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物理上冊知識點總結

    時間:2023-06-02 14:48:43 知識點總結 我要投稿

    初二物理上冊知識點總結2篇

      總結是對某一階段的工作、學習或思想中的經驗或情況進行分析研究的書面材料,它在我們的學習、工作中起到呈上啟下的作用,因此好好準備一份總結吧。那么我們該怎么去寫總結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初二物理上冊知識點總結,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初二物理上冊知識點總結2篇

    初二物理上冊知識點總結1

      第一章機械運動

      常考點

      1.機械運動:一個物體相對另一個物體位置改變(關鍵抓住五個字“位置的變化”)

      2.運動的描述

      參照物:描述物體運動還是靜止時選定的標準物體

      運動和靜止的相對性:選不同的參照物,對運動的描述可能不同

      3.運動的分類

      勻速直線運動:沿直線運動,速度大小保持不變;變速直線運動:沿直線運動,速度大小改變。

      4.比較快慢方法:時間相同看路程,路程長的快;路程相同看時間,時間短的快

      5.速度(常考點)

      物理意義:表示物體運動的快慢;定義:物體在單位時間內通過的路程;公式:v=s/t

      單位:m/s、km/h;關系:1m/s=3.6km/h;1km/h=1/3.6m/s

      6.勻速直線運動

      特點:任意時間內通過的路程都相等

      公式:v=s/t速度與時間路程變化無關

      7.描述運動的快慢

      平均速度物理意義:反映物體在整個運動過程中的快慢

      公式:v=s/t

      8.平均速度的測量

      原理:v=s/t

      工具:刻度尺、秒表

      需測物理量:路程s;時間t

      注意:一定說明是哪一段路程(或哪一段時間)

      9.路程時間圖像速度時間圖象

      第二章聲現象

      一、聲音的發生與傳播

      常考點

      1.一切發聲的物體都在振動。用手按住發音的音叉,發音也停止,該現象說明振動停止發聲也停止。振動的物體叫聲源。

      2.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真空不能傳聲。在空氣中,聲音以看不見的聲波來傳播,聲波到達人耳,引起鼓膜振動,人就聽到聲音。

      3.真空不能傳聲,月球上沒有空氣,所以登上月球的宇航員們即使相距很近也要靠無線電話交談,因為無線電波在真空中也能傳播。

      4.聲音在介質中的傳播速度簡稱聲速。一般情況下,v固>v液>v氣聲音在15℃空氣中的傳播速度是340m/s。

      5.回聲是由于聲音在傳播過程中遇到障礙物被反射回來而形成的。如果回聲到達人耳比原聲晚0.1s以上人耳能把回聲跟原聲區分開來,此時障礙物到聽者的距離至少為17m。在屋子里談話比在曠野里聽起來響亮,原因是屋子空間比較小造成回聲到達人耳比原聲晚不足0.1s最終回聲和原聲混合在一起使原聲加強。

      利用:利用回聲可以測定海底深度、冰山距離、敵方潛水艇的遠近測量中要先知道聲音在海水中的傳播速度,測量方法是:測出發出聲音到受到反射回來的聲音訊號的時間t,查出聲音在介質中的傳播速度v,則發聲點距物體S=vt/2。

      二、我們怎樣聽到聲音

      常考點

      1.聲音在耳朵里的傳播途徑:外界傳來的聲音引起鼓膜振動,這種振動經聽小骨及其他組織傳給聽覺神經,聽覺神經把信號傳給大腦,人就聽到了聲音.

      2.骨傳導:聲音的傳導不僅僅可以用耳朵,還可以經頭骨、頜骨傳到聽覺神經,引起聽覺。這種聲音的傳導方式叫做骨傳導。一些失去聽力的人可以用這種方法聽到聲音。

      3.雙耳效應:人有兩只耳朵,而不是一只。聲源到兩只耳朵的距離一般不同,聲音傳到兩只耳朵的時刻、強弱及其他特征也就不同。這些差異就是判斷聲源方向的重要基礎。這就是雙耳效應.

      三、聲音的`三個特性

      1.音調:人感覺到的聲音的高低。音調跟發聲體振動頻率有關系,頻率越高音調越高;頻率越低音調越低。物體在1s振動的次數叫頻率,物體振動越快頻率越高。頻率單位次/秒又記作Hz。

      2.響度:人耳感受到的聲音的大小。響度跟發生體的振幅和距發聲距離的遠近有關。物體在振動時,偏離原來位置的距離叫振幅。振幅越大響度越大。

      增大響度的主要方法是:減小聲音的發散。

      3.音色:由物體本身決定。人們根據音色能夠辨別樂器或區分人。

      4.區分樂音三要素:聞聲知人——依據不同人的音色來判定;高聲大叫——指響度;高音歌唱家——指音調。

      四、噪聲的危害和控制

      常考點

      1.物理學角度看,噪聲是指發聲體做無規則的雜亂無章的振動發出的聲音;環境保護的角度噪聲是指妨礙人們正常休息、學習和工作的聲音,以及對人們要聽的聲音起干擾作用的聲音。

      2.人們用分貝(dB)來劃分聲音等級;聽覺下限0dB;為保護聽力應控制噪聲不超過90dB;為保證工作學習,應控制噪聲不超過70dB;為保證休息和睡眠應控制噪聲不超過50dB。

      3.減弱噪聲的方法:在聲源處減弱、在傳播過程中減弱、在人耳處減弱。

      五、聲的利用

      常考點

      可以利用聲來傳播信息和傳遞能量。(選擇題)

      第三章物態變化

      一、溫度

      溫度計的原理:利用液體的熱脹冷縮進行工作。

      常用溫度計的使用方法:

      使用前:觀察它的量程,判斷是否適合待測物體的溫度;并認清溫度計的分度值,以便準確讀數。使用時:溫度計的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測液體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溫度計玻璃泡浸入被測液體中稍候一會兒,待溫度計的示數穩定后再讀數;讀數時玻璃泡要繼續留在被測液體中,視線與溫度計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二、物態變化

      常考點

      1.熔化和凝固

      ①熔化:

      晶體物質:海波、冰、石英水晶、

      非晶體物質:松香、石蠟玻璃、瀝青、蜂蠟食鹽、明礬、奈、各種金屬

      熔化圖象:

      熔化特點:固液共存,吸熱,溫度不變

      熔化特點:吸熱,先變軟變稀,最后變為液態,溫度不斷上升。

      熔化的條件:⑴達到熔點。⑵繼續吸熱。

      ②凝固:

      定義:物質從液態變成固態叫凝固。

      凝固圖象:

      凝固特點:固液共存,放熱,溫度不變

      凝固特點:放熱,逐漸變稠、變黏、變硬、最后成固體,溫度不斷降低。

      凝固點:晶體凝固時的溫度。

      同種物質的熔點、凝固點相同。

      凝固的條件:⑴達到凝固點。⑵繼續放熱。

      2.汽化和液化:

      ①汽化:

      定義:物質從液態變為氣態叫汽化。

      定義:液體在任何溫度下都能發生的,并且只在液體表面發生的汽化現象叫蒸發。

      影響因素:⑴液體的溫度;⑵液體的表面積⑶液體表面空氣的流動。

      作用:蒸發吸熱(吸外界或自身的熱量),具有制冷作用。

      定義:在一定溫度下,在液體內部和表面同時發生的劇烈的汽化現象。

      沸點:液體沸騰時的溫度。

      沸騰條件:⑴達到沸點。⑵繼續吸熱

      沸點與氣壓的關系:一切液體的沸點都是氣壓減小時降低,氣壓增大時升高

      ②液化:

      定義:物質從氣態變為液態叫液化。

      方法:⑴降低溫度;⑵壓縮體積。

      好處:體積縮小便于運輸。

      作用:液化放熱

      3.升華和凝華:

      ①升華定義:物質從固態直接變成氣態的過程,吸熱,易升華的物質有:碘、冰、干冰、樟腦、鎢。

      ②凝華定義:物質從氣態直接變成固態的過程,放熱

      ☆要使洗過的衣服盡快干,請寫出四種有效的方法。

      ⑴將衣服展開,增大與空氣的接觸面積。⑵將衣服掛在通風處。⑶將衣服掛在陽光下或溫度教高處。⑷將衣服脫水(擰干、甩干)。

      ☆解釋“霜前冷雪后寒”

      霜前冷:只有外界氣溫足夠低,空氣中水蒸氣才能放熱凝華成霜所以“霜前冷”。雪后寒:化雪是熔化過程,吸熱所以“雪后寒”。

    初二物理上冊知識點總結2

      一、聲音的產生:

      1、聲音是由物體的振動產生的;(人靠聲帶振動發聲、蜜蜂靠翅膀下的小黑點振動發聲,風聲是空氣振動發聲,管制樂器考里面的空氣柱振動發聲,弦樂器靠弦振動發聲,鼓靠鼓面振動發聲,鐘考鐘振動發聲,等等);

      2、振動停止,發生停止;但聲音并沒立即消失(因為原來發出的聲音仍在繼續傳播);

      3、發聲體可以是固體、液體和氣體;

      4、聲音的振動可記錄下來,并且可重新還原(唱片的制作、播放);

      二、聲音的傳播

      1、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固體、液體和氣體都可以傳播聲音;聲音在固體中傳播時損耗最少(在固體中傳的最遠,鐵軌傳聲),一般情況下,聲音在固體中傳得最快,氣體中最慢(軟木除外);

      2、真空不能傳聲,月球上(太空中)的宇航員只能通過無線電話交談;

      3、聲音以波(聲波)的'形式傳播;

      注:由聲音物體一定振動,有振動不一定能聽見聲音;

      4、聲速:物體在每秒內傳播的距離叫聲速,單位是m/s;聲速的計算公式是v=s/t;聲音在空氣中的速度為340m/s;

      三、回聲:聲音在傳播過程中,遇到障礙物被反射回來,再傳入人的耳朵里,人耳聽到反射回來的聲音叫回聲(如:高山的回聲,夏天雷聲轟鳴不絕,北京的天壇的回音壁)

      1、聽見回聲的條件:原聲與回聲之間的時間間隔在0.1s以上(教師里聽不見老師說話的回聲,狹小房間聲音變大是因為原聲與回聲重合);

      2、回聲的利用:測量距離(車到山,海深,冰川到船的距離);

      四、怎樣聽見聲音

      1、人耳的構成:人耳主要由外耳道、鼓膜、聽小骨、耳蝸及聽覺神經組成;

      2、聲音傳到耳道中,引起鼓膜振動,再經聽小骨、聽覺神經傳給大腦,形成聽覺;

      3、在聲音傳給大腦的過程中任何部位發生障礙,人都會失去聽覺(鼓膜、聽小骨處出現障礙是傳導性耳聾;聽覺神經處出障礙是神經性耳聾);

      4、骨傳導:不借助鼓膜、靠頭骨、頜骨傳給聽覺神經,再傳給大腦形成聽覺(貝多芬耳聾后聽音樂,我們說話時自己聽見的自己的聲音);骨傳導的性能比空氣傳聲的性能好;

      5、雙耳效應:生源到兩只耳朵的距離一般不同,因而聲音傳到兩只耳朵的時刻、強弱及步調亦不同,可由此判斷聲源方位的現象(聽見立體聲);

      五、聲音的特性包括:音調、響度、音色;

      1、音調:聲音的高低叫音調,頻率越高,音調越高(頻率:物體在每秒內振動的次數,表示物體振動的快慢,單位是赫茲,振動物體越大音調越低;)

      2、響度:聲音的強弱叫響度;物體振幅越大,響度]越強;聽者距發聲者越遠響度越弱;

      3、音色:不同的物體的音調、響度盡管都可能相同,但音色卻一定不同;(辨別是什么物體法的聲靠音色)

      注意:音調、響度、音色三者互不影響,彼此獨立;

      六、超聲波和次聲波

      1、人耳感受到聲音的頻率有一個范圍:20Hz~20000Hz,高于20000Hz叫超聲波;低于20Hz叫次聲波;

      2、動物的聽覺范圍和人不同,大象靠次聲波交流,地震、火山爆發、臺風、海嘯都要產生次聲波;

      七、噪聲的危害和控制

      1、噪聲:(!)從物理角度上講物體做無規則振動時發出的聲音叫噪聲;(2)從環保的角度上講,凡是妨礙人們正常學習、工作、休息的聲音以及對人們要聽的聲音產生干擾的聲音都是噪聲;

      2、樂音:從物理角度上講,物體做有規則振動發出的聲音;

      3、常見招生飛機的轟鳴聲、汽車的鳴笛聲、鞭炮聲、金屬之間的摩擦聲;

      4、噪聲的等級:表示聲音強弱的單位是分貝。符號dB,超過90dB會損害健康;0dB指人耳剛好能聽見的聲音;

      5、控制噪聲:(1)在生源處較弱(安消聲器);(2)在傳播過程中(植樹。隔音墻)(3)在人耳處減弱(戴耳塞)

      八、聲音的利用

      1、超聲波的能量大、頻率高用來打結石、清洗鐘表等精密儀器;超聲波基本沿直線傳播用來回聲定位(蝙蝠辨向)制作(聲納系統)

      2、傳遞信息(醫生查病時的"聞",打B超,敲鐵軌聽聲音等等)

      3、聲音可以傳遞能量(飛機場幫邊的玻璃被震碎,雪山中不能高聲說話,一音叉振動,未接觸的音叉振動發生)

    【初二物理上冊知識點總結】相關文章:

    物理初二上冊知識點總結12-08

    物理初二上冊知識點總結07-26

    初二上冊的物理知識點總結12-15

    初二物理上冊知識點總結02-27

    初二上冊物理知識點總結12-20

    初二物理上冊知識點總結02-28

    初二物理上冊知識點總結07-19

    物理初二上冊的知識點總結07-28

    初二物理上冊知識點總結11-09

    初二物理上冊知識點07-11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精品亚洲成AV片在线观看 | 在线观看AV网站永久免费观看 | 亚洲国产第50页精品 | 日日摸夜夜摸狠狠摸婷婷 | 午夜福利麻豆国产精品午夜福利 | 亚洲女性性爱视频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