2)體溫計;(3)寒暑表。體溫計:測量范圍是35℃至42℃,每一小格是0、1℃。

      4、溫度計使用:(1)使用前應觀察它的量程和最小刻度值;(2)使用時溫度計玻璃泡要全部浸入被測液體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3)待溫度計示數穩定后再讀數;(4)讀數時玻璃泡要繼續留在被測液體中,視線與溫度計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5、固體、液體、氣體是物質存在的三種狀態。

      6、熔化:物質從固態變成液態的過程叫熔化。要吸熱。

      7、凝固:物質從液態變成固態的過程叫凝固。要放熱、

      8、熔點和凝固點:晶體熔化時保持不變的溫度叫熔點;。晶體凝固時保持不變的溫度叫凝固點。晶體的熔點和凝固點相同。

      9、晶體和非晶體的重要區別:晶體都有一定的熔化溫度(即熔點),而非晶體沒有熔點。

      10、汽化:物質從液態變為氣態的過程叫汽化,汽化的方式有蒸發和沸騰。都要吸熱。

      11、蒸發:是在任何溫度下,且只在液體表面發生的,緩慢的汽化現象。

      12、沸騰:是在一定溫度(沸點)下,在液體內部和表面同時發生的劇烈的汽化現象。液體沸騰時要吸熱,但溫度保持不變,這個溫度叫沸點。

      13、影響液體蒸發快慢的因素:(1)液體溫度;(2)液體表面積;(3)液面上方空氣流動快慢。

      14、液化:物質從氣態變成液態的過程叫液化,液化要放熱。使氣體液化的方法有:降低溫度和壓縮體積。(液化現象如:“白氣”、霧、等)

      15、升華和凝華:物質從固態直接變成氣態叫升華,要吸熱;而物質從氣態直接變成固態叫凝華,要放熱。

      16、水循環:自然界中的水不停地運動、變化著,構成了一個巨大的水循環系統。水的循環伴隨著能量的轉移。

      四、光的反射

      1、當光射到物體表面時,有一部份光會被物體反射回來,這種現象叫做光的反射。

      2、我們看見不發光的物體是因為物體反射的光進入了我們的眼睛。

      3、反射定律:在反射現象中,反射光線、入射光線、法線都在同一個平面內;反射光線、入射光線分居法線兩側;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1)法線:過光的入射點所作的與反射面垂直的直線;

      (2)入射角:入射光線與法線的夾角;反射角:法射光線與法線間的夾角。(入射光線與鏡面成θ角,入射角為90°-θ,反射角為90°-θ)

      (3)入射角與反射角之間存在因果關系,反射角總是隨入射角的變化而變化而變化,因而只能說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不能說成入射角等于反射角。(鏡面旋轉θ,反射光旋轉2θ)

      (4)垂直入射時,入射角、反射角等于多少?答:垂直入射時,入射角為0度,反射角亦等于0度。

    【初二物理上冊知識點總結】相關文章:

    初二物理上冊知識點總結07-21

    初二物理上冊知識點總結11-09

    初二上冊物理知識點總結范文11-04

    初二物理知識點總結06-08

    初二物理上冊重點知識點08-25

    人教版物理初二知識點總結09-30

    初二物理下冊知識點總結01-22

    初二物理電路的組成知識點總結03-30

    初二物理電功率知識點總結03-30

    初二物理下冊知識點歸納總結11-11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日本乱理伦片在线观看中文 | 亚洲一线在线视频 |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777 | 欧美精品一级在线播放 | 制服丝袜国产中文高清 | 午夜福利视频韩国19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