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地理必修二常考知識點

    時間:2020-11-12 20:41:30 學習資料 我要投稿

    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二常考知識點

      說道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二,很多同學都會說難很難,的確,相對而言高一必修二地理是高中地理中最難的一部分,下面和小編一起來看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二常考知識點,希望有所幫助!

    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二常考知識點

      高一地理必修二常考知識點1

      河流搬運能力降低,促使沉積發生,形成堆積地貌。常見的河流堆積地貌主要有以下幾種:

      (1)沖積扇平原

      沖積扇是河流出山口處的扇形堆積體。河流出山口后,比降顯著減小,水流又分成許多交漢,成扇狀向外流動,河流能量顯著降低,大量物質堆積下來,又有利于河流改道。隨著各支汊的不斷堆積和變遷,就形成沖積扇。沖積扇的物質結構,一般是頂部物質較粗,主要為沙、礫,隨著水流搬運能力向邊緣減弱,堆積的物質逐漸變細,邊緣一般多為沙、粉沙及亞粘土,分選性較好,所以沖積扇是較好的含水層,邊緣常有泉水出露,可發展自流灌溉。若山地河谷隨山地間歇抬升,也可形成疊置沖積扇。

      (2)河漫灘平原

      河漫灘平原發源于河流中下游。在河流中下游地區,河流下蝕作用減弱,側蝕作用加強,河流往往凹岸侵蝕,在凸岸堆積形成水下堆積體。堆積體的面積逐漸擴大,在枯水季節露出水面,形成河漫灘。

      洪水季節,河漫灘被洪水淹沒,繼續接受沉積。如果河流改道,河漫灘被廢棄。多個被廢棄的河漫灘連接在一起就形成河漫灘平原。

      (3)三角洲平原

      三角洲平原是指河口地區的沖積平原。它以河流和海洋相互作用,河流沉積占優勢的產物。河流到達海洋人海口處,由于流速極緩、水流擴散,將攜帶的泥沙在河口附近堆積下來,加上海潮頂托,形成三角洲。三角洲在平面上的外形略似頂尖朝向陸地的三角形,地勢平坦,河網稠密,且縱橫交錯,河道由分汊頂點向海洋方向呈放射狀。若干個三角洲連在一起,便形成廣闊的三角洲平原。

      【同步練習題】

      1.以下地貌主要形成于山前的是()

      A.河漫灘平原。

      B.洪積扇平原。

      C.三角洲平原。

      D.角峰。

      答案:B

      解析:洪積扇平原位于山前。

      2.下列地表形態屬于河流侵蝕地貌的是()

      A.黃河三角洲。

      B.崇明島。

      C.黃土高原。

      D.河谷。

      答案:D

      解析:河谷屬于河流侵蝕地貌。

      3.河流對城市的影響很大,通常不利于城市建設和發展的位置是()

      A.兩條河流交匯處。

      B.河流發源地。

      C.河流水運的起點或終點。

      D.河口位置。

      答案:B

      解析:河流的發源地大多處于山區,不利于城市的建設。

      4.關于河流堆積地貌的敘述,正確的是()

      A.河流堆積地貌是由河水的搬運作用形成的。

      B.河水的搬運作用為堆積地貌的發育輸送了大量物質。

      C.三角洲平原是比較典型的河流堆積地貌類型。

      D.河流堆積地貌是地殼運動的結果。

      答案:B

      解析:河流堆積地貌是由河流堆積作用形成的,搬運作用為堆積輸送了大量物質。

      高一地理必修二常考知識點2

      一、地理環境的地域差異

      1.表現:地理環境各組成要素及其組合上的差異。

      2.成因:不同地域物質、能量分布的不同狀況。

      3.自然帶的形成(帶狀)。

      自然地理環境的差異性

      二、地理環境地域分異規律的地域分異

      1.水平地域分異

      (1)由赤道到兩極

      影響因素:太陽輻射

      形成基礎:熱量

      分布規律:大致與緯線平行,沿東西方向延伸,南北方向更替

      (2)從沿海向內陸的地域分異方向延伸

      影響因素:降水

      形成基礎:水分

      分布規律:平行于海岸方向延伸,垂直于海岸方向更替

      2.垂直地域分異

      規律:地表景觀隨高度發生有規律的更替現象,緯度越低,,山體越高,自然帶越豐富,

      成因:主要是山地隨海拔的增加,水分條件、熱量狀況及其,組合的垂直變化))

      3.非地帶性分異規律:主要受海陸分布、地形起伏、洋流等因素的影響。

      【問題思考】

      1.在地球表面的自然地理環境中能否找到兩個自然狀況完全相同的區域?為什么?

      答案:不能。因為不同區域物質、能量分布及其組合狀況是不同的,地域差異在自然地理環境中是普遍存在的。

      2.想一想:是不是任何一個山地都具有垂直地域分異規律?為什么?

      答案:并不是所有的山地都具有垂直地域分異規律。只有山地達到一定高度,并在一定的緯度范圍內,足以引起自然環境及其組成成分的急劇變化以后,才有可能出現。因此山地自然帶的發育往往與該山地所處緯度及相對高度有關。

      3.赤道附近的東非高原為什么會呈現出熱帶稀樹草原景觀?

      答案:東非高原海拔高、氣溫低、降水少,不具備形成熱帶雨林的水熱條件。

      【同步練習題】

      1.與亞熱帶常綠硬葉林帶相對應的大陸東岸的自然帶是()

      A.亞寒帶針葉林帶。

      B.溫帶落葉闊葉林帶。

      C.亞熱帶常綠闊葉林帶。

      D.亞熱帶常綠硬葉林帶。

      思路解析:南北緯30°—40°的大陸西岸屬于地中海氣候,地中海氣候所對應的'自然帶是亞熱帶常綠硬葉林帶。在大陸的東岸,與之相對應的亞熱帶季風氣候,其自然帶為亞熱帶常綠闊葉林帶

      答案:C

      2.下列地區中,具有“山下有花山上雪”“一月居然四季全”氣候特征的是()

      A.陰山地區。

      B.祁連山地區。

      C.雪峰山地區。

      D.橫斷山地區。

      思路解析:本題主要考查地理環境的垂直差異。題中“山下有花山上雪”“一月居然四季全”反映出山地垂直自然帶的氣候特征。選項中四個地區都是我國山地地區,而以橫斷山地區垂直地帶性最為顯著。

      答案:D

      3.地表景觀沿緯度變化方向有規律更替而產生的地域分異是()

      A.由赤道到兩極的地域分異。

      B.從沿海向內陸的地域分異。

      C.山地的垂直地域分異。

      D.不規律的地域分異。

      思路解析:地表景觀和自然帶沿著緯度變化的方向作有規律的更替,也就是在南北方向作有規律的更替,這種變化主要是以熱量的變化為基礎的,而全球熱量分布大致就是從赤道到兩極遞減。

      答案:A

    【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二常考知識點】相關文章:

    高中人教版地理必修二復習提綱02-21

    高一地理必修二知識點總復習資料12-07

    高一地理必修一知識點總結10-11

    高一地理必修一知識點總結12-12

    高中政治必修2常考知識點復習資料梳理07-30

    《歸園田居》教學設計(人教版高一必修二)12-06

    高二常考作文03-28

    《荷塘月色》優秀導學案(人教版高一必修二)12-06

    《登高》說課稿(人教版高一必修三)12-06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丝袜亚洲精品中文字幕 | 日韩亚洲欧美在线 | 亚洲久悠悠色悠在线播 | 天天免費国产在线观看 | 中文字幕日本免费视片 | 亚洲少妇一二三区视频 |